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雖然隻要簡短地回答一個‘是’字便可以回答孫逸的提問,但是張燕還是將自己的全部布置以及最近斥候所查探的情報一一盡可能詳盡地講給孫逸。
孫逸了解了整個情況後,自己也鬆了口氣,“看來一切也在自己的計劃內,下一步就看文建兄你的了。”
“張將軍,吾等下一步便是要拖住這北海城的近兩萬軍馬,不知張將軍?”張燕聞言隨即明白,開口言道:“先生請放心,吾等一切按照先生的命令,不與這北海城軍有衝突,待十萬吾黃巾百姓得以逃脫後,吾必將率其回吾等冀州,不再來青州!”
這本是孫逸與管亥當日在俘虜營內商談之事,更是這次孫逸幫助張燕的重要條件。孫逸此次的目的是為了那十萬百姓,但前提更是不能以犧牲更多大漢子民為代價。雖然這一次的計劃看上去危險重重,但孫逸卻有信心可以將此次行動完美完成。
“報~,渠帥,前方斥候在遠處發現敵軍!”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進軍營,單膝跪地拜道。
張燕看向孫逸,孫逸笑道:“看來,吾等著捉迷藏還是要開始了。”眾人聽後皆笑。
孫逸說完後,便開始講述自己這一次的計劃,因為這是作戰機密,加之這次計劃隻需要這營帳內的幾人知道和帶兵執行,所以營帳內隻剩下了張燕和孫逸管亥等人。(.好看的小說)
“先生,不知先生有何計劃,可以讓這次出動的北海城軍停滯不前?”張燕首先問道,畢竟這裏他是指揮官。
“事不宜遲,兵分兩路。管將軍便帶著數千人馬前去北海城接收出逃的黃巾百姓,不宜帶領太多人前去,畢竟此事不能太過聲張。”
之前早知此事並做好安排的管亥此刻也不猶豫,看著張燕對其點了點頭,管亥便即刻出了營帳。
孫逸接著言道:“此次宗寶帶的是重兵而來,所以張將軍此次應避其主力,盡量與其拖延時間,待日後北海城事務完畢,當速歸冀州。”
張燕點了點頭,然後言道:“不知先生有何計策,吾軍也是數萬之眾,不可能隨意迅速地避此重敵。雖然是敵軍,但經過上次接觸,他們實屬難以對付之人,若不能有完全之策,恐難讓他們無果而歸。”
“張將軍所言甚是,北海軍畢竟是朝廷正規軍,千日之訓,久經戰陣,然卻有一個弱點,那邊是其將領不多,且宗寶雖勇,然不夠果斷,畢竟這是其為數不多的一次單獨帶兵。”
“所以,這一次我們就是利用在這機會與之周旋,我們爭取的是時間。”
宗寶帶著萬餘大軍慢慢地到達了離張燕營帳較近的地方,然後自己便吩咐眾將士紮營,準備與這夥黃巾賊決一死戰,其實在宗寶心裏卻有著無比的信心,那就是全殲這部分黃巾,讓北海城從此再無這黃巾之禍。
第二日一早,宗寶點好兵將,然後帶著三千先鋒軍先行去黃巾軍營探個虛實。當宗寶帶兵行至黃巾軍營時,便遇到張燕帶著萬餘將士在那邊擺陣等待。
宗寶見此也不驚訝,因為早有斥候來報,敵軍已經注意到他們的到來。
不過宗寶還是沒想到對方居然會派出這麽多人來打前陣,不由得懷疑這敵軍中軍人數幾何?
今日既然來了,絕不能就此退卻,這樣後麵的仗根本就沒法打了,這士氣肯定就不行了。可是敵軍前軍這麽多人,明顯這次來了不是一兩萬人,這與斥候所探嚴重不符,這樣硬碰硬勝敗真不好說。
懷疑敵軍人數眾多的原因就是,這前軍之中居然有四五個將領打扮模樣的人,讓人有些好奇地是,其中一名居然帶著麵具,整個臉部裹得還挺嚴實的。
此時的宗寶終於後悔讓李文建在城內守城了。不過宗寶轉眼一想,然後一馬當先,走至前麵大聲喊道:“爾等鼠賊,誰敢與我一戰?”
張燕本來心想,遵從先生之意,將萬餘將士幾乎皆安排在前軍,自己的中軍和後軍皆放空,隻不過是在營內放空,此舉騙過敵軍將領還好,萬一被其識破,那自己可是後營空虛,隨時都有可能讓人抄底包圍,到時候至少是損失慘重。
不過這宗寶一到便舉兵不前,明顯是起了疑心,本以為先生之計已然奏效,可是這廝居然自己前來挑戰。
張燕除卻是黃巾軍一方大將之外,還是曆史上有名的一員猛將。對於宗寶的突然挑釁,自己當然是希望前去迎戰,但此刻大家畢竟處在先生的計策之中,不能因為自己的衝動而影響了先生的大計。
就在張燕猶豫不決時,突然聽到耳邊有人說話,“將軍可去迎戰,必勝之,可輕傷其萬不可傷其性命。”
張燕聞言向後一看,正好看向其身後帶著麵具之人。看著對方也看著自己點了點頭,張燕手握長槍勒馬向前。
“吾乃張燕,前來討教一番!”說完也不等宗寶廢話,直接刺向對方。
宗寶沒想到這張燕居然都不讓自己說話的,慌忙迎戰。兩人一時間你來我往,宗寶是全力殺敵,張燕是有意‘放水’,這場單打獨鬥本來是很快就可以結束的,結果打得難解難分。
不過宗寶最終還是力不從心,一不小心被張燕逮到機會,一腳踹下了馬,不過幸好宗寶閃躲及時,隻是受了輕傷,忍痛回到自己軍中。
張燕回到自己的軍前,大勝說道:“汝學術不精,還是日後再來吧,某這次來並沒有先要攻打汝北海城,望汝等自重,這次不與汝等拚殺,下次再來可就沒這麽好說話了。”
宗寶自知此刻殺敵必會討不到什麽好處,所以也就率軍回到自己的營地。
不過,宗寶剛一回來便接到報告說,自己出行時,營地前突然出現過敵軍部隊,隻是看到自己營地內有較多的士兵把手,所以並未靠近便離去了。
宗寶叫來哨兵和己軍斥候,詳細聽完後自己驚了一身汗,喃喃自語道:“這黃巾軍到底來了多少人,怎麽到處都是?”說完便叫來人吩咐道:“今日起,眾將士原地待命,多派些斥候出去,搜搜敵軍到底來了多少人馬。還有,派人去北海城,告訴李先生這邊黃巾人數眾多,吾等唯恐不敵,望先生能來相助。”
在宗寶營地遠處,有一隊數千人的黃巾軍正在望北海城前進。
“管將軍,吾等看到北海軍軍營,為何隻是看了一眼就離開呢?”“吾也不甚清楚。此乃先生計策,勿要多問。記得,吾等這次的目的就是要去接收你我的十萬家人!”“諾!”
孫逸了解了整個情況後,自己也鬆了口氣,“看來一切也在自己的計劃內,下一步就看文建兄你的了。”
“張將軍,吾等下一步便是要拖住這北海城的近兩萬軍馬,不知張將軍?”張燕聞言隨即明白,開口言道:“先生請放心,吾等一切按照先生的命令,不與這北海城軍有衝突,待十萬吾黃巾百姓得以逃脫後,吾必將率其回吾等冀州,不再來青州!”
這本是孫逸與管亥當日在俘虜營內商談之事,更是這次孫逸幫助張燕的重要條件。孫逸此次的目的是為了那十萬百姓,但前提更是不能以犧牲更多大漢子民為代價。雖然這一次的計劃看上去危險重重,但孫逸卻有信心可以將此次行動完美完成。
“報~,渠帥,前方斥候在遠處發現敵軍!”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進軍營,單膝跪地拜道。
張燕看向孫逸,孫逸笑道:“看來,吾等著捉迷藏還是要開始了。”眾人聽後皆笑。
孫逸說完後,便開始講述自己這一次的計劃,因為這是作戰機密,加之這次計劃隻需要這營帳內的幾人知道和帶兵執行,所以營帳內隻剩下了張燕和孫逸管亥等人。(.好看的小說)
“先生,不知先生有何計劃,可以讓這次出動的北海城軍停滯不前?”張燕首先問道,畢竟這裏他是指揮官。
“事不宜遲,兵分兩路。管將軍便帶著數千人馬前去北海城接收出逃的黃巾百姓,不宜帶領太多人前去,畢竟此事不能太過聲張。”
之前早知此事並做好安排的管亥此刻也不猶豫,看著張燕對其點了點頭,管亥便即刻出了營帳。
孫逸接著言道:“此次宗寶帶的是重兵而來,所以張將軍此次應避其主力,盡量與其拖延時間,待日後北海城事務完畢,當速歸冀州。”
張燕點了點頭,然後言道:“不知先生有何計策,吾軍也是數萬之眾,不可能隨意迅速地避此重敵。雖然是敵軍,但經過上次接觸,他們實屬難以對付之人,若不能有完全之策,恐難讓他們無果而歸。”
“張將軍所言甚是,北海軍畢竟是朝廷正規軍,千日之訓,久經戰陣,然卻有一個弱點,那邊是其將領不多,且宗寶雖勇,然不夠果斷,畢竟這是其為數不多的一次單獨帶兵。”
“所以,這一次我們就是利用在這機會與之周旋,我們爭取的是時間。”
宗寶帶著萬餘大軍慢慢地到達了離張燕營帳較近的地方,然後自己便吩咐眾將士紮營,準備與這夥黃巾賊決一死戰,其實在宗寶心裏卻有著無比的信心,那就是全殲這部分黃巾,讓北海城從此再無這黃巾之禍。
第二日一早,宗寶點好兵將,然後帶著三千先鋒軍先行去黃巾軍營探個虛實。當宗寶帶兵行至黃巾軍營時,便遇到張燕帶著萬餘將士在那邊擺陣等待。
宗寶見此也不驚訝,因為早有斥候來報,敵軍已經注意到他們的到來。
不過宗寶還是沒想到對方居然會派出這麽多人來打前陣,不由得懷疑這敵軍中軍人數幾何?
今日既然來了,絕不能就此退卻,這樣後麵的仗根本就沒法打了,這士氣肯定就不行了。可是敵軍前軍這麽多人,明顯這次來了不是一兩萬人,這與斥候所探嚴重不符,這樣硬碰硬勝敗真不好說。
懷疑敵軍人數眾多的原因就是,這前軍之中居然有四五個將領打扮模樣的人,讓人有些好奇地是,其中一名居然帶著麵具,整個臉部裹得還挺嚴實的。
此時的宗寶終於後悔讓李文建在城內守城了。不過宗寶轉眼一想,然後一馬當先,走至前麵大聲喊道:“爾等鼠賊,誰敢與我一戰?”
張燕本來心想,遵從先生之意,將萬餘將士幾乎皆安排在前軍,自己的中軍和後軍皆放空,隻不過是在營內放空,此舉騙過敵軍將領還好,萬一被其識破,那自己可是後營空虛,隨時都有可能讓人抄底包圍,到時候至少是損失慘重。
不過這宗寶一到便舉兵不前,明顯是起了疑心,本以為先生之計已然奏效,可是這廝居然自己前來挑戰。
張燕除卻是黃巾軍一方大將之外,還是曆史上有名的一員猛將。對於宗寶的突然挑釁,自己當然是希望前去迎戰,但此刻大家畢竟處在先生的計策之中,不能因為自己的衝動而影響了先生的大計。
就在張燕猶豫不決時,突然聽到耳邊有人說話,“將軍可去迎戰,必勝之,可輕傷其萬不可傷其性命。”
張燕聞言向後一看,正好看向其身後帶著麵具之人。看著對方也看著自己點了點頭,張燕手握長槍勒馬向前。
“吾乃張燕,前來討教一番!”說完也不等宗寶廢話,直接刺向對方。
宗寶沒想到這張燕居然都不讓自己說話的,慌忙迎戰。兩人一時間你來我往,宗寶是全力殺敵,張燕是有意‘放水’,這場單打獨鬥本來是很快就可以結束的,結果打得難解難分。
不過宗寶最終還是力不從心,一不小心被張燕逮到機會,一腳踹下了馬,不過幸好宗寶閃躲及時,隻是受了輕傷,忍痛回到自己軍中。
張燕回到自己的軍前,大勝說道:“汝學術不精,還是日後再來吧,某這次來並沒有先要攻打汝北海城,望汝等自重,這次不與汝等拚殺,下次再來可就沒這麽好說話了。”
宗寶自知此刻殺敵必會討不到什麽好處,所以也就率軍回到自己的營地。
不過,宗寶剛一回來便接到報告說,自己出行時,營地前突然出現過敵軍部隊,隻是看到自己營地內有較多的士兵把手,所以並未靠近便離去了。
宗寶叫來哨兵和己軍斥候,詳細聽完後自己驚了一身汗,喃喃自語道:“這黃巾軍到底來了多少人,怎麽到處都是?”說完便叫來人吩咐道:“今日起,眾將士原地待命,多派些斥候出去,搜搜敵軍到底來了多少人馬。還有,派人去北海城,告訴李先生這邊黃巾人數眾多,吾等唯恐不敵,望先生能來相助。”
在宗寶營地遠處,有一隊數千人的黃巾軍正在望北海城前進。
“管將軍,吾等看到北海軍軍營,為何隻是看了一眼就離開呢?”“吾也不甚清楚。此乃先生計策,勿要多問。記得,吾等這次的目的就是要去接收你我的十萬家人!”“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