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五大國之間的外交牽一發而動全身,俾斯麥首相利用嫻熟的外交手腕,使柏林成為1870-1890年代歐洲的外交中心,並籍此保證了新生的德意誌帝國的國家安全。


    但是,隨著各大國內部矛盾的加劇,各國統治階層都都急於在外交上取得成就,以轉移國內矛盾。隨著外交矛盾的愈發尖銳,《再保險條約》遂成為了俾斯麥外交時代的絕響。


    通過和赫伯特以及荷爾斯泰因的交談,威廉倒是覺得《再保險條約》本身並不那麽重要,因為不續簽條約也並不一定使法俄迅速靠攏,續簽條約也不會終止法俄兩國的結盟嚐試。


    對於處在歐洲邊緣的英、俄兩國來說,追求“自由行動權”和“最後出牌權”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說德國隻要不表現出強烈的侵略**,俄國是沒有興趣和法國結盟的。更何況兩國在意識形態上還存在著巨大差距。巴黎是流亡在國外的俄國**人士的最大據點,沙皇則對有弑君前科的法蘭西共和國充滿了懷疑。


    更何況,《再保險條約》隻是約定,當法國主動進攻德國時,俄國保持中立。如果俄法兩國決心結盟的話,大可仿照《德奧同盟條約》的形式,締結一份共同防禦條約,這和《再保險條約》並無抵充。


    所以說《再保險條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德國的真正態度和行動,而此刻,這一切將取決於威廉的心意。


    曆史上,德國之所以在1914年冒險發動戰爭,和英、法、俄三大強國同時開戰,一則是由於海軍擴張帶來的軍費增長已經無法再維持基本的財政平衡,二則是英國費盡心機的引誘德國上當。當時英國也苦於海軍軍備競賽帶來的財政壓力,所以在開戰前對德國態度曖昧,恨不得早日把德國引向戰爭,自己好坐收漁利。


    自從穿越以來,威廉在不停的思考,應該如何破解德國在地緣上的劣勢,避免和英、法、俄三國同時開戰。


    在威廉的腦海裏,10多年以後的日俄戰爭應該是一次不錯的機會,隻要俄國興建西伯利亞鐵路,那麽日俄必然會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屆時,聯合俄國對抗英國是否可行呢?要知道,英國始終是德國崛起道路上最強大、最狡詐也是最重要的敵人。


    不過要想徹底打敗英國,自己就必須有一支比英國更為強大的海軍,但這對於身處四戰之地的德國來說無異於癡人說夢。帝國財政必須優先保證陸軍的實力,其次才是海軍。


    聯俄抗英看似對德國有利,但隻要無法徹底擊敗英國海軍,並登陸英國本土,就無法真正製服英國,那麽最終的結果必然如荷爾斯泰因判斷的那樣或者被法國摘了果子,或者被俄國出賣也未可知。


    至於趁著日俄戰爭落井下石攻擊俄國的伎倆,威廉想都沒想,因為俄國在無法確保德國態度的情況下,是絕對不會貿然和日本開戰的,更何況日本主張的“滿韓交換”對俄國來說算不上吃虧。(曆史上俄國是在得到德國方麵再三保證不會攻擊法國後才決定對日作戰的,並且為此還給予德國在貿易方麵重大補償。)


    既然曆史已經改變,威廉自然無法預知到10年以後的情形,到時候自己若未能誘使俄國對日本開戰,那麽德國的戰略環境將會變壞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除了日俄戰爭外,1899年的英布戰爭也是一次不錯的機會。而且和日俄戰爭不同,英布戰爭是必然會爆發的,不過滅掉布爾人後的英國依然是世界頭號海上大國,而英國的暫時中立也不會改變德國在大陸兩線作戰的局麵。至於利用布爾戰爭,聯合法、俄共同抗英,那更是無稽之談。三國各打各的小九九,想打敗英國絕不可能,就算製止了英國在南非的軍事行動,對德國來說也是弊大於利。


    既然俾斯麥已經去世了,而荷爾斯泰因和瓦德西的看法也符合邏輯,那麽不再續簽《再保險條約》倒是應有之義。


    不過,想要攻打俄國還要再準備兩年時間,按照瓦德西的策略,利用《再保險條約》緩解一下眼前的經濟危機,卻是不錯的選擇。至於到時候宣戰的借口,波蘭問題就是一個現成的大“劫材”,無論任何時候,想和毛子打仗還會發愁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既然如此,那就先狠狠的敲俄國人一筆!


    談判是在赫伯特和俄國駐德國大使小舒瓦洛夫之間進行的。


    舒瓦洛夫家族是俄國的老牌權貴世家。小舒瓦洛夫的爺爺和叔祖是女沙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時期的元帥,父親是“安德烈總監察長”,兄長大舒瓦洛夫參加了克裏米亞戰爭,並於1856年出席巴黎和會,後曾擔任騎兵上將和駐英國大使。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小舒瓦洛夫,在1866年普奧戰爭前曾擔任俄國駐法蘭克福代辦,因準確預言了普奧和普法戰爭的結局,而迅速成為外交大臣戈爾恰科夫親王的得力助手。


    自1886年保加利亞危機後後,隨著戈爾恰科夫親王年齡越來越大,舒瓦洛夫和同為親德派的外交部長吉爾斯逐漸掌握了俄國外交部的實權。


    應該說,舒瓦洛夫是俄國為數不多的明白人,能深刻的理解德國的友誼對於俄國的重要性。


    在擔任駐柏林大使後,舒瓦洛夫因為其一貫的堅定的親德言論而深得俾斯麥信任,所以赫伯特也十分信任他。


    “舒瓦洛夫閣下,對於貴國的提議,威廉皇帝陛下認為續約有助於鞏固和發展兩國的傳統友誼,他本人表示讚同。不過,我國當前正麵臨嚴重的工商業開工不足的問題,希望貴國能急人之困,給予我國力所能及的幫助。”赫伯特說道。


    “侯爵,請您代我轉達對威廉皇帝陛下的感謝。至於貴國有什麽要求但說無妨,我想沙皇陛下一定會從大局出發給於合理的答複。”舒瓦洛夫道。


    “我國不希望貴國在巴爾幹地區采取單邊行動,在大部分問題上至少應征求奧國的意見,不過在海峽問題上,我國還是一如既往的支持貴國的任何合理的要求。此外,本著友好合作的原則,我方希望能和貴國簽署一項平衡雙方貿易的商約,這是我們的具體建議,您仔細看一下。”說著,赫伯特把一份文件遞給了舒瓦洛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90德意誌霸權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自由有多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自由有多遠並收藏1890德意誌霸權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