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沒有,吾怎麽會認識那呂布呢。他在此之前又沒啥名氣,我也沒見到過他,我倆咋認識?”孫逸意識到自己說漏嘴了,所以急忙跟曹操打哈哈。
曹操奇怪地看了眼孫逸,不過此事他也不想深追究,因為孫逸身上的奇怪言論實在太多了,仿佛能看到未來發生的事情一樣。
孫逸現在知道了呂布和丁原的到來,而果真如曆史上一般,董卓在呂布手上吃了大虧,估計下一步就是李儒獻計要離間呂布反叛投靠他們了。
“或許這是一個機會,改變曆史的機會。讓呂布沒有投靠董卓,借助丁原之手和城內王允孟德等人,滅掉董卓!”孫逸想到此,雙眼精光一閃,但拿上便垮下臉,歎了口氣。
“唉,我怎麽也開始幻想了呢?成大事怎麽讓心急蒙蔽了雙眼,董卓作用西北之地,如今又掌握數萬精兵,而且還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有李儒等智謀輔佐,哪是那麽容易就被滅掉的。不過既然有了這次機會,不用白不用,總得試一下!”孫逸喃喃自語完,心中便有了計較。
“孟德,不知我們現在還能出得了洛陽城否?或者有沒有什麽可用之人替我們出城一趟?”
虎牢關內,剛打了敗仗的董卓此刻正在養傷,心中自然是怒火中天。[.超多好看小說]
“丁原,看我非將汝打敗不可,早晚要讓你死無葬身之地!哼!”董卓自從回到關內養傷後便沒有停止過大喊大叫,仿佛心中有發不完的憤怒。
“文優拜見主公。”
“文優,汝速素來賞罰分明,這次華雄他們導致虎牢關打敗,該如何處置他們?!”
李儒看著氣的說話都有些沒邏輯的董卓,心中也是無奈。處罰他們?這次虎牢關的主要將領可是相國您啊?我賞罰分明,來處罰相國,依相國的脾氣,那我不是自找苦吃嗎?
李儒苦笑著搖搖頭,對著董卓拜道:“主公,此事並非是眾將士所戰不力之錯,而是對方確實有一名不可多得的猛將。”
董卓聽李儒說起這話,自己也是漸漸冷靜了下來,畢竟自己能混到這份上也不是草包一個。
“不錯,那呂布確實非常人可敵,吾一聲戍守邊疆,都說異族之人蠻橫好戰,但吾也未見過像呂布這樣如此勇猛之人,當真是天下第一武將亦!”董卓說著說著,語氣有些欣賞。
心思縝密的李儒當然聽出了董卓話語中的欣賞,急忙開口道:“主公,吾有一計策,不但可以打敗丁原,還可以讓呂布為主公所用!”
“文優快快說來!”
“主公,呂布此人確實勇武,有此人在,即便吾等有數萬精兵,人數占優,但還是難以取勝丁原。(.無彈窗廣告)但我們隻需離間呂布,讓其歸降主公,且還可借呂布之手殺掉丁原。這樣一來,並州兩萬軍馬便失去了主心骨,我們不僅殺了丁原,解了虎牢關之圍,還可以坐收一員虎將和兩萬兵馬,何樂而不為呢?”
“可是我聽斥候說呂布乃丁原義子,要離間他與丁原談何易事?”
“此事說難不難,說易也容易,就看主公是否真地看重那呂布了。”
“那當然,吾得如此虎將,何愁天下不得啊,哈哈。”
“那要呂布反叛丁原,需要許多錢帛和玉器,以及主公的赤兔馬。”
“錢帛和玉器我倒不在意,隻要他肯投誠,給其多少我都不會心疼。隻是這赤兔馬,上次要不是此寶馬跑得快,我可就被呂布給殺掉了,能不能用別的東西?”董卓一臉肉疼地說道,而且說完還一臉希冀地望著李儒。
李儒頓時渾身的不自在,急忙說道:“主公,此事萬萬不可舍不得。錢帛玉器隻是誘餌,真正能讓呂布投誠的就是赤兔馬。上次呂布是因為赤兔馬沒能傷到主公是真,可正因為如此,這樣一名虎將最想要的,同時也是最讓其看重的正是赤兔這種全國都很難見到的寶馬。”
董卓聽後又掙紮了好一會而兒最後無奈地點了點頭,突然又想起什麽似地開口問道:“那去勸降呂布的人應當選用誰呢?”
“主公,中郎將李肅李子穆必可勝任此事。”
不一會兒,董卓便叫人喚了李肅前來,遂向其問道:“子穆,吾想要呂布歸降與我,為我所用。文優剛才舉薦汝去勸降呂布,可能擔當否?”
李肅鄭重拜到:“主公放心,吾與呂布乃同鄉,知曉此人‘勇而無謀,見利忘義。’吾必定能說降呂布拱手來降。”
一旁的李儒插話道:“子穆將軍此去不僅勸降呂布,還要讓其反叛丁原,取其頭顱以成大事。故將軍不僅帶金銀錢帛,還要帶著赤兔寶馬,相信呂布必定會樂成吾等之事的。”
李肅也是聰明了,明白了李儒的計策後便朝著董卓拱手一拜退下了。
虎牢關外,主軍帳內,丁原正與自己幾名親近的大將討論接下來的戰事。
“義父,讓我帶領三千步兵,必能登上虎牢關城牆,為義父拿下這虎牢關!”
“奉先,稍安勿躁。這不是野戰,不是靠勇武取勝的,即便是我們直接攻城,就算拿下了,我們的兵力損失是不可估量的。”雖然這個義子有些有勇無謀,做事情又急,但呂布的武力絕對是值得大部分人欽佩的了。
丁原剛想勸解一番呂布,卻看到帳入口處有一名斥候急忙跑了過來。
“拜見相國。相國,剛才收到一封信,是關內有人偷跑出來送出來的,說是送給呂將軍的。”
“竟有此事?”丁原感到有些奇怪,但呂布更感到奇怪。
“我在洛陽好像沒有特別熟的人啊,怎麽會有人來送信給我呢?這應該有兩種可能,其一便是董卓怕了我們了,尤其是我呂布,所以他便寫了封投降書;還有一種可能是我呂布現在在洛陽城也算小有名氣了,能夠收到信是很正常的。”
正當呂布極度yy時,那封絲帛信封已經在呂布的手裏了。呂布拿在手上一看,上麵寫著“勸奉先書,呂布親啟,關內反董人士書。”
“勸奉先書?”看著措辭,難道還是熟人。呂布有些尷尬的拿著絲帛信封,在想著要不要拆開看,卻聽到外麵又有斥候前來稟報道:“將軍,有人在外尋求見呂將軍。”
這時候就連一想不關心外事的高順也開始奇怪地看著呂布了,心想這小子今日這是咋了,這剛打了一場勝仗人氣就變得這麽好了?!
曹操奇怪地看了眼孫逸,不過此事他也不想深追究,因為孫逸身上的奇怪言論實在太多了,仿佛能看到未來發生的事情一樣。
孫逸現在知道了呂布和丁原的到來,而果真如曆史上一般,董卓在呂布手上吃了大虧,估計下一步就是李儒獻計要離間呂布反叛投靠他們了。
“或許這是一個機會,改變曆史的機會。讓呂布沒有投靠董卓,借助丁原之手和城內王允孟德等人,滅掉董卓!”孫逸想到此,雙眼精光一閃,但拿上便垮下臉,歎了口氣。
“唉,我怎麽也開始幻想了呢?成大事怎麽讓心急蒙蔽了雙眼,董卓作用西北之地,如今又掌握數萬精兵,而且還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有李儒等智謀輔佐,哪是那麽容易就被滅掉的。不過既然有了這次機會,不用白不用,總得試一下!”孫逸喃喃自語完,心中便有了計較。
“孟德,不知我們現在還能出得了洛陽城否?或者有沒有什麽可用之人替我們出城一趟?”
虎牢關內,剛打了敗仗的董卓此刻正在養傷,心中自然是怒火中天。[.超多好看小說]
“丁原,看我非將汝打敗不可,早晚要讓你死無葬身之地!哼!”董卓自從回到關內養傷後便沒有停止過大喊大叫,仿佛心中有發不完的憤怒。
“文優拜見主公。”
“文優,汝速素來賞罰分明,這次華雄他們導致虎牢關打敗,該如何處置他們?!”
李儒看著氣的說話都有些沒邏輯的董卓,心中也是無奈。處罰他們?這次虎牢關的主要將領可是相國您啊?我賞罰分明,來處罰相國,依相國的脾氣,那我不是自找苦吃嗎?
李儒苦笑著搖搖頭,對著董卓拜道:“主公,此事並非是眾將士所戰不力之錯,而是對方確實有一名不可多得的猛將。”
董卓聽李儒說起這話,自己也是漸漸冷靜了下來,畢竟自己能混到這份上也不是草包一個。
“不錯,那呂布確實非常人可敵,吾一聲戍守邊疆,都說異族之人蠻橫好戰,但吾也未見過像呂布這樣如此勇猛之人,當真是天下第一武將亦!”董卓說著說著,語氣有些欣賞。
心思縝密的李儒當然聽出了董卓話語中的欣賞,急忙開口道:“主公,吾有一計策,不但可以打敗丁原,還可以讓呂布為主公所用!”
“文優快快說來!”
“主公,呂布此人確實勇武,有此人在,即便吾等有數萬精兵,人數占優,但還是難以取勝丁原。(.無彈窗廣告)但我們隻需離間呂布,讓其歸降主公,且還可借呂布之手殺掉丁原。這樣一來,並州兩萬軍馬便失去了主心骨,我們不僅殺了丁原,解了虎牢關之圍,還可以坐收一員虎將和兩萬兵馬,何樂而不為呢?”
“可是我聽斥候說呂布乃丁原義子,要離間他與丁原談何易事?”
“此事說難不難,說易也容易,就看主公是否真地看重那呂布了。”
“那當然,吾得如此虎將,何愁天下不得啊,哈哈。”
“那要呂布反叛丁原,需要許多錢帛和玉器,以及主公的赤兔馬。”
“錢帛和玉器我倒不在意,隻要他肯投誠,給其多少我都不會心疼。隻是這赤兔馬,上次要不是此寶馬跑得快,我可就被呂布給殺掉了,能不能用別的東西?”董卓一臉肉疼地說道,而且說完還一臉希冀地望著李儒。
李儒頓時渾身的不自在,急忙說道:“主公,此事萬萬不可舍不得。錢帛玉器隻是誘餌,真正能讓呂布投誠的就是赤兔馬。上次呂布是因為赤兔馬沒能傷到主公是真,可正因為如此,這樣一名虎將最想要的,同時也是最讓其看重的正是赤兔這種全國都很難見到的寶馬。”
董卓聽後又掙紮了好一會而兒最後無奈地點了點頭,突然又想起什麽似地開口問道:“那去勸降呂布的人應當選用誰呢?”
“主公,中郎將李肅李子穆必可勝任此事。”
不一會兒,董卓便叫人喚了李肅前來,遂向其問道:“子穆,吾想要呂布歸降與我,為我所用。文優剛才舉薦汝去勸降呂布,可能擔當否?”
李肅鄭重拜到:“主公放心,吾與呂布乃同鄉,知曉此人‘勇而無謀,見利忘義。’吾必定能說降呂布拱手來降。”
一旁的李儒插話道:“子穆將軍此去不僅勸降呂布,還要讓其反叛丁原,取其頭顱以成大事。故將軍不僅帶金銀錢帛,還要帶著赤兔寶馬,相信呂布必定會樂成吾等之事的。”
李肅也是聰明了,明白了李儒的計策後便朝著董卓拱手一拜退下了。
虎牢關外,主軍帳內,丁原正與自己幾名親近的大將討論接下來的戰事。
“義父,讓我帶領三千步兵,必能登上虎牢關城牆,為義父拿下這虎牢關!”
“奉先,稍安勿躁。這不是野戰,不是靠勇武取勝的,即便是我們直接攻城,就算拿下了,我們的兵力損失是不可估量的。”雖然這個義子有些有勇無謀,做事情又急,但呂布的武力絕對是值得大部分人欽佩的了。
丁原剛想勸解一番呂布,卻看到帳入口處有一名斥候急忙跑了過來。
“拜見相國。相國,剛才收到一封信,是關內有人偷跑出來送出來的,說是送給呂將軍的。”
“竟有此事?”丁原感到有些奇怪,但呂布更感到奇怪。
“我在洛陽好像沒有特別熟的人啊,怎麽會有人來送信給我呢?這應該有兩種可能,其一便是董卓怕了我們了,尤其是我呂布,所以他便寫了封投降書;還有一種可能是我呂布現在在洛陽城也算小有名氣了,能夠收到信是很正常的。”
正當呂布極度yy時,那封絲帛信封已經在呂布的手裏了。呂布拿在手上一看,上麵寫著“勸奉先書,呂布親啟,關內反董人士書。”
“勸奉先書?”看著措辭,難道還是熟人。呂布有些尷尬的拿著絲帛信封,在想著要不要拆開看,卻聽到外麵又有斥候前來稟報道:“將軍,有人在外尋求見呂將軍。”
這時候就連一想不關心外事的高順也開始奇怪地看著呂布了,心想這小子今日這是咋了,這剛打了一場勝仗人氣就變得這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