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吉等眾人進入府中,在向各位長輩請安問好之後便各自入席。在簡單地吃完晚飯之後,果然,老夫人將袁吉招入偏房中。而袁夫人則和二嫂以及一些家中女眷在另一偏房中談論著閨房秘事。袁平和袁耀則央求著袁烈和袁洪帶他們到院中教他倆一些劍法。


    老夫人將袁吉招入房中之後,便問起袁吉這陣子是如何對付城外的那些賊匪,以及最後如何將那些賊匪給消滅的事。


    袁吉一聽老夫人將他招入房中居然是問這種事,心裏立馬便放開了。於是便將前些日子如何防守賊軍攻城,如何利用城中的物資將那些賊匪給打下城去,最後又是如何將城外的賊軍一股殲滅的事一一詳細而又繪聲繪色地講了一遍。


    老夫人聽了之後,不住地點頭微笑。最後老夫人讚了袁吉一句,道:“我的阿福果然長大了,真是了不起啊!”


    袁吉聽了老夫人的誇讚之後,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道:“母親,這次剿滅賊軍,實際上孩兒也沒有做什麽,都是兩位兄長以及城中的那些賢才的幫助和將士們的用命才會取得如此的戰果的。”


    老夫人嗬嗬一笑道:“不管怎樣,你都是他們的領頭人,如果沒有你在其中的調和,此次如何勝利?要是汝陰城果真被破的話,我們袁家憑著府中的烏堡以及家中私兵自保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城中的百姓便可要遭殃了。”


    袁吉聽到老夫人說府中居然還有烏堡,不禁感到有些驚訝,不過隨後仔細一想也便釋然了。像袁家這種豪門大族要是在黃巾亂軍之中沒有什麽抵禦性的設施的話,那可就真正的怪了。想到這,袁吉便有些氣苦,要是早知道老袁家居然還有自保的力量的話,自己以前便不需要那麽勞心苦力的了。不過話又說回來,要是當初知道自己小命不用擔心的話,自己現在又怎麽可能擁有如此的資本呢,以後又如何憑著手中的這些資本在軍閥混戰中謀得一席之地呢。真可謂一飲一啄之間,自有定論啊。


    “母親大人說得是。”袁吉拱手說道。


    “此次阿福你在汝陰剿滅三萬多賊匪,這可是一個天大的功勞啊。為了你以後的仕途著想,這一功勞必須要上報給朝廷。讓朝廷在剿賊的功勞薄上記你一功,也好為你將來謀個好的出身。”老夫人想了會兒說道。


    “孩兒身為四世三公袁家的子孫,難道這個出身還不好嗎?還要以剿賊的功勞謀出身/”袁吉聽到母親要為他謀個好的出身,不禁啞然失笑道。


    老夫人眉目一挑,道:“你不懂,這袁家貴為四世三公,你身為袁家子孫出身顯赫也是沒錯。這自古以來出生顯貴之人何其多哉,但真正能夠在自己的事業上取得成就之人卻是不多,那些能夠在仕途中取得成就的無不是在早年為朝廷立有功勞,憑著功勞才可以真正地立於朝堂之上。而那些出身顯赫,卻沒有什麽功勞在身的,以後的成就必然有限,就是同僚之間也會看他不起。我們不說遠的,就說近的,你的前祖父,你的太爺爺,哪個不是早年身有功勞的。就是現在你的那兩個在京當值的哥哥,那也是身有功勞的呀。所以,這身有功勞與沒有功勞的卻是萬萬不同。”


    聽了老夫人所說之後,袁吉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老夫人見袁吉點頭,便又笑嗬嗬說道:“如今這擁有四世三公的這一顯赫身份的可不僅是我袁家一家啊。想那河東楊氏也是擁有四世三公的身份的,可惜啊,後世子孫仗著自己的顯赫身份,對朝廷卻是沒有立下寸尺功勞,現在也是漸漸地沒落了。要是我們袁家也如同他們楊家那樣的話,遲早也會步入他們楊家的後塵的。”


    袁吉聽了老夫人所說之後,心中一動,這大漢擁有四世三公這一身份的居然還有楊家。不知道曆史上那個對漢帝忠心耿耿的楊彪,還有聰明得連曹操都要嫉妒的殺掉的楊修是不是楊家的人。


    “聽母親如此一說,孩兒真的是受教了。”袁吉向老夫人彎腰施了一禮,說道。


    老夫人見袁吉那恭敬的神態,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用手輕輕地拍了拍袁吉的手背之後,說道:“這件事就交給母親了。到時我叫人將你的這次剿賊的事跡用絹帛寫成文書,到時再派人將它交到你那朝中的叔父手中。讓你叔父將你的功勞稟報給大將軍,讓大將軍記你一個功勞。到時封你一個爵位或是什麽一官半職的話,那你可就真的可以光宗耀祖了。袁家的列祖列宗要是知道這一代中袁家出了那麽多的優秀子弟,一定會高興萬分的。”說完,老夫人不禁高興地臉上都放出了異彩。


    袁吉卻是心中苦笑,要是袁家的列祖列宗知道這一代的子孫袁紹和袁術二人最終會將袁家幾百年的輝煌給一手葬送掉的話,會不會氣得從墳塋中跳將出來?不過袁吉轉念一想,如今有了自己這個變數,估計那些列祖列宗應該不會從墳塋中跳將出來了。


    “那就有勞母親了。”袁吉拱手施了一禮說道。


    老夫人見袁吉沒有反對,高興連連,忙拉著袁吉的手,笑道:“什麽有勞沒勞的?你是母親的孩兒,說這些做什麽。隻要阿福不反對娘讓你二叔為你將來謀取個一官半職的,娘便放心了。”


    聽了老夫人所說,袁吉又是一陣苦笑,看來以前的這個袁家三公子還真的不喜歡為官啊。不過在這個即將到來的亂世中,你若是不做個官,手握一些權勢的話,如何在這世道中安穩地生存呢!


    “娘放心,孩兒也知道你們是為了孩兒好,孩兒以前不懂事,讓母親操心。孩兒以後一定會聽你們的話。”袁吉拉著老夫人的手誠懇地說道。


    老夫人聽了高興萬分,連連說道:“好,好,好,阿福果然長大了,也懂事了,娘也欣慰了,以後就不會再老是為你操心了。”老夫人卻是不知道,如今站在麵前的這個袁吉已經不是真正的袁家三公子了,可這又有什麽關係呢,畢竟孩子現在比以前更加得懂事,更加得討人喜歡了。


    接著袁吉又和老夫人談論了一些其它關於汝陰施政的事情,聽得老夫人連連誇讚,說袁吉做得好。


    趁著天還沒有完全黑,袁吉便以縣衙有大堆公務需要處理為由,向老夫人辭行。老夫人本想挽留袁吉他們在府中過夜,不過一聽袁吉要回去處理政事,也就不再勉強了,不過卻是叮囑袁吉以後要經常來看望。袁吉當然是點頭同意了。


    ……


    兩天後,汝陰縣衙,閻象向袁吉拱手施禮道:“啟稟主公,郡守大人已派人送來回文,請主公過目。”說完閻象從自己那寬大的袖袍中拿出一份竹簡,雙手捧住,就要遞將過來。


    袁吉擺擺手,道:“不必了,玄明便替我看一下吧,裏麵到底說了些什麽。”


    “諾。”閻象答應一聲之後,便將手中的竹簡展開,仔細地通看了一遍之後,便微笑道:“主公,郡守大人已經同意了主公請求各縣發兵清剿餘匪的建議。而且郡守大人說主公這次剿滅汝南三萬賊匪功不可沒,郡守已著人將主公這一戰績寫成文書遞交朝廷了。”


    袁吉聽罷微微一笑,道:“隻要郡守大人同意各縣發兵清剿餘匪便足夠了。這剿滅大部賊匪的功勞呈不呈報於朝廷也是無關緊要的。”你呈不呈報上去沒關係,反正母親已經為我安排好了,袁吉想到。


    “對了,那些俘虜的賊軍你們處理的如何了?”袁吉問道,他可不想這些俘虜的賊軍會出現什麽意外情況。


    “稟主公,那些賊軍已經按照主公的吩咐,在袁洪大人的協助下,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勞動改造。那些賊軍都是青壯,而且大多都是出於農民,所以做起那些農活來也沒出什麽太大的錯。”閻象說道。


    “嗯,這便好。”聽了閻象所說之後,袁吉滿意地說道。


    ……


    五日後,同樣是在汝陰縣衙,袁烈對著袁吉說道:“三弟,派去潁川的人已經回來了,已經將潁川的情況如實稟告給烈了。”


    袁吉聽罷,喜道:“那大哥快快道來,如今北邊情況如何?”


    袁烈看到袁吉那著急的樣子,不禁微笑道:“據探子所報,如今中郎將皇甫嵩與朱俊二人率朝廷大軍一部已經在潁川和黃巾軍交戰了。不過據說賊軍的的統帥為張角之弟,張梁與張寶二人。探子回報說,官軍與賊軍交戰幾場互有勝負,不過現今如何卻是不得而知了。”


    袁吉說道:“朝廷大軍既然已經與賊軍交戰,若是時日日久必成對峙之勢。看來我們出兵於潁川協助朝廷大軍正是時候啊。”


    “三弟所言不錯。以烈所見,我們還是盡快出兵。若是皇甫嵩與朱俊二位將軍將賊軍擊破的話,那我們去了之後也沒什麽意義了。”袁烈說道。


    袁吉聽罷,沉思了少許之後,想到曆史上潁川的黃巾軍被真正地消滅,還是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的,自己在五天後出發是絕對不會錯過的。於是袁吉說道:“潁川賊軍勢眾,不是那麽容易便被剿滅的。五天之後,我們領軍出發不會錯過殲滅賊軍的機會的。不過我們在領兵去潁川之前,必須要向汝南郡守通報一下。這樣我們一路去潁川的路上麻煩會少一點。”


    “嗯,三弟所說有禮。我們告知太守說我們汝陰願意出兵協助朝廷大軍剿賊,想必郡守也會樂意答應的。畢竟汝陰也是隸屬汝南,汝陰出兵便等同於汝南出兵。若是我們協助朝廷剿賊勝利的話,郡守大人也會得到一份功勞的。”袁烈拊掌而談道。


    “嗯,那此事過會我便交給玄明去做吧。畢竟寫文告他在行!”袁吉嗬嗬笑道。


    袁烈聽罷也是微笑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漢袁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雲19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雲1988並收藏東漢袁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