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逸聞聲抬頭一看,頓時走向那人,笑著喊道:"沒想到文建也來了。[.超多好看小說]文建老友。怎會不識?"這從營帳中出來的正是之前和孫逸共同合作過抗擊都昌黃巾的李文建。


    二人相見後皆哈哈一笑,在李文建的指引下孫逸走進了這主軍大營,一進來便看到了營內有幾位將軍站在了裏麵。李文建走進來後便拉著孫逸走到了帳內主座旁,幾位將軍皆喊其為先生。


    "某來介紹一下,這位便是前段時間孔大人和吾經常提起的孫先生,諸位今後還要多與孫先生合作,爭取早日為朝廷除去黃巾之禍。"然後李文建便拉著孫逸一一介紹營內的幾名將軍,當介紹到一人時孫逸目光陡得一亮。原因無他,隻因為介紹得這位將軍乃是一位名人,而且更加令人奇怪地是,這位將軍正史中好似沒有記載,而後來的三國演義中提到過。


    這位將軍就是武安國。武安國,複姓武安,名國。也有一說是武安國姓武名安國,因為三國演義中曾有一段提到過:"安國提長柄鐵錘,飛馬而出。呂布飛戟迫馬來迎,與安國戰。"由此可見,這武安國應該姓武,名安國。(.無彈窗廣告)這武安一姓,是戰國時白起將軍被封為武安君,此後白起的後人改為複姓''武安''。


    孫逸對武安國說道:"吾看這位將軍有些麵生,是剛投奔孔大人的?"李文建在一邊剛想解釋,武安國則直接拱手道:"先生,上次都昌之戰吾已經聽說先生之名,當時為大人出外收集糧草,在先生離開之前未能見到先生。這次說什麽也不能錯過了,以先生之名,吾這次必能殺盡黃巾賊,立下大功勞以報孔大人之恩。吾跟隨孔大人多年,始終不能立一大功,實在愧對孔大人的知遇之恩啊。"


    李文建聽此笑著說道:"安國又立功心切了,放心吧,我們這位大才到了,每個人都有立功的機會!"聽到李文建這調侃的話語,孫逸不禁瞪了他一眼。


    李文建與幾位將軍一起進行了一個簡單的酒宴,算是為孫逸的到來接了風。酒宴過後,李文建便向剛到軍營的孫逸介紹了一下目前的軍情。


    "目前平原城兵力城內兩萬守軍,城外五千人馬。孔大人那邊,孔大人共有三萬人馬,派遣吾等率領一萬人馬前來援助平原,自己與宗寶將軍則率領一萬五千兵馬再次進駐都昌城,以做防備之用。黃巾軍此次來人多達二十萬人之眾,不過大部分是婦孺和耕田百姓,可以行軍打仗的大約有五萬人。前些日子兩軍有過幾次交戰,這次的黃巾不但人數眾多,而且戰力不錯。平原軍依靠城池堅守,沒能讓黃巾占得了什麽便宜。而且,吾等趁著黃巾這幾次大戰後暫且休兵之際,終於在外建起了這一塊軍營,總算能對黃巾形成犄角之勢。不過黃巾軍人數眾多,這次還有了幾個不錯的戰將,居然對我們的這種犄角之勢也不硬拚,反而最近沉寂了起來想對策,看來這次要迅速除掉這一撥黃巾軍恐怕不太容易啊。"


    孫逸聽完李文建的話後沉思了好一會兒,開口問道:"不知這黃巾中有哪些將領呢?"李文建想了一會兒說道:"具體是什麽將領吾也不時特別的清楚,但好像是有一個叫什麽徐和的,還有一個叫張燕的。奧,對了,還有那個管亥,叫囂著來報仇了。主要就是他們三個。"


    孫逸聽到後眉頭也跟著皺了起來,這徐和好似聽過,但也沒啥深刻的印象,應該不是什麽狠角色。管亥嘛,交過手,算是了解就好。隻是這張燕就不好辦了。這人可也算是曆史名將,有勇有謀,實在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人物。敵軍有五萬餘人,且戰力也不錯,再加上有幾位能戰的將領,確實如李文建所說,這次真得不太好對付啊。


    "不管怎麽說,先與黃巾接觸一下再說,總要知己知彼嘛。"孫逸最終說了這麽一句話,李文建看著也笑著點頭。


    隨後兩人與諸位將軍一起看了下這軍營狀況和營外黃巾軍的情況,果然還是得到了一些情況。這次黃巾軍確實不是簡單角色,營帳排列不緊不鬆,且呈圓形排列,將中間的糧倉與些許田地包圍了起來。軍營中人人不再混亂不堪,而是行走快速,相互之間紀律嚴明,看起來不像是農民軍,而是像朝廷正規軍。


    看著遠處正常訓練的黃巾軍,孫逸喃喃自語道:"這次真是碰上了,這一仗若是剛來三國的自己,除非特別走運,否則沒有勝算啊。這一次,吾著數月所學總算有所用處了。張燕,三國名將,這麽快就碰上了。"


    當夜,孫逸與李文建便在主軍營帳開始了這再次迎戰黃巾的第一次戰前議事。"文建,別裝了,說說自己咋想的吧。你也說,這黃巾自從汝等出城紮營後便一直龜縮不出,怕是有啥陰謀,估計汝心中有所計較了把?"


    "嗬嗬,吾就知道瞞不過嘯行,那吾就先說說吧。這黃巾目前打算是打持久戰,既然我方犄角之勢已然形成,那黃巾自然不會急著硬拚,這與他們久戰之法相背。然,持久戰不代表不戰,故吾等才是他們的第一目標,所以我想他們首先要攻打吾等之軍營。不過具體他們會采取什麽計策攻打我們,這吾還不能想出,這有待嘯行之才啊。"


    孫逸前麵聽得還好好的,聽到其最後這一句話立刻無語地看了一眼李文建,開口道:"文建所言皆對,隻是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黃巾軍的糧草。黃巾雖然想打持久戰,然其糧草始終是個問題,雖然這次帶了大量的耕田之人,然短期內不可能有什麽效果,這麽龐大的人群隻能靠儲存的糧草過活不太現實。吾等是出城之兵馬,又是趁黃巾不注意急忙出城,故而吾等之糧草也不甚多。吾想不久北海孔大人應該會派遣糧草過來,這也是文建的意思吧?因為這樣可以出其不意,舍近求遠取得糧草,然吾怕此法已被張燕發現,故而他們想劫持糧草,故而一直沉寂,實則早已在外埋伏好了人馬。如若果真如此,吾等則可采取計中計,先給這黃巾一次教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三國之我為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竹流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竹流水並收藏重生三國之我為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