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蒙蒙亮,東方天邊升起的紅日猶如鮮紅的血盤,仿佛告訴早上起來的都昌百姓昨晚這裏發生的是一場血腥戰鬥。


    都昌城外黃巾軍大營,隻見一大漢揮舞長槍,槍頭在空中頻繁指點,盡露殺氣,可見舞槍之人心中必定怒火中天!


    “該死的孔融,一戰殺了我兩千弟兄,老子與你勢不兩立!”黃巾首領從昨晚跑回大營後便一直怒氣衝衝,旁邊的人見頭領這樣,大氣都不敢出。


    “來人!傳令下去,召集大軍,隨我再戰孔融!”黃巾首領手持長槍大吼道。


    都昌城街道兩旁,城內的守軍收拾著在昨晚戰鬥中戰死的戰友屍體。很多人麵色凝重,包括街道兩旁圍觀的群眾,他們也明白這些士兵英勇戰鬥而失去生命都是為了都昌城!


    都昌城臨時縣府內,一場會議正在議事堂進行,不過整個的氣氛顯得很是融洽。


    “大人,我們贏了,我們終於大勝了一場,這次元氣大傷的可是黃巾賊子!”李文建有點興奮地說道。


    “不錯,這次終於狠狠地教訓了下黃巾賊子!”孔融也很是高興地說道。然後他轉身朝天拜到:“大漢乃承天之佑,我等必能守住大漢國土,驅除一切害我大漢之賊子!”說完轉身對李文建說道:“文建此役功不可沒,事後必有重賞!”“微臣隻是盡忠朝廷,此事吾理應全力為之!”


    “報~,大人,門外太史慈與一位先生求見。”一名傳令兵跑進縣府議事堂朝孔融拜道。


    “奧,太史慈!這次我都昌城能有如此大勝可是多虧了他!他可是昨晚的第一功臣!快快有請!”孔融大喜道。


    不一會兒,兩個人信步邁入議事堂。眾人觀此兩人:一位長得魁梧,臉有美髭,一看就是個勇士;一位雖頭發短的奇怪,麵相羸弱,但給人有種自信,有那麽一點儒雅的感覺。[]兩人看起來都不大,眾人看到後也都紛紛點頭,“此二人果真英雄出少年!”


    太史慈在議事堂站定後,拱手深拜了下孔融道:“孔大人,吾本東萊黃縣人士。因得罪前任州牧,防其迫害而躲於遼東。近日回鄉見母,得知慈不在時全仰仗大人照顧吾母,太史慈得大人如此厚恩,無以為報。今知大人為大漢驅除黃巾賊子,遭賊子圍困,故太史慈前來相助大人,一來報效朝廷,二來報大人往日厚恩。太史慈願聽大人差遣,上陣殺敵,絕無二話!”太史慈一番話說的不卑不吭,盡顯忠義氣概。


    “吾早知汝名,今日一見,人如其名,真勇士也!”孔融一邊笑著說道一邊急忙將太史慈虛扶而起。“來人,加把座椅,讓太史勇士坐下。嗯,這位先生是?”孔融看到了太史慈身旁的孫逸,不禁問道。


    孫逸正了正衣襟,正要答話,太史慈卻搶先一步道:“奧,大人,某來介紹。此為孫逸孫嘯行先生。這次識透黃巾軍夜襲都昌,設‘甕中捉鱉’之計的正是此位先生。先生才是此次大勝真正的有功之人!”


    孫逸在一旁聽得一陣鬱悶,“太史慈不是古之名將嗎?怎麽不懂禮貌嘞?這些英雄事跡應該由我自己親自說出來才好啊?哎,你這是孺子不可教也!”


    太史慈剛想進一步說什麽,突然轉頭看到孫逸那要殺了他的眼神,心中頓時一陣疑惑,“難道我做了什麽惹先生不高興的事情了?不對啊,我剛才一直在誇他啊?”


    孔融聽到太史慈的說辭,頓時將孫逸高看了許多,言語也有了很多尊敬:“原來是孫先生,先生能來此,真是吾等之福啊。吾在此代表都昌城所有將士與百姓,在此謝過先生了。”說完,孔融當著眾將士的麵向孫逸深深鞠了一躬。


    “孔大人過獎了,真是折煞我也。孔大人乃是孔子後人,為官清廉,治下百姓安居樂業,四海皆知大人之賢名。吾今年二十有一,當真晚輩,大人稱呼我為‘嘯行’即可。”孫逸連忙拱手拜道。


    “那吾稱呼先生表字,先生便也稱呼我為‘文舉’即可,請先生莫要措辭。先生身倶大才,又是對都昌城有恩之人,理應當得如此。”孫逸見孔融如此說,便也不推辭,拱手默認。


    “吾來為嘯行介紹下吾之眾帳下。”孔融指著一名相貌平平但有著儒雅氣質的文人,對孫逸說道:“此人為李興,字文建。是我帳下第一謀士。”“不敢當,大人謬讚了。昨晚戰役,多虧了孫先生的分析與計策,吾甘拜下風啊。”李文建聞言連忙接話說道,孫逸則連說不敢當。


    “嗬嗬,文建也是有功之人,不必過於自謙。”孔融接著轉身指著一名將領說道:“此人是我帳下第一猛將,我們都稱其宗寶。嘯行也可如此稱呼。”宗寶聞言起身一拱手,孫逸也急忙回禮。


    一一介紹完後,孫逸說道:“大家都是大漢子民,我等現在同是為了都昌而戰,相互間不必拘謹,就直呼表字吧。大家叫我‘嘯行’即可。”


    眾人見孫逸如此謙遜,不禁對其好感又多了一分。眾人也不惺惺作態,直接互稱表字,一時間議事堂內也算氣氛融洽的很。不一會兒,一名仆人拿來了兩把座椅,孫逸與太史慈也順勢坐於一旁。


    眾人稍微熟悉了一番,隻見孔融走回主位,議事堂內靜了下來,馬上要開始今天的正題了!


    孔融朝著孫逸與太史慈微笑示意後便開口說道:“諸位,昨晚一戰仰仗子義勇士與嘯行的幫助,我等大勝黃巾軍一場。想必現在黃巾軍必不能善罷甘休,諸位看接下來有什麽好的辦法徹底除掉此黃巾?”


    坐在左邊將士一排的宗寶起身大聲答道:“大人,我願率領都昌精兵八百,橫掃城外黃巾賊子大營!”宗寶說完,坐在其下麵的將領紛紛呼應,個個摩拳擦掌。


    “宗寶將軍英武非凡,在我軍內更是絕無敵手。不過現在是我都昌與黃巾軍決一死戰的關鍵時刻,凡事都要細細謀劃,做到萬無一失。到時候,我軍有很多事情少不了宗寶將軍大展身手啊。”坐在右邊文官一排首位的李文建起身說道。


    宗寶看了眼是李文建發言,昨晚一戰李文建給他的印象很不錯,使他對其有了些敬意,此刻也就沒再說什麽。


    李文建安撫好對麵的將領,轉身對孔融拜道:“大人,昨晚黃巾慘敗,文建覺得其此刻對我們一定恨之入骨,心裏迫切想贏我們一場以提振士氣。我們暫時應主動拖延時間,死守都昌城,以耗其銳氣。”孔融聽後也不住地點頭,想了想,突然看到了孫逸,故而問道:“嘯行昨晚對黃巾的分析一針見血,並將計就計,實在讓人心中敬佩。不知此刻嘯行可有好的見解?”


    一旁的李文建聽後也是雙眼一亮,正襟危坐,看著孫逸。看看四周,眾人無不如是,就連孫逸身旁的太史慈也一臉正經地看著孫逸。


    “咳咳。”被眾人目光包圍,孫逸有點受不了,輕輕咳嗽了兩聲急忙說道:“黃巾昨晚死傷慘重,加之吾與子義在其軍營毀其糧草,雖然其營內守兵及時撲滅大火,但從昨日下午黃巾急切攻城索要糧草來看,其糧草肯定本就不多了,加之昨晚黃巾軍遭受大敗,士氣受挫,所以此時的黃巾軍必定內心焦躁不安,迫切想贏下都昌城。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一方麵就像文建所說,吾軍盡量死守不出,拖延時間以盡其糧草,增其負擔;另一方麵,雖然黃巾軍現在損兵折將,但他們畢竟人數太多,我們耗不起。最好是可以派一人出城尋求外援,趁黃巾全部心思都在都昌城時,從外來個前後夾擊,徹底打垮他們!”


    孫逸的一番話讓議事堂內所有人眼前一亮,坐在左邊的眾將士更是興奮異常,對於他們來說,仿佛又可以在戰場上對敵人大殺四方了。孔融與李文建對視了一眼,雙方都看到對方眼中濃濃的佩服之色。


    “好,就按文建與嘯行說的做!各位,讓我們齊心協力,為我大漢,除掉黃巾!”孔融起身大聲說道。


    “吾等謹遵大人之命,必為大漢,殺盡黃巾賊!”眾人齊聲諾道。


    “報~,大人,城外有人前來邀戰!”“奧?黃巾賊來的到快!眾人隨我去城上一看,揚我聲威!”“諾!”


    城外,數千黃巾軍擺開大陣勢,最前麵一人正是黃巾頭領,隻聽他喊道:“狗孔融,你給我出來,是條漢子就出來跟我對打,不要做縮頭烏龜。汝等殺我兄弟,吾本隻想要到糧食便放過汝等,可汝等居然不知好歹,設奸計殺我黃巾兄弟,吾與汝等勢不兩立!狗孔融,你給我滾出來!”


    “死管亥,喊什麽喊,你等著,我跟你單挑!”宗寶剛出來就聽到黃巾軍頭領管亥的叫罵,頓時怒火中燒,腦袋一炸便喊出來剛才那段話,還做勢要從城牆上下去迎戰。


    “慢著!剛從議事堂出來就忘記剛才定好的計策了!要學會忍耐!”孔融見狀氣急喊道。李文建也急忙招呼人拉住了激動的宗寶。


    一旁的孫逸此時也看到了黃巾軍首領,此刻內心是波濤洶湧:“是他?在我去東萊路上的小飯館裏同桌吃飯的那個大漢?剛才宗寶喊他什麽?‘管亥?!’不會這麽巧吧,他就是曆史上黃巾軍裏麵的名將管亥?”


    都昌城外,管亥一雙眼睛也死盯著城牆一角,看著那熟悉的麵孔,嘴上喃喃說道:“是那位先生?!不會錯的,就是他。他,怎麽會在這裏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三國之我為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竹流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竹流水並收藏重生三國之我為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