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索爾斯伯裏的盤算
1890德意誌霸權之路 作者:自由有多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泰晤士報》在第二天在頭版位置刊發了對威廉的專訪報道,因為采訪時赫伯特在座,因此威廉的談話便代表了德國政府的正式立場,而非皇帝的個人看法。[]
報道刊發後,英國公眾一方麵滿足於自己“大國威權”的意淫,另一方麵由於威廉對英國所表現出的“客觀的友善”,使得倫敦市民對於威廉產生了極大的好感,甚至超過了他們的維多利亞大公主的丈夫――著名的英國式自由主義的信仰者弗裏德裏希三世。
威廉對於猶太人的寬容和接納,在烏幹達問題上對英國的理性的善意回應,以及對德國自身定位的明確認識,這些都讓英國人感到欣慰,因為這一切都符合“有邏輯的英國人”自己的看法。
在一片褒揚和稱讚聲中,維多利亞女王和威廉的母親“維多利亞長公主”都十分的高興,奧古斯塔自然也是極為光彩。
但另一邊,老狐狸索爾斯伯裏卻皺著眉頭盤算著下一步的打算。
在原本的計劃中,索爾斯伯裏是想著在任內完成和德國的“終極清算”的。他計劃和德國在非洲問題、薩摩亞問題以及對奧國責任的分擔問題上全部達成協議,當然一定要是對英國有利的“協議”。
為此,他打算在下半年和德國完成預備談判,並在年底前後簽署條約――那是對選情影響最關鍵的時期。[]
屆時,德國方麵隻能跟著他的步子走,否則他是不介意采取嚴厲措施的。因為在他看來,英德兩國的緊張關係照樣會給他加分。當然,這一邏輯的前提是英國選民對德國的普遍態度是“羨慕妒忌恨”,而非其他。
此前,德國在烏幹達問題上“十分光棍”的讓步已經他的計劃有些落空,如今威廉的來訪終於讓他不得不開始做新的打算。
他相信,英德兩國密切的王室關係在威廉來訪後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並將正麵影響英德兩國政府關係和民眾的一般性看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在選舉前貿然采取惡化英德關係的行動,最終結果將會難以估計。
所以,獲得當下的確定性收益才是最佳選擇。
隻要“英德協議”對英國不算吃虧,那麽民眾都是樂於見到的,而這自然都是他“老索”的外交成就。
既然如此,索爾斯伯裏自然不會再猶豫下去,因為現在他手裏正握著一顆轉瞬即逝的砝碼。
接下來的兩天,威廉和奧古斯塔在英國幾個主要城市參觀訪問並遊山玩水,赫伯特卻在唐寧街10號開始了和索爾斯伯裏的緊張談判。
“赫伯特侯爵,以我們之間的關係,您就不用隱瞞了什麽了,我們其實一早就知道了威廉陛下親赴阿根廷的主要目的。(.無彈窗廣告)不過您也不用緊張,大英帝國富有四海,對於友邦的成就是不會妒忌的。”索爾斯伯裏以一副和藹之中略顯傲慢的腔調說道。
對於英國人提前獲悉阿根廷和德國的土地買賣一事,赫伯特並不感到奇怪,阿根廷也是議會政治,而且中間還涉及到英國銀行團,所以這種事情是根本無法隱瞞的。
“既然如此,女王陛下的政府和索爾斯伯裏首相您是打算支持我國在美洲的開拓了?”赫伯特揚了揚眉毛,微笑著反問道。
“當然支持,雖然英國銀行家不希望德國政府花錢購買阿根廷的那片不毛之地,但是出於英德友好的考慮,我從內心希望威廉皇帝陛下的政府能夠獲得成功。”索爾斯伯裏微笑著說道。那副和藹而真誠的麵孔放到哪兒都是一位慈祥的老爺爺,而不會讓人聯想到“笑裏還能藏刀”。
赫伯特自然聽出索爾斯伯裏話裏有話,遂說道:“首相,我們是老朋友,您請直言。”
“我打算以此為契機和貴國簽署一份涉及英德間全部問題的諒解協議,不知道侯爵有沒有興趣。”索爾斯伯裏慢悠悠的說道。
“兩國間達成諒解自然是好事情,我怎麽會沒興趣呢?”赫伯特哈哈笑道,眼珠滴溜溜直轉,像是在急速思考著什麽。
“我近期注意到貴國海軍人士連續發出聲音,希望獲得我國的赫爾戈蘭島,我也了解到貴國正在基爾港附近修建一條溝通北海和波羅的海的運河,運河通航後,赫爾戈蘭島的戰略地位會大大提升,而且對德國海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難怪那些將軍們如此急不可待。”索爾斯伯裏打著哈哈說道,仿佛是在幫赫伯特分析問題。
“這些我自然了解,莫非首相大人是想把赫爾戈蘭島送給我國嗎,那可真就太感謝了!”赫伯特大笑著說道,以提升自己的氣勢。
“送自然是可以,隻不過可惜的是德國海軍卻沒有實力來拿。”索爾斯伯裏輕描淡寫的說道。這麽綿裏藏針的一句話,立刻便把赫伯特的氣勢打了下來。
赫伯特卻不以為意的說道:“如果德國海軍沒實力,那我就更沒實力了,我看我還是回去睡覺的好。”
自從俾斯麥去世後,赫伯特真正主政德國外交不過幾個月時間,但卻變得成熟了許多,比起前十年的進步都要大。因為那時的他僅僅是作為俾斯麥首相的兒子和傳聲筒,而非真正的決策人。
“嗬嗬,侯爵說笑了,想睡覺,我這首相府有的是房間,前幾次來英國,你不是還說在這裏睡的很舒服嗎。”索爾斯伯裏訕笑道。
“有勞首相掛心了,赫爾戈蘭島我們固然有興趣,隻是不知道首相開出的價碼如何?”赫伯特淡淡說道。
“維圖,如果貴國願意把維圖轉讓給英國政府,並保證不在東非進一步擴張勢力,同時將德國在薩摩亞的權利轉交給英國政府,那麽我們樂於做這個交換。”索爾斯伯裏笑了笑說道。
“首相的胃口未免也太大了,讓我們用一個王國、兩個大島以及在讚比西河中遊流域巨大的潛在權益去換取北海岸邊的一堆礁石?哼……哼,”赫伯特冷哼一聲,道:“我們沒有興趣。如果首相還打算在德國和阿根廷之間做些什麽,我想您也會失望的,德國還沒有弱小到任人拿捏的程度。皇帝陛下計劃在秋季邀請亞曆山大三世沙皇和約瑟夫皇帝在波茨坦聚會,‘三皇同盟’並非遙不可及的事情。”
“侯爵,您也不用威脅我,而且我並非漫天要價。赫爾格蘭島的巨大價值您也許不能理解,但貴國海軍的人士一定似乎可以理解的。直布羅陀也同樣是彈丸之地,可其他國家就算拿十個維圖來交換,我們都不會浪費哪怕一秒鍾去考慮。您覺得我的話有道理嗎?”索爾斯伯裏依然笑吟吟的說道。
“嗬嗬,那就不要交換好了。我爭取說服那些海軍將領,讓他們失去對赫爾戈蘭島的興趣,首相覺得如何?”赫伯特笑著說道。之前,他曾專門和威廉討論過這個問題,他雖然十分看重赫爾戈蘭島的價值,但威廉卻是不以為意,用威廉的話說:當前時刻,隻有能帶來經濟利益的地方我才會感興趣。
報道刊發後,英國公眾一方麵滿足於自己“大國威權”的意淫,另一方麵由於威廉對英國所表現出的“客觀的友善”,使得倫敦市民對於威廉產生了極大的好感,甚至超過了他們的維多利亞大公主的丈夫――著名的英國式自由主義的信仰者弗裏德裏希三世。
威廉對於猶太人的寬容和接納,在烏幹達問題上對英國的理性的善意回應,以及對德國自身定位的明確認識,這些都讓英國人感到欣慰,因為這一切都符合“有邏輯的英國人”自己的看法。
在一片褒揚和稱讚聲中,維多利亞女王和威廉的母親“維多利亞長公主”都十分的高興,奧古斯塔自然也是極為光彩。
但另一邊,老狐狸索爾斯伯裏卻皺著眉頭盤算著下一步的打算。
在原本的計劃中,索爾斯伯裏是想著在任內完成和德國的“終極清算”的。他計劃和德國在非洲問題、薩摩亞問題以及對奧國責任的分擔問題上全部達成協議,當然一定要是對英國有利的“協議”。
為此,他打算在下半年和德國完成預備談判,並在年底前後簽署條約――那是對選情影響最關鍵的時期。[]
屆時,德國方麵隻能跟著他的步子走,否則他是不介意采取嚴厲措施的。因為在他看來,英德兩國的緊張關係照樣會給他加分。當然,這一邏輯的前提是英國選民對德國的普遍態度是“羨慕妒忌恨”,而非其他。
此前,德國在烏幹達問題上“十分光棍”的讓步已經他的計劃有些落空,如今威廉的來訪終於讓他不得不開始做新的打算。
他相信,英德兩國密切的王室關係在威廉來訪後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並將正麵影響英德兩國政府關係和民眾的一般性看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在選舉前貿然采取惡化英德關係的行動,最終結果將會難以估計。
所以,獲得當下的確定性收益才是最佳選擇。
隻要“英德協議”對英國不算吃虧,那麽民眾都是樂於見到的,而這自然都是他“老索”的外交成就。
既然如此,索爾斯伯裏自然不會再猶豫下去,因為現在他手裏正握著一顆轉瞬即逝的砝碼。
接下來的兩天,威廉和奧古斯塔在英國幾個主要城市參觀訪問並遊山玩水,赫伯特卻在唐寧街10號開始了和索爾斯伯裏的緊張談判。
“赫伯特侯爵,以我們之間的關係,您就不用隱瞞了什麽了,我們其實一早就知道了威廉陛下親赴阿根廷的主要目的。(.無彈窗廣告)不過您也不用緊張,大英帝國富有四海,對於友邦的成就是不會妒忌的。”索爾斯伯裏以一副和藹之中略顯傲慢的腔調說道。
對於英國人提前獲悉阿根廷和德國的土地買賣一事,赫伯特並不感到奇怪,阿根廷也是議會政治,而且中間還涉及到英國銀行團,所以這種事情是根本無法隱瞞的。
“既然如此,女王陛下的政府和索爾斯伯裏首相您是打算支持我國在美洲的開拓了?”赫伯特揚了揚眉毛,微笑著反問道。
“當然支持,雖然英國銀行家不希望德國政府花錢購買阿根廷的那片不毛之地,但是出於英德友好的考慮,我從內心希望威廉皇帝陛下的政府能夠獲得成功。”索爾斯伯裏微笑著說道。那副和藹而真誠的麵孔放到哪兒都是一位慈祥的老爺爺,而不會讓人聯想到“笑裏還能藏刀”。
赫伯特自然聽出索爾斯伯裏話裏有話,遂說道:“首相,我們是老朋友,您請直言。”
“我打算以此為契機和貴國簽署一份涉及英德間全部問題的諒解協議,不知道侯爵有沒有興趣。”索爾斯伯裏慢悠悠的說道。
“兩國間達成諒解自然是好事情,我怎麽會沒興趣呢?”赫伯特哈哈笑道,眼珠滴溜溜直轉,像是在急速思考著什麽。
“我近期注意到貴國海軍人士連續發出聲音,希望獲得我國的赫爾戈蘭島,我也了解到貴國正在基爾港附近修建一條溝通北海和波羅的海的運河,運河通航後,赫爾戈蘭島的戰略地位會大大提升,而且對德國海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難怪那些將軍們如此急不可待。”索爾斯伯裏打著哈哈說道,仿佛是在幫赫伯特分析問題。
“這些我自然了解,莫非首相大人是想把赫爾戈蘭島送給我國嗎,那可真就太感謝了!”赫伯特大笑著說道,以提升自己的氣勢。
“送自然是可以,隻不過可惜的是德國海軍卻沒有實力來拿。”索爾斯伯裏輕描淡寫的說道。這麽綿裏藏針的一句話,立刻便把赫伯特的氣勢打了下來。
赫伯特卻不以為意的說道:“如果德國海軍沒實力,那我就更沒實力了,我看我還是回去睡覺的好。”
自從俾斯麥去世後,赫伯特真正主政德國外交不過幾個月時間,但卻變得成熟了許多,比起前十年的進步都要大。因為那時的他僅僅是作為俾斯麥首相的兒子和傳聲筒,而非真正的決策人。
“嗬嗬,侯爵說笑了,想睡覺,我這首相府有的是房間,前幾次來英國,你不是還說在這裏睡的很舒服嗎。”索爾斯伯裏訕笑道。
“有勞首相掛心了,赫爾戈蘭島我們固然有興趣,隻是不知道首相開出的價碼如何?”赫伯特淡淡說道。
“維圖,如果貴國願意把維圖轉讓給英國政府,並保證不在東非進一步擴張勢力,同時將德國在薩摩亞的權利轉交給英國政府,那麽我們樂於做這個交換。”索爾斯伯裏笑了笑說道。
“首相的胃口未免也太大了,讓我們用一個王國、兩個大島以及在讚比西河中遊流域巨大的潛在權益去換取北海岸邊的一堆礁石?哼……哼,”赫伯特冷哼一聲,道:“我們沒有興趣。如果首相還打算在德國和阿根廷之間做些什麽,我想您也會失望的,德國還沒有弱小到任人拿捏的程度。皇帝陛下計劃在秋季邀請亞曆山大三世沙皇和約瑟夫皇帝在波茨坦聚會,‘三皇同盟’並非遙不可及的事情。”
“侯爵,您也不用威脅我,而且我並非漫天要價。赫爾格蘭島的巨大價值您也許不能理解,但貴國海軍的人士一定似乎可以理解的。直布羅陀也同樣是彈丸之地,可其他國家就算拿十個維圖來交換,我們都不會浪費哪怕一秒鍾去考慮。您覺得我的話有道理嗎?”索爾斯伯裏依然笑吟吟的說道。
“嗬嗬,那就不要交換好了。我爭取說服那些海軍將領,讓他們失去對赫爾戈蘭島的興趣,首相覺得如何?”赫伯特笑著說道。之前,他曾專門和威廉討論過這個問題,他雖然十分看重赫爾戈蘭島的價值,但威廉卻是不以為意,用威廉的話說:當前時刻,隻有能帶來經濟利益的地方我才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