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謀定漳州城
公元九百七十五年七月二十四日,常郢領軍出征的第五日過去了。[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
朔風如刀,一支全軍縞素的隊伍出現在漳州城東門外。
十六名精壯漢子抬著一口尚未合蓋的沉重棺木,向著漳州城一步一步捱來,張揾臉色蒼白,單手扶在棺木上,躑躅而行,張揾的身後,凶神惡煞般的淳於越正虎視眈眈,似乎隻要張揾稍有異動就立刻拔刀將他斬首當場。
並非所有人都能視死如歸,?李嚴陳廣平是一個,可張揾不是,麵對死亡的威脅,張揾最終還是選擇了屈伏。
“號嗚~~”
“咚咚~~”
漳州城城樓上響起了低沉嘹亮的示警號聲,緊接著又響起了激越的鼓聲,盞茶功夫之後,漳州城東門大開,一隊全副武裝的精銳叛軍呼喇喇從城中湧了出來,然後迅速向兩翼展開,成雁翅包抄過來,將護靈的軍隊團團圍在中央。
一員官軍武將雄赳赳地策馬上前,厲聲大喝道:“某乃駐漳州城清源軍都尉羅通,來者通名!”
淳於越悶哼一聲,張揾隻得歎息一聲,抬起頭來說道:“羅大人,可還識得下官?”
羅通目光一厲,待看清是張揾時,頓時訝然道:“原來是清河縣縣令張大人啊,大人及軍士盡著縞素,卻不知為何?”
張揾忙道:“羅大人你有所不知,劉大人……已然歸天了。”
“什麽!?”羅通大吃一驚,失聲道,“劉大人歸天了?”
張揾神情慘然,今遭唐軍挾迫,做出這等背棄漳泉的事來,將來不知道還要招來何等罪罰,不由黯然神傷,眼睛裏竟然淌下兩行清淚來。
羅通見張揾神色哀傷、不似有假,急策馬向前,翹首往棺木中張望一眼,果見一人臉色慘白躺於棺中,生機已絕,羅通看的真切,那人不是劉守一還有誰來!
羅通當時就臉色劇變,仆的翻身落馬,哀嚎痛哭起來。
“大人,大人哪……”
羅通身後,數百叛軍紛紛跪落雪地、哀嚎聲響成一片。<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張揾上前一步,淳於越忙如影隨形緊緊相護,張揾無奈隻得放棄借扶起羅通時示警的打算,歎息道:“羅大人節哀,請先回城召集文武官員,出城迎接刺史大人靈柩回城。”
羅通幹嚎了幾聲突著站起身來,向張揾道:“張大人且稍待,本官這便回城去召集文武官員。”
話落,羅通翻身上馬,忙不迭的向著城裏疾馳而去,周圍虎視眈眈的數百精銳叛軍人馬也隨即潮水般退回了城裏。
漳州城城東五裏,有一片樹林,兩隻驚鳥突然撲翅著從林中飛起,驚落漫天碎雪。
密林外沿,典虎滿臉凝霜,手握長刀肅立一顆蒼鬆下之,鷹隼一般的眸子死死地盯著前方的漳州城,但等淳於越屠盡漳州城文武官員、占據了東門之時,典虎就將率領兩百虎賁幽狼特種鐵騎旋風般殺出,以雷霆萬鈞之勢蕩平城中守軍,以迎接常郢率大軍到來。
不到一頓飯的功夫,城中遙遙傳來亂哄哄的嚎啕聲,在那清源軍都尉羅通及郡丞等人的率領下,留守漳州城的大小文武官員,排成整齊的兩行,從東門裏緩緩而出,一邊哭一邊向劉守一的靈柩迎了上來,堪堪就哭到了劉守一的靈柩跟前。
“當!”
淳於越鏘然將雙刀從背上解下,狠狠互擊發出一聲清越的金鐵交鳴聲,旋即淳於越那淒厲的嘶吼聲響徹雲霄。
“弟兄們,殺叛軍、奪城池啊!”
“噗!”
淳於越雙刀翻飛,如剪而至,可憐站在最前麵的漳州城郡丞一介文官,猝不及防之下早被剪下人頭,旁邊的羅通見狀大吃一驚,情知不妙,既不敢應戰,也不敢?回城,向著城北徑直落荒而逃!
淳於越奉了常郢之命,旨在漳州城城池,當下也顧不得追趕,揮軍向著漳州城東門掩殺過來。
隻片刻功夫,除了落荒而逃的羅通之外,毫無防備的一幹漳州城文武官員盡皆被斬殺殆盡,淳於越又領著這夥如狼似虎的唐軍士卒衝過吊橋,殺進了城門,可憐守城的叛軍根本沒有料到會發生如此巨變,兩下裏距離又近,如何反應得及?
等城裏的叛軍亂哄哄地趕到增援的時候,淳於越的兩百來號人馬早已經像釘子般牢牢地釘在了漳州城東門,留守漳州城的大小武官大多已被斬殺,失去了有效統馭的清源軍人馬戰力百不存一,雖然人多勢眾,卻很難對淳於越的兩百來號人馬構成實質性的威脅了。
守城叛軍接連發起了幾波亂哄哄的反撲,但卻皆被淳於越率軍擊退,而這時候,典虎率幽狼特種鐵騎大隊瞬息殺至,像滾滾鐵流向著漳州誠碾壓過來,隆隆的蹄聲驟然間響徹雲霄,天地間再無一絲別的聲響,叛軍們無不駭然相顧,盡皆驚恐萬狀,他們分明感到腳下的地麵都在顫抖、在搖晃。
淳於越一聲令下,麾下的唐軍士卒們驟然往城門邊一閃,讓開了剛才死死扼守的通道,在叛軍們稍一愣神的時候,鐵塔般的典虎已經拍馬殺至。
“殺!”
一聲虎吼,典虎的長刀一記橫掃,正麵撞上的三名叛軍小卒已然被斬成了六截,典虎的身後,兩百餘騎的幽狼特種鐵騎士卒目露灼熱的殺機,淒厲的狼嚎聲中,像發狂的野獸般策馬疾進,鋥亮的馬刀已然舉起,映寒了雨後暗沉沉的天宇。
半個時辰之後,常郢率唐軍虎賁主力殺進漳州城,千餘留守漳州城的叛軍一部被殲,一部潰逃,大部棄械投降,就這樣,常郢和唐軍不費吹灰之力攻陷漳州之地的主城漳州城。
“王天存。”
“卑職在。”
“即刻率兵把守四門,禁止一切人等出入,但有擅闖城門者,不分青紅皂白——皆斬之!”
“遵命!”
“典虎。”
“卑職在。”
“即刻率兩百虎賁士卒即刻沿街巡邏,曉諭全城,所有人等一律待在家中,但有擅自上街者——殺無赦!”
“遵命!”
“巫馬。”
“在。”
“隨老朽駐守刺史府衙。”
“遵命!”
“其餘弟兄,就地放假、盡情劫掠!老朽最後重審一次,不準禍害平民百姓,去吧!”
霎時,唐軍士卒們一哄而散,王天存和典虎也各自領軍離開,隻有淳於越率一百餘人馬仍然肅立在常郢身邊,常郢渾濁的目光微眯,在深吸一口冷氣之後,凜然道:“淳於越,今有一項危險至極的使命,卻關乎此次平叛的勝敗與否以及我近千唐軍的生死存亡,汝可敢前往?”
淳於越虎目一瞪森然道:“有何不敢?”
常郢沉聲道:“雖十死無生,仍然敢往?”
“有何不敢!”
“好!”常郢大喝一聲,目露激賞之色,從懷裏摸出一封書信交與淳於越,厲聲道,“今有書信一封,乃漳州節度副使張大生之父張老太爺的手書,還有漳州刺史劉守一頭顱一顆、刺史印綬一顆,你可攜一書一印一首,星夜奔赴泉州,每到一地,可以劉守一頭顱、此使印綬及張老太爺手書示之,老朽料各路叛軍人馬必不敢留難,定然譴人護送。”
淳於越森然道:“遵命!”
淳於越沉聲道:“或能見到漳泉節度副使,可暗中告之,要麽率眾降我南唐,要麽,就等著給他老父親收屍,然後待我揮師殺到身死族滅吧!”
“卑職遵命!”
淳於越轟然抱拳一揖,轉身昂然而去。
目送淳於越身影遠去,常郢心情沉重。
憑心而論,常郢認為張大生屈伏的可能性很小,背叛陳洪進投降南唐,放棄自己眼下所有的一切身份地位歸降,這一樁樁一件件都來的太過驚險和不可思議,更何況,他若是當真投降南唐,背叛陳洪進,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他張大生敢冒這天下之大不韙嗎?
但是,可能性很小不等於可能性為零,哪怕隻有萬一的希望,常郢認為都值得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人無遠慮,則必有近憂,現在一路縱橫捭闔的唐軍人馬的看似風光,實際上卻是危際四伏。
劉守一是死了,漳州府兵現在群龍無首,瓦解勢所難免,在新的漳州刺史上任之前,唐軍殘部在漳州城都還是安全的,可是之後呢?陳洪進並非庸碌之輩,當然不會坐視漳州城長期陷於敵手,必然會重派能臣幹將、精銳叛軍前來鎮壓。
劉守一之敗,敗於不熟悉常郢和唐軍虎賁的戰術,以對付以前漳泉之地那些鼠目寸光、隻知道據城逐地而守的山賊土匪的老辦法來對付常郢和虎賁士卒。結果隻能是顧此失彼,處處受製,跟著南唐虎賁的腳後跟疲於奔命。
但是,叛軍不是傻瓜,漳州泉州人口眾多,士族門閥中能人輩出,要不了多久,叛軍便會熟悉唐軍和常郢的作戰方式,進而想出破解之策,到了那時候,唐軍殘部還能像現在這樣玩弄叛軍於股掌之間嗎?
隨著對手的強大,陳洪進的重視,唐軍所麵臨的生存壓力隻會越來越大,如果不設法提高機動性,勢必會被困死一隅。。
而要想提高唐軍虎賁士卒的機動性,最行之有效的辦法,也是唯一的辦法,那便是,莫過於讓所有的唐軍士卒變成一支清一色的騎兵!
…………未完待續……
本文來自看書網小說
公元九百七十五年七月二十四日,常郢領軍出征的第五日過去了。[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
朔風如刀,一支全軍縞素的隊伍出現在漳州城東門外。
十六名精壯漢子抬著一口尚未合蓋的沉重棺木,向著漳州城一步一步捱來,張揾臉色蒼白,單手扶在棺木上,躑躅而行,張揾的身後,凶神惡煞般的淳於越正虎視眈眈,似乎隻要張揾稍有異動就立刻拔刀將他斬首當場。
並非所有人都能視死如歸,?李嚴陳廣平是一個,可張揾不是,麵對死亡的威脅,張揾最終還是選擇了屈伏。
“號嗚~~”
“咚咚~~”
漳州城城樓上響起了低沉嘹亮的示警號聲,緊接著又響起了激越的鼓聲,盞茶功夫之後,漳州城東門大開,一隊全副武裝的精銳叛軍呼喇喇從城中湧了出來,然後迅速向兩翼展開,成雁翅包抄過來,將護靈的軍隊團團圍在中央。
一員官軍武將雄赳赳地策馬上前,厲聲大喝道:“某乃駐漳州城清源軍都尉羅通,來者通名!”
淳於越悶哼一聲,張揾隻得歎息一聲,抬起頭來說道:“羅大人,可還識得下官?”
羅通目光一厲,待看清是張揾時,頓時訝然道:“原來是清河縣縣令張大人啊,大人及軍士盡著縞素,卻不知為何?”
張揾忙道:“羅大人你有所不知,劉大人……已然歸天了。”
“什麽!?”羅通大吃一驚,失聲道,“劉大人歸天了?”
張揾神情慘然,今遭唐軍挾迫,做出這等背棄漳泉的事來,將來不知道還要招來何等罪罰,不由黯然神傷,眼睛裏竟然淌下兩行清淚來。
羅通見張揾神色哀傷、不似有假,急策馬向前,翹首往棺木中張望一眼,果見一人臉色慘白躺於棺中,生機已絕,羅通看的真切,那人不是劉守一還有誰來!
羅通當時就臉色劇變,仆的翻身落馬,哀嚎痛哭起來。
“大人,大人哪……”
羅通身後,數百叛軍紛紛跪落雪地、哀嚎聲響成一片。<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張揾上前一步,淳於越忙如影隨形緊緊相護,張揾無奈隻得放棄借扶起羅通時示警的打算,歎息道:“羅大人節哀,請先回城召集文武官員,出城迎接刺史大人靈柩回城。”
羅通幹嚎了幾聲突著站起身來,向張揾道:“張大人且稍待,本官這便回城去召集文武官員。”
話落,羅通翻身上馬,忙不迭的向著城裏疾馳而去,周圍虎視眈眈的數百精銳叛軍人馬也隨即潮水般退回了城裏。
漳州城城東五裏,有一片樹林,兩隻驚鳥突然撲翅著從林中飛起,驚落漫天碎雪。
密林外沿,典虎滿臉凝霜,手握長刀肅立一顆蒼鬆下之,鷹隼一般的眸子死死地盯著前方的漳州城,但等淳於越屠盡漳州城文武官員、占據了東門之時,典虎就將率領兩百虎賁幽狼特種鐵騎旋風般殺出,以雷霆萬鈞之勢蕩平城中守軍,以迎接常郢率大軍到來。
不到一頓飯的功夫,城中遙遙傳來亂哄哄的嚎啕聲,在那清源軍都尉羅通及郡丞等人的率領下,留守漳州城的大小文武官員,排成整齊的兩行,從東門裏緩緩而出,一邊哭一邊向劉守一的靈柩迎了上來,堪堪就哭到了劉守一的靈柩跟前。
“當!”
淳於越鏘然將雙刀從背上解下,狠狠互擊發出一聲清越的金鐵交鳴聲,旋即淳於越那淒厲的嘶吼聲響徹雲霄。
“弟兄們,殺叛軍、奪城池啊!”
“噗!”
淳於越雙刀翻飛,如剪而至,可憐站在最前麵的漳州城郡丞一介文官,猝不及防之下早被剪下人頭,旁邊的羅通見狀大吃一驚,情知不妙,既不敢應戰,也不敢?回城,向著城北徑直落荒而逃!
淳於越奉了常郢之命,旨在漳州城城池,當下也顧不得追趕,揮軍向著漳州城東門掩殺過來。
隻片刻功夫,除了落荒而逃的羅通之外,毫無防備的一幹漳州城文武官員盡皆被斬殺殆盡,淳於越又領著這夥如狼似虎的唐軍士卒衝過吊橋,殺進了城門,可憐守城的叛軍根本沒有料到會發生如此巨變,兩下裏距離又近,如何反應得及?
等城裏的叛軍亂哄哄地趕到增援的時候,淳於越的兩百來號人馬早已經像釘子般牢牢地釘在了漳州城東門,留守漳州城的大小武官大多已被斬殺,失去了有效統馭的清源軍人馬戰力百不存一,雖然人多勢眾,卻很難對淳於越的兩百來號人馬構成實質性的威脅了。
守城叛軍接連發起了幾波亂哄哄的反撲,但卻皆被淳於越率軍擊退,而這時候,典虎率幽狼特種鐵騎大隊瞬息殺至,像滾滾鐵流向著漳州誠碾壓過來,隆隆的蹄聲驟然間響徹雲霄,天地間再無一絲別的聲響,叛軍們無不駭然相顧,盡皆驚恐萬狀,他們分明感到腳下的地麵都在顫抖、在搖晃。
淳於越一聲令下,麾下的唐軍士卒們驟然往城門邊一閃,讓開了剛才死死扼守的通道,在叛軍們稍一愣神的時候,鐵塔般的典虎已經拍馬殺至。
“殺!”
一聲虎吼,典虎的長刀一記橫掃,正麵撞上的三名叛軍小卒已然被斬成了六截,典虎的身後,兩百餘騎的幽狼特種鐵騎士卒目露灼熱的殺機,淒厲的狼嚎聲中,像發狂的野獸般策馬疾進,鋥亮的馬刀已然舉起,映寒了雨後暗沉沉的天宇。
半個時辰之後,常郢率唐軍虎賁主力殺進漳州城,千餘留守漳州城的叛軍一部被殲,一部潰逃,大部棄械投降,就這樣,常郢和唐軍不費吹灰之力攻陷漳州之地的主城漳州城。
“王天存。”
“卑職在。”
“即刻率兵把守四門,禁止一切人等出入,但有擅闖城門者,不分青紅皂白——皆斬之!”
“遵命!”
“典虎。”
“卑職在。”
“即刻率兩百虎賁士卒即刻沿街巡邏,曉諭全城,所有人等一律待在家中,但有擅自上街者——殺無赦!”
“遵命!”
“巫馬。”
“在。”
“隨老朽駐守刺史府衙。”
“遵命!”
“其餘弟兄,就地放假、盡情劫掠!老朽最後重審一次,不準禍害平民百姓,去吧!”
霎時,唐軍士卒們一哄而散,王天存和典虎也各自領軍離開,隻有淳於越率一百餘人馬仍然肅立在常郢身邊,常郢渾濁的目光微眯,在深吸一口冷氣之後,凜然道:“淳於越,今有一項危險至極的使命,卻關乎此次平叛的勝敗與否以及我近千唐軍的生死存亡,汝可敢前往?”
淳於越虎目一瞪森然道:“有何不敢?”
常郢沉聲道:“雖十死無生,仍然敢往?”
“有何不敢!”
“好!”常郢大喝一聲,目露激賞之色,從懷裏摸出一封書信交與淳於越,厲聲道,“今有書信一封,乃漳州節度副使張大生之父張老太爺的手書,還有漳州刺史劉守一頭顱一顆、刺史印綬一顆,你可攜一書一印一首,星夜奔赴泉州,每到一地,可以劉守一頭顱、此使印綬及張老太爺手書示之,老朽料各路叛軍人馬必不敢留難,定然譴人護送。”
淳於越森然道:“遵命!”
淳於越沉聲道:“或能見到漳泉節度副使,可暗中告之,要麽率眾降我南唐,要麽,就等著給他老父親收屍,然後待我揮師殺到身死族滅吧!”
“卑職遵命!”
淳於越轟然抱拳一揖,轉身昂然而去。
目送淳於越身影遠去,常郢心情沉重。
憑心而論,常郢認為張大生屈伏的可能性很小,背叛陳洪進投降南唐,放棄自己眼下所有的一切身份地位歸降,這一樁樁一件件都來的太過驚險和不可思議,更何況,他若是當真投降南唐,背叛陳洪進,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他張大生敢冒這天下之大不韙嗎?
但是,可能性很小不等於可能性為零,哪怕隻有萬一的希望,常郢認為都值得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人無遠慮,則必有近憂,現在一路縱橫捭闔的唐軍人馬的看似風光,實際上卻是危際四伏。
劉守一是死了,漳州府兵現在群龍無首,瓦解勢所難免,在新的漳州刺史上任之前,唐軍殘部在漳州城都還是安全的,可是之後呢?陳洪進並非庸碌之輩,當然不會坐視漳州城長期陷於敵手,必然會重派能臣幹將、精銳叛軍前來鎮壓。
劉守一之敗,敗於不熟悉常郢和唐軍虎賁的戰術,以對付以前漳泉之地那些鼠目寸光、隻知道據城逐地而守的山賊土匪的老辦法來對付常郢和虎賁士卒。結果隻能是顧此失彼,處處受製,跟著南唐虎賁的腳後跟疲於奔命。
但是,叛軍不是傻瓜,漳州泉州人口眾多,士族門閥中能人輩出,要不了多久,叛軍便會熟悉唐軍和常郢的作戰方式,進而想出破解之策,到了那時候,唐軍殘部還能像現在這樣玩弄叛軍於股掌之間嗎?
隨著對手的強大,陳洪進的重視,唐軍所麵臨的生存壓力隻會越來越大,如果不設法提高機動性,勢必會被困死一隅。。
而要想提高唐軍虎賁士卒的機動性,最行之有效的辦法,也是唯一的辦法,那便是,莫過於讓所有的唐軍士卒變成一支清一色的騎兵!
…………未完待續……
本文來自看書網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