中華帝國的戰車有兩個絕對的獨門武器,一個是內燃機,一個就是履帶係統,而少了這兩樣至關重要的設備,哥薩克帝國的科學家們隻好用現有技術進行替代,這就導致了哥薩克戰車這種怪異裝備的誕生。
由於沒有內燃機,哥薩克采用了蒸汽動力,蒸汽機的體型是非常大的,因此哥薩克戰車的高度也就達到了恐怖的十米,由於沒有履帶係統,為了增加它的越野能力,這種戰車的車輪被造的非常大,足有六米多高。
由於車體過於高大,他的裝甲自然就被削弱了,即使是最厚的正麵裝甲也隻有十三毫米厚,除了步槍和機槍,恐怕任何一種火炮都可以輕易擊穿他的裝甲,當然前提是能夠打中。
高大的車體後部完全是蒸汽鍋爐,需要兩個人專門為鍋爐填煤,而且每走三十公裏就需要煤水車進行補給,盡管如此,這輛能夠以十公裏每小時的速度緩緩前進的大機器,還是得到了亞曆山大三世的讚許。
此時,十五輛哥薩克戰車排開一字隊形,掩護著大量步兵向對麵的雅曼軍隊推進而去。
哥薩克戰車高大也有高大的好處,它不但可以掩護更多步兵,也可以安裝更多武器。
而哥薩克戰車的標準配置就是有門七十六毫米步兵炮,兩門三十七毫米短管炮和多達八挺機槍,擁有如此眾多武器的哥薩克戰車猶如全身長刺的惡魔,揮動著用子彈和炮彈組成的長鞭,狠狠鞭笞著雅曼帝國的軍隊。
麵對如此巨大的怪物,雅曼軍直接被嚇壞了,他們四散逃竄,被隨後跟來的哥薩克軍大量屠殺。
見到前方部隊的崩潰,魯道夫中將皺緊了眉頭,一旁的科魯茲南上將已經有些傻眼了。
魯道夫中將很快看出了名堂,他立刻命令道:“所有炮兵,炮火覆蓋前沿陣地。”
就在哥薩克士兵得意洋洋的向前衝鋒的時候,大量的炮彈向陣地飛來,劇烈而密集的爆炸將參與進攻的哥薩克士兵統統撕成了碎片。
十五輛哥薩克戰車也不好受,對於火炮的攻擊戰車是無法承受的,尤其是那碩大的輪子更是容易受損,在密集的炮火攻擊之下,哥薩克戰車紛紛被擊毀。
當伊爾齊斯基將部隊召回的時候,哥薩克戰車已經隻剩下兩輛了,士兵也損失了近萬人。
哥薩克軍的這一次反突擊讓雅曼帝國付出了數千人的代價,兩邊可謂半斤八兩,誰也沒占到便宜,可是雅曼帝國的軍力占優,而哥薩克軍在之前的戰鬥中已經損失了不少士兵,這次再損失如此多的士兵,伊爾齊斯基知道自己再也支撐不下去了,他隻得下令全軍趁著夜色撤退,向後麵的博德爾河防線撤退。
雖然占據了德薩城,雅曼軍隊卻已經無力再前進了,另外一路的雅曼軍怕孤軍深入被包圍,因此也停下了腳步,雙方沿著德薩城與博德爾河一線對峙起來。
東線的戰鬥隻是飯前的開胃菜,真正的重頭戲還是在西線對南特帝國作戰上。在作戰之前,雅曼帝國先給塞爾大公國和阿姆特丹王國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們立刻投降或加入同盟國集團,否則將遭到最猛烈的打擊。
麵對強大的雅曼帝國軍隊,弱小的阿姆特丹王國宣布投降,而曾經也當過一段時間列強國家的塞爾大公國則拒不接受雅曼帝國的條件,國內開始積極備戰,準備迎接雅曼帝國的進攻。
麵對這種情況雅曼帝國的主力部隊開始在西線集結,雅曼大軍在賽爾大公國的領土上橫衝直創,目標直指塞爾大公國首都烈日。
塞爾大公國的軍力也不弱,他擁有十五萬裝備勒伯爾步槍的陸軍,同時還擁有近兩百門各型火炮,武力也是非常強大的,同時塞爾軍在邊境地區修築有要塞群。
塞爾的利奧波德大公信心十足,認為自己可以將雅曼軍據於國門之外。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最先開始的進攻不是來自地麵,而是空中。
在戰前雅曼帝國從中華帝國進口了二十艘‘鷹’式飛艇,這些飛艇有三百五十米長,最大升限八百米,雙層氣囊內部充滿了氦氣,在雪茄型氣球的下麵有一個可以載重八噸的吊艙,吊艙後部裝有兩台五十馬力電動螺旋槳,可以讓飛艇以每小時八公裏的速度前進。
在進口了二十艘飛艇之後,經過中華帝國授權,雅曼帝國開始在國內仿製這種飛艇。
氦氣是需要零下一百多度的溫度才能製取的,而雅曼帝國卻沒有這樣的工藝水平和技術設備。
由於雅曼帝國無法製取氦氣,所以這些仿製飛艇使用氫氣作為氣球填充氣,雖然這種飛艇比較危險,可是由於氫氣的浮力更大,可以讓仿製型飛艇多載重三噸。
這些飛艇很快在雅曼帝國成軍,雅曼人在飛艇上加裝了多達五挺機槍,讓這些隻能用來偵察和轟炸的飛艇具有了空戰能力,這次對塞爾大公國的攻擊就是這支飛艇部隊的首次出動。
正在挖掘戰壕的塞爾軍士兵突然覺得一片黑影擋住了熾熱的陽光,當他們抬頭仰望的時候,發現一群體型巨大的飛行物正緩緩而來。
“那是什麽東西?”士兵們指著飛艇紛紛議論。
一名塞爾軍軍官舉起了望遠鏡,突然氣球上那碩大的黑色十字徽章闖入了他的視線,那是雅曼帝國的軍徽。軍官大聲喊道:“是雅曼人,快射擊。”
聽到軍官的命令,很多塞爾軍士兵紛紛舉起手中的步槍射擊起來,可惜飛艇升限達到了八百米,對於仰射的勒伯爾步槍來說,這個距離實在是太高了,子彈根本夠不到飛艇就失去了動能紛紛墜落了。
見到地麵的塞爾軍開火,開始的時候飛艇上的雅曼士兵還有些緊張,不過很快他們就發現自己根本不可能受到傷害,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飛艇的指揮官掛出了開始作戰的信號旗,所有飛艇都開始動作起來。每個飛艇中有兩名投彈手,接到命令後,他們用繩子將自己栓在吊籃的柱子上,小心的打開了位於吊艙底部的投彈艙門,一個個滾圓的炸彈被他們紛紛推了出去。
雅曼人還是非常聰明的,他們居然沒有經過中華帝國傳授,就自己摸索出了空投炸彈,開始的時候他們想要在空中投擲炮彈,可是他們發現炮彈扔出後不斷打轉,根本無法保證引信先著地,如果引信不著地,炮彈就無法爆炸。
後來他們見到了中華帝國的水雷,圓滾滾的水雷四麵都有引信,不管如何落地它都會爆炸,因此雅曼人將水雷裝上了飛艇,這些投彈手隻需在將水雷推出艙門的時候順手拔掉保險,這些水雷就變身成了空中飛雷,徑直向地麵上的塞爾軍砸去。
中華帝國的水雷是可以炸沉戰列艦的,因為這些水雷裝藥十足,爆炸威力非常大,雅曼軍又非常聰明的在水雷外麵包上了一層刻滿凹槽的鐵甲以增加破片,這樣威力巨大的炸彈一經投入戰鬥,就爆發出了巨大的威力,地麵上的塞爾軍被炸得無處躲藏,在加上飛艇上的機槍兵,用機槍專撿地麵上人多的地方拚命掃射,這更增加了塞爾軍的傷亡。
在機槍和炸彈的雙重攻擊下,從沒見過如此怪物的塞爾軍被嚇壞了,他們或者四散奔逃,或者被打死當場,防線完全陷入了混亂。
當雅曼帝國的軍隊開進到邊境線的時候,迎接他們的隻是布滿冒著黑煙的彈坑,滿目瘡痍無人防守的殘破陣地,雅曼軍主力毫無阻攔的突入了塞爾大公國境內。
這場世界上的第一次空中作戰,讓世界輿論一片嘩然,各國政府這才想起武器博覽會以後,各國代表寫出的報告中的確有這麽一個飛艇轟炸的事情。
各國研究機構紛紛接到政府通告,大量科研人員開始研究買自中華帝國的‘鷹’式飛艇來,希望能夠進行和雅曼帝國一樣的改裝,讓自家飛艇也和他們一樣成為空中的戰爭利器。
飛艇的改裝並不複雜,研究出來的裝彈也是了五花八門,什麽形狀的都有,而安裝機槍是非常普遍的方法,安裝方式也差不多,大多是在封閉吊籃的邊角地方開射擊口,再用支架固定機槍。
到了這時各國才發現自己的飛艇實在是買的太少了,因此他們也紛紛效仿雅曼帝國從中華帝國購買生產權,在本國內進行仿製,很快各種型號的氫氣飛艇就開始充斥於天空了。
不管各國的飛艇如何改造,仿製品如何製造,反正雅曼帝國對塞爾大公國的軍事優勢已經確立,塞爾大公國的失敗已經可以預料,戰敗投降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五天之後,雅曼帝國的機械化部隊包圍了塞爾大公國首都烈日,整個大公國所有的抵抗力量都被逼到了這裏,準備打一場保家衛國的防禦戰。
由於沒有內燃機,哥薩克采用了蒸汽動力,蒸汽機的體型是非常大的,因此哥薩克戰車的高度也就達到了恐怖的十米,由於沒有履帶係統,為了增加它的越野能力,這種戰車的車輪被造的非常大,足有六米多高。
由於車體過於高大,他的裝甲自然就被削弱了,即使是最厚的正麵裝甲也隻有十三毫米厚,除了步槍和機槍,恐怕任何一種火炮都可以輕易擊穿他的裝甲,當然前提是能夠打中。
高大的車體後部完全是蒸汽鍋爐,需要兩個人專門為鍋爐填煤,而且每走三十公裏就需要煤水車進行補給,盡管如此,這輛能夠以十公裏每小時的速度緩緩前進的大機器,還是得到了亞曆山大三世的讚許。
此時,十五輛哥薩克戰車排開一字隊形,掩護著大量步兵向對麵的雅曼軍隊推進而去。
哥薩克戰車高大也有高大的好處,它不但可以掩護更多步兵,也可以安裝更多武器。
而哥薩克戰車的標準配置就是有門七十六毫米步兵炮,兩門三十七毫米短管炮和多達八挺機槍,擁有如此眾多武器的哥薩克戰車猶如全身長刺的惡魔,揮動著用子彈和炮彈組成的長鞭,狠狠鞭笞著雅曼帝國的軍隊。
麵對如此巨大的怪物,雅曼軍直接被嚇壞了,他們四散逃竄,被隨後跟來的哥薩克軍大量屠殺。
見到前方部隊的崩潰,魯道夫中將皺緊了眉頭,一旁的科魯茲南上將已經有些傻眼了。
魯道夫中將很快看出了名堂,他立刻命令道:“所有炮兵,炮火覆蓋前沿陣地。”
就在哥薩克士兵得意洋洋的向前衝鋒的時候,大量的炮彈向陣地飛來,劇烈而密集的爆炸將參與進攻的哥薩克士兵統統撕成了碎片。
十五輛哥薩克戰車也不好受,對於火炮的攻擊戰車是無法承受的,尤其是那碩大的輪子更是容易受損,在密集的炮火攻擊之下,哥薩克戰車紛紛被擊毀。
當伊爾齊斯基將部隊召回的時候,哥薩克戰車已經隻剩下兩輛了,士兵也損失了近萬人。
哥薩克軍的這一次反突擊讓雅曼帝國付出了數千人的代價,兩邊可謂半斤八兩,誰也沒占到便宜,可是雅曼帝國的軍力占優,而哥薩克軍在之前的戰鬥中已經損失了不少士兵,這次再損失如此多的士兵,伊爾齊斯基知道自己再也支撐不下去了,他隻得下令全軍趁著夜色撤退,向後麵的博德爾河防線撤退。
雖然占據了德薩城,雅曼軍隊卻已經無力再前進了,另外一路的雅曼軍怕孤軍深入被包圍,因此也停下了腳步,雙方沿著德薩城與博德爾河一線對峙起來。
東線的戰鬥隻是飯前的開胃菜,真正的重頭戲還是在西線對南特帝國作戰上。在作戰之前,雅曼帝國先給塞爾大公國和阿姆特丹王國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們立刻投降或加入同盟國集團,否則將遭到最猛烈的打擊。
麵對強大的雅曼帝國軍隊,弱小的阿姆特丹王國宣布投降,而曾經也當過一段時間列強國家的塞爾大公國則拒不接受雅曼帝國的條件,國內開始積極備戰,準備迎接雅曼帝國的進攻。
麵對這種情況雅曼帝國的主力部隊開始在西線集結,雅曼大軍在賽爾大公國的領土上橫衝直創,目標直指塞爾大公國首都烈日。
塞爾大公國的軍力也不弱,他擁有十五萬裝備勒伯爾步槍的陸軍,同時還擁有近兩百門各型火炮,武力也是非常強大的,同時塞爾軍在邊境地區修築有要塞群。
塞爾的利奧波德大公信心十足,認為自己可以將雅曼軍據於國門之外。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最先開始的進攻不是來自地麵,而是空中。
在戰前雅曼帝國從中華帝國進口了二十艘‘鷹’式飛艇,這些飛艇有三百五十米長,最大升限八百米,雙層氣囊內部充滿了氦氣,在雪茄型氣球的下麵有一個可以載重八噸的吊艙,吊艙後部裝有兩台五十馬力電動螺旋槳,可以讓飛艇以每小時八公裏的速度前進。
在進口了二十艘飛艇之後,經過中華帝國授權,雅曼帝國開始在國內仿製這種飛艇。
氦氣是需要零下一百多度的溫度才能製取的,而雅曼帝國卻沒有這樣的工藝水平和技術設備。
由於雅曼帝國無法製取氦氣,所以這些仿製飛艇使用氫氣作為氣球填充氣,雖然這種飛艇比較危險,可是由於氫氣的浮力更大,可以讓仿製型飛艇多載重三噸。
這些飛艇很快在雅曼帝國成軍,雅曼人在飛艇上加裝了多達五挺機槍,讓這些隻能用來偵察和轟炸的飛艇具有了空戰能力,這次對塞爾大公國的攻擊就是這支飛艇部隊的首次出動。
正在挖掘戰壕的塞爾軍士兵突然覺得一片黑影擋住了熾熱的陽光,當他們抬頭仰望的時候,發現一群體型巨大的飛行物正緩緩而來。
“那是什麽東西?”士兵們指著飛艇紛紛議論。
一名塞爾軍軍官舉起了望遠鏡,突然氣球上那碩大的黑色十字徽章闖入了他的視線,那是雅曼帝國的軍徽。軍官大聲喊道:“是雅曼人,快射擊。”
聽到軍官的命令,很多塞爾軍士兵紛紛舉起手中的步槍射擊起來,可惜飛艇升限達到了八百米,對於仰射的勒伯爾步槍來說,這個距離實在是太高了,子彈根本夠不到飛艇就失去了動能紛紛墜落了。
見到地麵的塞爾軍開火,開始的時候飛艇上的雅曼士兵還有些緊張,不過很快他們就發現自己根本不可能受到傷害,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飛艇的指揮官掛出了開始作戰的信號旗,所有飛艇都開始動作起來。每個飛艇中有兩名投彈手,接到命令後,他們用繩子將自己栓在吊籃的柱子上,小心的打開了位於吊艙底部的投彈艙門,一個個滾圓的炸彈被他們紛紛推了出去。
雅曼人還是非常聰明的,他們居然沒有經過中華帝國傳授,就自己摸索出了空投炸彈,開始的時候他們想要在空中投擲炮彈,可是他們發現炮彈扔出後不斷打轉,根本無法保證引信先著地,如果引信不著地,炮彈就無法爆炸。
後來他們見到了中華帝國的水雷,圓滾滾的水雷四麵都有引信,不管如何落地它都會爆炸,因此雅曼人將水雷裝上了飛艇,這些投彈手隻需在將水雷推出艙門的時候順手拔掉保險,這些水雷就變身成了空中飛雷,徑直向地麵上的塞爾軍砸去。
中華帝國的水雷是可以炸沉戰列艦的,因為這些水雷裝藥十足,爆炸威力非常大,雅曼軍又非常聰明的在水雷外麵包上了一層刻滿凹槽的鐵甲以增加破片,這樣威力巨大的炸彈一經投入戰鬥,就爆發出了巨大的威力,地麵上的塞爾軍被炸得無處躲藏,在加上飛艇上的機槍兵,用機槍專撿地麵上人多的地方拚命掃射,這更增加了塞爾軍的傷亡。
在機槍和炸彈的雙重攻擊下,從沒見過如此怪物的塞爾軍被嚇壞了,他們或者四散奔逃,或者被打死當場,防線完全陷入了混亂。
當雅曼帝國的軍隊開進到邊境線的時候,迎接他們的隻是布滿冒著黑煙的彈坑,滿目瘡痍無人防守的殘破陣地,雅曼軍主力毫無阻攔的突入了塞爾大公國境內。
這場世界上的第一次空中作戰,讓世界輿論一片嘩然,各國政府這才想起武器博覽會以後,各國代表寫出的報告中的確有這麽一個飛艇轟炸的事情。
各國研究機構紛紛接到政府通告,大量科研人員開始研究買自中華帝國的‘鷹’式飛艇來,希望能夠進行和雅曼帝國一樣的改裝,讓自家飛艇也和他們一樣成為空中的戰爭利器。
飛艇的改裝並不複雜,研究出來的裝彈也是了五花八門,什麽形狀的都有,而安裝機槍是非常普遍的方法,安裝方式也差不多,大多是在封閉吊籃的邊角地方開射擊口,再用支架固定機槍。
到了這時各國才發現自己的飛艇實在是買的太少了,因此他們也紛紛效仿雅曼帝國從中華帝國購買生產權,在本國內進行仿製,很快各種型號的氫氣飛艇就開始充斥於天空了。
不管各國的飛艇如何改造,仿製品如何製造,反正雅曼帝國對塞爾大公國的軍事優勢已經確立,塞爾大公國的失敗已經可以預料,戰敗投降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五天之後,雅曼帝國的機械化部隊包圍了塞爾大公國首都烈日,整個大公國所有的抵抗力量都被逼到了這裏,準備打一場保家衛國的防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