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哥薩克軍則動用了全部二十個軍的六十萬部隊,以及十八個空軍聯隊的一千四百四十架各類飛機,伊斯坦帝國同樣撕毀了和俄國的停戰協定,他們也出動了十四個軍的陸軍部隊和十一個空軍聯隊的力量,向俄國高加索軍區推進,一場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即將開始。


    俄國一直受到北約強大軍力的壓製,因此在國內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他們沒有放鬆對軍力的建設,常年保持著五百萬以上的兵員,這樣的配置不但占用了大量勞動力,也讓他們的經濟建設麵臨資金緊張的問題。因此他們的大部分軍隊並不駐紮前線,隻是在比較靠近後方的城鄉地區,進行半兵半民的生產活動,這樣既能產生社會價值,又能在緊急時刻快速集結,在最短的時間內開上前線。


    波士頓帝國隻向其提供武器,對於提供貸款支持其經濟建設波士頓帝國並不感興趣,因為他們也非常清楚,一旦中華帝國認真起來,自己的貸款不但收不回來還有資敵的危險,因此直到此時俄國境內的經濟狀況,比之有中華帝國扶植的哥薩克帝國要差上很多。


    俄軍的國內沒有什麽軍工產業,其武器裝備都是來自波士頓帝國,比哥薩克帝國和中華帝國稍差一些,但是由於陸軍規模比其他國家大得多,空軍飛機數量也超過四千架,俄國最高統帥烏裏揚諾夫對國家安全還是比較放心的。


    僅有的由幾艘魚雷艇組成的俄國紅色海軍,並不在烏裏揚諾夫的考慮之內,畢竟中華帝國和哥薩克帝國的北方海域都是大片的冰原和浮冰區,根本無法通航。如果從其他海路繞行亞德海路途又太過遙遠,因此俄國的海上是比較安全的,這也讓俄國可以安全的獲得來自波士頓帝國的物資和武器援助。


    烏裏揚諾夫所謂的安全隻是相對的,就在919年8月14日中華帝國、哥薩克帝國和伊斯坦帝國組成的北約聯軍讓他知道了一個道理,不管俄國有多少士兵,隻要他和中華帝國及其盟國有陸上邊境那就是不安全的。


    這一天的淩晨時分,北約聯軍從兩個方向同時發起了進攻,首先是中華帝國與哥薩克帝國空軍的聯合空軍,他們派出了大量飛機突入俄國領空,準備對其倉庫、部隊集結區,交通樞紐,機場和雷達站進行了密集的轟炸。


    盡管俄國雷達是比較落後的波士頓產品,但是對於絲毫沒有掩蓋行蹤的北約聯軍幾個大機群還是能夠很快發現的,俄國前線機場的一千多架p51式戰鬥機很快起飛,向著北約聯軍的機群迎了上去。


    由於距離前線較近,最先與俄國攔截機群碰頭的是伊斯坦帝國空軍,在中華帝國提供的空中預警機提示下,伊斯坦帝國機群早就得知了對方攔截機群的大致方向,高度與速度,轟炸機群立刻開始轉向,避開對方戰鬥機群,而伊斯坦帝國的閃電式戰鬥機群則正麵迎了上去。


    由於更早的發現了對方,閃電式戰鬥機一上來就占據了有利的高度,他們從雲層上方繞過俄國戰鬥機編隊,首先從對方機群的尾部用機載火箭彈發起了突襲。


    伊斯坦帝國使用的閃電式戰鬥機,與賣給西大陸各國的略有不同,它們的每架飛機的機翼下各掛有一個裝載有三十三枚火箭彈的保形彈巢。


    這種彈巢是方嘯宇從地球上美國超級大黃蜂艦載機的保形油箱獲得的靈感,這種彈巢不但可以增大火箭彈的攜帶量,對機體的氣動布局影響也很小,是非常實用的武器配備。這也是在空軍方麵,隻有偽軍迷水準的方嘯宇所能做到的最大成就了。


    彈藥充足的伊斯坦空軍毫不吝嗇的發射出大量火箭彈,麵對鋪天蓋地而來的火箭,俄國的野馬式戰鬥機群措手不及,很快就有三十多架飛機中彈起火,但是反應過來的俄國飛行員也不是庸手,它們利用野馬式戰鬥機良好的盤旋性能迅速散開,並很快轉過機身,向伊斯坦帝國的閃電式戰鬥機撲了過來。


    擁有兩台一千四百七十五馬力發動機的閃電式戰鬥機擁有更強的動力,更厚的裝甲和更強的火力,但是擁有一台兩千馬力發動機的野馬式戰鬥機則有更好的靈活性,這兩種代表了兩個發展方向的戰鬥機開始了一場空中對決。


    閃電式戰鬥機的發動機在機身兩側,它的機頭沒有螺旋槳,這讓安裝在機頭的武器可以不必顧忌螺旋槳而進行直線射擊,比將六挺十二點七毫米機槍安裝在機翼上,進行膛線瞄準射擊的野馬式戰鬥機射程更遠。(膛線瞄準射擊隻能在對方位於己方機頭約二百五十米處時才能進行攻擊)


    同時擁有二十毫米機炮的閃電式戰鬥機攻擊威力也更大,可以一次性擊毀野馬式戰鬥機,而野馬式戰鬥機則利用更高的盤旋轉彎性能,快速的甩掉對方的咬尾攻擊。


    由於野馬式戰鬥機的機槍威力不足,很難一舉重創閃電式戰鬥機,它們也隻能依靠機載火箭進行彌補,可惜火箭的命中率太低,為了不影響機動性,盡量減少對氣動外形的破壞,野馬戰鬥機攜帶的火箭彈並不多,這讓雙方的飛機大戰僵持不下,戰損比幾乎達到了一比一。


    這場空戰看似勢均力敵,實際卻不會如此,俄國空軍防禦的主要方向是哥薩克帝國方向,在高加索方向隻有不足四百架野馬式戰鬥機,而伊斯坦帝國空軍則出動了近六百架戰鬥機,何況一開始的偷襲就讓俄國空軍損失慘重,數量上的劣勢讓俄國空軍開始漸漸不支。


    最糟糕的是由於俄國戰鬥機都與伊斯坦帝國的戰鬥機部隊纏鬥,漏過最為致命的伊斯坦帝國轟炸機部隊,此刻他們已經繞過了攔截機群,無遮無攔的進入了俄國領空,很快將俄軍的前進機場、油庫、彈藥庫等重要設施炸了個遍,而俄國空軍高炮部隊盡管進行了頑強的阻擊卻收效甚微。


    由於波士頓帝國的作戰思想向來認為對付飛機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飛機,對防空炮火方麵沒有多少研究,因此俄國也沒有裝備多少防空炮,沒有一定的密度,防空炮的戰果可想而知。


    就在俄國空軍在高加索方向上漸漸不支的時候,中華帝國空軍的戰鬥機群同樣迎上了俄國的攔截機群。讓俄國空軍飛行員目瞪口呆的是,早在五十多公裏開外,中華帝國近衛軍空軍的金雕5型戰鬥機就發射了霹靂3型空對空導彈,麵對這種全新的武器,俄國空軍沒有任何的幹擾措施,也沒有對付導彈的經驗。


    中華空軍的中程空對空導彈采取半主動製導模式,它是依靠機頭上的機械雷達進行照射引導的。這種導彈準確性很高,但缺點是在導彈擊中目標之前,飛機是不能做任何機動動作的,如果因為飛機做出機動動作,造成雷達無法鎖定目標,導彈將肯定會脫靶。


    這樣的缺陷在此時卻根本算不上一個問題,因為對方還沒有開發出遠程導彈,在五十公裏以外發射導彈,足以讓這些戰鬥機一直堅持到導彈擊中目標。俄國飛行員完全沒有見過這種武器,根本不知道應該如何躲避,因此空對空導彈的首秀相當成功,所有導彈幾乎是無一落空,擊落了足有一百多架的俄國空軍野馬式戰鬥機。


    這次是第一次參加實戰,還處於試驗性質,因此中華帝國的近衛軍空軍出動的數量不多,這才沒有將俄國空軍直接遠距離殲滅。當距離接近之後,中華空軍戰機的超高速度,完全將俄國空軍飛行員們轉暈了,他們這才知道己方的飛機已經落後中華帝國太多了。


    中華帝國的數百架噴氣式戰鬥機圍著兩千多架俄國戰鬥機亂打,讓俄國飛行員一點脾氣也沒有,從設計理念上就存在的巨大差距,讓野馬式戰鬥機完全跟不上中華帝國戰鬥機的速度,甚至連發射出的子彈都跟不上。


    俄國戰鬥機如同下餃子一般的墜落,而那些仍然攜帶著空空導彈的金雕5型戰鬥機已經舍不得用導彈了,剛才隻是因為上級要求試驗導彈性能,而實際上對付這些螺旋槳式飛機,用機炮就足夠了。


    正在中華空軍虐得俄國空軍正爽的時候,速度較慢的哥薩克空軍終於抵達了戰場,這讓俄國空軍看到了一線希望,欺負不了中華空軍,欺負哥薩克空軍還不行嘛。因此在看到哥薩克空軍抵達的時候,俄國飛行員們都如同打了雞血一般,不顧中華空軍的掃射攔截,一頭衝向了哥薩克空軍的閃電式戰鬥機群。


    如同俄國高加索空軍對上伊斯坦帝國空軍一樣,雙方的飛機同樣打成了平手,但是由於中華空軍優勢戰鬥機的頻頻出擊,俄國空軍的戰損率要高得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域雄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暮看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暮看雲並收藏異域雄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