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瓦德西條陳
1890德意誌霸權之路 作者:自由有多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聽說美洲的種植園大多都是從遙遠的東方招募契約工人的,李希霍芬教授在他的著作中也特別提到中國富有勞動力的情況。他說中國人對工資的要求很低,大概隻有我們的五分之一。那是1860年左右的樣子。”威廉囉囉嗦嗦說了一堆,瓦德西聽後,心中飛快的計算著。
19世紀的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龐大的經濟體之一,但是過多的人口使得農業的產出幾乎全部被內部消耗,沒有存量財富的積累,帝國經濟完全陷入停滯狀態。此時的西方世界卻靠著大航海和工業革命擺脫了近代早期的馬爾薩斯人口危機,經濟迸發出巨大的活力。
“陛下真是博學多聞,我隻是聽我妻子說過,1860年代曾經有美國公司招募中國工人參與西部太平洋鐵路的建設。我想,如果這些亞洲人真的能夠勝任體力繁重的勞動而對工資的要求如此之低,那麽我們的確應該嚐試一下。”
威廉點點頭道:“此事就交給新成立的總參謀部戰略資源處去辦。中國人口眾多,資源豐富而且貿易自由,是值得我們下功夫好好研究的。另外,我還有一個具體想法,假如引進中國勞工的辦法可行,那麽我們可以用管理鐵路的方式管理全部的煤礦和礦山。中國人和我們語言不通,膚色不同,很難和外界溝通,因此十分便於軍事化管理,不知你覺得可行否?”
“這自然是極好的。”瓦德西笑嗬嗬的說道:“我國的鐵路可是全世界最高效的,我記得我妻子第一次來德國的時候,在站台上看到一個工長向手下的兩個工人布置任務,第一句說道‘立正’,結果把她驚得瞠目結舌。現在每每想起還覺得好笑。”
威廉聽後也哈哈大笑起來。
德國幹線鐵路全部為國家所有,采用準軍事化管理,鐵路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全部是帶著軍銜的,所以哪怕基層的一個小小的維修班開會,也要先立正、後稍息,再正式開始。
“還有一件事。”威廉皺著眉邊想邊說道:“年初以來來自國外的軍艦訂貨格外增加。先是玻利維亞政府買走了兩條7000噸級的老式鐵甲艦,並且訂購了兩條我們最新設計的小型裝甲巡洋艦;然後威尼斯海軍向漢堡的造船廠訂購了兩條由意大利人設計的排水量7000多噸的大型巡洋艦;上周日本的青木公使聽說我們要處理一批老式軍艦後也十分感興趣,甚至指名要購買‘威廉國王’號。據說,日本政府有意加速擴張海軍,對於本次海軍訂貨十分重視,其海軍部長將在兩個月後訪問歐洲,屆時在訂單的競爭中我們務必不能輸給英國人。”
“陛下所言極是,不過日本作為我們的秘密盟邦,按照條約規定是應該優先從我國采購軍事物資的。”
“條約是死的,人卻是活的,再說我們的造船技術和規模到底趕不上英國人。日本海軍如果要訂造排水量超過15000噸的大型戰列艦恐怕我們還沒有能力建造的,甚至連合適的船台恐怕都沒有。”
“那陛下的意思是?”瓦德西上身微微向前探出,屏息凝神說道。
“我覺得我們應該提前製造出一些聲勢來,讓我們的造船廠在氣勢上起碼不輸給英國同行,這樣才能給日本人留下德國工業實力雄厚的印象。”
“嗯,陛下倒是和我想到一塊去了。從去年以來,皇家海軍造船廠陸續投入1500萬馬克,更新設備和建造新的船台,廠區麵積擴大了一倍,規模已經不比任何英國船廠遜色了。”瓦德西頗為得意的說道。
“隻有海軍造船廠一家還是有些不夠的,而且外**艦訂單大多是由私人船廠接下,因此應該在政策上支持幾家規模最大的造船廠,讓他們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輕裝上陣,立於不敗之地。”威廉道。
“陛下的建議我記下了,回去後馬上讓人著手研究此事。”
威廉點了點頭,然後繼續翻看著手中的條陳,緩緩的說道:“你所說的設立帝國經濟部和大規模增加殖民地開發貸款都是可行的,放心大膽去做。至於取消全部直接稅,增加間接稅和建立煙草和酒類專賣製度的想法雖然不錯,但是還應慎重考慮,循序漸進的執行才好。如果遇到什麽困難需要我出麵盡管來告訴我就是。”
瓦德西雙唇緊閉,默默的點點頭。繼而,威廉微笑著以讚許的口吻,歡快的說道:“伯爵,還記得你在出任首相前寫給我的那份條陳嗎?德意誌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當一切製約著我們的藩籬已經掃去,我們前進的步伐將勢不可擋。不久的將來,歐洲屬於我們,世界也會屬於我們。”
“是的,陛下,這就是我的目標。正如俾斯麥首相在1861年曾立下要統一德意誌的宏願。哈布斯堡三元帝國變得越發穩定的同時,他們中央政府的權力也在慢慢縮小。無論波蘭人、匈牙利人還是奧地利的德意誌人都在自覺和不自覺的向我們靠攏著,以柏林為中心的中歐帝國的輪廓已經越來越清晰,我願意把這看作是德意誌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的複活。羅曼語係各民族正在迅速地衰落著;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已經完全滅亡了;法國人目前也正衰落中。另一方麵,斯拉夫人完全無力建設真正的現代的國家,世界曆史的進程注定他們要德意誌化。因此,保持精神力量而又能完成曆史創舉的,就隻有日耳曼各民族了,但是其中新教的英國人已經深深陷入了議會民主下的唯我主義和實利主義,他們的命運必將隨著時間的流淌慢慢走向平庸。我確信,德國的崛起乃是天命所歸。純粹的德意誌的美德和年輕的“中歐大國”絕對有把握在未來不長的時間內爭得陸上和海上的世界霸權,從而開辟曆史的新紀元,那時德國在經過了長期休養生息之後將會重執牛耳,而其他各民族則將唯命是從。”瓦德西從座位上站起來,麵向威廉,精神亢奮的高聲說道。
這是他早先在一份秘密的條陳中寫給威廉的備忘錄,以表明自己的心誌。這份條陳一直存放在波茨坦皇宮的保險櫃裏,許多年以後,隨著德國國家檔案館解密的一批文獻資料才公諸於世。
從此,“瓦德西條陳”或者“波茨坦奏章”成為了一個史學界的專有名詞。
它開啟了德國國家實力狂飆突進的時代,確立了德國建立世界霸權的偉大夢想。
19世紀的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龐大的經濟體之一,但是過多的人口使得農業的產出幾乎全部被內部消耗,沒有存量財富的積累,帝國經濟完全陷入停滯狀態。此時的西方世界卻靠著大航海和工業革命擺脫了近代早期的馬爾薩斯人口危機,經濟迸發出巨大的活力。
“陛下真是博學多聞,我隻是聽我妻子說過,1860年代曾經有美國公司招募中國工人參與西部太平洋鐵路的建設。我想,如果這些亞洲人真的能夠勝任體力繁重的勞動而對工資的要求如此之低,那麽我們的確應該嚐試一下。”
威廉點點頭道:“此事就交給新成立的總參謀部戰略資源處去辦。中國人口眾多,資源豐富而且貿易自由,是值得我們下功夫好好研究的。另外,我還有一個具體想法,假如引進中國勞工的辦法可行,那麽我們可以用管理鐵路的方式管理全部的煤礦和礦山。中國人和我們語言不通,膚色不同,很難和外界溝通,因此十分便於軍事化管理,不知你覺得可行否?”
“這自然是極好的。”瓦德西笑嗬嗬的說道:“我國的鐵路可是全世界最高效的,我記得我妻子第一次來德國的時候,在站台上看到一個工長向手下的兩個工人布置任務,第一句說道‘立正’,結果把她驚得瞠目結舌。現在每每想起還覺得好笑。”
威廉聽後也哈哈大笑起來。
德國幹線鐵路全部為國家所有,采用準軍事化管理,鐵路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全部是帶著軍銜的,所以哪怕基層的一個小小的維修班開會,也要先立正、後稍息,再正式開始。
“還有一件事。”威廉皺著眉邊想邊說道:“年初以來來自國外的軍艦訂貨格外增加。先是玻利維亞政府買走了兩條7000噸級的老式鐵甲艦,並且訂購了兩條我們最新設計的小型裝甲巡洋艦;然後威尼斯海軍向漢堡的造船廠訂購了兩條由意大利人設計的排水量7000多噸的大型巡洋艦;上周日本的青木公使聽說我們要處理一批老式軍艦後也十分感興趣,甚至指名要購買‘威廉國王’號。據說,日本政府有意加速擴張海軍,對於本次海軍訂貨十分重視,其海軍部長將在兩個月後訪問歐洲,屆時在訂單的競爭中我們務必不能輸給英國人。”
“陛下所言極是,不過日本作為我們的秘密盟邦,按照條約規定是應該優先從我國采購軍事物資的。”
“條約是死的,人卻是活的,再說我們的造船技術和規模到底趕不上英國人。日本海軍如果要訂造排水量超過15000噸的大型戰列艦恐怕我們還沒有能力建造的,甚至連合適的船台恐怕都沒有。”
“那陛下的意思是?”瓦德西上身微微向前探出,屏息凝神說道。
“我覺得我們應該提前製造出一些聲勢來,讓我們的造船廠在氣勢上起碼不輸給英國同行,這樣才能給日本人留下德國工業實力雄厚的印象。”
“嗯,陛下倒是和我想到一塊去了。從去年以來,皇家海軍造船廠陸續投入1500萬馬克,更新設備和建造新的船台,廠區麵積擴大了一倍,規模已經不比任何英國船廠遜色了。”瓦德西頗為得意的說道。
“隻有海軍造船廠一家還是有些不夠的,而且外**艦訂單大多是由私人船廠接下,因此應該在政策上支持幾家規模最大的造船廠,讓他們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輕裝上陣,立於不敗之地。”威廉道。
“陛下的建議我記下了,回去後馬上讓人著手研究此事。”
威廉點了點頭,然後繼續翻看著手中的條陳,緩緩的說道:“你所說的設立帝國經濟部和大規模增加殖民地開發貸款都是可行的,放心大膽去做。至於取消全部直接稅,增加間接稅和建立煙草和酒類專賣製度的想法雖然不錯,但是還應慎重考慮,循序漸進的執行才好。如果遇到什麽困難需要我出麵盡管來告訴我就是。”
瓦德西雙唇緊閉,默默的點點頭。繼而,威廉微笑著以讚許的口吻,歡快的說道:“伯爵,還記得你在出任首相前寫給我的那份條陳嗎?德意誌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當一切製約著我們的藩籬已經掃去,我們前進的步伐將勢不可擋。不久的將來,歐洲屬於我們,世界也會屬於我們。”
“是的,陛下,這就是我的目標。正如俾斯麥首相在1861年曾立下要統一德意誌的宏願。哈布斯堡三元帝國變得越發穩定的同時,他們中央政府的權力也在慢慢縮小。無論波蘭人、匈牙利人還是奧地利的德意誌人都在自覺和不自覺的向我們靠攏著,以柏林為中心的中歐帝國的輪廓已經越來越清晰,我願意把這看作是德意誌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的複活。羅曼語係各民族正在迅速地衰落著;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已經完全滅亡了;法國人目前也正衰落中。另一方麵,斯拉夫人完全無力建設真正的現代的國家,世界曆史的進程注定他們要德意誌化。因此,保持精神力量而又能完成曆史創舉的,就隻有日耳曼各民族了,但是其中新教的英國人已經深深陷入了議會民主下的唯我主義和實利主義,他們的命運必將隨著時間的流淌慢慢走向平庸。我確信,德國的崛起乃是天命所歸。純粹的德意誌的美德和年輕的“中歐大國”絕對有把握在未來不長的時間內爭得陸上和海上的世界霸權,從而開辟曆史的新紀元,那時德國在經過了長期休養生息之後將會重執牛耳,而其他各民族則將唯命是從。”瓦德西從座位上站起來,麵向威廉,精神亢奮的高聲說道。
這是他早先在一份秘密的條陳中寫給威廉的備忘錄,以表明自己的心誌。這份條陳一直存放在波茨坦皇宮的保險櫃裏,許多年以後,隨著德國國家檔案館解密的一批文獻資料才公諸於世。
從此,“瓦德西條陳”或者“波茨坦奏章”成為了一個史學界的專有名詞。
它開啟了德國國家實力狂飆突進的時代,確立了德國建立世界霸權的偉大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