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須要統一,這一點沒有誰阻擋,誰要是阻擋,我蔡鍔第一個跟他過不去。但就是不知道大總統想要怎麽樣一個統一的辦法?”這是蔡鍔關心的問題,他需要知道張一凡的政治態度,需要知道張一凡想要建立什麽樣政體的國家。


    “我張一凡統一的辦法,不存在絕對的民-主或者是專製。第一點在民事一般整事上隻要不是涉及軍國大事的話,那麽必須要法律高過一切,包括大總統,實行法治;而軍國大事上則是實現人治,我不允許法律束縛經緯之才的作為;第二點那就是中央集權,地方民-主,軍國大事必須要有參謀謀劃,元首統一號令,軍權必須統一,不允許可以擁兵自重的存在,地方上我不允許專製,必須要民-主;第三點不允許世襲,不論是否有能力,都不允許世襲官職,包括我張一凡將來的子女斷然不會讓他們進入軍政兩界的高層,不允許任何一個藩王諸侯存在。治國關鍵不是在於選擇了什麽樣的政體,關鍵的是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民族是什麽文化,我們民族的文化培養了什麽樣人,是什麽樣的人在掌管政府,是什麽人在作為執行者。隻有將製度,法律,以及人,三者結合起來,才能打造一個盛世,單靠其中任何一個都是不現實的,都是不可能讓國家長治久安的。”張一凡說了自己思考了很多年的政治思想。


    “大總統的這番話確實讓蔡鍔大開眼界,想來也是不會有幾個人像大總統這般深究的,隻不過口口聲聲說是為了我漢族,那又為何要中央集權呢,莫非大總統想要當皇帝?當今世界上任何一個強大的國家他們都是實行民-主共和製的,中央集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已經不合適我們民族的發展了,隻有民-主和共和才能讓我們的民族更好的發展。(.)”蔡鍔確確實實的是一個主張共和民-主的人士,否則也不會在袁世凱稱帝的時候,斷然討回雲南進行討伐袁世凱了,如果張一凡想要當皇帝的話,他蔡鍔是肯定不會答應。


    “我張某人說過要中央集權,但是此生絕對不會稱帝,中央集權並不是要稱帝,倘若中央不集權的話,形勢就是像今天一樣,你是一個諸侯,我是一個諸侯,天下八百諸侯,那豈不是要大亂了。還有一點蔡將軍知道他們是為什麽要共和,為什麽要民-主嗎?”張一凡笑眯眯的問著蔡鍔,這個問題他不相信此時國內的人可以給出自己一個比較好的答案。


    蔡鍔還真的是被問住了,他隻知道列強是強大的,他們共和,所以中國想要強大也需要共和的,僅此而已,蔡鍔一臉不解的看著張一凡。


    “這個問題,我張某人也是隻懂得一點皮毛的,這裏麵涉及到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的。然而不管是民-主共和還是集權,他們都是沒有一個很明顯的界定,都是為了我們民族的強大而實施的手段,民-主共和不是目的,是手段而已。蔡將軍以為呢?”張一凡很是認真的看著蔡鍔。


    蔡鍔在思考,他意識到自己此前陷入了一種誤區,那就是為了民-主而民-主,為了共和而共和,現在他被張一凡點醒了,不過他覺得民-主是肯定需要的,專製的時代必然是要過去的。


    “那大總統以為我們不需要民-主不需要共和?”


    “蔡將軍大謬,我說的是要中央集權,而不是說的專製,專製出現的錯誤肯定是會被共和民-主要多得多,但是民-主共和也不能群龍無首。這一切的建設都是需要一步步的來,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建立一個民族的不朽功業不是你我幾個人可以完成的,是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和奮鬥的,我們隻能為他們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已。”


    “我知道,按照大總統的這種打算是要建立一個千秋功業,建立一個不朽的千秋功業,隻是就大總統所說的這些,我們在這些事情上要怎麽劃分呢,沒有任何一個具體的標準可以衡量優先人治還是優先法治,我們要如何杜絕那些世襲,我們要如何杜絕藩王的形成存在,還有按照大總統的意思,我們需要建立一種什麽樣的民族文化,需要培養什麽樣的人才,需要建立什麽樣的製度,建立什麽樣的法律,這一切好像都不是簡單地問題的。”蔡鍔他在這一刻明白了眼前的這一位年輕人並不是那種隻懂得打仗的愣頭青,他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他非常震驚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有著這樣的見識,暫且不說這些見識這些理論是不是對的,單就他可以說出這番話,便就是不錯了。


    “一切的根源還是在於人,製度是人建立的,也是人破壞的。法律是人建立,也是人踐踏的。在民-主以及專製之間要怎麽劃分,也是人在劃分的,所以一切的問題歸結起來是我們這個民族的人是什麽樣的人,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是什麽文化。”張一凡他也是料不到蔡鍔的反應居然是這麽快的,要知道自己的政治觀念談不上什麽新穎,但那是在21世紀的時候,他沒有想到眼前的這個落後年代的蔡鍔居然會有這般的見識。


    “那以大總統的高見,我們需要建立一種什麽樣的民族文化,需要將我們民族的子民塑造成為什麽樣的人,才可以保得住這一份千秋功業呢。”蔡鍔心中已經是歸屬張一凡了,他不再是因為張一凡厲害,不是因為張一凡在短短幾年之間將自己的領地發展成為那個規模,他是深深的折服在張一凡的真知灼見之下了。


    “是啊,需要塑造什麽樣的人,需要建立什麽樣的文化呢,這是一個問題,非常大的問題,關係到民族千秋萬代的工業問題。”想到這一個問題,張一凡也是非常的頭疼,雖然他知道根源是在於人,問題的關鍵是在於人,在於文化,然而輪到要怎麽樣解決這個問題,張一凡心中還是沒有定論的,他隻是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還沒有具體。


    “我心中雖然還沒有定論,但是卻也有一個大概,不知道蔡將軍可願意助大我達成心願,不知蔡將軍可願意為我漢族,為我漢家子弟的天下,為我漢族不朽功業立下汗馬功勞。”張一凡這個時候已經是明擺著的拉攏,明擺著要招納了。張一凡自知自己沒有那一份驚天地泣鬼神的才智,他需要借助整個民族的智慧才可以實現自己的目的,關於這個問題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這種根源問題,他沒有那一份才智,但是他知道隻要自己開啟民智,自己要開明,不能武力閹割民智,那麽接下來的時間裏自然是會開花結果的。自己要做的就是播下正確的種子,並且保護它茁壯成長就可以了。


    將來的形式必然是會大大改變的,民族之間比拚是整個民族的整體智慧,而不是某一個英雄人物,除非是真的出現了那種逆天級的人物,所以張一凡才會決定要開明的開啟民智,這才是民族將來強大的根源,自己一個人帶領著一些英雄可以讓中國紅火一時,那之後的事情?所以一直以來他才會那麽注重教育,而就他所知的情況來看的話,德國在這段時間以及將來的二三十年的時間裏之所以那麽強橫,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國普及了義務教育,德國的教育為他們自己培養了很多人才。


    德國的軍隊那麽強大同樣是得益於他們的教育,他們的士兵當中幾乎沒有文盲的,這個其他國家的情況是很不同的。現在以及以後的軍隊再也不是那種一群莽夫的天下了,需要的除了軍人的基本的品質之外,還需要更多的智慧,才可以贏得戰爭的。


    蔡鍔心中也是略微有些失望的,但是卻也在意料之中的,如果張一凡這個時候非常清楚的提出要怎麽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那麽就真的是妖孽了,那蔡鍔就要開始懷疑張一凡是不是上天派來幫助漢族的人了。


    “蔡某才疏學淺錢,實不敢當大總統厚愛,不敢言功勞二字,隻是我蔡鍔到底也是漢家的子民,我願意聽從大總統差遣,追誰大總統為我漢族的不朽功業死而後已。”蔡鍔毫不猶豫的說道,這一刻他久違的熱血再一次的湧上了心頭,看見了自己心中的渴望,他看見了自己馳騁沙場之上,他看見了自己馬革裹屍,隻為心中熱血。


    “好,有蔡將軍這樣的大才助我,距離大業又進一步了。”張一凡握著蔡鍔的手,兩個人頗是有那種英雄惜英雄的感覺,英雄所見略同。同樣是英雄人物,同樣是一腔報國熱血,兩個人促膝而談,直到天亮了,意猶未盡。談得大多也都是那些治國,行軍打仗這種軍國大事,根本就不會涉及到任何的瑣事,他們的心中已經沒有了那些瑣事,全身心關注的都是國家。


    送走了蔡鍔,張一凡心中的高興並未減少多少,可是他的心中更多的還是要如何將那些軍閥收拾掉,用文鬥的方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縱橫民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豆腐青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豆腐青菜並收藏縱橫民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