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擔憂
1890德意誌霸權之路 作者:自由有多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從波羅的海和裏加方向撤軍的時候,威廉已經料到法國極有可能在近期宣戰,但是當開戰的消息傳來,他還是感到一絲莫名的緊張。
大國之間,戰爭一旦發動想要妥善收場會是十分困難的,尤其是在民族主義盛行的今天。
“陛下,看您思慮重重的樣子,莫非對開戰有些後悔了嗎?”9月3日的下午,開完軍事會議後,瓦德西陪同威廉在皇宮的後花園散步。一如威廉登基前,兩人曾經的親密關係。
“後悔倒是不至於,法國胃口太大了,讓我們把阿爾薩斯和洛林全都讓給他們,這怎麽可能。如果僅僅是梅斯,那麽我還會考慮一下。”威廉看似心不在焉的說了一句。
原來法國在宣戰前曾做出最後的“外交努力”,那就是他們希望和德國簽署一份全麵歸還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協議,在戰爭結束後將上述地區退還法國。
這樣獅子大開口般的勒索,無論威廉還是軍方都是根本無法接受的,雖然威廉有心和法國達成一份“分階段退還梅斯”的協議,但在軍方和普魯士內閣的聯合反對下最終不了了之。在他們看來,雖然梅斯從“道義上來說應該屬於法國”,但這座城市的軍事價值實在太大,既然20年前費盡心機得到了,哪有再拱手讓人的道理。[.超多好看小說]
“那陛下是對陸軍沒有信心,擔心我們無法擊敗法國嗎?”瓦德西繼續問道。
“法國如果也開始製造機槍,並且采用和我們同樣的辦法固守在凡爾登和圖爾的要塞裏,那麽我們又該怎麽辦呢?壕塹戰術給防禦方帶來的巨大優勢可不是我們的專利,法國人同樣擁有,而且馬克沁機槍早已在英國投入工業生產,法國人要想批量製造根本不費什麽力氣。”威廉說道。
“陛下的這些擔心布迪爾加龍和他手下的參謀們早就考慮過了。法德間的曆次戰爭的結果表明:隻有獲得會戰勝利的一方才能取得最終勝利,要想靠固守要塞是無法取得勝利的。所以法國不存在固守要塞,宣而不戰的可能,那樣做隻會讓俄國失望之下,提早退出戰爭而已。”瓦德西輕鬆的微笑道,一副“本帥了然於胸”的灑脫。
“如果是五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我絲毫不會懷疑你說的話,但是現在可就不好說了。因為你忽視了海軍,法國海軍的實力遠非我們所能匹敵,法俄海軍如果聯手是否會把我們的港口全部封鎖?那樣的話,我們的海外貿易如何維係?”
聽了威廉的話,瓦德西微微皺眉,片刻後,他平靜的說道:“關於這種可能我曾經和海軍大臣做過溝通,他認為依靠赫爾戈蘭島上岸防工事配合魚雷快艇,有把握阻止法國戰艦靠近我們的海岸。(.)至於海外貿易,陛下,戰爭不會持續太長時間,而且我相信懸掛女王陛下旗幟的商船在公海上應該不會遭到法國人不公正的待遇,因此您大可放心。”
“但願霍爾特的話能夠應驗。”威廉悠悠的說道。
雖然瓦德西所說的情況威廉一清二楚,但從對方的口裏說出來,多少能讓自己感到一絲安慰和寬心。
其實威廉的擔心是多餘的,曆史上一戰和二戰期間,英國之所以能夠徹底封鎖德國,在於其采取了遠程封鎖的辦法,把封鎖線放在了法羅群島一線。而此時的法國海軍還遠遠不具備這個實力;至於近岸封鎖,由於水雷和魚雷艇的威脅,並不具備太強的可執行性。
在戰前的預案裏,海軍方麵提出開戰後禁止所有商船懸掛德國國旗進入大西洋,同時在日德蘭灣的德國領海內設立水雷陣地,隻留下一條不太寬的通商航道,航道盡頭的不遠處便是赫爾戈蘭島。如此一來,法**艦除非冒著被要塞炮攻擊以及觸雷的風險否則是無法攻擊德國港口的。
至於在公海上查扣商船或者強行買賣,隻要英國還保持善意中立,那就隻會是遙遠的傳說。
雖然對於北海沿岸港口的防禦很有信心,並且也不擔心海外貿易受到法國的阻撓,但是海軍司令沃特福德將軍還是憂心忡忡。畢竟,法國是那個時代僅次於英國的海軍二號強國,其實力十分接近英國海軍而甩出緊隨其後的俄國海軍幾條街的距離。
法國在全世界有著廣闊而分散的殖民地,從西印度群島到南太平洋,從東南亞到非洲內陸。為了維係龐大的殖民地,法國海軍在建設過程中曆來都是戰列艦和巡洋艦並重,這一點是俄國所無法比擬的。
在1880年-1890年間,法國海軍下水13條軍艦,其中戰列艦僅有5艘,平均噸位達到一萬噸。巡洋艦雖然噸位略小,但排水量5000噸以上的大型巡洋艦亦不在少數,其中羅姆號更是那個時代最先進的裝甲巡洋艦。
雖然德國在1880-1890年間下水的軍艦也多達11條,但大部分是2000噸左右的小艦,總噸位連法國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法國海軍固然由於要兼顧地中海和遠洋殖民地的緣故而無法集中全部艦艇北上波羅的海,但母港位於布雷斯特的法國大西洋艦隊還是集中了法國海軍的大半艦艇,位於土倫港的地中海艦隊則集中了另外以小半,當然,位於越南的遠東艦隊、馬提尼克的加勒比分艦隊、達喀爾的非洲分艦隊等等都是擁有一些比較先進的巡洋艦。
沃特福德將軍的擔心在於如果法國的大西洋艦隊北上和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匯合,那麽就算德國海軍使出吃奶的勁也是打不過的,雙方的噸位對比是1:4,戰力對比是1:5,因為法國在1884年以後下水的軍艦全部采用140毫米速射炮,且航速和防護全麵優於德艦。在穆胡灣海戰中大顯神威的“艾琳”號算是德國巡演艦中的王牌,德軍隻有這麽一艘,但同檔次軍艦法國海軍卻有不下六艘,且噸位都在6000噸以上,比“艾琳”號還要高出一籌。
“如果法國海軍進入波羅的海,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利用小型巡洋艦、淺水岸防鐵甲艦和魚雷艇與敵軍在近岸水域周旋,必要的時候要在奧得河河口、羅斯托克等重要航線布設水雷。由此可能給沿海漁民造成的恐慌應早作準備。”在隨後海軍局呈給內閣的一份備忘錄中說道。
大國之間,戰爭一旦發動想要妥善收場會是十分困難的,尤其是在民族主義盛行的今天。
“陛下,看您思慮重重的樣子,莫非對開戰有些後悔了嗎?”9月3日的下午,開完軍事會議後,瓦德西陪同威廉在皇宮的後花園散步。一如威廉登基前,兩人曾經的親密關係。
“後悔倒是不至於,法國胃口太大了,讓我們把阿爾薩斯和洛林全都讓給他們,這怎麽可能。如果僅僅是梅斯,那麽我還會考慮一下。”威廉看似心不在焉的說了一句。
原來法國在宣戰前曾做出最後的“外交努力”,那就是他們希望和德國簽署一份全麵歸還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協議,在戰爭結束後將上述地區退還法國。
這樣獅子大開口般的勒索,無論威廉還是軍方都是根本無法接受的,雖然威廉有心和法國達成一份“分階段退還梅斯”的協議,但在軍方和普魯士內閣的聯合反對下最終不了了之。在他們看來,雖然梅斯從“道義上來說應該屬於法國”,但這座城市的軍事價值實在太大,既然20年前費盡心機得到了,哪有再拱手讓人的道理。[.超多好看小說]
“那陛下是對陸軍沒有信心,擔心我們無法擊敗法國嗎?”瓦德西繼續問道。
“法國如果也開始製造機槍,並且采用和我們同樣的辦法固守在凡爾登和圖爾的要塞裏,那麽我們又該怎麽辦呢?壕塹戰術給防禦方帶來的巨大優勢可不是我們的專利,法國人同樣擁有,而且馬克沁機槍早已在英國投入工業生產,法國人要想批量製造根本不費什麽力氣。”威廉說道。
“陛下的這些擔心布迪爾加龍和他手下的參謀們早就考慮過了。法德間的曆次戰爭的結果表明:隻有獲得會戰勝利的一方才能取得最終勝利,要想靠固守要塞是無法取得勝利的。所以法國不存在固守要塞,宣而不戰的可能,那樣做隻會讓俄國失望之下,提早退出戰爭而已。”瓦德西輕鬆的微笑道,一副“本帥了然於胸”的灑脫。
“如果是五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我絲毫不會懷疑你說的話,但是現在可就不好說了。因為你忽視了海軍,法國海軍的實力遠非我們所能匹敵,法俄海軍如果聯手是否會把我們的港口全部封鎖?那樣的話,我們的海外貿易如何維係?”
聽了威廉的話,瓦德西微微皺眉,片刻後,他平靜的說道:“關於這種可能我曾經和海軍大臣做過溝通,他認為依靠赫爾戈蘭島上岸防工事配合魚雷快艇,有把握阻止法國戰艦靠近我們的海岸。(.)至於海外貿易,陛下,戰爭不會持續太長時間,而且我相信懸掛女王陛下旗幟的商船在公海上應該不會遭到法國人不公正的待遇,因此您大可放心。”
“但願霍爾特的話能夠應驗。”威廉悠悠的說道。
雖然瓦德西所說的情況威廉一清二楚,但從對方的口裏說出來,多少能讓自己感到一絲安慰和寬心。
其實威廉的擔心是多餘的,曆史上一戰和二戰期間,英國之所以能夠徹底封鎖德國,在於其采取了遠程封鎖的辦法,把封鎖線放在了法羅群島一線。而此時的法國海軍還遠遠不具備這個實力;至於近岸封鎖,由於水雷和魚雷艇的威脅,並不具備太強的可執行性。
在戰前的預案裏,海軍方麵提出開戰後禁止所有商船懸掛德國國旗進入大西洋,同時在日德蘭灣的德國領海內設立水雷陣地,隻留下一條不太寬的通商航道,航道盡頭的不遠處便是赫爾戈蘭島。如此一來,法**艦除非冒著被要塞炮攻擊以及觸雷的風險否則是無法攻擊德國港口的。
至於在公海上查扣商船或者強行買賣,隻要英國還保持善意中立,那就隻會是遙遠的傳說。
雖然對於北海沿岸港口的防禦很有信心,並且也不擔心海外貿易受到法國的阻撓,但是海軍司令沃特福德將軍還是憂心忡忡。畢竟,法國是那個時代僅次於英國的海軍二號強國,其實力十分接近英國海軍而甩出緊隨其後的俄國海軍幾條街的距離。
法國在全世界有著廣闊而分散的殖民地,從西印度群島到南太平洋,從東南亞到非洲內陸。為了維係龐大的殖民地,法國海軍在建設過程中曆來都是戰列艦和巡洋艦並重,這一點是俄國所無法比擬的。
在1880年-1890年間,法國海軍下水13條軍艦,其中戰列艦僅有5艘,平均噸位達到一萬噸。巡洋艦雖然噸位略小,但排水量5000噸以上的大型巡洋艦亦不在少數,其中羅姆號更是那個時代最先進的裝甲巡洋艦。
雖然德國在1880-1890年間下水的軍艦也多達11條,但大部分是2000噸左右的小艦,總噸位連法國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法國海軍固然由於要兼顧地中海和遠洋殖民地的緣故而無法集中全部艦艇北上波羅的海,但母港位於布雷斯特的法國大西洋艦隊還是集中了法國海軍的大半艦艇,位於土倫港的地中海艦隊則集中了另外以小半,當然,位於越南的遠東艦隊、馬提尼克的加勒比分艦隊、達喀爾的非洲分艦隊等等都是擁有一些比較先進的巡洋艦。
沃特福德將軍的擔心在於如果法國的大西洋艦隊北上和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匯合,那麽就算德國海軍使出吃奶的勁也是打不過的,雙方的噸位對比是1:4,戰力對比是1:5,因為法國在1884年以後下水的軍艦全部采用140毫米速射炮,且航速和防護全麵優於德艦。在穆胡灣海戰中大顯神威的“艾琳”號算是德國巡演艦中的王牌,德軍隻有這麽一艘,但同檔次軍艦法國海軍卻有不下六艘,且噸位都在6000噸以上,比“艾琳”號還要高出一籌。
“如果法國海軍進入波羅的海,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利用小型巡洋艦、淺水岸防鐵甲艦和魚雷艇與敵軍在近岸水域周旋,必要的時候要在奧得河河口、羅斯托克等重要航線布設水雷。由此可能給沿海漁民造成的恐慌應早作準備。”在隨後海軍局呈給內閣的一份備忘錄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