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安定門外萬馬奔鳴,小王子帖木爾摔三萬鐵騎剛抵達西安城安定門,帖木爾緊勒馬韁望著西安高大的城牆感歎古今,城外的吊橋早已高高升起,護城河將大軍阻於城外:“長安城,千年古都今猶在,英雄豪傑已成塚。(.好看的小說)”


    西安城自洪武七年修築以來又經過曆代整修,完全按照軍事防禦體係城厚於城高,穩如泰山固若金湯:“啟稟小王子,據探子來報:西安城牆高十二米,頂寬十五米。城牆每隔百二十米建有敵台一座,城牆上共有敵台近百座,正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


    天軍都是騎兵對於西安城高池深,攻城更是難度甚大,城上的陝西總兵陳洪範從蘭州敗逃回西安,立即緊閉四門,陝西巡撫汪喬年在陳洪範逃回西安後終日惶恐不安:“陳總兵,如今叛軍兵臨城下,朝廷派出的援軍尚未趕到,西安城可不能在本撫手上弄丟啊。”


    陳洪範看著城外氣焰囂張的天軍騎兵心有餘悸要不是自己跑得快都差點成了刀下鬼,汪喬年心裏都清楚,朝廷就算派援軍趕到西安,是不是城外的騎兵對手還很難說,就連洪承疇的關寧鐵騎都敗得一塌糊塗:“洪總理生死未卜,朝廷一定會派軍增援。”


    京師


    金鑾殿內,崇禎帝今日兒一早是快被氣得差點沒背過氣來,朝堂上群臣都鴉雀無聲,崇禎帝虎視著群臣,這幫人平日在朝堂上為一點兒雞毛栓皮的事互相傾軋爭權奪利:“爾等倒是說啊,該如何解西安之圍。”


    兵部尚書陳新甲一身大紅朝服,滿臉驚恐惶惶不安剛上任沒多久,朝廷剛剛接到陝西巡撫汪喬年的奏疏,舉朝嘩然,總理洪承疇大軍被困鳥鼠山,叛軍帖木爾兵臨西安城下,打敗仗兵部尚書就是拉出來墊背,陳新甲雙腿打顫,胡須顫動:“啟稟皇上,臣認為應該調集山西湖廣大軍西進解西安之圍,與洪總理夾攻一舉打破叛軍。(.好看的小說)”


    崇禎帝一聽還要調集大軍到西安,洪承疇的關寧大軍都被兒媳婦打得的大敗,被困鳥鼠山,就湖廣山西兵戰力就不敢想了,對付農民軍還差不多,再加上左良玉這個湖廣總兵剛封了平賊將軍,完全就是悍將,聽調不聽宣,崇禎帝把目光投向剛從老家請回來的首輔周延儒身上:“周愛卿可有良策”


    周延儒在朝中是個不倒翁,被溫體仁整回老家後,在溫體仁內閣倒台後有被崇禎帝從新召回,周延儒見皇上問起如何處理當前的嚴峻局勢,這可是棘手的問題:“回皇上,臣認為先按照兵部尚書所言調集兵馬至潼關,以待轉機。”


    “還有什麽轉機,首輔大人難道已有破敵妙計。”群臣一聽周延儒說出還有轉機紛紛詢問,崇禎帝一聽尚有轉機,大喜過望起身離座,也不知道周延儒所說的轉機是指:“愛卿快快說來是何轉機”


    群臣加上皇帝的目光都盯著周延儒,周延儒都有些受寵若驚:“回皇上,此次與朝廷作戰的是天妃,而非天可汗,轉機就在於此,臣觀天可汗尚知忠孝,若皇上派欽差也和好如初相勸,皇長子天可汗必然會答應,天妃大軍將不戰自退。”


    崇禎帝一聽周延儒所說的轉機就是派人議和,老子求兒子停戰,千古未有:“那,眾愛卿以為派何人前往合適。”


    “這”群臣一聽要派人到西邊去議和,西邊是啥,比虎狼秦國還要虎狼,誰人願往,那不是送羊入虎口。


    “臣願前往為皇上分憂”周延儒見滿朝文武無一人敢去議和,西安城已經岌岌可危,自己在進宮時還聽到流傳洪承疇已經投降西邊了,看樣子皇上還不知道此事,要真知道洪承疇降了,恐怕這朝堂將是一片絕望,洪承疇是皇上的左膀右臂。


    崇禎帝見周延儒自告奮勇毛遂自薦,大感欣慰終於看到一個為君父分憂的忠臣,看看滿朝文武一個個唯恐朕點名前去議和避之不及:“首輔忠心為國,滿朝文武總算還有首輔一人為國事盡忠,首輔西去見皇長子代朕議和,朕知道皇長子忠孝,朕等著他回來。”崇禎帝說得聲淚俱下,父子刀兵見,皇家無親情。


    “老臣遵旨”周延儒見皇上對皇長子天可汗很是愧疚,皇上話中的意思讓滿朝文武都為之一震,奉天殿外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十萬火急趕來進殿跪奏道:“皇上,洪承疇已經投降西邊,西安城潼關隨時都會失手。”


    聽到洪承疇投降了那個悍婦,崇禎帝一下癱坐在龍椅上:“皇上,臣認為洪承疇背叛君父,理應抄家問斬。”滿朝文武一聽洪承疇投降中央一時間群情激昂:“不斬洪承疇,難以服眾,請皇上下旨拿下洪承疇全家。”


    “傳朕旨意,錦衣衛將洪承疇一府老小拿下問斬。”崇禎帝已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如果都像洪承疇這樣打不贏就投降,自己的天威何在:“兵部速調湖廣山西兵馬守住潼關,周延儒馬上前往莫臥兒與皇長子議和。”


    大漠


    漠北大草原[今蒙古高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草原上牛羊成群,駿馬飛奔牧羊兒,藍天白雲芳草綠,千裏荒蕪難尋人,瀚海大漠塵沙飛,鐵騎東來草原寧。巴圖爾五萬鐵騎加上蒙古新附軍騎兵兩萬,嶺北督軍顧實率三萬騎兵南下烏裏雅蘇台會兵一處共計兵馬十萬:“末將嶺北督軍顧實參見大王子”顧實打量著一身銀白鎧甲內穿鎖子甲的大王子,巴圖爾騎著汗血寶馬揮著大汗彎刀一副威風稟稟。


    巴圖爾看著嶺北督軍顧實身後黑壓壓一片的騎兵都是精銳之師,漠北三汗和皇太極早就被自己趕到遼東避難:“將軍快快請起,我軍十萬鐵騎已經控製漠北,正是一鼓作氣攻下清國之時,犯我中央天威者,必誅之。”


    顧實對於大王子不甚了解,自己一直都是在外領兵,如今倒是第一次見大王子,觀大王子舉手投足間自有一副不怒自威:“末將認為大王子先派人到漠南,讓順義王一同出兵,我軍先攻呼倫貝爾草原,與漠南順義王大軍南北夾攻,在東線可以讓東洋本州督軍曹變蛟出兵平壤府,北進黑龍江口,從四麵對清國展開合圍之勢。”


    巴圖爾指著地圖雄心萬丈,滅掉清國,中央將打通東洋與天京的陸上通道,大漠在遼東還將獲得出海:“好,就按督軍說的辦,來人,傳本王子軍令,讓漠南順義王出兵攻打清國,令東洋本州督軍曹變蛟出兵黑龍江平壤府進攻清國。”


    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戰馬嘶鳴,十萬天軍騎兵黑壓壓一大片從天際飛奔殺來,駐守在這裏的清軍大將巴布泰見天軍兵馬眾多,皇上都被天軍打敗,自己寡不敵眾,呼倫貝爾大草原大多是蒙古部落,巴布泰帶著一萬大軍朝南逃走進入黑山[哈剌溫山,今大興安嶺]:“撤退”天軍在後追殺百裏而返。


    大草原上數十騎打馬狂奔而來,見到大王子巴圖爾大軍翻身下馬:“啟稟大王子,天妃娘娘懿旨,大軍停止攻打清國,立即南下進攻朝廷,攻入長城,拿下京師。”


    “巴圖爾接旨”巴圖爾翻身下馬帶著十萬將士接旨。


    自己正要大展手腳滅掉清國,母妃讓自己南下攻打朝廷,讓巴圖爾百思不得其解:“母妃可還有話傳來”


    “回大王子,沒有。”巴圖爾很納悶,攻打皇爺爺,父汗知道嗎?皇爺爺是父汗的父親,巴圖爾很是不情願下達軍令:“傳令全軍,南下攻打長城。”


    長城


    巴圖爾統帥十萬鐵騎南下漠南察哈爾,順義王額哲命其弟不到十歲的阿布奈同舅舅南楚帶三萬騎兵同大外甥巴圖爾一同攻打朝廷,阿布奈是在林丹汗死後才出生,是遺腹子,從小在馬上長大,弓馬嫻熟:“阿布奈參見大王子。”


    早就知道大舅派了個比自己大一點的小舅舅同自己攻打朝廷,一看小舅舅身穿戰甲在馬上功夫很不錯,算得上是同道中人:“阿布奈小舅舅,我們這此是攻打朝廷,殺進長城攻下京師。”


    阿布奈自小就在長城邊上與明軍打過仗,深知長城易守難攻,更別說關內的大城:“皇帝的都城堅固高大,騎兵怎麽攻打,我們不如搶些人口和糧食回草原,聽說中原的女人長得很美麗,我也要搶幾個回來。”


    “阿布奈舅舅,你這話就不對了,怎麽能搶呢?中原天下都是我們家的,你要女人,父汗可也賞賜很多女人給你,有白的黑的,隨便你挑。”巴圖爾很是看不慣小舅舅見到別人家有好的就想搶,一副土匪像。


    南楚同顧實打馬在後跟著兩位少主,顧實向林丹汗的大舅子南楚詢問漠南察哈爾各部的情況:“南楚將軍,此番攻下京師汗八裏,你我都是功不可沒,天可汗稱帝後封官進爵肯定少不了,南楚將軍在漠南一地,真是埋沒大將之才,若能得天可汗重用,必將建不朽功勳。”


    “自大汗歸天,大蒙古帝國已經不複不存在,南楚已是苟活於世,自要漠南能夠太平就好,南楚一介武夫,不祥之人。”南楚已聽出嶺北督軍顧實的言外之意,更讓南楚擔心的是,這要是出自天可汗的旨意,那就不是這麽簡單了。


    求推薦求打賞求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之縱橫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烺並收藏帝國之縱橫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