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這邊才將研製噴氣式戰鬥機這個大項目敲定,華盛頓條約已經傳來消息,各國主力戰艦的總噸位為英美各自60萬噸,日本40萬噸,中國,意大利和法國20萬噸,同樣是規定了最大噸位不允許超過3.5萬噸。(.好看的小說)


    雖然這一切並沒有讓張一凡非常的滿意,但也不錯,起碼英美多了10萬噸,也是很不錯。十年的安定與繁榮發展,鑄就了中國的強大的工業基礎,鑄就了中國龐大的科技人才,擁有了一批在世界上頂尖的科學家,這一切都是得益於安定和平的環境。


    英美日法等國的發展並沒有中國那麽迅速,而德國以及蘇聯的發展同樣是異常的迅速,世界矛盾漸漸的凸顯,不可避免。


    德國人一步步的撕毀了當初英法日美四個國家強加在他身上的不平等條約,限製德國人的軍事力量的條約,快速發展軍備,已經開始建造了龐大的潛艇隊伍,同時德國人還聯合蘇聯人,委托蘇聯人代為培訓了很多的飛行員,更加開始利用強大的工業基礎開始建造坦克隊伍。


    蘇聯人同樣發展著龐大的軍事力量,蘇聯人的海軍優勢並不在水麵艦艇,或許蘇聯人也是出於考慮到蘇聯有足夠戰略縱深,可以強化了陸軍。


    日本人積極的發展著強大的海軍尤其是龐大的戰列艦隊伍。


    中國並沒有像日本一樣發展強大的海軍,中國更多的是注重發展潛艇,整整十年都是實現近海防禦的策略,重點依舊是發展陸軍以及空軍,憑借著強大的工業能力,以及財力已經初步實現了陸軍的機械化,至少這個年代可以稱得上是最優秀的陸軍,整整24個師坦克師,已經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陸軍了,同時還有著強大的戰爭潛力,如果一旦戰爭爆發,每年全力生產的話,也是可以生產近千輛坦克。[.超多好看小說]不過這些坦克還需要升級,需要不斷的加強戰鬥力。由於預計會有世界第二次大戰,張一凡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後備軍事力量的發展以及逐步的擴軍,如今國內正規軍已經達到100萬的正規軍,300萬的預備役,當然陸軍王牌毫無疑問的是那24個坦克師,要不是考慮到目前坦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軍,而且更新速度也很快,張一凡還準備將坦克師擴大。


    中國的陸軍裏麵免不了人員的更新換代,早期的一些將領已經下崗,實現轉業,安排到另外的職位,尤其是中低級的軍官,這些軍官越來越年輕化。倒是高級的將領差不多還是原來的人員,除了個別人年紀太過老,已經過了70大關,不適合擔任軍職,這些軍人統統的賦閑在家。


    蘇聯美國同樣是發展了強大的陸軍師,而至於英國人法國人雖然見得中國蘇聯美國發展強大的陸軍,然而一直迷信傾向海軍的兩個國家,雖然也發展了一批坦克師,但是比起中國來明顯差距太大了,這也是他們國土麵積小,沒有戰略縱深的緣故,日本同樣是選擇了陸軍防守,海軍進攻的策略。


    而空軍的巨大優勢,並沒有被拉下,相反的還在擴大,中國已經研製出噴氣式戰機,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足夠可以配得上噴氣式戰機的武器彈藥,這才是最關鍵的,不過以目前中國的財力以及人才,想要研製出配套的彈藥還是很容易的,何況中國並不會出現國外那樣一個政令一個計劃要爭執很久都沒有辦法決定。


    而在張一凡的下一步目標中則是實現轟炸機運輸機的噴氣式,研發出戰略轟炸機,戰略運輸機,形成世界上最為強大的空軍能力,確保空軍的絕對優勢。


    已經研製出來的噴氣式戰鬥機,需要實現的是批量生產,這並不是什麽很大的問題,以如今中國的工業還是可以辦得到的。同時還需要進行相應飛行員的培訓,這一切都依舊需要做的保密,但是想要向研製噴氣式戰鬥機的重慶戰機基地那麽嚴密,顯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目前空軍的主力還是螺旋機戰機,為了保持空軍優勢,雖然明知螺旋槳飛機很快會被淘汰,但是便宜啊,造價便宜啊,所以中國還是保持著擁有1500架螺旋槳飛機的規模,預備飛行員更是高達3000人,確保了空軍的龐大優勢。


    其他幾個國家或許會知道中國人研製出優秀戰鬥機的情報,但是隻要他們沒有獲取技術材料,有什麽用呢,等過了幾年,他們研製出來的時候,中國已經研製出性能更加先進的戰機,依舊是保持著空軍優勢。


    不管是空軍還是海軍的人員也都和陸軍一樣更新換代,不僅人員在更新換代,就連軍事理論也都在更新換代,早期的一些軍事陸軍,戰略戰術不再適合現在的軍隊兵種,隨著軍隊的改變,裝備的改變,戰術必然需要修改,這一切工作都是由著中央軍事學院在進行研製,不過魏德海帶領的係統軍官不可避免參與到了這個過程,來自後世的他們才更加的清楚現在適合什麽樣的戰術,隻有正確的戰術配合優秀的軍隊才能將軍隊的戰鬥力發揮到了極致,不然戰術的錯誤,隻會讓軍隊白白的犧牲。


    軍事理論的工作,不可避免的被列為機密,雖然在訓練以及演習中不可避免的運用到,然而新的軍事理論是那麽容易被接受的嗎,肯定不是的,總是有著那麽一批老頑固不肯接受新的事物,這正好讓張一凡安定的進行軍事理論改革,而不用擔心其他國家偷竊。


    如果說中國相比其他過國家而言擁有著強大的空軍以及陸軍,那麽中國人的海軍在其他國家麵前則是處於下分,隻能依靠優秀潛艇進行狼群戰術實現近海防衛,不過這一切用不了幾年的時間將會得到改變。


    中國的航母早就已經生產,目前共有兩艘,當然這兩艘是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和後世相比較的,將會在未來三年的時間內實現將噴氣式飛機改造成為艦載機,相信這並不會太過困難,因為此時的戰鬥機飛行速度並不高,和後世的速度完全就是兩個檔次的,所以才有可能實現。雖然海軍一直處於劣勢,但是張一凡還是發展了巡洋艦以及其他航母編隊必備武器,而且培訓了充足的水兵,以便可以快速的進入航母編隊。


    未來用不了多長時間必然可以讓航母編隊實現戰鬥力,屆時中國的海軍必然可以衝向太平洋。


    然而光有著一些還是不夠的,張一凡的心中一直盯著導彈,此前沒有研製導彈的計劃,主要還是處於人才不夠的原因,如今經過十年的積蓄,經過十年的人才培養,張一凡自認為有足夠的人才來研製導彈。


    是時候進行研製導彈的計劃了。國家有財力,有人力,還不進行要等到何時呢。這個時候在世界上已經開始出現了經濟危機,此時推出研製導彈的計劃,正好可以退到中國國內的經濟發展,同時這樣一個高端的項目,必然可以帶動著真多產業很多技術的發展,正如後世一個航天項目可以帶動多少高新科技的發展,一樣的道理。


    張一凡也不會獨斷專行,勢必會和高級將領商議這麽一個項目,這些將領們並沒有質疑張一凡的決定,二十幾年來他們見證了張一凡,見證了中國在張一凡的帶領下怎麽樣走向強大的,所以他們並沒有質疑,何況在張一凡講述因果之後,理智告訴這些人這是正確的,他們並不是懼於張一凡的威望,或者崇拜張一凡,雖然如今的國內對於張一凡幾乎快要已經達到個人崇拜的地步了。


    一切都進行著,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導彈項目的研製被列入了,高效的進行著,從可行性分析,預算開始到選址,人員選擇,,理論支持,具體的保密措施,幾個月下來就實現初步的預案,決定在甘肅這個地廣人稀的地方進行導彈研製,化出了一塊方圓20公裏的地盤,實現戒嚴,那裏就是中國的導彈研製基地。


    張一凡一直料著會有二戰,積極的備戰,可不想讓自己的國家在二戰的時候,遭受很大破壞。局勢慢慢的緊張,德國人想要和中國聯盟,然後發起戰爭,但是被張一凡拒絕了(考慮到現實因素,肯定不會加入任何集團,發起任何進攻,無奈,這不是不想寫,而是不能寫。)。


    至於德國人會不會和日本人聯盟,就不是張一凡管得著的了,他隻要保持自己國家的安定,繁榮,富強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有哪個國家膽敢進犯自己,那鐵定是不客氣的。


    中國的不確定,不加入任何集團,讓那些國家一直不敢輕舉妄動。英美想要聯合中國製裁德國,張一凡並沒有答應,蘇聯人想要聯合中國對付英美,張一凡還是沒有答應,在日趨緊張的國際形勢上,張一凡果斷的宣布中國的中立政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還人。


    轉眼又是幾年的時間過去,中國的導彈也研製成功了,雖然不管是射程還是誤差都顯得不盡人意,然而這才是開始而已,張一凡並沒有準要要開始列裝,隻不過還會是處於試驗的階段。


    艦載機的研製也已經成功,開始在航母實行訓練,這不得不讓其他的所有國家異常的恐懼,他們非常的清楚一旦隻這種戰鬥機在海上對付他們的軍艦,那麽他們的軍艦將麵臨著滅頂之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縱橫民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豆腐青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豆腐青菜並收藏縱橫民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