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抵達羅馬後,首先前往梵蒂岡拜會了教宗利奧十三世,為此惹得意大利國王翁貝托十分不滿,不過威廉卻絲毫不以為意,這就是強者的權力。


    利奧十三世是第一個非貴族的資產階級教皇(1878-1903),原名阿基諾佩契,生於羅馬南部山區的一個中上等家庭。1843年,作為教皇格列高列十六世的全權代表,總領主教銜派駐布魯塞爾,他曾訪問過科隆、倫敦和巴黎,對歐洲的工業化和議會製度有所了解。1846年在佩魯賈教區任主教。1853年任樞機主教,繼續在佩魯賈教區任職,1877年前往教廷,任事務長,開放梵蒂岡珍藏,鼓勵研究聖經。1878年2月任教皇,他是梵蒂岡喪失教皇國以後當選的第一位教皇。


    他在擔任教皇的25年裏,竭盡全力企圖恢複教皇國,他曾向俾士麥、約瑟夫一世,甚至法國的第三共和國尋求幫助一起反對意大利。利奧十三世曾60次正式抗議意大利對教會的掠奪,直到20世紀他還堅持要求意大利天主教信徒執行“不參政”的政策(可見意大利人不愛國是有原因的)。


    盡管利奧十三世利用其他國家企圖恢複教皇國的努力完全失敗了,但是他的確為羅馬教廷贏得了新的道德影響力。1903年利奧十三世去世時,意大利和羅馬教廷之間的“羅馬問題”已不再是人們熱情關注的問題。


    不過此時的利奧十三世還正在忙著恢複“教皇國”的興頭上,為此他對威廉這個新教皇帝也表現出最大的尊崇,當威廉提到德國政府在過去十年中在西部地區打壓天主教勢力,並和梵蒂岡敵對時,這位慈祥的老人直接擺擺手,說道:“往事都已經不記得了。”


    對於教宗再三提出的幫助恢複教皇國的要求,威廉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支持,但是話裏話外留下了活口。[]


    威廉表示,作為天主教世界最高的兩位世俗領袖,如果約瑟夫皇帝和新晉登基的菲利普國王願意就此采取行動的話,那麽德國一定會重新考慮此事。


    教宗對於威廉的答複感到滿意,因為俾斯麥時代的德國政府曆來是明確維護意大利的統一,而阻止恢複教皇國的。


    結束了對梵蒂岡的訪問後,威廉乘坐意大利國王的禦用馬車來到位於羅馬市西郊的奎裏納爾宮。這座宮殿坐落於羅馬七丘之一奎利那雷山,1871年羅馬並入意大利王國後,這座原本是教宗的宮殿被改為國王的王宮。


    翁貝托國王在克利斯皮首相的陪同下,以最隆重的方式歡迎威廉到來。這些在威廉看來自然是應該的,如果對於他這位能決定意大利命運的人還禮數不周的話,那反倒奇怪了。


    在會客廳落座後,翁貝托國王首先對於意大利政府未能在法國對德宣戰的第一時間給於友邦以支援而表示歉意,他說道:“這絕對是一起不應該發生的政治事故,而最主要的肇事者焦利蒂首相已經因此而被議會趕下了台。”


    “陛下多慮了,以我國陸軍的實力在一段時期內防禦法國的進攻還是沒問題的。所以,雖然貴國參戰略晚,不過並不影響最終的結果。我代表全體德國人民對於陛下和意大利人民在最關鍵的時刻給於軍事上的全力支援表示忠心的感謝。”威廉十分客氣的回答道。


    隨後,克利斯皮首相主動提出希望能和德國續簽三國同盟條約,並且還暗示他為了協調蒂羅爾-威尼斯鐵路的事情,向國內的親英派勢力做出了很大讓步。


    對此,赫伯特自然是代表威廉感謝一番,不過隨即威廉話鋒一轉說起了非洲問題。


    “一個國家要想實現大國地位,在海外擁有權益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兩國是歐洲最晚形成的民族國家,因此錯過了最早一波攫取殖民地的天賜良機,不過現在奮起直追並不算晚。由於我國在剛剛簽署的《法蘭克福條約》中已經和法國達成諒解,因此新的同盟條約一定是不能針對法國的。故而,我建議條約應該以三國在非洲和近東的一致行動做為基本出發點。”威廉十分堅定的說道。


    威廉的一番話深合克利斯皮的心意,這位以手段強硬著稱的首相一心想著在非洲擴張意大利勢力,恢複羅馬帝國榮耀,曆史上,他為此付出了阿杜瓦戰敗的慘痛代價。――意埃戰爭是世界近代史上非洲國家擊敗白人殖民者並獲得戰爭賠款的唯一戰例。


    “陛下的建議符合當前的政治形勢,隻是不知道貴國有無具體的行動方略?”克利斯皮首相不露聲色的說道。


    “我國的計劃是這樣的,德國支持哈布斯堡帝國和意大利王國在昔蘭尼加和的黎波裏展開行動,如果為此被迫和土耳其帝國爆發戰爭亦在所不惜。戰爭勝利後,兩國平分土地,德國則在其他地區獲得補償。比如意屬提格雷地區南端的阿薩布港。”赫伯特談笑風生的說道,在外交場合他的“大師範兒”是越來越足了。


    克利斯皮和翁貝托國王交換了一下眼色後說道:“不知貴國能為我國在北非的行動提供怎樣的幫助?”


    “既然對手是虛弱的奧斯曼帝國,我覺得隻要我國能提供一筆優惠的戰爭貸款,剩下的事情意大利的將軍們便可以解決了。”赫伯特很隨意卻顯得十分親切的說道。


    “這的確是好主意。”聽了赫伯特的話,克利斯皮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意大利政府自成立起財政就不寬鬆,剛剛在對法作戰中消耗了大量戰略物資,卻毫無所獲,因此進一步加重了軍費的籌措難度。


    此外,克利斯皮首相還有自己的盤算,那就是依靠德國的貸款而進一步拉近和德國的關係,從而得以保證國家的安全。


    無論翁貝托國王還是意大利議會,當前最為擔心的就是法國在恢複王政後會和哈布斯堡帝國聯手複辟教皇國在中意大利的統治,那將使亞平寧半島再次變得四分五裂。


    威廉在羅馬僅停留了一天,在大的合作框架敲定後,便起身前往威尼斯參加鐵路的奠基儀式。


    在翁貝托國王和意大利政府高官的陪同下,威廉乘坐火車一路北行。沿途經過博洛尼亞、帕爾馬、佛羅倫薩等曆史名城,文藝複興時代的氣息撲麵而來。


    列車經過整整一天的行駛,在當天傍晚跨過波河大橋後便進入威尼斯省境內。


    威尼斯省的首府便是威尼斯市,這是地中海沿岸的曆史名城,在整個中世紀時代和近代早期,輝煌了長達千年之久。


    威尼斯市區由118個小島組成,並以177條水道、401座橋梁連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稱。時至現代,威尼斯依然意大利東北部,亞得裏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的最重要港口。


    水城威尼斯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代城市建築的精華,如今也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上帝將眼淚流在了這裏,卻讓它更加晶瑩和柔情,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


    到達威尼斯後,威廉下榻在總督宮,這是奧地利帝國在統治威尼斯期間的最高權力機構所在地,也是拉德茨基元帥和馬克西米連大公等曆史名人生活過的地方。


    當晚,威廉會見了鐵路相關的商業界代表和德國僑民領袖以及領事館的工作人員,了解了有關這條鐵路的一些具體情況。


    按照德奧兩國的協議,蒂羅爾-威尼斯鐵路由德意誌聯邦鐵路局、意大利國家鐵路公司和蒂羅爾邦政府聯合投資興建的。前者資金主要來源於貼現公司的貸款,後者則依靠維也納國民銀行的支持,至於意大利國家鐵路公司則是依靠倫敦金融集團的融資。


    鐵路北起巴伐利亞境內的羅森海姆,經蒂羅爾境內的兩座主要城市:因斯布魯克和特倫特,直達規劃中的威尼斯新港。


    鐵路全長396公裏,因為要跨越阿爾卑斯山,所以橋梁和隧道的長度就占到了總長的一半以上,建築總預算高達8000萬馬克,其中德國境內部分為6500萬馬克。


    第二天上午,威廉興致勃勃的出席了鐵路的奠基儀式,不過儀式的現場氣氛格外緊張,使威廉感到頗為意外。


    回去的路上,當威廉問起時,德國駐威尼斯領事詳細說明了情況。


    原來,這條鐵路作為德國西南部地區出海的必經之路,盈利前景極好,以至於威尼斯本地人非常想從中分一杯羹。不過意大利中央政府本著有錢自己賺的原則,堅決不同意威尼斯地方政府介入。


    為此,威尼斯人連續組織了數次示威活動,不過均被警察驅散。


    “威尼斯人的真實意願是想建立一個獨立的威尼斯共和國的,在1866年法國把威尼斯移交給意大利的時候,曾經舉行過一次全民公投,當時意大利政府用不光彩的手段壓製了本地人的意願,最終人為製造出一個荒唐的數據:99.5%的威尼斯人同意加入意大利王國。拿破侖二世因為欠了意大利王室一個承諾,因此也就顧不上威尼斯人的本來意願了。”馬車上,赫伯特將一些外交上的隱秘往事講給威廉聽。


    “那為什麽後來威尼斯人不繼續尋求獨立呢?”威廉不解的問道。


    ……………………………………………………


    兄弟們,求推薦求收藏求書評,大家一起把本書打造成合理黨的精品之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90德意誌霸權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自由有多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自由有多遠並收藏1890德意誌霸權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