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伊……”四位將軍急忙起立躬身。(.)
“沃沮城四門就拜托各位了,尤其是長穀君把手的西門,與襄平遙遙相望,首當其中,希望長穀君多多費心。”黑番一郎繼續道。
長穀川同再次躬身道:“那秦人不來則罷,要是真來末將定會讓他有去無回。”長穀川同的臉上說不出的堅毅,有一種近乎於狂熱的自信,說完非常幹脆利索的與其他三人告罪退出。
就在三人退出後,屋裏屏風後麵閃出一人,就著昏黃的燈火,隱約看出是一女人,渾身上下被包裹在一件黑色的長袍裏,看不清模樣。身材纖細,身高大約相當於後世一米七左右,頭上的發式並沒有和其他倭人一樣挽成一個發髻,而是用一種纖細的藤條從黑發根部紮起,類似於後世的馬尾辮。
“貞子,你來了。”剛才還聲音威嚴的黑番一郎扭過頭來,看著映入眼簾的黑衣人立馬換了一個腔調,聲音充滿磁性,稍稍帶著點寵溺的意味。
貞子點了點頭,道:“父親,我回來了!”
黑番一郎欣慰的頷首招呼道:“辛苦你了貞子,來父親這裏坐,你對長穀君他們有什麽看法?不妨一塊說說!”
貞子應了一聲,坐在黑番一郎的對麵,坐姿筆直端正,目不斜視。一言一行似是經過嚴格的訓練。“父親,女兒看長穀君他們難以擔當大任,恐怕鬥不過那大秦的太子。”
“你詳細說說!”黑番一郎表情嚴肅,非常認真的詢問道。
“具女兒最近幾天的觀察,那劉三明裏給人一種玩世不恭和武斷的印象,但以女兒看來,卻是一種計謀的前奏,就拿臨陣換將來說,這事透著重重蹊蹺和疑問。第一那大秦軍的軍事智囊東方朔,並沒有反對劉三的做法。這事不合常規,因為東方朔在他們大秦國可是擁有‘妖狐’的稱號。第二那秦軍的右路將軍胡慶魁隻是因為不了解我大倭軍的軍情而被劉三草率的剝奪了官職。依照劉三在大秦國內的行事作風,他應該讓他戴罪立功才是。但是他並沒有這麽做,而是一廢到底,把他關了苦營。像這種經驗豐富能征善戰的將軍在遼東郡並不多見,但是他卻草率的把他換掉,換上一個從未在襄平打仗的少年郎實在是讓人費解。不過,稍稍分析,這些種種異常隻有一個解釋……”
“說……”黑番一郎急切的道。
貞子不帶任何感情的道:“他壓根就不想打勝仗。”
黑番一郎奇道:“兩軍交戰,誰不想獲勝?難道他瘋了不成?”
貞子搖了搖頭,冷聲道:“據女兒所知,他不僅沒瘋,而且比大多數人更加聰明。”
“那剛才你說……”
貞子冷笑一聲,道:“他做的這一切隻有一個目的,就是讓我們產生驕傲的心理,放鬆警惕,在關鍵時刻給我們致命一擊。”
黑番一郎嗬嗬一笑,道:“我大倭國人勝不驕敗不餒,豈能是他們所盅惑的。”
貞子不讚同的道:“剛才森下理音的話女兒在屏風後也聽到了,他現在就是這種心態,以為大秦和未開化的沃沮人一樣容易對付。這種狀況很危險。一著不慎就會令我們萬劫不複。父親要明白,現在我們的補給線拉的很長,尤其是海上運輸,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此戰,一定要速戰速決。否則很難與大秦人抗衡。”
黑番一郎經過貞子這麽一分析,才恍然大悟道:“為父全聽你的,貞子,你有什麽好的計策嗎?不妨說出來聽聽。”
貞子嗯了一聲,迎著火光的俏臉上透著明亮:“與其等大秦人來攻,不如我們主動出擊。”
“主動出擊?”黑番一郎道:“現在我們處於守勢,若是進攻襄平的話,恐怕力有未逮啊。除非再從國內派兵前來。”
貞子冷冷的搖了搖頭,道:“大秦軍與我們倭國實力在仲伯之間,短期內無法決出勝負。女兒說的辦法,就是刺殺太子。隻要劉三一死,秦軍必定崩潰。拿下襄平易如反掌。到時候我們大倭國就擁有數不清的牛羊土地和財富。到那時,國內的貴族們必定眼饞我們的戰利品。肯定會鼓動天皇陛下增兵前來。到時候一切事情都會變得明朗起來,大秦國的腐朽老邁,會隨著我們的節節勝利而迅速崩潰,父親也會有天皇般的權利,甚至有過之而不及。”
黑番一郎聽罷歎了口氣,道:“大秦的太子隨行侍衛如雲,豈能是如此輕易被殺的,這件事情幾乎不可能完成。”
貞子雙眸透著狂熱的火焰,貝齒輕咬著下唇,大聲道:“沒有什麽不可能,這件事包在女兒身上。”
“你……”黑番一郎大驚失色,急忙勸阻道:“貞子,你是我的唯一女兒,我不會讓你去冒險的。”
貞子搖頭道:“父親,你不想完成你的霸業嗎?你不想把深宮裏的天皇趕下來取而代之嗎?你不想擁有無上的權利嗎?”連續三句話咄咄逼人,迫的黑番一郎喘不過氣來。
貞子急促的話語似是從胸中勃發而出,“父親,女兒說的一口流利的大秦語,精通狐媚及刺殺之術。又聽說那劉三貪花好色。女兒此次絕對會有九成的把握置他於死地。用一個女兒換來整個遼東郡,父親,這買賣很劃算的!”
黑番一郎被貞子說的熱血澎湃,似是非常意動,哆哆嗦嗦的道:“隻是讓你深入虎穴,我怎麽於心何忍?”
貞子不以為意的搖了搖頭,語氣很慢很平淡,“女兒生來就是黑番家族的一把刀,若女兒之死能換得黑番家族盛世百年,貞子會很樂意的去死!再說……女兒死了你可以再生,機會溜走了,就再也回不來了。”那如此毫不忌諱自己的生死,好像是在說與自己毫不相幹的事情。從她的邏輯分析出,她這個人冷血無比,隻要有利益,什麽東西都可以付出,包括她自己的生命。如此冷靜可怕的頭腦,實在是讓人不寒而栗。這女人太陰險了。要是讓劉三在場,肯定會大吃一驚。因為劉三苦心設計的一切,被她輕而易舉的分析的七零八落。
“貞子,你對父親真是太好了。你……你有什麽要求,盡管提……”黑番一郎似是被貞子所感染,經過片刻的傷感,很快就恢複了常態。在倭國,一個人為了家族去死,是非常榮耀的事情,哪怕是一族之長也無權去幹涉。
貞子俏眸倒影著兩朵燃燒的火焰,答道:“貞子希望死後,父親能得到我的屍體,供奉在黑番家族的名人堂。”
名人堂,絕對是倭國至高無上的供奉堂,裏麵供奉著幾代對家族有大功的族長和武士。而在倭國四大家族中,黑番家族的名人堂。是倭國四州八大家族最為尊貴的堂,是最高榮耀的象征。每年的二月二日,名人堂會得到天皇陛下的親自祭拜,也是倭國之內唯一讓天皇陛下能屈尊降貴去祭拜的供奉堂。可見,黑番家族在倭國的地位可見一斑。
寂靜。黑番一郎並沒有立刻答話,這麽大的事情,即使他是一族之長,也得要慎重考慮下,隻見他站起身來長長的呼出口氣,在室內來回踱著步子,好久才道:“好……父親再信你一次,隻要大秦太子一死,我就讓你入名人堂享受供奉。”言下之意,任務一旦失敗,即使貞子身死,也依舊無緣供奉名人堂。黑番一郎的這個‘再’指的是在東沃沮的登陸戰,是用了貞子的計謀。輕易的擊潰了高句麗的大軍。在這塊陌生的黑土地上站穩了腳跟。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高句麗能亡國,貞子至少有七分的功勞。可見此女人是多麽的危險可怖。
貞子聽罷,她的眼睛愈發明亮,高危險就意味著高回報。她生性喜歡冒險,在國內被自己的師傅從五歲開始殘酷的訓練,早已磨練的她心硬如鐵,機智似狐。她一生追求的最高榮譽就是能在死後進入名人堂。現在機會近在咫尺,她怎麽能不把握呢?
陽春三月。長城外,大秦軍與倭國軍隊的對峙,並沒有影響這些依靠放牧為生的牧民們的日常生活。隻是關內的牧民多了條需要遵守的規矩:日出三竿放牧,日落一竿之前圍圈回關。
就在距離帳篷不遠處,一匹棗紅色的駿馬托著一人朝這邊踢踏而來。那馬背上的人似是昏厥了過去,沒有了主人催促的馬匹走得很慢,甚至是走走停停,那馬兒還時不時低頭啃食下肥美的牧草,悠閑的旁若無人。
“阿爸,看那是什麽?”帳篷一側的一個紮著小辮子的姑娘很快發現了緩緩靠近的馬兒。
坐在地上的牧民順著小姑娘指向望去看了片刻,低頭對身旁的人嘀嘀咕咕不知說了什麽,一會兒工夫,其他的人也都站了起來。每個人手中多了一把雪亮的彎刀,警惕的注視著靠近的駿馬,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那小姑娘卻沒有那些牧民的驚慌,右手搭在額頭張望一番,奶聲奶氣的道:“阿爸,是個姐姐,好像是昏過去了。”
那被稱為阿爸的牧民哦了一聲,嘰嘰咕咕的與眾人說了幾句,把手中的彎刀插入刀鞘,緩緩的朝那匹馬兒跟前靠了過去。
“沃沮城四門就拜托各位了,尤其是長穀君把手的西門,與襄平遙遙相望,首當其中,希望長穀君多多費心。”黑番一郎繼續道。
長穀川同再次躬身道:“那秦人不來則罷,要是真來末將定會讓他有去無回。”長穀川同的臉上說不出的堅毅,有一種近乎於狂熱的自信,說完非常幹脆利索的與其他三人告罪退出。
就在三人退出後,屋裏屏風後麵閃出一人,就著昏黃的燈火,隱約看出是一女人,渾身上下被包裹在一件黑色的長袍裏,看不清模樣。身材纖細,身高大約相當於後世一米七左右,頭上的發式並沒有和其他倭人一樣挽成一個發髻,而是用一種纖細的藤條從黑發根部紮起,類似於後世的馬尾辮。
“貞子,你來了。”剛才還聲音威嚴的黑番一郎扭過頭來,看著映入眼簾的黑衣人立馬換了一個腔調,聲音充滿磁性,稍稍帶著點寵溺的意味。
貞子點了點頭,道:“父親,我回來了!”
黑番一郎欣慰的頷首招呼道:“辛苦你了貞子,來父親這裏坐,你對長穀君他們有什麽看法?不妨一塊說說!”
貞子應了一聲,坐在黑番一郎的對麵,坐姿筆直端正,目不斜視。一言一行似是經過嚴格的訓練。“父親,女兒看長穀君他們難以擔當大任,恐怕鬥不過那大秦的太子。”
“你詳細說說!”黑番一郎表情嚴肅,非常認真的詢問道。
“具女兒最近幾天的觀察,那劉三明裏給人一種玩世不恭和武斷的印象,但以女兒看來,卻是一種計謀的前奏,就拿臨陣換將來說,這事透著重重蹊蹺和疑問。第一那大秦軍的軍事智囊東方朔,並沒有反對劉三的做法。這事不合常規,因為東方朔在他們大秦國可是擁有‘妖狐’的稱號。第二那秦軍的右路將軍胡慶魁隻是因為不了解我大倭軍的軍情而被劉三草率的剝奪了官職。依照劉三在大秦國內的行事作風,他應該讓他戴罪立功才是。但是他並沒有這麽做,而是一廢到底,把他關了苦營。像這種經驗豐富能征善戰的將軍在遼東郡並不多見,但是他卻草率的把他換掉,換上一個從未在襄平打仗的少年郎實在是讓人費解。不過,稍稍分析,這些種種異常隻有一個解釋……”
“說……”黑番一郎急切的道。
貞子不帶任何感情的道:“他壓根就不想打勝仗。”
黑番一郎奇道:“兩軍交戰,誰不想獲勝?難道他瘋了不成?”
貞子搖了搖頭,冷聲道:“據女兒所知,他不僅沒瘋,而且比大多數人更加聰明。”
“那剛才你說……”
貞子冷笑一聲,道:“他做的這一切隻有一個目的,就是讓我們產生驕傲的心理,放鬆警惕,在關鍵時刻給我們致命一擊。”
黑番一郎嗬嗬一笑,道:“我大倭國人勝不驕敗不餒,豈能是他們所盅惑的。”
貞子不讚同的道:“剛才森下理音的話女兒在屏風後也聽到了,他現在就是這種心態,以為大秦和未開化的沃沮人一樣容易對付。這種狀況很危險。一著不慎就會令我們萬劫不複。父親要明白,現在我們的補給線拉的很長,尤其是海上運輸,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此戰,一定要速戰速決。否則很難與大秦人抗衡。”
黑番一郎經過貞子這麽一分析,才恍然大悟道:“為父全聽你的,貞子,你有什麽好的計策嗎?不妨說出來聽聽。”
貞子嗯了一聲,迎著火光的俏臉上透著明亮:“與其等大秦人來攻,不如我們主動出擊。”
“主動出擊?”黑番一郎道:“現在我們處於守勢,若是進攻襄平的話,恐怕力有未逮啊。除非再從國內派兵前來。”
貞子冷冷的搖了搖頭,道:“大秦軍與我們倭國實力在仲伯之間,短期內無法決出勝負。女兒說的辦法,就是刺殺太子。隻要劉三一死,秦軍必定崩潰。拿下襄平易如反掌。到時候我們大倭國就擁有數不清的牛羊土地和財富。到那時,國內的貴族們必定眼饞我們的戰利品。肯定會鼓動天皇陛下增兵前來。到時候一切事情都會變得明朗起來,大秦國的腐朽老邁,會隨著我們的節節勝利而迅速崩潰,父親也會有天皇般的權利,甚至有過之而不及。”
黑番一郎聽罷歎了口氣,道:“大秦的太子隨行侍衛如雲,豈能是如此輕易被殺的,這件事情幾乎不可能完成。”
貞子雙眸透著狂熱的火焰,貝齒輕咬著下唇,大聲道:“沒有什麽不可能,這件事包在女兒身上。”
“你……”黑番一郎大驚失色,急忙勸阻道:“貞子,你是我的唯一女兒,我不會讓你去冒險的。”
貞子搖頭道:“父親,你不想完成你的霸業嗎?你不想把深宮裏的天皇趕下來取而代之嗎?你不想擁有無上的權利嗎?”連續三句話咄咄逼人,迫的黑番一郎喘不過氣來。
貞子急促的話語似是從胸中勃發而出,“父親,女兒說的一口流利的大秦語,精通狐媚及刺殺之術。又聽說那劉三貪花好色。女兒此次絕對會有九成的把握置他於死地。用一個女兒換來整個遼東郡,父親,這買賣很劃算的!”
黑番一郎被貞子說的熱血澎湃,似是非常意動,哆哆嗦嗦的道:“隻是讓你深入虎穴,我怎麽於心何忍?”
貞子不以為意的搖了搖頭,語氣很慢很平淡,“女兒生來就是黑番家族的一把刀,若女兒之死能換得黑番家族盛世百年,貞子會很樂意的去死!再說……女兒死了你可以再生,機會溜走了,就再也回不來了。”那如此毫不忌諱自己的生死,好像是在說與自己毫不相幹的事情。從她的邏輯分析出,她這個人冷血無比,隻要有利益,什麽東西都可以付出,包括她自己的生命。如此冷靜可怕的頭腦,實在是讓人不寒而栗。這女人太陰險了。要是讓劉三在場,肯定會大吃一驚。因為劉三苦心設計的一切,被她輕而易舉的分析的七零八落。
“貞子,你對父親真是太好了。你……你有什麽要求,盡管提……”黑番一郎似是被貞子所感染,經過片刻的傷感,很快就恢複了常態。在倭國,一個人為了家族去死,是非常榮耀的事情,哪怕是一族之長也無權去幹涉。
貞子俏眸倒影著兩朵燃燒的火焰,答道:“貞子希望死後,父親能得到我的屍體,供奉在黑番家族的名人堂。”
名人堂,絕對是倭國至高無上的供奉堂,裏麵供奉著幾代對家族有大功的族長和武士。而在倭國四大家族中,黑番家族的名人堂。是倭國四州八大家族最為尊貴的堂,是最高榮耀的象征。每年的二月二日,名人堂會得到天皇陛下的親自祭拜,也是倭國之內唯一讓天皇陛下能屈尊降貴去祭拜的供奉堂。可見,黑番家族在倭國的地位可見一斑。
寂靜。黑番一郎並沒有立刻答話,這麽大的事情,即使他是一族之長,也得要慎重考慮下,隻見他站起身來長長的呼出口氣,在室內來回踱著步子,好久才道:“好……父親再信你一次,隻要大秦太子一死,我就讓你入名人堂享受供奉。”言下之意,任務一旦失敗,即使貞子身死,也依舊無緣供奉名人堂。黑番一郎的這個‘再’指的是在東沃沮的登陸戰,是用了貞子的計謀。輕易的擊潰了高句麗的大軍。在這塊陌生的黑土地上站穩了腳跟。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高句麗能亡國,貞子至少有七分的功勞。可見此女人是多麽的危險可怖。
貞子聽罷,她的眼睛愈發明亮,高危險就意味著高回報。她生性喜歡冒險,在國內被自己的師傅從五歲開始殘酷的訓練,早已磨練的她心硬如鐵,機智似狐。她一生追求的最高榮譽就是能在死後進入名人堂。現在機會近在咫尺,她怎麽能不把握呢?
陽春三月。長城外,大秦軍與倭國軍隊的對峙,並沒有影響這些依靠放牧為生的牧民們的日常生活。隻是關內的牧民多了條需要遵守的規矩:日出三竿放牧,日落一竿之前圍圈回關。
就在距離帳篷不遠處,一匹棗紅色的駿馬托著一人朝這邊踢踏而來。那馬背上的人似是昏厥了過去,沒有了主人催促的馬匹走得很慢,甚至是走走停停,那馬兒還時不時低頭啃食下肥美的牧草,悠閑的旁若無人。
“阿爸,看那是什麽?”帳篷一側的一個紮著小辮子的姑娘很快發現了緩緩靠近的馬兒。
坐在地上的牧民順著小姑娘指向望去看了片刻,低頭對身旁的人嘀嘀咕咕不知說了什麽,一會兒工夫,其他的人也都站了起來。每個人手中多了一把雪亮的彎刀,警惕的注視著靠近的駿馬,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那小姑娘卻沒有那些牧民的驚慌,右手搭在額頭張望一番,奶聲奶氣的道:“阿爸,是個姐姐,好像是昏過去了。”
那被稱為阿爸的牧民哦了一聲,嘰嘰咕咕的與眾人說了幾句,把手中的彎刀插入刀鞘,緩緩的朝那匹馬兒跟前靠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