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那邊忙得不亦樂乎,而管亥這邊就好多了。在管亥死守自己的陣地,一心隻想把北海城守軍就壓製在距離城池不遠的地方不得而出時,他已經做得非常成功了。管亥自己心裏也是這麽想的,但自己雖然很好地完成了這次渠帥交給自己的任務,也相信渠帥的能力以及帶過去的黃巾軍,隻是孫逸給他的印象太深刻了,“先生,不知此局汝還能解否?”


    不過管亥稍有些疑心的是,雖然城內平原軍確實表現得很想出來,而且是急迫地想擊潰自己的防線,以可以幫到遠處正在激戰中的己軍。但是,管亥卻也注意到,除了一開始平原城守軍大量地跑出來和自己交戰,隨著戰事的進行,這平原軍出來的越來越少,即便是出來的那些人也越來越不像來打仗的樣子,與其說被自己的防線給打怕了,倒還不如說是平原軍自己不願意打了。自出城戰鬥以來,這才出來了數千人而已,不是說平原城守軍有至少一萬五千人呢?怎麽出來得感覺總是那些人呢?


    想到此,管亥心裏不由得有些擔心,但想了想又不可能,眼見又一波城內的平原江南又來挑戰了,管亥不得不拋開心中的雜念,心說:“張渠帥的計策在吾看來也是天衣無縫,這場戰爭吾之任務就是不能讓對麵的這些平原城守軍突破吾軍防線而去形成那掎角之勢,現在想那些有的沒得也沒啥意義的。[]”管亥想完便大喊一聲,不知是第幾次投身於亂軍之戰中。


    張燕本來還在悔恨自己的失誤,且看著對方大量的騎兵在自己的已經散落各處的步兵人馬中穿來穿去,而且對方的步兵人馬則在對自己的人馬形成合圍之勢。等等,張燕突然想到,對方哪來的這麽多人可以對自己這兩萬餘人進行合圍?


    張燕殺出一條血路,急忙騎馬一看,對方的人數居然不在自己之下。張燕看到此心裏不由地大罵:“是哪個該死的探的情報,還說這邊最多一萬餘人,對方已經有兩萬多人了!”


    不過罵歸罵,仗還是要打的,畢竟自己這是跟自己的敵人進行決戰呢。張燕心裏非常地不服和憋屈,這也影響了他下一步的判斷,使得自己的兩萬多黃巾軍如今深陷平原軍的包圍之中,黃巾軍此刻也明顯處於劣勢,士氣下降到了最低點,很多人都開始四散逃走了。


    張燕畢竟不是一個莽夫,看著自己的軍隊隨時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自己隻好咬了咬牙,拚力殺到後方,朝著孫逸與李文建的方向殺去。


    不過也有人不會讓他如願,此人便是武安國。武安國因為聽到孫逸讚賞張燕的武力,所以一直想找機會跟他在戰場上切磋一下,而自己在戰場中卻也要兼顧兩位先生的安全,所以很難與那大軍前鋒線上作戰的張燕碰麵。本來這場戰事看情形也很快就要贏下來了,自己又一次不能得嚐所願了,沒想到這張燕自己殺過來了。看到此,武安國怎能放棄這機會,而且自己後麵離著兩位先生已經不遠了,說什麽也不能再讓這張燕往前走了。


    武安國看到張燕一到,便掄起自己的流星錘殺了過來。張燕也不是簡單人物,自然知道對方有一名將軍朝著自己殺了過來,但張燕平生鮮遇敵手,可此有這麽好地接近敵軍主將的機會怎可就此放過,所以也沒有停下腳步準備迎戰的意思。


    武安國看到張燕居然無視自己的到來,頓時也是怒火中燒,拚勁全力將自己的流星錘砸了過去。張燕行進中突然感到身後一陣風砸了下來,自己當然不敢托大,轉身用自己手中的長矛一擋,自己胯下馬兒嘶吼一聲,張燕自己也被震得虎口氣悶。


    “這人是誰?吾剛才雖說屬於未曾注意,但也是用出了九分力氣,居然還是讓自己受了輕傷!”張燕好不容易擋下了武安國的這一擊,自己也不再輕視眼前的這位虎將。


    “汝乃何人?”


    “哼,黃巾賊聽好了,吾乃青州武安國,汝等鼠輩居然膽敢聚眾謀反,還不速速投降!若還是執迷不悟,本將軍願意一人殺盡這天下鼠賊!”


    “哼,那就看這位將軍有沒有這個本事了!”說完張燕也不含糊,也使出自身的全部本領與武安國廝殺了起來。


    兩人你來我往,不知道逗樂多少回合,之間兩人越打越興奮,而且兩人也覺得此次是遇到了對手,也是遇對了敵手。不過武安國可以這麽打下去,不代表張燕就可以。張燕看到自己身邊的將士們幾乎在短時間內就被敵軍完全包圍了起來,隻留下唯一一個可以逃跑的方向。不過這個方向正好是對著自己大營的方向。


    黃巾軍眾人也看到了這個方向,正好可以逃往自己的大營處,所以每個人都拚了命的望自己的軍營出跑去。


    不過路途中平原軍的騎兵早已經列好了散陣來追殺這些敗逃的黃巾軍。當張燕看清楚這個局勢時,知道這又是敵軍的一個計謀,是擊垮自己的軍隊而又放出來一條生路,隻不過這個生路路途中充滿了生死搏鬥。張燕不由地看向敵軍後方的那兩位被重兵保護的兩位先生,因為自己清楚李文建是哪個,所以另外一個必然是管亥口中所提及的那位‘孫先生’。


    “是你的到來,讓這個戰局發生了如此明顯的變化,你確實非常人。”張燕想及此,為了保全大局,隻好自己斷後開始撤退。張燕發揮出自己十分的本領,在武安國的糾纏下還是斷後成功,自己也成功脫險,不過也是有點力竭。


    張燕在從營中趕過來的黃巾軍的保護下慢慢退去,而孫逸也沒有再讓騎兵進行追擊。不過行至半途,張燕回身朝著孫逸拱手相拜,大聲喊道:“吾張燕對孫先生仰慕已久。吾亦聽聞孫先生不但乃大才之人,而且也是一仁義之人,不知日後吾等若得以戰敗,先生將如何處置吾等?”


    孫逸沒想到離著這麽遠,打了敗仗的張燕還有心情和自己說話,不過人家既然給自己帶了高帽子了,自己不回應一下總是不好的。“張將軍,黃巾之叛逆並非不可原諒,而且黃巾也是大漢子民,隻要肯投降從順於善,免除戰火,吾必將汝等視作大漢子民一般,不會多加刑責,更不會殺人!”


    李文建聽到孫逸如此說,本想阻止一下的,但熟悉孫逸性格的他最終還是任由孫逸說下去了。


    張燕聽完似乎有些高興,騎馬背身喊了句:“望先生記得今日之言!”便打馬回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三國之我為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竹流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竹流水並收藏重生三國之我為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