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南漢山城


    “殿下,建酋皇太極已經攻下王京,清軍正準備渡漢江來攻。”李浣剛從漢江南岸會南漢山城,一看上至王上,下至群臣,一個個都是霜打的茄子---焉了,整個臨時行宮一片議論紛紛,有的願戰有願和,有的要去大明京師搬救兵:“殿下,趕快派使臣前往天朝京師,請求皇帝出兵救援。”


    洪翼漢、尹集、吳達濟更是以大明皇太子天可汗大軍做後盾,堅決抗清,洪翼漢、尹集、吳達濟三大主戰大臣帶著大群大臣跪地奏請道:“臣等願與殿下堅守待援,待大明天朝皇太子天可汗大軍一到,大軍裏外夾攻,必大破建酋皇太極。”


    一身文儒的催鳴吉出奏道:“臣催鳴吉願出使清營議和,為大明天朝大軍趕來拖延時間。”朝鮮王李倧見催鳴吉自告奮勇出使清營,想孤王在如此危難之時,尚有眾大臣相助,大感欣慰:“有諸卿奮力抗清,何愁建酋不退軍,準奏”


    上海府


    “報,啟稟太子天可汗,建酋皇太極在沈陽稱帝後,親自統帥十萬大軍親征朝鮮,直抵漢城,朝鮮王上疏求救。”朱太子正在上海巡撫衙門臨時辦公:“呈上來”


    接過嶽丈朝鮮王李倧的上奏奏疏一看,嶽丈大人這會可是吃可了:“朝鮮王李倧上奏大明天朝皇太子,建酋皇太極改汗稱帝,改國號大清,族名滿洲。親自統帥十萬大軍南侵朝鮮。清軍渡鴨綠江,揚野戰之長,舍堅城平壤等不攻,長驅南下,不日將抵達王京城下,臣已將王妃、世子和大臣妻子送往江華島避難,臣則率領文武百官退守南漢山城等待各路勤王軍的到來,已命崔鳴吉等人赴清營談判,拖延時日,待太子天可汗大軍來援,臣肺腑至親,忠心侍明,而於建酋至迫,惟太子天可汗哀憐。”朝鮮漢城京畿道之內,上下惶惶,罔知所為,都城士大夫,扶老攜幼,哭聲載路。


    朱太子看著嶽丈朝鮮王的奏疏,寫得是聲淚俱下,不得不令朱太子大為感動:“來人啊,傳本太子旨意,命令東海海軍總兵官龍官率戰艦五十艘,同總兵官大策零領一萬騎急馳江華島,救援南漢山城。”皇太極進攻朝鮮正合朱太子本意,如此,朝鮮必將亡國。


    宋黑炭拿著一封密報走進巡撫大堂,見太子天可汗正在看著奏疏:“臣下參見太子天可汗,倭國北九州口之津爆發農民起義,起義軍已經控製了島原半島,幕府命板倉重昌率軍鎮壓,板倉重昌在島原城集合了鬆倉勝家、鍋島勝茂、有馬豐氏各周邊諸侯大軍攻打農民軍,請太子天可汗過目。”


    一看密報上寫滿數頁:德川幕府在江戶建立後,加強對天主教徒的迫害。鬆倉重政繼有馬直純領有島原後,用灌涼水、火烤、烙印、針紮、竹鋸鋸首、滾開的硫黃水澆頭等毒刑強迫信徒改宗。他還在領地內大興土木,為了討好幕府,主動承擔巨額軍賦,支援修築江戶城,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其子鬆倉勝家襲封後,巧立名目,盤剝尤為苛酷。寬永[後水尾天皇年號]十一[1634]後,連年歉收,農民無力完納年貢和各項雜稅,鬆倉勝家對農民施加各種酷刑。與島原一水之隔的天草島領主寺澤氏,也采取同樣手段迫害農民與天主教徒。


    崇禎十年,口之津農民首舉義旗,附近各村紛紛響應,逐殺官吏,天草的農民和教徒也開始行動。起義群眾推選少年益田時貞(亦稱天草四郎)為首領:“天助我也,德川家光膽敢與大明帝國作對,本太子定讓你死無全屍。”


    接連朝鮮日本戰事再起,朱太子早就對東洋密切關注:“傳本太子旨意:命令東海海軍總指揮使黃龍,南海海軍總指揮使侯良柱調集所有戰艦東征日本,上海軍府督軍書庫爾岱青統帥二十萬大軍渡海進駐長崎府,海軍總指揮使黃龍、侯良柱進駐長崎、倭州兩府。[]”


    江戶


    本丸宮殿大殿中德川家光手下重臣酒井忠世、酒井忠勝、公卿鷹司信房齊集,酒井忠世伏地跪拜道:“大禦所大將軍,島原叛亂,板倉重昌大軍已經全軍覆沒,我們必須加派更多的大軍盡快將叛亂鎮壓下去,一旦大明帝國插手島原叛軍,後果將不堪設想。”


    公卿鷹司信房也跟著伏地跪拜道:“大禦所大將軍,大清皇帝已經出兵進攻朝鮮,攻破朝鮮王京漢城,大禦所可以借平叛之名,調集各諸侯大軍拿下島原,在奪回長崎,攻下薩摩藩舊地。”鷹司信房老謀深算正替女婿出謀劃策。


    德川家光早就對大明帝國奪占長崎、薩摩藩心懷不滿,滿腔怒火,如今又有大清皇帝做盟友,腰杆又直起來:“喲西,計謀大大的好,讓鬆平信綱統帥十二萬大軍先出兵九州,將從荷蘭人購買的大炮全都裝上戰艦,再將橫須賀的大明海軍殲滅。”德川幕府在奈戶內海重新組建海軍戰艦數百艘,又花重金從荷蘭人手中購買大炮,可與大明海軍決一死戰,德川家光信心十足,大清皇帝皇太極出兵朝鮮,自己又攻打長崎薩摩,大明帝國大軍夠手忙腳亂,自顧不暇。


    長崎府


    “德川家光派老中鬆平信綱率軍抵島原,以十二萬大軍圍困島原城,望一舉拿下島原在兵下長崎,南攻倭州,將大明趕出九州,島原起義軍為打破幕藩軍的圍困,起義軍經常夜間出擊打擊敵人,並乘機奪取糧食、彈藥,但由於長期被困,補給困難,即將彈盡糧絕。”朱太子剛從上海趕至長崎府,長崎知府衙門朱太子看著軍情司探子的密報:“傳令全軍,向倭軍全麵進攻,海軍兵分兩路,一路拿下平安京,將日本天皇救出,一路直撲江戶,控製橫濱,攻下江戶。”


    “打蛇打七寸,德川家光,豐臣秀吉就是你的下場。”朱太子三十萬海陸大軍如狼似虎直撲向戰亂四起的九州,倭州府,大明兩支海軍集結完朝東殺奔而去,大明帝國中央對倭國全麵宣戰開始,德川家光孤賭一擲,鹿死誰手尚未知。


    島原


    島原城下板倉重昌身披成舊的戰甲硬著頭皮發動了第三回總攻:“進攻,拿下島原”板倉重昌鳥叫著指揮各諸侯大軍,島原城上的天草四郎一身戎裝顯得雄姿英武,一見板倉重昌又指揮大軍來攻:“開炮,將幕府軍殺光。”


    “轟”到處是衝天火光,板倉重昌身中流彈當場身亡,板倉重昌身邊的武士一陣鳥候著哭喊道:“將軍,將軍。”


    “板倉重昌被打死了,我們勝利了。”島原城剩一件幕府軍主將被打死,欣喜若狂,天草四郎農民軍士氣高昂:“你的,馬上派人散布島津、伊達等強藩將在呼應而起,一舉消滅迫害天主教徒的德川幕府,知道嗎。”


    “嗨,我的明白。”一名武士應聲下去


    一門眾重臣伊豆守鬆平信綱素有智謀,人稱“智慧伊豆”,鬆平信綱統帥十二萬幕府大軍征集黑田、鍋島、立花、細川、水野、有馬等十數家諸侯聯軍近二十五萬趕至島原,策馬仔細觀察了前線形勢:“島原城防禦堅固,天草四郎作戰英勇,絕對不能硬打硬攻,板倉重昌這個混蛋,十五萬大軍全軍覆沒。”


    “我們的大軍從陸路將島原城牢牢地封鎖住,斷絕補給,把天草四郎困死,餓死。”鬆平信綱很是自得的策略取得了效果,島原城中糧草越來越少,天草四郎被迫開城夜襲幕府軍陣營,鬆平信綱早有防備,天草四郎慘遭失敗。


    “說出城內還有多少人,有多少糧食,我的可以繞你不死,隻要你忠心大大的,大禦所還會封你做官。”鬆平信綱軍營,慘叫聲顯得是那麽淒慘,鬆平信綱正在審訊俘虜想了解島原城中的內情:“上大型”通紅的烙鐵落在背上,燒焦的肉味撲鼻而來。


    “我說,我說。”早已經不住嚴刑的起義軍將城中內情一一告知,鬆平信綱很是滿意自己的嚴刑成效朝身後手下一招手:“啊”一聲慘叫,在沒有利用價值的俘虜直接去了他們崇信的上帝懷抱。


    “今晚進攻,拿下島原。”鬆平信綱最擔心長崎的明軍會插手島原叛亂,到時候自己腹背受敵,覆亡無期。


    天草四郎英姿煞爽站在城頭望著遠方的長崎,倭國第一美男子怒視著城外的鬆平信綱大營,這是個可怕的對手,跟板倉重昌完全不同,讓人摸不著看不清:“父親,見到大明帝國將軍沒有。”


    益田好次看著兒子小小年紀指揮大軍同幕府數十萬大軍對抗:“大明帝國將軍已經答應出兵夾攻幕府軍,我們要堅守下去。”


    天草四郎似乎想起孩童時一位相士對自己說的話:“父親,有位相士曾對時貞說過,時貞麵相尊貴,本應掌握天下,隻可惜生在德川時代,難成大事。”對於德川幕府數十萬大軍,天草四郎自己都沒有信心能打勝,剛開始時滿腔熱血,如今也隻有寄希望於大明帝國。


    益田好次是小西行長的家臣,關原合戰後小西行長被斬首,領地遭德川幕府改易,家臣們紛紛四散成為浪人,兒子時貞先被過繼給天草甚兵衛,改名為天草時貞,即天草四郎。天草自小聰穎過人,有神童之稱,且外表俊秀:“隻要我們有大明帝國支持,就不用怕德川幕府的大軍。”


    天草四郎點頭同意父親的看法:“鬆平信綱可能今晚就要進攻,我們必須要堅守住島原,等待大明帝國大軍來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之縱橫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烺並收藏帝國之縱橫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