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已經趨於明朗化了,平原軍在一開始便占得主動的情況下也終於是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黃巾軍大部已經四散敗退,平原軍對著黃巾已經進行了最後的收尾納降。
要說這場戰爭還沒有結束的,估計隻剩下管亥與武安國的大戰了。兩人你來我往硬是在萬軍叢中打了數十回合。
“汝還是投降吧,這大局已定,以汝之才華,還是可以為吾先生所用的。”武安國想起孫逸囑咐的盡量讓敵軍主動投降,而不是一味的消滅敵軍,所以這樣開口道。
不想管亥聞言大怒,繼續騎馬緊逼殺來,口中喊道:“我管亥雖然不是什麽名士武將,更不是什麽英雄人物,但至少吾懂得大丈夫立於天地,絕不懼死!大戰中吾若戰死,則命也,但讓吾投降,不可能!”
雖然對方是敵將,但這番壯烈之言讓武安國對其充滿了敬意,“既然汝如此言,吾便也不再提勸降之事,就讓吾陪汝走這最後一程!”
武安國與管亥的談話旁邊的很多兵士也都聽到了,此刻有感於戰場上兩位勇士之間強烈的站意與作為武者的驕傲,居然沒有人主動向前去破壞這兩位無畏的拚殺。
武安國看了看四周的狀況,爽朗地一笑,喊道:“今日與汝可以大戰一場,讓吾一人來擒汝!”
兩人剛要開戰,卻突然傳來一陣喝止,武安國心中十分惱怒,心想老子終於要用自己的武力擒下這敵軍主將,這時候居然會有人敢公然製止自己。
武安國一臉憤然地回頭怒視,結果立刻變成了一副緊張表情,對著四周的士兵喊道:“汝等在幹什麽,還不速去保護先生,不能讓先生靠近這廝!”說完,便急忙衝著管亥衝了過去,以防其對著孫逸出手,那樣即使自己可保護先生,但凡是總是要有個萬一呢?
“先生,都昌一別,不知先生過得可好,今日戰場相遇,沒想到還是這副場景,吾等始終不是先生之敵手。”沒想到管亥根本不理會朝著自己衝過來的武安國,徑直向著孫逸拱手拜道。
本來看到管亥已經朝著孫逸的方向轉向,武安國心裏一急,當然是不停的揮出自己手中的兵器,可當管亥說出此話時,武安國也迅速反應了過來,急忙停住手中的武器,身下坐騎因為感受到急停,差點將武安國從自己背上摔下來。
“你們認識?奧,對了,先生之前是都昌之戰勝利的關鍵人物。”武安國停止了對管亥的攻擊,停下來問向管亥。
“那就別打了,打來打去又有什麽意思?”孫逸淡淡地開口道。管亥聽後先是苦笑一聲,接著說道:“沒有人願意打仗,可是吾等不打可又有什麽辦法呢?吾等皆為饑荒之人,家裏遭災才會出來反叛對抗朝廷,可是不這樣就得餓死,唉。”
孫逸知道曆史上的這種農民起義基本上是被逼造反的,所以自己並非如那些大漢的朝廷官員一樣,認為這農民起義是就十惡不赦的舉動,必須抓起來全部殺掉的。相反,孫逸覺得這農民起義是可以理解的,而那些昏庸腐敗的所為大漢重臣才是真正需要處罰的人。
“吾之前就說過,吾現在還是這麽說。汝等起兵造反其實在吾看來並非是什麽毫無道理的反叛,而實屬無奈之舉。”孫逸也是同意管亥的看法,不顧李文建的眼神,直接將自己心中所想給說了出來。
“不過,這戰爭總歸是要死人的,不僅是與你們對抗的朝廷軍還是你們自己,每個人在戰爭中隨時都可能就不會看到第二天的太陽。既然汝等是為了天下公平而來進行的反叛,那麽在此刻的狀況下,戰爭與否皆不能很好地化解這個矛盾。”
“汝等皆為一方百姓,原並不是什麽盜賊之類的人,隻要停止戰事,主動投降,這次的叛逆吾便可以幫助汝等躲過這一次的。再說,吾已然答應了張燕,會派兵好好地保護他們突圍後所留下來的所有人馬!”
“等入城後,吾保證所有人皆是與其餘的百姓一樣。進城後,吾必可再與平原相好好地商談汝等的安置問題,吾保證所有人在眾將士投降後沒有性命之虞!”
“汝當真如此說?!”管亥聽到後雙眼立刻發亮。“先生此言可是當真?如此一來,吾等皆是要謝謝先生的。”
孫逸聽後不置可否,立刻答道:“其實這事是吾與那張燕相互的一個承諾!”
管亥最終是選擇了投降,不過他拒不投降平原城,而隻是投降了孫逸。孫逸則是走到一邊,一邊指揮士兵們快速地將屍體一一掩埋掉,一邊看著戰場上忙碌的人群。
過了兩柱香的工夫,所有的東西皆準備妥當,孫逸見大勢已定,所以自己便早早地離開了歡呼的兵士們,但這裏並不包含他。
“報~,先生,果不出您所料,這張燕率領一支軍隊跑向了西北方向,半路遇上先生提前布置好的埋伏,他們再次隨時慘重。不過最終這張燕武藝高強,鮑韜將軍未能成功狙擊,讓其帶著一些人馬提出了重圍。”
孫逸聽完後也不多做停留,一聲軍令剛下,所有人員基本上撤離了戰場。隨著夜幕的降臨,風力似乎起來地更大了,不過其所發出來的悲鳴在帶著這戰場上數以萬計人的生命。
李文建與孫逸一起回到了主營帳內。李文建因為獲勝的大局已定,心情暢快,要不是軍中在外時禁止飲酒,這李文建估計現在早拉著孫逸去喝上幾杯了。
“嘯行,經此一戰,吾相信汝之才華是要突破青州地界,開始朝著‘名傳千裏’的方向進行了。等吾等回城,汝必須請吾飲酒!”李文建輕鬆言道。
孫逸好似沒有聽進去,腦子裏不知道在看什麽。過了好一會兒,孫逸終於開口道:“什麽時候回北海?”
李文建頓時有些無語,感情吾剛才心情好跟你說了那一通話全都白說了。看著孫逸那真誠的詢問神情,李文建終於敗下陣來。
“總得先應邀吧?”“應邀?誰得?”“當然是平原相劉大人的啊。這次吾等打仗立了大功,作為平原城的主人,總得在客人幫完忙後有一些表示吧?”
“既然如此,吾便去赴應邀,畢竟還有這人員數量龐大的俘虜的對待問題還要劉大人的命令呢。”孫逸想道。
要說這場戰爭還沒有結束的,估計隻剩下管亥與武安國的大戰了。兩人你來我往硬是在萬軍叢中打了數十回合。
“汝還是投降吧,這大局已定,以汝之才華,還是可以為吾先生所用的。”武安國想起孫逸囑咐的盡量讓敵軍主動投降,而不是一味的消滅敵軍,所以這樣開口道。
不想管亥聞言大怒,繼續騎馬緊逼殺來,口中喊道:“我管亥雖然不是什麽名士武將,更不是什麽英雄人物,但至少吾懂得大丈夫立於天地,絕不懼死!大戰中吾若戰死,則命也,但讓吾投降,不可能!”
雖然對方是敵將,但這番壯烈之言讓武安國對其充滿了敬意,“既然汝如此言,吾便也不再提勸降之事,就讓吾陪汝走這最後一程!”
武安國與管亥的談話旁邊的很多兵士也都聽到了,此刻有感於戰場上兩位勇士之間強烈的站意與作為武者的驕傲,居然沒有人主動向前去破壞這兩位無畏的拚殺。
武安國看了看四周的狀況,爽朗地一笑,喊道:“今日與汝可以大戰一場,讓吾一人來擒汝!”
兩人剛要開戰,卻突然傳來一陣喝止,武安國心中十分惱怒,心想老子終於要用自己的武力擒下這敵軍主將,這時候居然會有人敢公然製止自己。
武安國一臉憤然地回頭怒視,結果立刻變成了一副緊張表情,對著四周的士兵喊道:“汝等在幹什麽,還不速去保護先生,不能讓先生靠近這廝!”說完,便急忙衝著管亥衝了過去,以防其對著孫逸出手,那樣即使自己可保護先生,但凡是總是要有個萬一呢?
“先生,都昌一別,不知先生過得可好,今日戰場相遇,沒想到還是這副場景,吾等始終不是先生之敵手。”沒想到管亥根本不理會朝著自己衝過來的武安國,徑直向著孫逸拱手拜道。
本來看到管亥已經朝著孫逸的方向轉向,武安國心裏一急,當然是不停的揮出自己手中的兵器,可當管亥說出此話時,武安國也迅速反應了過來,急忙停住手中的武器,身下坐騎因為感受到急停,差點將武安國從自己背上摔下來。
“你們認識?奧,對了,先生之前是都昌之戰勝利的關鍵人物。”武安國停止了對管亥的攻擊,停下來問向管亥。
“那就別打了,打來打去又有什麽意思?”孫逸淡淡地開口道。管亥聽後先是苦笑一聲,接著說道:“沒有人願意打仗,可是吾等不打可又有什麽辦法呢?吾等皆為饑荒之人,家裏遭災才會出來反叛對抗朝廷,可是不這樣就得餓死,唉。”
孫逸知道曆史上的這種農民起義基本上是被逼造反的,所以自己並非如那些大漢的朝廷官員一樣,認為這農民起義是就十惡不赦的舉動,必須抓起來全部殺掉的。相反,孫逸覺得這農民起義是可以理解的,而那些昏庸腐敗的所為大漢重臣才是真正需要處罰的人。
“吾之前就說過,吾現在還是這麽說。汝等起兵造反其實在吾看來並非是什麽毫無道理的反叛,而實屬無奈之舉。”孫逸也是同意管亥的看法,不顧李文建的眼神,直接將自己心中所想給說了出來。
“不過,這戰爭總歸是要死人的,不僅是與你們對抗的朝廷軍還是你們自己,每個人在戰爭中隨時都可能就不會看到第二天的太陽。既然汝等是為了天下公平而來進行的反叛,那麽在此刻的狀況下,戰爭與否皆不能很好地化解這個矛盾。”
“汝等皆為一方百姓,原並不是什麽盜賊之類的人,隻要停止戰事,主動投降,這次的叛逆吾便可以幫助汝等躲過這一次的。再說,吾已然答應了張燕,會派兵好好地保護他們突圍後所留下來的所有人馬!”
“等入城後,吾保證所有人皆是與其餘的百姓一樣。進城後,吾必可再與平原相好好地商談汝等的安置問題,吾保證所有人在眾將士投降後沒有性命之虞!”
“汝當真如此說?!”管亥聽到後雙眼立刻發亮。“先生此言可是當真?如此一來,吾等皆是要謝謝先生的。”
孫逸聽後不置可否,立刻答道:“其實這事是吾與那張燕相互的一個承諾!”
管亥最終是選擇了投降,不過他拒不投降平原城,而隻是投降了孫逸。孫逸則是走到一邊,一邊指揮士兵們快速地將屍體一一掩埋掉,一邊看著戰場上忙碌的人群。
過了兩柱香的工夫,所有的東西皆準備妥當,孫逸見大勢已定,所以自己便早早地離開了歡呼的兵士們,但這裏並不包含他。
“報~,先生,果不出您所料,這張燕率領一支軍隊跑向了西北方向,半路遇上先生提前布置好的埋伏,他們再次隨時慘重。不過最終這張燕武藝高強,鮑韜將軍未能成功狙擊,讓其帶著一些人馬提出了重圍。”
孫逸聽完後也不多做停留,一聲軍令剛下,所有人員基本上撤離了戰場。隨著夜幕的降臨,風力似乎起來地更大了,不過其所發出來的悲鳴在帶著這戰場上數以萬計人的生命。
李文建與孫逸一起回到了主營帳內。李文建因為獲勝的大局已定,心情暢快,要不是軍中在外時禁止飲酒,這李文建估計現在早拉著孫逸去喝上幾杯了。
“嘯行,經此一戰,吾相信汝之才華是要突破青州地界,開始朝著‘名傳千裏’的方向進行了。等吾等回城,汝必須請吾飲酒!”李文建輕鬆言道。
孫逸好似沒有聽進去,腦子裏不知道在看什麽。過了好一會兒,孫逸終於開口道:“什麽時候回北海?”
李文建頓時有些無語,感情吾剛才心情好跟你說了那一通話全都白說了。看著孫逸那真誠的詢問神情,李文建終於敗下陣來。
“總得先應邀吧?”“應邀?誰得?”“當然是平原相劉大人的啊。這次吾等打仗立了大功,作為平原城的主人,總得在客人幫完忙後有一些表示吧?”
“既然如此,吾便去赴應邀,畢竟還有這人員數量龐大的俘虜的對待問題還要劉大人的命令呢。”孫逸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