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18991899的支持,謝謝!)


    當易風離開他的官廳以後,楊素馬上讓人去找了自己的兄弟楊約前來,又把自己的長子楊玄感叫來旁聽。<strong>txt全集下載</strong>+◆,楊約聽完兄長說的剛發生在這裏的事情,走到窗邊看了看外麵的院子,又走回到一側牆壁下的榻上坐下。


    “這是一個聰明人。”


    一想到年青的趙王居然沒有被皇太孫這三個字給砸昏頭,楊約又加了另一個評語:“還是一個相當有野心的人。”


    楊素回到公案前,他變的心事重重。


    他如今雖然坐到了尚書右仆射的位置,甚至已經成了尚書省實際上的當家一把手。可他也很清楚,今天他能坐上這個位罷,明天他就很有可能會丟掉這個位置。當官當到了他這個位置,處事能力其實已經不是第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站隊。再有能力,站錯了隊,都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如果可以,他並不想摻入到什麽皇子奪位的這種鬥爭中去,可到了他這個位置,他也躲避不開。他要麽選擇一邊下注站隊,要麽,就隻能起身讓位走人。他不願意起身讓位,而且就算他想讓位,那些對手也不會讓他安心的離開。


    他已經選擇了晉王這邊下注,押下去的不單單是他的官職爵位,還有弘農楊氏家族一族的未來前途。


    “趙王真的能拒絕的了皇太孫之位的誘惑?”楊玄感自問,如果是自己,他絕對拒絕不了這樣的誘惑。他將心比心。認為楊林也不可能拒絕的了,甚至是這麽輕易的就拒絕了。他覺得易風沒說實話。也許他現在不一定就真的倒到太子一邊去了,但他心裏肯定已經動搖了。“也許他想兩麵下注。或者想要觀望,坐山觀虎鬥,坐收漁人之利。”


    “可他並非太子之子,就算他現在為這皇太孫之位而站到太子一邊,將來太子即位,難道他還會讓楊林做他的太子?”楊素反問。


    “這還真是一個艱難的選擇。”楊約也歎氣道。“還是直接告訴晉王吧,這事得看晉王自己的決定。”


    楊素問楊約,“你覺得晉王會相信趙王嗎?”


    “難,可除了相信。(.)還有什麽更好的辦法嗎?”楊約問。


    “讓晉王自己拿主意吧。”


    下午,楊素前去見楊廣,以商議北伐之事的理由。見到楊廣後,他立即讓楊廣摒退了其餘閑雜之人,然後把這件事情如實的稟報了楊廣,並把易風最後讓他轉告的那句表明忠心的話也一並說了。


    楊廣的臉一下子變的很難看起來,他沒想到會突然發生這樣的一個變化。今日的楊林,已經不再是昨日的那個易風了。如今的楊林的地位權利,已經讓楊廣都無法輕視。他成了左右朝局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如果易風倒向了太子,那兩邊的實力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越公怎麽看?”


    楊素想了想,還是如實的回答:“某覺得趙王是個相當聰明的人,他不應當會受這表麵的誘惑。太子所謂請立趙王為皇太孫之事。某覺得其實不過是一個騙局。就算他真的向天子奏請立楊林為太孫,就算皇帝也真的因此立楊林為太孫,可事實上。他這個太孫也隻是相當於太子世子而已。太孫真想要當上皇帝,那還得等太子當了皇帝以後。還得先當太子然後將來才能繼承皇位。但那是太遙遠的事情了,充滿變數。而趙王與太子之間的真正關係如何。想必趙王自己也心知肚明,因此隻要趙王沒有失心瘋,那麽他就會清醒的認識到,這一切都隻是太子為了穩固他自己地位的一個騙局而已。”


    “你相信楊林?”楊廣追問。


    “趙王如果選擇站到太子一邊,對他其實沒有半點好處,我相信趙王是個聰明人。”


    楊廣點了點頭,麵無表情的歎聲道:“你的意思是你也並不相信趙王所謂的忠心,隻是認為他是個聰明人,知道什麽是對他最有利的?”


    楊素沉默,實際上是默認了楊廣的話。


    “來人,請張衡、段達、宇文述、郭衍前來。”遇上這等大事,楊廣還是十分謹慎,他把自己的四大心腹叫來共商此事。


    小陳平宇文述坐在那裏聽完楊素的述說後,腦子迅速轉動起來,“晉王,越公,某想問一句,如果太子真的向天子請立趙王為皇太孫,此事究竟有幾分能成?”


    張衡也在一邊讚同這個問題,“自古以來,還從未有過皇太子健在而立皇太孫的先例,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在其祖父太武帝拓跋燾在位時,就隻有保持世嫡皇孫的稱號而已。西晉永康元年,惠帝皇後賈南風害死太子司馬遹,趙王司馬倫以此為借口政變,殺賈後,複以太子之子臨淮王司馬臧為皇太孫,司馬藏為皇太孫,也是在太子已故之後。南齊永明十一年時,武帝也是因為太子蕭長懋去世後,才立其子南郡王蕭昭業為皇太孫。據我所知,經過正式冊封為皇太孫的,各朝也就隻有這西晉和南齊這兩位皇太孫了,北魏文成帝也隻是保持世嫡皇孫的稱號而已。現在太子尚健在,也沒有被廢黜,有何理由立皇太孫呢?”


    太孫本質上來說其實和太弟、太叔一樣,都是除太子以後的其它儲君名號,隻是太子是皇帝的兒子,太弟是皇帝的弟弟,太叔是皇帝的叔叔,而太孫是以皇帝的孫兒,或者說太孫是以故太子的兒子為儲君。


    現在太子活的好好的,雖然地位不穩但也還沒被廢,按曆朝製度,現在沒理由立皇太孫啊。


    宇文述和張衡都抓住了這件事情的重點,如果太子他們沒有理由可以立太孫,那麽這件事情就不應當是個問題。


    楊素卻不這麽想,他是宰相,經常跟皇帝接觸,因此對皇帝算是比較了解,尤其是如今的皇帝,越來越讓人捉摸不透了。“有沒有先例其實並不就是最重要的,沒有先例,皇帝可以開先例。就好比,以前誰聽說過哪朝有參知政事這個官職,而且還是副相?各朝都沒有,但皇帝就為趙王設置了這個開先例的職務。我們誰也不能保證,皇帝不會再為趙王開個先例,將他立為皇太孫。以皇帝如今對趙王的寵信,如果太子真的上奏請旨立趙王為太孫,我覺得也許陛下真會同意。昨天,皇帝皇後還讓人給趙王賜物傳話,讓趙王多到東宮走動,與太子親近。”


    “那這樣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趙王的態度了。”宇文述道。


    楊素替楊廣說出了擔憂,“就怕趙王為此動搖立場,轉到太子一邊去了。如今趙王實力強勁,若是他轉投太子,對我們會非常不利。”


    “我倒覺得,這事情有些過於杞人憂天了。趙王是個聰明人,不可能為太子虛空畫餅就誘惑了過去。”


    “但願吧。”楊廣有些無奈道,在這件事情上,說來說去,其實最終做決定的不是太子也不是他晉王,甚至不是趙王,而是天子。如果天子真的要封趙王為太孫,那誰也改變不了。


    大興宮,皇後寢宮立政殿。


    略顯肥胖的太子不時的拿手帕擦著頭上的汗水,正忐忑不安的望著皇帝和皇後。


    “立趙王為太孫?”皇後獨孤氏手裏捧著一個玉如意,不解的望著楊勇,“你怎麽會突然想到這個。”


    太子盡量裝出一副痛心的樣子,“當初元妃回家省親路遇車禍,須彌因此浪落民間,元氏從此鬱鬱寡歡,後來更是患上心病暴斃而亡,偏偏有那些心懷不軌之人卻謠傳說元妃乃是雲氏下毒謀殺。幸天可憐,須彌認祖歸宗,重回膝下,可外麵那些謠言傳到他耳中,讓他一直以為元妃暴斃是被雲氏謀殺,因此回京以後也一直對我有成見,我數次讓他回東宮,他都推辭不肯。父子之間,如此關係,實讓兒臣心中難安。可這事也不能怪他,都是造化弄人。兒臣思來想去,特向父皇母後請旨,請下旨冊封須彌為太孫,如此一來,當讓須彌明白,我對他是一片直誠實意。他雖然流落民間多年,但如今他回來了,他依然是我的嫡長子,將來我若能繼承大統,他就是我的太子。等我百年之後,到時王朝將交到他手上。”


    這番話說的楊堅夫婦都有些感動起來,他們之前討厭楊勇,其中也有一部份原因是對雲氏和雲氏的幾個兒子的討厭。獨孤氏甚至想過,假如將來楊勇繼承皇位,難道要讓雲氏子當太子?


    “兒臣隻希望能與須彌父子和睦相親,兒臣也知道須彌雖然多年在外,但卻是個有本事的,能文允武,武能安邦,文能治國。隻要父皇和母後允許,將來陛下可以直接把皇位傳給須彌,兒臣甘願當個逍遙太上皇即可。”


    楊堅聽到這話,眼睛卻不由的都瞪大了許多,他轉頭與獨孤皇後目光相對,各自眼中都不由的閃過一道流光。(未完待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大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重返大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