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門外大順軍正在舉行盛大的進京儀式,頭戴鬥笠的大順皇帝李自成身披戰袍一臉黑黃的臉上一看就知道是幹革命摸爬打滾出來,騎著高頭大馬在眾將簇擁威風稟稟而來,在承天門外看著高大的皇宮出現在眼前,自己造了崇禎十幾年的反,今日終於革命成功,承天門的匾牌三個大字在夕陽的照耀下金光閃閃:“格老子的,拿箭來。[.超多好看小說]”
身邊的隨從遞上弓箭,李自成搭弓張射:“嗖”利箭射中承天門天字之下,大順軍將士雀躍歡呼:“格老子的,這還是他崇禎的天。”李自成剛罵完身邊眾將士歡呼稱賀道:“皇上好箭發,百發百中。”
大順丞相牛金星一看闖王還沒有適應來得容易的江山:“皇上這一箭射在天字下,天之下,天子也,皇上是順天應人的真命天子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大順軍一聽牛丞相都喊出口啦,全都齊刷刷跪成一片三呼萬歲“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自成現在才覺得什麽叫做君臨天下,看看手下將士的呼喊,紫禁城的帝王之氣,比自己在西安修建皇宮那可是氣派多了:“兄弟們都快起來。”但見一單騎飛至翻身下馬:“啟稟皇上,已擒住前明長平公主。”
紫禁城宮門大開,大順軍站立宮門外:“皇上萬歲,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比起老朱家的大漢將軍那可差了數倍,李自成打馬進皇城沿途大順軍將士高呼萬歲不斷,一個新王朝即將開始。
長平公主被一幫女兵帶在身邊嚴加看管,看著這幫悍婦一個個長得高大健碩,一副傲氣淩人的河東獅,完全是巾幗不讓須眉,長平公主不停看著這群闖賊身邊的人到讓這幫女兵有些不安:“本將軍有何好看的,難道沒你這個亡國公主漂亮嗎?”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長平公主想到李自成不過是亂世英雄,這些人都將隨著短命的大順王朝化作枯骨,“你敢罵俺們是賊,俺。”帶頭的女將正要揮鞭來抽長平公主被身後的一大將製住道:“皇上有令,不得對公主無禮。”
李自成大步流星摔著一幹文武走進金鑾殿,打量著空空的皇位,這張龍椅上座了大明十三位皇帝,近三百年江山。風水輪流轉,皇位也該咱拓跋鴻基坐坐:“請皇上上座,讓大夥兄弟都看看真命天子龍威。”
李自成正猶豫不決,革命成功,不到數月就將大明帝國滅亡,這一切來得太快,自己早就在西安登上皇位,豈能失威,李自成一步步走進皇位在四周打量觸摸:“皇上就坐上讓臣等都看看陛下龍威。”
在眾將謀士再三言語要求下,李自成終於將屁股坐上天下第一椅----龍椅,連咳三省“咳咳咳”下麵的人見闖王都做上龍椅了還生疏,一眾文人謀士知道接下來該怎麽走程序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武將一看文人謀士的表現難怪闖王要咳了,大殿內眾文武大聲高呼著:“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都起來吧”李自成對於手下這幫流賊出身的將領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很是欣慰,剛登上皇位李自成已經將目光投向邊關:“如今咱大順新朝初建基業,萬事百廢待興,丞相接來下大順該如何出兵,一統天下。”
丞相牛金星對於大軍如此輕鬆就攻進北京城勝利來得太快,完全還沒反應過來:“回皇上,應該先招降山海關的吳三桂鞏固邊關,在揮師南下,掃平江南,趁勢西進斬殺崇禎嫡長子豬吃狼在西域的殘餘勢力。
一提起崇禎廢太子朱慈烺,李自成記起已經抓獲的長平公主來:“來人,將前明公主帶進來。”大順農民軍對於崇禎太子在西域的人馬如今已不在忌憚,李自成手上傭兵百萬,何懼割據一方的前明太子。
“快走”長平公主被那員女將推進金鑾殿:“啟稟皇上,前朝長平公主帶到。”長平公主剛一跨進金鑾殿,大殿中大堆眼睛盯著自己,看看這幫人真是沒見過美女,真是一幫大老粗泥腿子。
李自成走下龍椅打量著走進殿的長平公主不過就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娃:“公主不要怕,朕不會加害於你,朕準備為你父皇安排葬禮,這是你父皇的臨終遺書,隻可惜你們朱家的天下已盡,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麵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屍,無傷百姓一人。”長平公主看著一副山大王摸樣的李自成不過四十來歲接過李自成手中的父皇血詔遺書:“父皇,父皇,母後、、、、、”
“來人扶公主下去”李自成見長平公主一小女孩傷心過度:“劉宗敏,吳三桂的家眷都看好了嗎?軍師,吳三桂可否答應歸順。”
牛金星收到吳三桂在城破後派人送來的信言:“回闖王吳三桂正在趕往京師歸順。”牛金星完全沉醉在勝利的興奮中,劉宗敏就更使勁了,當起了大順朝的錦衣衛特務頭子,用廠衛的酷刑正嚴刑逼錢,大順軍開始拷掠明朝官員,四處抄家,按官職大小“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劉宗敏製作了五千具夾棍,木皆生棱,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無彈窗廣告)”京師城中籠罩著恐怖氣氛逐漸凝重,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旦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嘉定侯周奎被賊擒去。送刑官三夾不死,坐贓七十萬,府第、藏庫、什物、田產俱沒入。
大順軍士卒在京師城中搶掠,臣將驕奢,殺人無虛日,進入民宅就搶。京師萬民不得思故明之好,西長安街出現告示:“明朝天數未盡,人思效忠,大明前太子已經在天京稱皇帝,改元義興元年。”
天京
天京城夏日炎炎,城中一片披麻戴孝,中央更是一片哀痛聲中,中央官員在晨鍾隆隆聲中魚貫而來頭纏白布齊集朝天殿外:“首輔大人,如今皇上殉國,天可汗遠征莫臥兒帝國不知所蹤,偌大一個中央不知該如何是好。”戶部尚書孫元化自從天可汗遠征阿非利加州蒙兀兒[莫臥兒帝國],朝中由年輕的禮部尚書陳子龍,吏部尚書兼首輔孫承宗,軍閣首輔盧象升,總參謀宋獻策共同輔佐嫡長子巴圖爾處理軍政國事,不到十歲的嫡長子巴圖爾監政,智商能力軍政大臣都是知道的,政治頭腦一般般,領軍打仗到算得上是員虎將。
今日早朝文武百官齊聚,兩條長蛇緩慢爬上天梯徐徐步入朝天殿:“巴圖爾王子駕到”但見一身莽服腰纏白布兩孩童出現在大殿之上,為首者正是嫡長子巴圖爾,身後高聲宣報聲乃是五王子涼王帖木爾,兩兄弟都是大蒙古公主蘇雅公主所生,天可汗尤其看重皇上賜封的涼王帖木爾的聰明機智,時常在群臣麵前提到五王子仿佛就是自己的年少時候因果類吾。
“臣等參見兩位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群臣一陣朝禮完畢,政閣首輔孫承宗率先出列聲淚泣下奏道:“啟奏長孫殿下,皇上在五日前自盡殉國,駕崩歸西,臣等悲恨交加,我大明江山不可一日無主,臣懇請殿下即日監國攝政。”
朝天殿中群臣一片含淚哭喊聲響應:“吾大明江山不可一日無主,臣等恭請殿下暫代天可汗監國攝政。”大明朝的皇帝是天下的精神象征,當年的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朝廷馬上擁立郕王為帝,北宋徽欽二帝被俘,天下無主,一片混亂。
軍閣首輔盧象升並沒有像群臣那般哀嚎不止,盧首輔明白自從崇禎帝在時東西兩朝的局麵就已經形成,天下稱天可汗為西廷可汗,與朝廷的大規模作戰讓朝廷元氣大傷,崇禎帝的殉國天可汗有很大責任,盧象升起身朝大殿上的巴圖爾王子奏道:“啟稟殿下,皇上駕崩殉國,天下混亂不堪,眼下最重要的是派大軍剿滅流賊,控製中原各省,以免生變。”
群臣也從一片哀嚎聲中清醒過來,軍閣總參謀宋獻策很是讚同首輔盧象升的話:“殿下,盧尚書所言甚是,當務之急是殿下馬上宣布天下監國攝政,派兵平定流賊叛亂,以防各地藩王聚眾自立。”
皇嫡孫巴圖爾看著滿殿群臣跪哭成一片,他對自己的皇爺爺沒有多大好感,崇禎皇爺爺是間接害死母妃[大蒙古蘇雅公主,林丹汗女兒]的仇人,巴圖爾至今都不肯用皇爺爺的賜名,一個十歲不到的孩子見滿殿群臣都哭得死去活來,身旁八歲的五弟涼王帖木兒正陪王兄身邊:“如此軍國大事還是等父汗回來再做處理,不知兩位首輔大人意下如何。”天可汗朱慈烺在西征之前單獨召見皇嫡孫,旦凡軍國大事要聽取兩位首輔大人的意見。
群臣一聽皇嫡孫這話要真等天可汗從數萬裏之遙的黑非洲前線回來,那黃花菜早就涼了,中原早就冒出不知多少龍子龍孫稱王稱帝:“首輔、孫首輔、陳尚書,不能再拖下去了,要是中原再出現一位龍子龍孫自稱皇帝,那到時定會天下大亂啊。”宋獻策對當今天下之事了如指掌,太祖以下大明曆屆皇帝所出的龍子龍孫多如牛毛。
“根據中原的密探來信,永定靈三王自從京師失陷後不知所終,臣下擔心三王會南下江南,所以皇長孫必須馬上監國攝政。”密探司軍情司特務司剛收到從中原傳回的皇室下落最新消息。
群臣見不能再拖下去紛紛朝大殿上的皇嫡孫下跪奏請道:“臣等請皇嫡孫馬上監國攝政”“臣等請皇嫡孫殿下趕快行監國大禮”皇長孫巴圖爾那見過群臣這般集體請奏,當下還真不知要不要監國攝政,無奈之下望向身邊的五弟涼王帖木兒征求意見:“五弟,王兄該怎麽辦?”
卻見帖木爾朗聲高喊道:“眾位大臣平身,我王兄已知道國不可一日無君,群臣聽令,傳令天下,皇長孫巴圖爾代天可汗行監國攝政,各行省總督巡撫堅守原職,中原各省巡撫節製各省軍隊抵抗流賊,皇長孫馬上發兵剿滅流賊。”
軍閣首輔宋獻策最關心的是如何控製中原紛亂的局勢:“啟奏皇長孫殿下,中央應馬上派一員大將領兵從嶺北行省東下光複京師,安葬大行皇帝。”從天京[即天州,今哈薩克伊犁河以北一帶]到京師[今北京]經過漠西行省[今新疆]進入嶺北行省[今蒙古國和中國內蒙古大部,葉尼塞河以東中西伯利亞]直抵山西大同居庸關。
“軍閣可有合適的領兵大將”涼王帖木爾見王兄對處理國事根本就是馬大哈代王兄問向軍閣:“此次統軍還要有人主持中原軍政大局,諸位大人可有人選。”
皇長孫巴圖爾見群臣一片議論紛紛,三五成群商討著國家大事,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不要吵了,本王親自領兵東征中原,由兩位首輔大人留下處理朝廷軍政,本王讓五弟協同留守天京。”
群臣一聽皇太孫要親自領兵東征,這還得了大殿之上的皇長孫不到十歲還要領兵親征,想想七歲的皇長孫隨汗妃蘇雅公主上馬迎戰明清大軍,更是殺得朝廷大軍大敗,死傷無數,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虎父無犬子,天可汗更是五歲就上戰場殺敵,指揮大軍鎮定自若:“皇長孫萬萬不可,皇長孫監國攝政,不宜離開天京,不如讓五王子殿下監軍前往主持中原軍政事務。”涼王的軍事政治才能群臣是看在眼裏的,怎奈何涼王生得太晚了。
“這樣也好,五弟辦事,本王最放心,封涼王帖木爾為中原總理,管理中原各省軍政,統帥天京、蘭州二十五萬大軍東下中原平定叛亂,著戶部調集大軍糧草。”皇長孫巴圖爾一下子給五弟帖木爾封了最大的地方官,連老爹朱慈烺也隻是做到江南總統一職。
天京城外皇長孫巴圖爾親自帶著百官為五弟涼王帖木爾送行:“五弟,此去中原一定將叛軍剿滅,中原永遠都是我們朱家的天下。”雖然沒有很好的言辭,但皇長孫巴圖爾也秉承其父天可汗朱慈烺的胸懷大誌,隻不過皇長孫是誌大才疏。
“啟稟涼王殿下還有兩日可趕到歸化軍府。”涼王帖木爾正望著地圖上的京師聽著手下大將總兵大策零的匯報:“軍情司傳回的軍情山海關還在總兵吳三桂手中,我軍分兩路進攻闖賊,一路經山西大同府直下居庸關,由曹變蛟統帥,本王統帥十五萬大軍直抵山海關,海軍那邊也會派兵增援。”
歸化城外,天軍戰馬嘶鳴,歸化總兵官尤世威帶著三萬天軍眾將領出城相迎:“末將歸化總兵尤世威參見涼王殿下,皇上駕崩,末將來不及救駕,、、、”歸化城離京師最近,是天京汗廷針對京師朝廷安排的最近軍事部署,歸化軍府三萬大軍。
涼王帖木爾打斷尤世威的話道:“皇祖父駕崩或許是天意如此,非總兵之過,傳令下去:馬上兵分兩路光複京師。”涼王帖木爾對於皇祖父崇禎皇帝的自盡殉國沒有多少哀傷,不為什麽,母妃是皇祖父間接害死的。
身邊的隨從遞上弓箭,李自成搭弓張射:“嗖”利箭射中承天門天字之下,大順軍將士雀躍歡呼:“格老子的,這還是他崇禎的天。”李自成剛罵完身邊眾將士歡呼稱賀道:“皇上好箭發,百發百中。”
大順丞相牛金星一看闖王還沒有適應來得容易的江山:“皇上這一箭射在天字下,天之下,天子也,皇上是順天應人的真命天子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大順軍一聽牛丞相都喊出口啦,全都齊刷刷跪成一片三呼萬歲“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自成現在才覺得什麽叫做君臨天下,看看手下將士的呼喊,紫禁城的帝王之氣,比自己在西安修建皇宮那可是氣派多了:“兄弟們都快起來。”但見一單騎飛至翻身下馬:“啟稟皇上,已擒住前明長平公主。”
紫禁城宮門大開,大順軍站立宮門外:“皇上萬歲,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比起老朱家的大漢將軍那可差了數倍,李自成打馬進皇城沿途大順軍將士高呼萬歲不斷,一個新王朝即將開始。
長平公主被一幫女兵帶在身邊嚴加看管,看著這幫悍婦一個個長得高大健碩,一副傲氣淩人的河東獅,完全是巾幗不讓須眉,長平公主不停看著這群闖賊身邊的人到讓這幫女兵有些不安:“本將軍有何好看的,難道沒你這個亡國公主漂亮嗎?”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長平公主想到李自成不過是亂世英雄,這些人都將隨著短命的大順王朝化作枯骨,“你敢罵俺們是賊,俺。”帶頭的女將正要揮鞭來抽長平公主被身後的一大將製住道:“皇上有令,不得對公主無禮。”
李自成大步流星摔著一幹文武走進金鑾殿,打量著空空的皇位,這張龍椅上座了大明十三位皇帝,近三百年江山。風水輪流轉,皇位也該咱拓跋鴻基坐坐:“請皇上上座,讓大夥兄弟都看看真命天子龍威。”
李自成正猶豫不決,革命成功,不到數月就將大明帝國滅亡,這一切來得太快,自己早就在西安登上皇位,豈能失威,李自成一步步走進皇位在四周打量觸摸:“皇上就坐上讓臣等都看看陛下龍威。”
在眾將謀士再三言語要求下,李自成終於將屁股坐上天下第一椅----龍椅,連咳三省“咳咳咳”下麵的人見闖王都做上龍椅了還生疏,一眾文人謀士知道接下來該怎麽走程序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武將一看文人謀士的表現難怪闖王要咳了,大殿內眾文武大聲高呼著:“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都起來吧”李自成對於手下這幫流賊出身的將領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很是欣慰,剛登上皇位李自成已經將目光投向邊關:“如今咱大順新朝初建基業,萬事百廢待興,丞相接來下大順該如何出兵,一統天下。”
丞相牛金星對於大軍如此輕鬆就攻進北京城勝利來得太快,完全還沒反應過來:“回皇上,應該先招降山海關的吳三桂鞏固邊關,在揮師南下,掃平江南,趁勢西進斬殺崇禎嫡長子豬吃狼在西域的殘餘勢力。
一提起崇禎廢太子朱慈烺,李自成記起已經抓獲的長平公主來:“來人,將前明公主帶進來。”大順農民軍對於崇禎太子在西域的人馬如今已不在忌憚,李自成手上傭兵百萬,何懼割據一方的前明太子。
“快走”長平公主被那員女將推進金鑾殿:“啟稟皇上,前朝長平公主帶到。”長平公主剛一跨進金鑾殿,大殿中大堆眼睛盯著自己,看看這幫人真是沒見過美女,真是一幫大老粗泥腿子。
李自成走下龍椅打量著走進殿的長平公主不過就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娃:“公主不要怕,朕不會加害於你,朕準備為你父皇安排葬禮,這是你父皇的臨終遺書,隻可惜你們朱家的天下已盡,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麵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屍,無傷百姓一人。”長平公主看著一副山大王摸樣的李自成不過四十來歲接過李自成手中的父皇血詔遺書:“父皇,父皇,母後、、、、、”
“來人扶公主下去”李自成見長平公主一小女孩傷心過度:“劉宗敏,吳三桂的家眷都看好了嗎?軍師,吳三桂可否答應歸順。”
牛金星收到吳三桂在城破後派人送來的信言:“回闖王吳三桂正在趕往京師歸順。”牛金星完全沉醉在勝利的興奮中,劉宗敏就更使勁了,當起了大順朝的錦衣衛特務頭子,用廠衛的酷刑正嚴刑逼錢,大順軍開始拷掠明朝官員,四處抄家,按官職大小“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劉宗敏製作了五千具夾棍,木皆生棱,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無彈窗廣告)”京師城中籠罩著恐怖氣氛逐漸凝重,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旦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嘉定侯周奎被賊擒去。送刑官三夾不死,坐贓七十萬,府第、藏庫、什物、田產俱沒入。
大順軍士卒在京師城中搶掠,臣將驕奢,殺人無虛日,進入民宅就搶。京師萬民不得思故明之好,西長安街出現告示:“明朝天數未盡,人思效忠,大明前太子已經在天京稱皇帝,改元義興元年。”
天京
天京城夏日炎炎,城中一片披麻戴孝,中央更是一片哀痛聲中,中央官員在晨鍾隆隆聲中魚貫而來頭纏白布齊集朝天殿外:“首輔大人,如今皇上殉國,天可汗遠征莫臥兒帝國不知所蹤,偌大一個中央不知該如何是好。”戶部尚書孫元化自從天可汗遠征阿非利加州蒙兀兒[莫臥兒帝國],朝中由年輕的禮部尚書陳子龍,吏部尚書兼首輔孫承宗,軍閣首輔盧象升,總參謀宋獻策共同輔佐嫡長子巴圖爾處理軍政國事,不到十歲的嫡長子巴圖爾監政,智商能力軍政大臣都是知道的,政治頭腦一般般,領軍打仗到算得上是員虎將。
今日早朝文武百官齊聚,兩條長蛇緩慢爬上天梯徐徐步入朝天殿:“巴圖爾王子駕到”但見一身莽服腰纏白布兩孩童出現在大殿之上,為首者正是嫡長子巴圖爾,身後高聲宣報聲乃是五王子涼王帖木爾,兩兄弟都是大蒙古公主蘇雅公主所生,天可汗尤其看重皇上賜封的涼王帖木爾的聰明機智,時常在群臣麵前提到五王子仿佛就是自己的年少時候因果類吾。
“臣等參見兩位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群臣一陣朝禮完畢,政閣首輔孫承宗率先出列聲淚泣下奏道:“啟奏長孫殿下,皇上在五日前自盡殉國,駕崩歸西,臣等悲恨交加,我大明江山不可一日無主,臣懇請殿下即日監國攝政。”
朝天殿中群臣一片含淚哭喊聲響應:“吾大明江山不可一日無主,臣等恭請殿下暫代天可汗監國攝政。”大明朝的皇帝是天下的精神象征,當年的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朝廷馬上擁立郕王為帝,北宋徽欽二帝被俘,天下無主,一片混亂。
軍閣首輔盧象升並沒有像群臣那般哀嚎不止,盧首輔明白自從崇禎帝在時東西兩朝的局麵就已經形成,天下稱天可汗為西廷可汗,與朝廷的大規模作戰讓朝廷元氣大傷,崇禎帝的殉國天可汗有很大責任,盧象升起身朝大殿上的巴圖爾王子奏道:“啟稟殿下,皇上駕崩殉國,天下混亂不堪,眼下最重要的是派大軍剿滅流賊,控製中原各省,以免生變。”
群臣也從一片哀嚎聲中清醒過來,軍閣總參謀宋獻策很是讚同首輔盧象升的話:“殿下,盧尚書所言甚是,當務之急是殿下馬上宣布天下監國攝政,派兵平定流賊叛亂,以防各地藩王聚眾自立。”
皇嫡孫巴圖爾看著滿殿群臣跪哭成一片,他對自己的皇爺爺沒有多大好感,崇禎皇爺爺是間接害死母妃[大蒙古蘇雅公主,林丹汗女兒]的仇人,巴圖爾至今都不肯用皇爺爺的賜名,一個十歲不到的孩子見滿殿群臣都哭得死去活來,身旁八歲的五弟涼王帖木兒正陪王兄身邊:“如此軍國大事還是等父汗回來再做處理,不知兩位首輔大人意下如何。”天可汗朱慈烺在西征之前單獨召見皇嫡孫,旦凡軍國大事要聽取兩位首輔大人的意見。
群臣一聽皇嫡孫這話要真等天可汗從數萬裏之遙的黑非洲前線回來,那黃花菜早就涼了,中原早就冒出不知多少龍子龍孫稱王稱帝:“首輔、孫首輔、陳尚書,不能再拖下去了,要是中原再出現一位龍子龍孫自稱皇帝,那到時定會天下大亂啊。”宋獻策對當今天下之事了如指掌,太祖以下大明曆屆皇帝所出的龍子龍孫多如牛毛。
“根據中原的密探來信,永定靈三王自從京師失陷後不知所終,臣下擔心三王會南下江南,所以皇長孫必須馬上監國攝政。”密探司軍情司特務司剛收到從中原傳回的皇室下落最新消息。
群臣見不能再拖下去紛紛朝大殿上的皇嫡孫下跪奏請道:“臣等請皇嫡孫馬上監國攝政”“臣等請皇嫡孫殿下趕快行監國大禮”皇長孫巴圖爾那見過群臣這般集體請奏,當下還真不知要不要監國攝政,無奈之下望向身邊的五弟涼王帖木兒征求意見:“五弟,王兄該怎麽辦?”
卻見帖木爾朗聲高喊道:“眾位大臣平身,我王兄已知道國不可一日無君,群臣聽令,傳令天下,皇長孫巴圖爾代天可汗行監國攝政,各行省總督巡撫堅守原職,中原各省巡撫節製各省軍隊抵抗流賊,皇長孫馬上發兵剿滅流賊。”
軍閣首輔宋獻策最關心的是如何控製中原紛亂的局勢:“啟奏皇長孫殿下,中央應馬上派一員大將領兵從嶺北行省東下光複京師,安葬大行皇帝。”從天京[即天州,今哈薩克伊犁河以北一帶]到京師[今北京]經過漠西行省[今新疆]進入嶺北行省[今蒙古國和中國內蒙古大部,葉尼塞河以東中西伯利亞]直抵山西大同居庸關。
“軍閣可有合適的領兵大將”涼王帖木爾見王兄對處理國事根本就是馬大哈代王兄問向軍閣:“此次統軍還要有人主持中原軍政大局,諸位大人可有人選。”
皇長孫巴圖爾見群臣一片議論紛紛,三五成群商討著國家大事,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不要吵了,本王親自領兵東征中原,由兩位首輔大人留下處理朝廷軍政,本王讓五弟協同留守天京。”
群臣一聽皇太孫要親自領兵東征,這還得了大殿之上的皇長孫不到十歲還要領兵親征,想想七歲的皇長孫隨汗妃蘇雅公主上馬迎戰明清大軍,更是殺得朝廷大軍大敗,死傷無數,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虎父無犬子,天可汗更是五歲就上戰場殺敵,指揮大軍鎮定自若:“皇長孫萬萬不可,皇長孫監國攝政,不宜離開天京,不如讓五王子殿下監軍前往主持中原軍政事務。”涼王的軍事政治才能群臣是看在眼裏的,怎奈何涼王生得太晚了。
“這樣也好,五弟辦事,本王最放心,封涼王帖木爾為中原總理,管理中原各省軍政,統帥天京、蘭州二十五萬大軍東下中原平定叛亂,著戶部調集大軍糧草。”皇長孫巴圖爾一下子給五弟帖木爾封了最大的地方官,連老爹朱慈烺也隻是做到江南總統一職。
天京城外皇長孫巴圖爾親自帶著百官為五弟涼王帖木爾送行:“五弟,此去中原一定將叛軍剿滅,中原永遠都是我們朱家的天下。”雖然沒有很好的言辭,但皇長孫巴圖爾也秉承其父天可汗朱慈烺的胸懷大誌,隻不過皇長孫是誌大才疏。
“啟稟涼王殿下還有兩日可趕到歸化軍府。”涼王帖木爾正望著地圖上的京師聽著手下大將總兵大策零的匯報:“軍情司傳回的軍情山海關還在總兵吳三桂手中,我軍分兩路進攻闖賊,一路經山西大同府直下居庸關,由曹變蛟統帥,本王統帥十五萬大軍直抵山海關,海軍那邊也會派兵增援。”
歸化城外,天軍戰馬嘶鳴,歸化總兵官尤世威帶著三萬天軍眾將領出城相迎:“末將歸化總兵尤世威參見涼王殿下,皇上駕崩,末將來不及救駕,、、、”歸化城離京師最近,是天京汗廷針對京師朝廷安排的最近軍事部署,歸化軍府三萬大軍。
涼王帖木爾打斷尤世威的話道:“皇祖父駕崩或許是天意如此,非總兵之過,傳令下去:馬上兵分兩路光複京師。”涼王帖木爾對於皇祖父崇禎皇帝的自盡殉國沒有多少哀傷,不為什麽,母妃是皇祖父間接害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