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逸與李文建帶著大隊人馬一起回到了北海,站立在北海城的城門口,孫逸有了回憶的感覺,一時看著北海城有些發呆。[]
“來人,將這些百姓全部安置在城內的軍營!”來迎接的孔融下令道,然後看著李文建和孫逸,說道:“辛苦二位了,走,先回府!”
“大人客氣了,這本該就是吾等所應為之事。”李文建連忙拱手拜答孔融,同時拉了下旁邊發呆的孫逸,孫逸一個機靈,迷茫的雙眼看向李文建,說道:“文建兄,咋了,吾知道到了北海了。”李文建聽完後一臉的無語,隻好繼續看向孔融。
順著他的目光,孫逸看到了許久不見的孔融,此刻才終於醒悟,急忙拜道:“大人,您親自來接了,吾等受寵若驚啊。”
“你會受寵若驚?”孔融想起剛才發呆的孫逸,不僅一陣苦笑,不過他也知道,孫逸就是這麽在小事上如此隨意的一個人,心裏確實對孫逸剛才的行為也沒有任何的在意。
幾人帶著後麵的十數萬人浩浩蕩蕩地進了北海城,走在北海城的街道上,兩邊的老百姓都出來觀望,畢竟這麽大的陣勢還是少見的,還好孔融皆做好了安排,有很多的士兵出來維持秩序,而且也早早地準備了大量的軍營帳篷,作為臨時安置黃巾的老百姓用。
“哎,你看,那人是不是那位孫先生,聽說這次就是因為孫先生我們才這麽快擊退了來犯的十多萬黃巾呢!”“什麽聽說,就是啊,吾堂兄就在咱北海當兵,這次還去了平原,半月前給家裏寄了封信,說是那位孫先生來了,黃巾軍很快就會被擊退的。沒想到,這信剛到家裏才兩天,這仗就打完了,你看這北海的軍隊都回來了。”
孫逸跟著大部人群一直走到北海相國府,而一路上百姓多是對他投去了尊敬的目光,孫逸感受到老百姓的讚美,心裏也是由衷地感覺良好。
“哈哈,嘯行此次分別數月,不知道在洛陽都碰到了什麽事情。不過,這一次黃巾軍造反,還是多虧了嘯行的幫助啊。”孔融接了孫逸到自己府上後便表達了對孫逸的感謝。
“大人言重了。這北海城也算是吾的第二個故鄉,這裏遭受戰亂吾也是有一份責任,避免此處免受戰亂之苦。”
孔融聽後笑著點了點頭,“不說了,嘯行與文建剛回來,吾早已準備好了酒席,兩位今日凱旋歸來,可要不醉不歸啊,哈哈。”
李文建連忙拜謝答應,孫逸則是內心苦笑連天,“唉,想念後世的白酒啊,這古代的酒咋就這麽苦呢,唉。”孫逸跟著後麵也去了,走到半路,突然停了下來,前麵的李文建停下來看了眼孫逸,笑著問道:“嘯行,快走啊,難道你落什麽東西了嗎?”
孫逸突然一臉‘奸笑’地走上來,輕聲對李文建言道:“吾之前聽聞有一好酒,不知在這相國府能否喝道?”李文建看了一眼前麵走遠的孔融,轉頭說道:“嘯行,難道汝對這酒也有研究?”
孫逸也不管他這疑問,直接說道:“不知道文建兄聽過‘杜康’沒?”“杜康?這當然聽過。杜康乃是古之夏代國君,夏王相的兒子,其母為有扔氏人。今之美酒可是杜康當年所創,如提及美酒,皆稱之為杜康。”
孫逸對古人的淵博知識已經司空見慣了,隻是對於杜康酒的來曆確實不是很熟悉,以至於李文建一說完,孫逸便來了句:“原來杜康酒泛指美酒啊?”李文建十分怪異地看了眼孫逸,然後急忙去相國府大院了。
戰後的勝利宴會在相國府大院裏舉行,這對於一向低調行事的孔子傳人孔融來說確實不常見。
“今日孔某在此舉行宴會,本在這天下動蕩,民不聊生之際,不應有著奢靡之事。然,在座各位皆是為國為民之人,皆是為我大漢鏟除黃巾賊子的英雄人物,所以吾孔某願意替大漢朝,大漢子民恭請諸位飲了此杯酒。”“諾!謝孔相國!”諸將士一起站起來回請孔融,眾人一起喝了這杯酒。
待眾人坐定,孔融又講了一通話。這在孫逸看來,無異於就像是自己那個時代的領導講話,不過孔融講得倒不是客套話。
孔融先是大大讚賞了在場的各位將士,並將有著突出殺敵攻陷的幾位將領直接官升一級,所有兵士的獎勵比以往翻了一番。所有在這宴會上的人皆是興高采烈,每個人在這戰後勝利的宴會上都感到自己的所為是英勇的。
隻有一個桌子上的人顯得比較地冷靜,那就是宴會主桌上的幾個人。這裏坐著孔融,李文建,孫逸,宗寶,還有幾位相國府比較重要的從事。
眾將士吃了一會兒便都來敬酒,而被敬酒的對象主要就是孔融,李文建,當然還有就是孫逸。尤其是孫逸,眾將士對他最後半個月來的作戰指揮都有了深深地敬佩,所以都對其很‘熱情’地敬了一杯又一杯。
雖說古代糧食酒的度數都比較地低,這也是為什麽古人可以一大碗一大碗地直接喝。可是這宴會人多啊,你來我往的,孔融孫逸等幾人已經喝地有些醉了,出了幾位重要的從事還有要事要忙,還要保證這北海城的正常運轉,其餘幾人包括孔融也都喝的有些多了。
孔融因為有專人照顧著,所有喝的有些多時便有人給攙扶走了。幾位從事因為有事提前離開了這個桌子。最後這個主桌上喝酒的,就隻剩下李文建和孫逸了。
孫逸喝道有感覺時,感到不能這樣繼續下去了,便拿出了自己常用的一招。一位長得非常魁梧,喝酒直接拿酒壇的人直接來敬孫逸酒,孫逸感到這人的‘誠意’,又不能直接拒絕,所以迎著頭皮直接與對方來了個酒壇對飲,結果喝了沒多少,孫逸便趴到桌子上不動了。
李文建也喝的有些高,見孫逸趴在了桌子上不動了,一心隻想這嘯行肯定喝多了,急忙叫人來攙扶孫逸回去休息。
隻是讓李文建沒有想到的是,這孫逸一被人扶走,這所有喝酒的壓力全在自己身上了。在這大勝黃巾軍的場合下,所有人皆是處於高興不能自已的狀態下,自己也不好拒絕兵士們的好意,所以看著那眾人誠意十足的樣子,這次李文建已經做好了‘悲壯’的準備。
“來人,將這些百姓全部安置在城內的軍營!”來迎接的孔融下令道,然後看著李文建和孫逸,說道:“辛苦二位了,走,先回府!”
“大人客氣了,這本該就是吾等所應為之事。”李文建連忙拱手拜答孔融,同時拉了下旁邊發呆的孫逸,孫逸一個機靈,迷茫的雙眼看向李文建,說道:“文建兄,咋了,吾知道到了北海了。”李文建聽完後一臉的無語,隻好繼續看向孔融。
順著他的目光,孫逸看到了許久不見的孔融,此刻才終於醒悟,急忙拜道:“大人,您親自來接了,吾等受寵若驚啊。”
“你會受寵若驚?”孔融想起剛才發呆的孫逸,不僅一陣苦笑,不過他也知道,孫逸就是這麽在小事上如此隨意的一個人,心裏確實對孫逸剛才的行為也沒有任何的在意。
幾人帶著後麵的十數萬人浩浩蕩蕩地進了北海城,走在北海城的街道上,兩邊的老百姓都出來觀望,畢竟這麽大的陣勢還是少見的,還好孔融皆做好了安排,有很多的士兵出來維持秩序,而且也早早地準備了大量的軍營帳篷,作為臨時安置黃巾的老百姓用。
“哎,你看,那人是不是那位孫先生,聽說這次就是因為孫先生我們才這麽快擊退了來犯的十多萬黃巾呢!”“什麽聽說,就是啊,吾堂兄就在咱北海當兵,這次還去了平原,半月前給家裏寄了封信,說是那位孫先生來了,黃巾軍很快就會被擊退的。沒想到,這信剛到家裏才兩天,這仗就打完了,你看這北海的軍隊都回來了。”
孫逸跟著大部人群一直走到北海相國府,而一路上百姓多是對他投去了尊敬的目光,孫逸感受到老百姓的讚美,心裏也是由衷地感覺良好。
“哈哈,嘯行此次分別數月,不知道在洛陽都碰到了什麽事情。不過,這一次黃巾軍造反,還是多虧了嘯行的幫助啊。”孔融接了孫逸到自己府上後便表達了對孫逸的感謝。
“大人言重了。這北海城也算是吾的第二個故鄉,這裏遭受戰亂吾也是有一份責任,避免此處免受戰亂之苦。”
孔融聽後笑著點了點頭,“不說了,嘯行與文建剛回來,吾早已準備好了酒席,兩位今日凱旋歸來,可要不醉不歸啊,哈哈。”
李文建連忙拜謝答應,孫逸則是內心苦笑連天,“唉,想念後世的白酒啊,這古代的酒咋就這麽苦呢,唉。”孫逸跟著後麵也去了,走到半路,突然停了下來,前麵的李文建停下來看了眼孫逸,笑著問道:“嘯行,快走啊,難道你落什麽東西了嗎?”
孫逸突然一臉‘奸笑’地走上來,輕聲對李文建言道:“吾之前聽聞有一好酒,不知在這相國府能否喝道?”李文建看了一眼前麵走遠的孔融,轉頭說道:“嘯行,難道汝對這酒也有研究?”
孫逸也不管他這疑問,直接說道:“不知道文建兄聽過‘杜康’沒?”“杜康?這當然聽過。杜康乃是古之夏代國君,夏王相的兒子,其母為有扔氏人。今之美酒可是杜康當年所創,如提及美酒,皆稱之為杜康。”
孫逸對古人的淵博知識已經司空見慣了,隻是對於杜康酒的來曆確實不是很熟悉,以至於李文建一說完,孫逸便來了句:“原來杜康酒泛指美酒啊?”李文建十分怪異地看了眼孫逸,然後急忙去相國府大院了。
戰後的勝利宴會在相國府大院裏舉行,這對於一向低調行事的孔子傳人孔融來說確實不常見。
“今日孔某在此舉行宴會,本在這天下動蕩,民不聊生之際,不應有著奢靡之事。然,在座各位皆是為國為民之人,皆是為我大漢鏟除黃巾賊子的英雄人物,所以吾孔某願意替大漢朝,大漢子民恭請諸位飲了此杯酒。”“諾!謝孔相國!”諸將士一起站起來回請孔融,眾人一起喝了這杯酒。
待眾人坐定,孔融又講了一通話。這在孫逸看來,無異於就像是自己那個時代的領導講話,不過孔融講得倒不是客套話。
孔融先是大大讚賞了在場的各位將士,並將有著突出殺敵攻陷的幾位將領直接官升一級,所有兵士的獎勵比以往翻了一番。所有在這宴會上的人皆是興高采烈,每個人在這戰後勝利的宴會上都感到自己的所為是英勇的。
隻有一個桌子上的人顯得比較地冷靜,那就是宴會主桌上的幾個人。這裏坐著孔融,李文建,孫逸,宗寶,還有幾位相國府比較重要的從事。
眾將士吃了一會兒便都來敬酒,而被敬酒的對象主要就是孔融,李文建,當然還有就是孫逸。尤其是孫逸,眾將士對他最後半個月來的作戰指揮都有了深深地敬佩,所以都對其很‘熱情’地敬了一杯又一杯。
雖說古代糧食酒的度數都比較地低,這也是為什麽古人可以一大碗一大碗地直接喝。可是這宴會人多啊,你來我往的,孔融孫逸等幾人已經喝地有些醉了,出了幾位重要的從事還有要事要忙,還要保證這北海城的正常運轉,其餘幾人包括孔融也都喝的有些多了。
孔融因為有專人照顧著,所有喝的有些多時便有人給攙扶走了。幾位從事因為有事提前離開了這個桌子。最後這個主桌上喝酒的,就隻剩下李文建和孫逸了。
孫逸喝道有感覺時,感到不能這樣繼續下去了,便拿出了自己常用的一招。一位長得非常魁梧,喝酒直接拿酒壇的人直接來敬孫逸酒,孫逸感到這人的‘誠意’,又不能直接拒絕,所以迎著頭皮直接與對方來了個酒壇對飲,結果喝了沒多少,孫逸便趴到桌子上不動了。
李文建也喝的有些高,見孫逸趴在了桌子上不動了,一心隻想這嘯行肯定喝多了,急忙叫人來攙扶孫逸回去休息。
隻是讓李文建沒有想到的是,這孫逸一被人扶走,這所有喝酒的壓力全在自己身上了。在這大勝黃巾軍的場合下,所有人皆是處於高興不能自已的狀態下,自己也不好拒絕兵士們的好意,所以看著那眾人誠意十足的樣子,這次李文建已經做好了‘悲壯’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