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聽到這狂傲的話語,孫逸轉身想看這人啥樣子,卻看到一名文質彬彬,文弱書生樣子的人,而且臉色蒼白,不知道是營養不良還是什麽的,總感覺此人病怏怏的樣子讓人看著揪心。


    那人雖然剛說了一句狂傲之語,但接下來他禮貌地向王允和蔡邑拱手行禮倒是讓孫逸覺得此人不是那麽讓人討厭。


    “仲道,吾來為你介紹。這人就是吾曾想你提起過,孫逸孫嘯行,其上次來此,吾對其對於天下時局的分析十分佩服。”蔡邑介紹道,接著便對孫逸介紹道:“嘯行,這人是河東衛家之子,衛寧衛仲道。衛家世代經商,仲道雖不喜經商,但卻算是衛家這一代人中的大才子。”


    原來這人就是曆史上那個病秧子衛仲道啊。奧,對了,這人也是蔡琰未來的老公,隻可惜如此一才女隻嫁進衛家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病死去。


    “唉,古之紅顏命運多舛啊。”孫逸喃喃自語道,而一旁的衛仲道則徑直來到孫逸麵前,對其開口道:“上次聽聞昭姬提到嘯行兄,言汝身有大才。吾從小精通文史詩詞,今日得天之眷顧碰到嘯行兄,正好可以切磋一下,不知嘯行兄願意否?”


    “求之不得,吾也喜歡與好學之人切磋學習,這樣才能提高自己嘛。而且今日有蔡大人和司徒大人也在此,這也是向兩位大人學習的好機會。”孫逸也不示弱,自然應下。


    三人在蔡邑的邀請下皆去了蔡府客堂,讓眾人奇怪地是,在那裏已經有一人在那準備茶點了。眾人一看,不是別人,正是名傳洛陽的蔡府之女,蔡琰蔡昭姬。


    “爹爹來了,女兒知曉今日府上有客人前來,替爹爹和諸位大人準備好了茶點。諸位大人請坐。”蔡琰見孫逸等人進來,急忙走過來行禮道。


    眾人坐下,王允便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伯奢,這次請我們來不是來敘舊的吧?”說完了還看了看衛仲道。因為隻有他,王允不清楚是不是蔡邑邀請他來的,還是他自己主動來的。


    蔡邑當然明白王允的意思,當即微笑點頭示意無妨,便開口道:“子師,今日來卻有要事,那就是關於董相國之事。”


    “董相國吾之前是誤會他了,他乃忠於大漢之人,之前所做的一切全是為了先皇。唉,吾日後必定與相國協同輔佐當今皇上。”


    “子師,此言怕是不言實情吧?”蔡邑笑著說道,“吾認識的子師絕不是這樣的人,別人或許不知,然吾所知的子師必定不會輕易相信朝廷傳出來的那些傳言,更不會因為懼怕而屈服於董相國。”


    王允聽完後也不接話,隻是笑著看著蔡邑。而一旁的孫逸同樣如此,對蔡邑的眼力極為佩服。


    “上次聽嘯行談論天下局勢,並提到關於董相國的一些評論,吾現在也有些相信了。董相國在朝廷內的很多舉動皆是對皇室不敬,且位居高位還是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尤其是掌握數萬朝廷大軍,但還是不斷地在除掉朝中的舊臣,讓自己的親信之人掌握朝中大權。這些事情皆表明,董相國有他自己的野心,唉,真不希望大漢朝廷再生亂啊。”


    王允聽到蔡邑如此直白的說明,不再對蔡邑抱有懷疑,本想對其表明自己的計劃,但還是忍住了,轉而對孫逸說道:“嘯行,上次在蔡府在汝之觀點讓吾等眼前一亮,今日為何到現在還默默不語呢?”


    孫逸本想開口,一旁一直被人忽略的衛仲道突然開口道:“嘯行兄,在這裏的幾人皆無外人,吾與汝便可以如今天下形勢興敗之因由為題,各分析一下如何?”


    衛仲道再次突然地提出‘挑戰’讓孫逸感覺到了一絲地不對勁,抬頭一看其身旁的蔡琰,心間突然了悟。


    原來這衛仲道還是個醋瓶子,上次就因為是聽蔡琰所說自己的才華如何,自己便受不住了,這次在蔡府碰到了自己,衛仲道肯定想咋蔡琰麵前表現一下以勝過她口裏的那個人,也就是自己。


    這次正好蔡邑與王允所討論的,也正是眾人所關心的,而這時提出‘挑戰’,絕對能夠吸引眾人足夠的注意。


    “那依仲道兄之見,這天下興敗緣由在於?”因為猜對了對方的心事,孫逸饒有興趣地問道。


    衛仲道看到蔡琰也看向自己,稍微清理了下嗓子,開口道:“那吾就先來。這天下之興亡外看在於皇權,因皇上乃天子,為天下之主宰。然,吾認為天下興亡在於士子。天下政事關係民生,士人或為朝中重臣,政事決於皇上而士人行之,如司徒大人;人之才學在於教化,而教化在於士人所傳承,如蔡大人;平定天下動亂在於軍事將才,而將軍多在於士人行列,如當年皇甫蒿將軍。他們皆是天下之英雄人物,皇上治天下靠得是他們的智慧與勇武,而天下之事更是他們親力為之,故這天下之興亡在於士人也。”


    還別說,這衛仲道還是有兩把刷子的。雖然不是那麽精辟的見地,但在這個時代能夠不執著於皇權主宰,而是看到了文人武將的價值,這眼界還是可以的。


    見孫逸聽完後也是點頭,衛仲道滿足感頓增,心裏當然是興奮不已。


    “仲道兄所言不錯,吾也不認為這天下之興亡絕非是皇權一事便可決定的。然,取決於士人恐怕也不盡然吧。仲道兄既然從皇權下至士人,吾便再下至,那就是漢人!”


    “漢人?!百姓之家?嘯行兄不會說這天下乃是由這尋常百姓所定吧?”衛仲道不以為然地說道。


    “不錯!百姓,乃衣食父母也。此人生存之根本;百姓,國家之構成也,沒有百姓,哪來的大漢朝;百姓,士人之由來也,所謂‘窮富皆不過三代也’,無論現在士人之家如何地輝煌,然百年前或數百年前仍是出自百姓之家。百姓,乃萬事之本也。”孫逸一言一句地答道,讓在座的幾人皆默然思之。


    蔡琰看著此時無比嚴肅地孫逸,感覺到麵前的這人有著不同尋常的思想,他這兩次來到蔡府,他這兩次在她麵前的話語,總是有一種與眾不同感覺,這個人就像不是來自這個世界的人,卻又是那麽的真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三國之我為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竹流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竹流水並收藏重生三國之我為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