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色剛剛大亮,鄴城門外就聚集了三十萬大軍,三十萬大軍直立與鄴城西門外,密密麻麻的人頭看不到邊。(.)
“傳令,出發”今天劉青一改往日穿著,全副武將打扮,身穿金黃色鎧甲,兩個肩膀上風別盤著兩個龍頭,胸前更是一個金色龍頭,腳穿金色履靴,腰係紫金玲瓏帶,頭束三叉紫金冠,身披西錦蟠龍袍,手拿天龍奪魂槍,看著麵前幾十萬大軍,正坐與自己的寶馬之上,大聲的喊道。
隨著劉青的命令,邊上其他的傳令兵緊接著喊道。
“主公有令,大軍出發”一個個的命令聲從頭傳到尾。
隨著劉青的命令,大軍開始出發,劉青看著緩緩前行的隊伍,最後看了一眼城門外淚流滿麵的幾位妻子,直接決然的轉過頭,揮舞起手中的馬鞭,想著軍隊前進的方向走去,而黑熊,許攸等人緊隨其後。
劉青大軍大規模的出兵的消息,沒有過一天就傳遍了天下,有人歡喜有人悲,身在上黨的張楊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蹦達著,發這愁。
當確認劉青的大軍是奔著他的領地而來的時候,張楊荒了,趕緊召集遠在壺關的郝昭與其他手下商議。
上黨郡內的太守府內的客廳,張楊急切的盼望著郝昭能給他一個解決劉青大軍到來的辦法,郝昭身在壺關當然更早的知道劉青大軍的動向,但是沒有辦法,誰讓劉青的軍隊多呢,而且劉青兵分兩路,以張楊的勢力,那裏是劉青大軍的對手啊,郝昭把眼前的形勢看到的非常的清楚。
“主公,現在要對付劉青唯一的辦法就是千萬匈奴,讓匈奴可汗於夫羅出兵,攻打劉青的雁門,使得劉青雁門那一路的大軍無功而返,至於劉青的親率大軍,就算他攻占了壺關以東的幾個小縣城,也無關緊要,以壺關的地勢就算劉青有上百萬的士兵,也無可奈何。”
“這,主公不可,郝將軍的辦法雖好,但是我們身為大漢男兒,豈能做出這種事情來,況且就算讓匈奴人入境,也不一定能打得過劉青,袁紹的下場就是最好的列子啊主公”
“好了,王淩將軍,我有沒說要答應你別激動”反對郝昭的注意的人正是張楊手下另一個能手王淩,王淩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青年,雖然各自不早但是長相卻很俊秀,王淩乃王允的侄子,本來在洛陽跟隨王允,但是洛陽事變後,王允的所作所為實在讓這個年輕人看不下去,於是棄王允,而回老家太原,由於王淩文武雙全,乃是太原的名士,在回太原後馬上被緊缺人才的張楊所得之,張楊禮賢下士,最後打動了張楊,自此後就在張楊手下為官,雖然跟隨張楊時日尚短,但是深的張楊的其中,平時王淩兢兢業業的,與其他官員相處的也很融錢,但是今日聽到張楊的注意後,王淩終於忍不住了,所以才出言反對。
張楊聽了王淩的反對的話語後,並沒有生氣,反而給了王淩一個微笑。
“伯道可否有其他辦法啊,正日王將軍所言,勾結異族非我大漢男兒可為”
郝昭好像早就知道張楊這樣回答一般,”主公,既然這個惟一的注意,主公不答應,那擺在主公麵前的隻有兩條路“
“伯道請說”
郝昭整理了一下思路後說道:”第一條就是主公立馬下令各城開城投降,第二條就是主公可用現有的兵力誓死抵抗,來個兩敗俱傷。”
張楊聽了郝昭的話後臉色難看,“這不擺明了這次是在劫難逃嗎?”張楊想著,“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嗎?”
“沒有”
“你們呢,你們難道都沒有嗎?”張楊見唯一的依靠郝昭都搖頭了,他有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問向其他人。
“主公恕罪”
看著張楊生氣的樣子,在場的官員全部跪了下來。[]
“算了,你們還是起來吧,”
眾人聽了張楊的話都站了起來。
“好了,諸位散會吧,容我想想,在做定奪”
眾人無奈的告退後,張楊陷入了苦思,張楊想了很遠,他想起他從一個寒門子弟,一步一步爬上了一郡之長,現在又成了割據一方的諸侯,張楊清楚自己沒有什麽大的才能,也沒有統一天下的雄心,他就想做一方諸侯,他知道以他的實力,很快會被那路諸侯所消滅,隻是他沒有想到來的那麽快而已。
“唉,算了,既然沒有能力,沒有勝算,又何必讓百姓受苦呢”張楊想著,大聲的喊道:“來人”
“主公何事”
“去請郝昭與王淩兩位將軍來”
“諾”
士兵離開後,很快就帶著王淩與郝昭從門外而來。
“你二人為何來得如此快”張楊屏退士兵後對著兩人說道。
“主公,我二人並沒有離開”
聽了郝昭的話,張楊在沒有說什麽,因為平時郝昭的謀略就高於他的武力,所以能猜的一些大概張楊並不奇怪。
“我心中已有決斷,所以請二位來商議一番,具體行事的計劃”
“主公可否已經決定投靠劉青”
“哈哈哈,什麽事情都瞞不過伯道,你說的不錯,我已經決定投靠劉青,不過則何時投靠還請伯道教我”
“嗬嗬,主公,識時務者為俊傑,主公不與劉青拚殺乃是明智之選,主公可能還不知道,剛剛遼東來報,劉青大軍已經占領消滅了幽州周邊的所有異族,包括我地北方的鮮卑”。
“什麽,怎麽可能”
“怎麽回事”
聽了郝昭的話,不光是張楊吃驚,就連王淩也吃驚不已,別人也許不知道,異族的恐怖,但是熟讀大漢曆史的王淩卻非常清楚,大漢各朝的帝王是如何的與異族交戰的,但是幾百年來卻沒有一人能成功的。
“主公,情報千真萬確,絕對錯不了”
其實郝昭不知道,其實劉青消滅各族的事情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情了,而為什麽沒有消息傳出呢,原來是血煞配合各地官員封鎖了消息,隻要諸侯的探子來到幽州都已經被消滅了,那裏有什麽消息傳出啊,而因為諸侯的探子被消滅的厲害,也使得好多的諸侯把幽州當成了禁地,不過這次劉青卻聽取了郭嘉的建議,故意放出他滅了異族的風聲,目的就是震懾這些不大不小的諸侯,讓劉青攻伐大事能快點結束。
“既然已經這樣,那就請伯道發布投降書,送與劉青,讓他接受並州吧”張楊無奈的說道,當他說完這句話後,整個人也沒有了活力。
而王淩在消化剛才郝昭說的話,他實在是太興奮了。
“主公,不可,現在投降為時尚早”
“為何”
“主公,您的勢力雖然比不上劉青,但是還沒有到一擊就敗的境地,如果主公在劉青沒有發一兵攻一城就投降,雖然劉青不會殺您,但是主公可否為自己將來考慮,以劉青現在的鋒芒,依我看統一天下是遲到的事情,到那時候主公的地位又如何呢,所以我建議主公應用盡全力與劉青戰上幾個回合,最好是主公親自出戰,等劉青被主公據守在壺關外不得前進的時候,主公在獻上降書,到那時候劉青看到主公的價值,相信主公就算到了劉青帳下也會被重用的。”
張楊聽著郝昭的分析,連連點頭,但是張楊殊不知,劉青對於大漢有名的武將的品行了如指掌,哪裏會因為他投降的時間和時機而決定怎麽用他呢。
“好,就按伯道說的辦,現在你就去準備,我親率大軍前往壺關抵擋劉青,至於上黨及由王淩將軍主持,伯道隨我一同前往壺關”
“諾”
“王將軍...王將軍”張楊見隻有郝昭一人回答,於是把目光看向王淩,誰知道此時王淩居然站在地上發愣傻笑,於是再次連聲叫了兩下。
“主公,何事”
王淩此話一出,就算修養在高的人也會生氣。
“哼,王淩,在這麽重要的會議上,你為何會走神發愣,是不是沒把我這主公放在眼裏”。
“主公恕罪,主公恕罪,王淩並無此意”王淩聽了張楊的話,趕緊下跪求饒,雖然張楊平時和氣,對待屬下也非常的好,但是在這古代上下差別較大的時代裏,殺人還是很常見的,尤其是主公殺臣子,那可是不需要理由的。
“主公,我想王淩將軍並無不敬主公之意,妄主公恕罪”
張楊也不是一時氣不過,聽了郝昭的話,冷哼了一聲再次說道:“好就看在伯道的麵子上,放過你,至於剛才我吩咐你的事情和我伯道商議的事情你下去問伯道好了,現在你們可以離開了”。
“諾”
郝昭與王淩退出太守府後,兩人終於鬆了口氣。
“彥雲,你剛才想什麽呢,怎麽想的那麽入神,你不知道剛才主公在商議投降劉青的事情嗎?”
王淩聽了郝昭的話,臉上充滿了慚愧感,“多謝伯道大哥剛才為我求情,剛才我聽到伯道大哥說劉青已經滅了幽州邊境各異族,所以高興壞了才走神的。”
“你啊,真是的”郝昭比王淩大了兩歲,聽了王淩的話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
“對了,剛才主公說什麽事情了,麻煩伯道大哥給我講一遍”
看著王淩態度很好,郝昭笑了笑說道:“其實也沒有什麽,就是主公決定親率大軍前往壺關,與劉青對戰,而主公離開後,上黨的一切事宜就交由你來處理,而我也要隨軍前往壺關。”
“主公,不是說投降嗎,怎麽又要兵發壺關,還要一劉青對戰”
“嗬嗬,賢弟,難道這個你不明白嗎?”
王淩聽了郝昭的反問後,思索了一下,明白了其中的緣故,與郝昭相視而笑。
“傳令,出發”今天劉青一改往日穿著,全副武將打扮,身穿金黃色鎧甲,兩個肩膀上風別盤著兩個龍頭,胸前更是一個金色龍頭,腳穿金色履靴,腰係紫金玲瓏帶,頭束三叉紫金冠,身披西錦蟠龍袍,手拿天龍奪魂槍,看著麵前幾十萬大軍,正坐與自己的寶馬之上,大聲的喊道。
隨著劉青的命令,邊上其他的傳令兵緊接著喊道。
“主公有令,大軍出發”一個個的命令聲從頭傳到尾。
隨著劉青的命令,大軍開始出發,劉青看著緩緩前行的隊伍,最後看了一眼城門外淚流滿麵的幾位妻子,直接決然的轉過頭,揮舞起手中的馬鞭,想著軍隊前進的方向走去,而黑熊,許攸等人緊隨其後。
劉青大軍大規模的出兵的消息,沒有過一天就傳遍了天下,有人歡喜有人悲,身在上黨的張楊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蹦達著,發這愁。
當確認劉青的大軍是奔著他的領地而來的時候,張楊荒了,趕緊召集遠在壺關的郝昭與其他手下商議。
上黨郡內的太守府內的客廳,張楊急切的盼望著郝昭能給他一個解決劉青大軍到來的辦法,郝昭身在壺關當然更早的知道劉青大軍的動向,但是沒有辦法,誰讓劉青的軍隊多呢,而且劉青兵分兩路,以張楊的勢力,那裏是劉青大軍的對手啊,郝昭把眼前的形勢看到的非常的清楚。
“主公,現在要對付劉青唯一的辦法就是千萬匈奴,讓匈奴可汗於夫羅出兵,攻打劉青的雁門,使得劉青雁門那一路的大軍無功而返,至於劉青的親率大軍,就算他攻占了壺關以東的幾個小縣城,也無關緊要,以壺關的地勢就算劉青有上百萬的士兵,也無可奈何。”
“這,主公不可,郝將軍的辦法雖好,但是我們身為大漢男兒,豈能做出這種事情來,況且就算讓匈奴人入境,也不一定能打得過劉青,袁紹的下場就是最好的列子啊主公”
“好了,王淩將軍,我有沒說要答應你別激動”反對郝昭的注意的人正是張楊手下另一個能手王淩,王淩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青年,雖然各自不早但是長相卻很俊秀,王淩乃王允的侄子,本來在洛陽跟隨王允,但是洛陽事變後,王允的所作所為實在讓這個年輕人看不下去,於是棄王允,而回老家太原,由於王淩文武雙全,乃是太原的名士,在回太原後馬上被緊缺人才的張楊所得之,張楊禮賢下士,最後打動了張楊,自此後就在張楊手下為官,雖然跟隨張楊時日尚短,但是深的張楊的其中,平時王淩兢兢業業的,與其他官員相處的也很融錢,但是今日聽到張楊的注意後,王淩終於忍不住了,所以才出言反對。
張楊聽了王淩的反對的話語後,並沒有生氣,反而給了王淩一個微笑。
“伯道可否有其他辦法啊,正日王將軍所言,勾結異族非我大漢男兒可為”
郝昭好像早就知道張楊這樣回答一般,”主公,既然這個惟一的注意,主公不答應,那擺在主公麵前的隻有兩條路“
“伯道請說”
郝昭整理了一下思路後說道:”第一條就是主公立馬下令各城開城投降,第二條就是主公可用現有的兵力誓死抵抗,來個兩敗俱傷。”
張楊聽了郝昭的話後臉色難看,“這不擺明了這次是在劫難逃嗎?”張楊想著,“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嗎?”
“沒有”
“你們呢,你們難道都沒有嗎?”張楊見唯一的依靠郝昭都搖頭了,他有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問向其他人。
“主公恕罪”
看著張楊生氣的樣子,在場的官員全部跪了下來。[]
“算了,你們還是起來吧,”
眾人聽了張楊的話都站了起來。
“好了,諸位散會吧,容我想想,在做定奪”
眾人無奈的告退後,張楊陷入了苦思,張楊想了很遠,他想起他從一個寒門子弟,一步一步爬上了一郡之長,現在又成了割據一方的諸侯,張楊清楚自己沒有什麽大的才能,也沒有統一天下的雄心,他就想做一方諸侯,他知道以他的實力,很快會被那路諸侯所消滅,隻是他沒有想到來的那麽快而已。
“唉,算了,既然沒有能力,沒有勝算,又何必讓百姓受苦呢”張楊想著,大聲的喊道:“來人”
“主公何事”
“去請郝昭與王淩兩位將軍來”
“諾”
士兵離開後,很快就帶著王淩與郝昭從門外而來。
“你二人為何來得如此快”張楊屏退士兵後對著兩人說道。
“主公,我二人並沒有離開”
聽了郝昭的話,張楊在沒有說什麽,因為平時郝昭的謀略就高於他的武力,所以能猜的一些大概張楊並不奇怪。
“我心中已有決斷,所以請二位來商議一番,具體行事的計劃”
“主公可否已經決定投靠劉青”
“哈哈哈,什麽事情都瞞不過伯道,你說的不錯,我已經決定投靠劉青,不過則何時投靠還請伯道教我”
“嗬嗬,主公,識時務者為俊傑,主公不與劉青拚殺乃是明智之選,主公可能還不知道,剛剛遼東來報,劉青大軍已經占領消滅了幽州周邊的所有異族,包括我地北方的鮮卑”。
“什麽,怎麽可能”
“怎麽回事”
聽了郝昭的話,不光是張楊吃驚,就連王淩也吃驚不已,別人也許不知道,異族的恐怖,但是熟讀大漢曆史的王淩卻非常清楚,大漢各朝的帝王是如何的與異族交戰的,但是幾百年來卻沒有一人能成功的。
“主公,情報千真萬確,絕對錯不了”
其實郝昭不知道,其實劉青消滅各族的事情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情了,而為什麽沒有消息傳出呢,原來是血煞配合各地官員封鎖了消息,隻要諸侯的探子來到幽州都已經被消滅了,那裏有什麽消息傳出啊,而因為諸侯的探子被消滅的厲害,也使得好多的諸侯把幽州當成了禁地,不過這次劉青卻聽取了郭嘉的建議,故意放出他滅了異族的風聲,目的就是震懾這些不大不小的諸侯,讓劉青攻伐大事能快點結束。
“既然已經這樣,那就請伯道發布投降書,送與劉青,讓他接受並州吧”張楊無奈的說道,當他說完這句話後,整個人也沒有了活力。
而王淩在消化剛才郝昭說的話,他實在是太興奮了。
“主公,不可,現在投降為時尚早”
“為何”
“主公,您的勢力雖然比不上劉青,但是還沒有到一擊就敗的境地,如果主公在劉青沒有發一兵攻一城就投降,雖然劉青不會殺您,但是主公可否為自己將來考慮,以劉青現在的鋒芒,依我看統一天下是遲到的事情,到那時候主公的地位又如何呢,所以我建議主公應用盡全力與劉青戰上幾個回合,最好是主公親自出戰,等劉青被主公據守在壺關外不得前進的時候,主公在獻上降書,到那時候劉青看到主公的價值,相信主公就算到了劉青帳下也會被重用的。”
張楊聽著郝昭的分析,連連點頭,但是張楊殊不知,劉青對於大漢有名的武將的品行了如指掌,哪裏會因為他投降的時間和時機而決定怎麽用他呢。
“好,就按伯道說的辦,現在你就去準備,我親率大軍前往壺關抵擋劉青,至於上黨及由王淩將軍主持,伯道隨我一同前往壺關”
“諾”
“王將軍...王將軍”張楊見隻有郝昭一人回答,於是把目光看向王淩,誰知道此時王淩居然站在地上發愣傻笑,於是再次連聲叫了兩下。
“主公,何事”
王淩此話一出,就算修養在高的人也會生氣。
“哼,王淩,在這麽重要的會議上,你為何會走神發愣,是不是沒把我這主公放在眼裏”。
“主公恕罪,主公恕罪,王淩並無此意”王淩聽了張楊的話,趕緊下跪求饒,雖然張楊平時和氣,對待屬下也非常的好,但是在這古代上下差別較大的時代裏,殺人還是很常見的,尤其是主公殺臣子,那可是不需要理由的。
“主公,我想王淩將軍並無不敬主公之意,妄主公恕罪”
張楊也不是一時氣不過,聽了郝昭的話,冷哼了一聲再次說道:“好就看在伯道的麵子上,放過你,至於剛才我吩咐你的事情和我伯道商議的事情你下去問伯道好了,現在你們可以離開了”。
“諾”
郝昭與王淩退出太守府後,兩人終於鬆了口氣。
“彥雲,你剛才想什麽呢,怎麽想的那麽入神,你不知道剛才主公在商議投降劉青的事情嗎?”
王淩聽了郝昭的話,臉上充滿了慚愧感,“多謝伯道大哥剛才為我求情,剛才我聽到伯道大哥說劉青已經滅了幽州邊境各異族,所以高興壞了才走神的。”
“你啊,真是的”郝昭比王淩大了兩歲,聽了王淩的話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
“對了,剛才主公說什麽事情了,麻煩伯道大哥給我講一遍”
看著王淩態度很好,郝昭笑了笑說道:“其實也沒有什麽,就是主公決定親率大軍前往壺關,與劉青對戰,而主公離開後,上黨的一切事宜就交由你來處理,而我也要隨軍前往壺關。”
“主公,不是說投降嗎,怎麽又要兵發壺關,還要一劉青對戰”
“嗬嗬,賢弟,難道這個你不明白嗎?”
王淩聽了郝昭的反問後,思索了一下,明白了其中的緣故,與郝昭相視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