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六世毫不懷疑,哥薩克軍隊根本擋不住軸心國的一次衝鋒,如果中華軍今天撤出哥薩克帝國,那麽他明天就會變成亡國之君了,因此他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國土在堅壁清野政策下,逐漸被軸心國軍隊占領,卻隻能心疼的默默忍耐同時祈禱高得語快點反擊了。現在除了心疼之外,伊凡六世也隻能選擇相信中華陸軍的戰鬥力了,但是他的心疼並不會持續很久,因為高得語已經決定搞一次大殲滅戰了。
半個月的順利進攻,讓豪威爾將軍有些誌得意滿,本來因為中華陸軍不敗神話給他帶來了強大的壓力,使他的神經一直都緊繃著,在經曆了一係列的‘勝利’之後也漸漸鬆弛下來了,這是一種信心過度自卑之後的過度膨脹,而如今整個軸心國軍隊中都彌漫著這種想法,卻無人予以矯正。
在豪威爾的意識中,己方龐大的軍隊數量,已經完全抵消了中華陸軍的訓練有素和武器的先進,現在他可以肆無忌憚的攻略城市與土地,成為波士頓帝國曆史上武功最盛的將軍了。
至於那些因為對方的小伎倆而傷亡的士兵,豪威爾是不去關心的,這樣的小瑕疵,並不能掩蓋他開疆擴土的攻擊,何況死傷的也多是盟軍,波士頓帝國的軍隊,實際上損失並不大可惜他忘記了最為重要的一點,戰爭不是簡單數字的堆砌,任何因素都可能造成失敗的結局,尤其人在心理上的因素更是最為致命的。
指揮本就有些混亂的軸心國軍隊,進攻部隊之間的配合漸漸有些脫節,攻擊速度也有了不小的差異,其中進度最快的高頓將軍率領的第五集團軍,已經抵達了法斯托夫,與其他友軍拉開了最少一百公裏的距離,而此時哥薩克帝國的第一場秋雨降臨了。
哥薩克帝國剛剛從內戰中緩過來,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還相當落後,這讓第五集團軍的行進,出現了災難性的後果。本來堅硬無比的地麵,在秋雨之後變成了泥沼,士兵們不得不在齊膝深的泥淖中艱難跋涉,而在那些幾乎要將人吸住的爛泥中行進,走不了多遠就會耗盡士兵們的體力。
至於車輛,利用履帶行進的戰車還好一些,那些輪式運兵車則倒了大黴,在泥沼之中,它們的輪胎隻有打滑的份,如果不是戰車一次次將它們拉出泥沼,這些輪式車輛早就被放棄了。
道路的艱難造成補給運送緩慢,而頻繁的利用戰車拉拽輪式車輛,又更多的消耗了燃料,此外對戰車履帶的消耗也相當大,因此在他們抵達法斯托夫的時候,部隊中的燃料開始出現大幅短缺,不少戰車的備用履帶也消耗完了。高頓將軍不得不讓軍隊停了下來,以等待後麵的燃料補給跟上,這就給了高得語消滅波士頓第五集團軍的機會。
在看到了這個好機會之後,高得語手下的烏拉爾軍區所有部隊都緊張的調動起來。在哥薩克軍的配合下,他們開始悄悄的從四麵八方包抄上來,同時剛剛列裝的三十架電子戰飛機輪番升空,開始大範圍幹擾軸心國的全部雷達與通訊信號。
中華帝國陸軍的全部車輛都實現了履帶化或半履帶化,由於中華帝國專為北方地形設計的車輛履帶較寬,馬力也比軸心國的同類裝備大得多,它們在泥濘的道路上可以輕鬆通行。那些哥薩克士兵則直接將他們笨重的牽引式火炮扔在了後方,步兵們趴在中華陸軍的戰車頂上前進。
首先出動的不是這些裝甲部隊,而是國防軍剛剛建立的三個空中突擊軍,這些部隊裝備了數種直升機。中華帝國的直升機分為四種,第一種就是已經裝備海軍的黃蜂式中型反潛多用途直升機和雙黃蜂式運輸直升機,尤其是黃蜂式反潛多用途直升機,這種被布置在‘遠海’級巡洋艦上的海軍直升機,沒少讓波士頓帝國的潛艇吃虧,除了反潛它還有空中布雷的能力,當然這反潛直升機是不會裝備陸軍,不過雙黃蜂式運輸直升機卻是陸軍的主力機型。
第三種就是陸地黃蜂式偵查救護多用途直升機,它的最大起飛重量為十噸,最高時速二百九十二公裏,航程六百零三公裏。這種近二十米長的多用途直升機是專門用於戰場救護的,它的武器並不強大,隻有四枚火箭彈和兩挺六管超高速機關炮,一挺裝在機首由駕駛員操作,另一挺安裝在側麵艙門,可以讓機槍手靈活的對救護行動擔任掩護。這種飛機可以運載不超過兩噸的物資,最多安置十四名士兵和六具擔架,臨時也可以作為一種運兵直升機使用。
第四種毒蜂式直升機是一種專門的攻擊型直升機,這種直升機是專門為了戰鬥而生的,它擁有狹長的機身和眾多的武器係統,采用串聯布局的座艙內可以前後乘坐兩人,前一人是飛行員,後麵的是副駕駛兼炮手。
使用兩台一千三百千瓦渦槳發動機的毒蜂式直升機,最高時速可以達到二百七十七公裏,在直升機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加掛武器的短翼,其上可以各安裝一個七十毫米十九發火箭巢和四枚導彈,導彈可以選裝紅箭1型反戰車導彈,或者是天燕1型輕型空對空導彈。
此外機首還有一挺六管超高速機關炮,擁有眾多雷達的這種武裝直升機,簡直就是裝甲車輛的克星,同時他還兼具一定的空戰能力,至少它的導彈勉強可以擊落波士頓產f84戰鬥機。
這四種直升機之中,除了第一種是專門的艦載直升機以外,其他三種在空中突擊軍中都有裝備。空中突擊軍的編製和作戰方法是方嘯宇留下的,這種全新的作戰手法和編製,讓陸軍的將軍們非常不適應,對此毫無經驗的將軍們,無法估計它的作戰效能,因此國內也隻在國防軍中配備了這麽三個軍的編製用作試驗。
慧眼如炬的高得語很快就發現了這些部隊的好處,因此在接受防禦任務的時候,他就先將這支其他軍區都不願意要的部隊收入了自己的麾下,這一次他們終於派上了用場。
在波士頓第五集團軍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三個突擊軍的兩千架雙黃蜂運輸直升機,加上部分陸地黃蜂式多用途直升機聯合作戰,將六萬士兵運送到了敵後。
掩護他們的是六百多架毒蜂式直升機,以及空軍五個聯隊的金雕4型戰鬥機,但是他們的擔心是多餘的,波士頓第五集團軍對這支潛入其後方的軍隊毫不知情。
在波士頓第五集團軍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三個空中突擊軍依靠直升機吊運來的大量牽引式火炮,襲擊了第五集團軍控製的第聶伯河上的幾座主要橋梁,並完全控製了他們。
空中突擊軍的動作讓高頓將軍嚇了一跳,他想不到已經有一支中華帝國的軍隊跑到了自己的後方,並切斷了己方的撤退路線。麵對這種情況,他立刻意識到自己恐怕已經中了圈套,現在優先要解決的就是逃出包圍圈了。
為了有把握突出包圍,他立刻給指揮部發報,希望能夠得到大部隊的支援,但是他很快就發現,集團軍內所有的電台都無法與總部聯絡了,這是中華帝國空軍的電子戰飛機部隊,正在二十四小時全天候進行著電子幹擾的結果。
與總部完全失去聯係的高頓將軍完全慌了,他非常清楚自己已經處於敵軍的包圍之中,如果不能突圍出去,那麽自己麵臨的隻有被消滅或被俘虜兩條路。現在已經失去了和總部的聯係,他就隻有靠自己了,因此他立刻集中了自己手中最為精銳了五個重裝甲軍,對第聶伯河上的幾座主要橋梁開始了突擊。
在他的意識中,能夠無聲無息進入他的後方進行偷襲的,必定是傘兵部隊,而傘兵部隊有一個眾所周知的,非常致命的弱點,就是缺乏重武器。因此他希望能夠依靠大量戰車重新奪回橋梁,打開自己撤退的道路,這樣才能將第五集團軍的一百萬部隊救出去,為此他不惜孤注一擲,將全軍僅剩的油料都集中了起來,進行大規模戰車突擊作戰。
作為精通作戰理論的波士頓軍官,高頓將軍做出了一個幾乎毫無錯誤的決定,這個決定在波士頓的軍隊中並不算錯,甚至就算在中華帝國的將軍中,做出這樣決定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遇到了利用直升機進行空中突擊的這種新戰術之後,注定讓這些沒有見識過其威力的將軍們大吃一驚,也注定了高頓率領的第五集團軍的悲劇下場。
當波士頓第五集團軍的五個重裝軍快速突進,讓全部戰車部隊抵達第聶伯河岸邊的時候,首先迎接他們的就是空中突擊軍的上千門火炮,這些吊裝來的火炮雖然不可能口徑太大,卻是實打實的加榴炮。
這些既可以進行反戰車,又能進行火力壓製的多用途火炮,雖然其口徑隻有一百零五毫米,但是用來對付m4戰車,以及那些裝甲薄的不像話的野貓式戰車殲擊車,已經相當夠用了。
半個月的順利進攻,讓豪威爾將軍有些誌得意滿,本來因為中華陸軍不敗神話給他帶來了強大的壓力,使他的神經一直都緊繃著,在經曆了一係列的‘勝利’之後也漸漸鬆弛下來了,這是一種信心過度自卑之後的過度膨脹,而如今整個軸心國軍隊中都彌漫著這種想法,卻無人予以矯正。
在豪威爾的意識中,己方龐大的軍隊數量,已經完全抵消了中華陸軍的訓練有素和武器的先進,現在他可以肆無忌憚的攻略城市與土地,成為波士頓帝國曆史上武功最盛的將軍了。
至於那些因為對方的小伎倆而傷亡的士兵,豪威爾是不去關心的,這樣的小瑕疵,並不能掩蓋他開疆擴土的攻擊,何況死傷的也多是盟軍,波士頓帝國的軍隊,實際上損失並不大可惜他忘記了最為重要的一點,戰爭不是簡單數字的堆砌,任何因素都可能造成失敗的結局,尤其人在心理上的因素更是最為致命的。
指揮本就有些混亂的軸心國軍隊,進攻部隊之間的配合漸漸有些脫節,攻擊速度也有了不小的差異,其中進度最快的高頓將軍率領的第五集團軍,已經抵達了法斯托夫,與其他友軍拉開了最少一百公裏的距離,而此時哥薩克帝國的第一場秋雨降臨了。
哥薩克帝國剛剛從內戰中緩過來,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還相當落後,這讓第五集團軍的行進,出現了災難性的後果。本來堅硬無比的地麵,在秋雨之後變成了泥沼,士兵們不得不在齊膝深的泥淖中艱難跋涉,而在那些幾乎要將人吸住的爛泥中行進,走不了多遠就會耗盡士兵們的體力。
至於車輛,利用履帶行進的戰車還好一些,那些輪式運兵車則倒了大黴,在泥沼之中,它們的輪胎隻有打滑的份,如果不是戰車一次次將它們拉出泥沼,這些輪式車輛早就被放棄了。
道路的艱難造成補給運送緩慢,而頻繁的利用戰車拉拽輪式車輛,又更多的消耗了燃料,此外對戰車履帶的消耗也相當大,因此在他們抵達法斯托夫的時候,部隊中的燃料開始出現大幅短缺,不少戰車的備用履帶也消耗完了。高頓將軍不得不讓軍隊停了下來,以等待後麵的燃料補給跟上,這就給了高得語消滅波士頓第五集團軍的機會。
在看到了這個好機會之後,高得語手下的烏拉爾軍區所有部隊都緊張的調動起來。在哥薩克軍的配合下,他們開始悄悄的從四麵八方包抄上來,同時剛剛列裝的三十架電子戰飛機輪番升空,開始大範圍幹擾軸心國的全部雷達與通訊信號。
中華帝國陸軍的全部車輛都實現了履帶化或半履帶化,由於中華帝國專為北方地形設計的車輛履帶較寬,馬力也比軸心國的同類裝備大得多,它們在泥濘的道路上可以輕鬆通行。那些哥薩克士兵則直接將他們笨重的牽引式火炮扔在了後方,步兵們趴在中華陸軍的戰車頂上前進。
首先出動的不是這些裝甲部隊,而是國防軍剛剛建立的三個空中突擊軍,這些部隊裝備了數種直升機。中華帝國的直升機分為四種,第一種就是已經裝備海軍的黃蜂式中型反潛多用途直升機和雙黃蜂式運輸直升機,尤其是黃蜂式反潛多用途直升機,這種被布置在‘遠海’級巡洋艦上的海軍直升機,沒少讓波士頓帝國的潛艇吃虧,除了反潛它還有空中布雷的能力,當然這反潛直升機是不會裝備陸軍,不過雙黃蜂式運輸直升機卻是陸軍的主力機型。
第三種就是陸地黃蜂式偵查救護多用途直升機,它的最大起飛重量為十噸,最高時速二百九十二公裏,航程六百零三公裏。這種近二十米長的多用途直升機是專門用於戰場救護的,它的武器並不強大,隻有四枚火箭彈和兩挺六管超高速機關炮,一挺裝在機首由駕駛員操作,另一挺安裝在側麵艙門,可以讓機槍手靈活的對救護行動擔任掩護。這種飛機可以運載不超過兩噸的物資,最多安置十四名士兵和六具擔架,臨時也可以作為一種運兵直升機使用。
第四種毒蜂式直升機是一種專門的攻擊型直升機,這種直升機是專門為了戰鬥而生的,它擁有狹長的機身和眾多的武器係統,采用串聯布局的座艙內可以前後乘坐兩人,前一人是飛行員,後麵的是副駕駛兼炮手。
使用兩台一千三百千瓦渦槳發動機的毒蜂式直升機,最高時速可以達到二百七十七公裏,在直升機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加掛武器的短翼,其上可以各安裝一個七十毫米十九發火箭巢和四枚導彈,導彈可以選裝紅箭1型反戰車導彈,或者是天燕1型輕型空對空導彈。
此外機首還有一挺六管超高速機關炮,擁有眾多雷達的這種武裝直升機,簡直就是裝甲車輛的克星,同時他還兼具一定的空戰能力,至少它的導彈勉強可以擊落波士頓產f84戰鬥機。
這四種直升機之中,除了第一種是專門的艦載直升機以外,其他三種在空中突擊軍中都有裝備。空中突擊軍的編製和作戰方法是方嘯宇留下的,這種全新的作戰手法和編製,讓陸軍的將軍們非常不適應,對此毫無經驗的將軍們,無法估計它的作戰效能,因此國內也隻在國防軍中配備了這麽三個軍的編製用作試驗。
慧眼如炬的高得語很快就發現了這些部隊的好處,因此在接受防禦任務的時候,他就先將這支其他軍區都不願意要的部隊收入了自己的麾下,這一次他們終於派上了用場。
在波士頓第五集團軍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三個突擊軍的兩千架雙黃蜂運輸直升機,加上部分陸地黃蜂式多用途直升機聯合作戰,將六萬士兵運送到了敵後。
掩護他們的是六百多架毒蜂式直升機,以及空軍五個聯隊的金雕4型戰鬥機,但是他們的擔心是多餘的,波士頓第五集團軍對這支潛入其後方的軍隊毫不知情。
在波士頓第五集團軍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三個空中突擊軍依靠直升機吊運來的大量牽引式火炮,襲擊了第五集團軍控製的第聶伯河上的幾座主要橋梁,並完全控製了他們。
空中突擊軍的動作讓高頓將軍嚇了一跳,他想不到已經有一支中華帝國的軍隊跑到了自己的後方,並切斷了己方的撤退路線。麵對這種情況,他立刻意識到自己恐怕已經中了圈套,現在優先要解決的就是逃出包圍圈了。
為了有把握突出包圍,他立刻給指揮部發報,希望能夠得到大部隊的支援,但是他很快就發現,集團軍內所有的電台都無法與總部聯絡了,這是中華帝國空軍的電子戰飛機部隊,正在二十四小時全天候進行著電子幹擾的結果。
與總部完全失去聯係的高頓將軍完全慌了,他非常清楚自己已經處於敵軍的包圍之中,如果不能突圍出去,那麽自己麵臨的隻有被消滅或被俘虜兩條路。現在已經失去了和總部的聯係,他就隻有靠自己了,因此他立刻集中了自己手中最為精銳了五個重裝甲軍,對第聶伯河上的幾座主要橋梁開始了突擊。
在他的意識中,能夠無聲無息進入他的後方進行偷襲的,必定是傘兵部隊,而傘兵部隊有一個眾所周知的,非常致命的弱點,就是缺乏重武器。因此他希望能夠依靠大量戰車重新奪回橋梁,打開自己撤退的道路,這樣才能將第五集團軍的一百萬部隊救出去,為此他不惜孤注一擲,將全軍僅剩的油料都集中了起來,進行大規模戰車突擊作戰。
作為精通作戰理論的波士頓軍官,高頓將軍做出了一個幾乎毫無錯誤的決定,這個決定在波士頓的軍隊中並不算錯,甚至就算在中華帝國的將軍中,做出這樣決定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遇到了利用直升機進行空中突擊的這種新戰術之後,注定讓這些沒有見識過其威力的將軍們大吃一驚,也注定了高頓率領的第五集團軍的悲劇下場。
當波士頓第五集團軍的五個重裝軍快速突進,讓全部戰車部隊抵達第聶伯河岸邊的時候,首先迎接他們的就是空中突擊軍的上千門火炮,這些吊裝來的火炮雖然不可能口徑太大,卻是實打實的加榴炮。
這些既可以進行反戰車,又能進行火力壓製的多用途火炮,雖然其口徑隻有一百零五毫米,但是用來對付m4戰車,以及那些裝甲薄的不像話的野貓式戰車殲擊車,已經相當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