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11月底,威廉在北蒂羅爾重要城市因斯布魯克會見了“自由威尼斯運動”的領導人曼寧。(.)


    威尼斯要求獨立的訴求由來已久,曆史上,威尼斯(包括倫巴第)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存在了千年之久,在歐洲僅次於羅馬帝國。而意大利直到1860年代以前,都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


    意大利王國建立後,曾竭力反對奧地利統治,大聲呼喚民族統一的威尼斯人突然發現,他們依然沒有獲得自由。


    1866年戰爭後,他們是被拿破侖三世直接賣給了意大利,連起碼的自治條件都沒有機會提出。


    於是,為了防止威尼斯生出不臣之心,當地的公務員和警察部隊全部從南方地區派來。這使得在經濟上富裕得多的大部分威尼斯人都感到困惑。


    明明已經建立了民族國家,可是依然有置身異國的感覺。


    曼寧的伯父是威尼斯獨立運動的先驅,他反對奧地利的統治,在1848年大革命中建立威尼斯共和國。當撒丁王國被擊敗好,威尼斯共和國在拉德斯基的大軍圍剿中依然堅持了兩年之久。


    意大利統一後,曼寧認為威尼斯人最高的政治目標並未達到――他們希望在意大利王國的框架內獲得較高的自治地位。


    所以,他夥同一批誌同道合的年輕學者建立了“自由威尼斯”,致力於以非暴力的手段謀求自治權利。


    1892年下半年,瓦德西在威尼斯的特使和曼寧建立了聯係,雙方經過幾次會麵逐漸達成基本的信任。


    不過直到快年底的時候,曼寧才決定和德國人合作,因為此時波旁和哈布斯堡王室已經明確放出話來,希望恢複教皇國在中意大利的統治。


    一般來說,在意大利問題上,法國和奧地利達成一致,德國不反對的話,那麽其他列強是很難插手的。


    與此同時,德國國內也開始鼓吹威尼斯獨立的必要性。


    以“建立大德意誌的中歐”為標榜的極右翼政論報紙――著名的《奧格斯堡總匯報》在《維也納條約》簽訂的紀念日在頭條位置匿名發表了一篇題為“波河――我們的權力邊界”的文章。


    文章中說道:“在過去的整整幾個世紀中,北意大利較之比利時在更大程度上是法國人和德國人逐鹿的場所。占領比利時和波河穀地總是進攻者必要的條件,無論是德國進攻法國或法國進攻德國都是這樣;隻有占領這些地方才能充分可靠地掩護攻入法國或德國的軍隊的後方和翼側。隻有比利時和北意大利完全中立,這種常規才能發生例外;但是這樣的情況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出現過。


    自帕維亞會戰以來,在波河流域的戰場上,間接決定著法國和德國的命運,直接決定著意大利的命運。自近代大規模的常備軍出現以來,由於德國和法國力量的不斷增長,由於意大利在政治上的解體,古意大利,也就是盧比康河以南的意大利已失去任何軍事價值,隻要占領舊南阿爾卑斯的高盧,隨之就必然能統治整個狹長的亞平寧半島。


    北意大利乃是意大利的精華所在,廣義上包括波河和艾契河流域以及**沿岸、羅曼尼亞沿岸和威尼斯沿岸,這個地區人口最稠密,農業最繁榮,工業最發達,商業也最活躍。半島(即那不勒斯和教皇國)的社會發展比較緩慢;從軍事觀點來看,這些地區已經有幾世紀沒有起過任何作用了。過去誰占領了波河穀地,切斷了半島同大陸的陸上交通,誰就能夠一有機會就不費力地征服整個意大利。法國人在革命戰爭中曾兩次做到這一點;奧地利人在最近這一世紀也曾兩次獲得這樣的結果。因此,隻有波河和艾契河流域才具有軍事意義。


    當我們自己享受著民族國家所普遍具有的自由的時候,自然不會妒忌於北意大利人獲得同樣的自由,因為無論從文化還是從經濟上,這裏都是歐洲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假如把威尼斯-倫巴第看成一個整體,那麽其綜合實力足以使其成為超越西班牙的地區性強國。


    不過,我們驚奇的發現,現今的威尼斯人並未獲得他們想要的那種自由的生活。


    而且,隨著南方地區納稅人口的增長,整個北意大利的政治權利還在逐步的喪失,絲毫沒有回轉的可能。當巴伐利亞至地中海的鐵路建成後,威尼斯地區和德國南部的聯係將更甚於他們和半島地區的聯係。假如教皇國的權力得以恢複,那麽我們不難看出,隻有一個獨立的威尼斯才是符合他們自身利益和本地區各大國利益的終極穩定形態。”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瓦德西,不過在《奧格斯堡總匯報》上闡述意大利政策,他卻不是第一人。半個多世紀以來,很多德軍的戰略專家和軍事權威都在這份由施瓦本地區的貴族們資助的報紙上發表過有關意大利的文章,從萊因哈特到曼陀菲爾不一而足。


    施瓦本是中世紀的一個公國,後來被合並入巴伐利亞王國。這裏物產豐富、風景優美,烏爾姆要塞更是法國人經萊茵河上遊進窺中歐的戰略要點。當地貴族和人民在感情上普遍支持維也納的哈布斯堡王朝,不僅僅因為宗教,還因為相似的生活習慣和普遍的氣質。


    不過,隨著蒂羅爾從奧地利轉入德國,該地區和奧地利的傳統聯係變得比以前少了許多。(1866年失去威尼斯後,奧地利便失去了自由聯絡蒂羅爾的道路,最方便的一條大路是借道德國,從薩爾茨堡經慕尼黑至因斯布魯克。所以,巴伐利亞南部和奧地利的經濟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而蒂羅爾作為孤懸在外的飛地也讓奧地利感到頗為的雞肋。)


    1892年年底,包括施瓦本在內的整個巴伐利亞甚至於德國南部都在密切的關注著威尼斯的一舉一動,因為威尼斯一旦獨立將會很容易和德國達成關稅同盟,那麽地中海的港口就會成為該地區對東方貿易的最為便捷的通道。


    ……………………………………………………


    今日第二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90德意誌霸權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自由有多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自由有多遠並收藏1890德意誌霸權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