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碩,你做事不密,活該受死,可是你卻是牽累了我們,我們不應該為你陪葬!”郭勝一臉猙獰地說道。


    “不錯,我是該死,可是我沒有想到會死在自己人的手中!我好不甘心!”蹇碩憤怒地吼道。


    “哼!白癡,反正都要死,死在誰的手裏有區別嗎?你死在我們手中,卻是能夠挽救我們這些人,而我們活著就能夠有機會幫助陛下達成心願。”張讓冷冷地說道。


    “去吧蹇碩,到了地底下告訴陛下,我們會幫助陛下達成遺願的。”郭勝說完便將那插在蹇碩胸膛上的匕首撥了出來。頓時一股血劍噴將出來,濺了郭勝一身。


    蹇碩的心髒被戮穿,此刻心力已經很是衰竭,無力再說出什麽話了,隻是向張讓等人點了點頭,便直挺挺地倒將下去,一命嗚呼。


    “把他的頭給割下來,找個小黃門將其送到大將軍何進的手中,怎麽吩咐應該不用我說了吧。”張讓對著郭勝說道。


    “明白!”郭勝點了點頭,遂用手中的匕首將蹇碩的頭顱給割了下來。不過在割蹇頭顱的時候,郭勝卻是發現蹇碩的腰間鼓鼓的,不知道其腰間有什麽東西。於是在將割好頭顱拋到一邊之後,郭勝翻開蹇碩的腰間,卻是看到裏麵有一張聖旨。郭勝心中一動,忙將其掏出,打開一看,卻是那靈帝早些時候交給蹇碩冊立二皇子劉協為帝的詔書。


    郭勝忙將此詔書遞到張讓的手中,張讓接過,細細地看了一遍,接著便將其塞到自己的衣袖中。


    “我等要不要將此詔書呈遞給何進,以作進身之物呢?”一旁的趙忠問道。


    “哼!此時我等還不知道那屠夫是否會放過我們。若是其肯放過我們,並保證我們的榮華富貴不失,將此詔書贈與他又有何妨!若是其不肯放過我們的話,那我等就將此詔書公布於天下,到時看這屠夫該當如何!”張讓冷哼了一聲說道。(.無彈窗廣告)


    “還是侯爺想得周到。”趙忠不經意地拍了張讓的一個馬屁。


    張讓很是受用地微笑了下,接著便道:“如今我們還是保住自己的性命重要,趕緊派個人將這蹇碩的頭顱給那何進送去。我們現在就到娘娘那裏,請求娘娘的庇護。”


    眾人聽罷不敢怠慢,於是按照張讓所說的去辦。


    當何進領著眾人向嘉德殿走去時,正好碰到了前來奉送蹇碩人頭的小黃門。何進等人一見這蹇碩已經伏誅,便在幾位老臣的建議下先去東宮將大皇子劉辯接到嘉德殿中繼承大統。


    何進采納了建議,於是便遣人去東宮將大皇子劉辯請來。同時何進又派人去收納宮中的禁軍侍衛。


    進了嘉德殿之後,眾人果然看到靈帝的靈柩就擺在當中。眾大臣見到皇帝的靈柩,慌忙跪地納拜,不少年老的大臣甚至哭出聲來。不知道這哭是高興地哭,還是悲傷的哭。


    隨後,年幼的大皇子劉辯便被人給請了進來。作為當朝最有權勢,又是未來皇帝母舅的何進,當然是當仁不讓地將劉辯在靈帝的靈柩前給扶上了皇帝的寶座。


    諸位文武大臣見新帝登基,於是納頭便拜,高呼萬歲!何進見自己的外甥已經成為大漢的皇帝,於是又遵何後為皇太後。由於此時的劉辯年齡尚幼,按祖製是無法親政的,於是何進又派人請來了何太後,當有何太後臨朝。諸文武百官也沒有什麽異議。


    何太後其實已經在張讓等人那裏得知了靈帝駕崩,何進帶兵進宮擁立的消息。此時得到何進要其駕臨嘉德殿,主持朝政的消息後,何太後便領著宮人急急忙忙地趕來了。


    一到嘉德殿首先看到的是擺在正中央的皇帝的靈柩。何太後想也沒想便撲將過去,撫著靈柩就是大哭。何進忙勸慰何太後,要何太後節哀順變,人死不能複生,現在最主要的是主持朝政。


    何太後聽了兄長的話之後,點了點頭,剛才還是梨花帶雨的,眨眼間便露出了皇家後宮的威儀來。何太後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大赦天下,這是每個新皇登基時都要做的慣例。接著便改元光熹,不過改元這件事,何太後做的可是引起了下麵幾個老臣的不滿,畢竟這靈帝還沒有發喪,怎麽能夠改元呢?不過這些老臣雖然心中不滿,可也沒有膽量說將出來。


    緊接著何進又向何太後請求封賞今日除賊和擁立新帝登基的有功之人。何太後哪知道誰是有功之人呢?於是便要何進將有功之人的姓名,以及封賞的內容說出來,以供自己斟酌。


    於是何進便將此次協助自己將自己的外甥扶上寶座的人的姓名以及封賞的內容一個個地羅列了出來。


    首先作為四世三公的袁家,袁傀被封為太傅,與自己同錄尚書事;袁紹被封為羽林中郎將;袁吉被封為上軍校尉,領西園新軍;袁術被封為右中郎將,算是升了一級。整個袁家滿門受封,貴寵至極,引得下麵的文武大臣滿眼嫉妒。


    接著何進又說出盧植為執金吾,鄭泰為尚書,朱俊還是為車騎將軍,劉虞為宗正,荀爽為光祿大夫,蔡邕為太樂,荀攸為黃門侍郎,王允為諫議大夫,曹操為北軍中侯,鮑信為西園新軍中軍校尉,而淳於瓊為下軍校尉等等,其他各人皆有不同的封賞,卻是不一一羅列出來了。


    何太後對兄長所羅列出的每個人的姓名和封賞都幾乎全部同意了。一來自己對這些人都不熟悉,二來兄長所封賞的這些官職卻是沒有侵害到自己在宮中的利益。


    不過在最後眾文武大臣的共同討論下,封了那二皇子劉協為陳留王,原來的太後,也就是靈帝的母親,被尊稱為太皇太後。


    對於那些官軍士卒,何進又令人犒賞,於是整個洛陽城中的官吏軍卒都對何進萬分敬服,高呼萬歲不止。


    一切都封賞完畢之後,何進便令文武大臣回去準備孝服,準備明日為靈帝發喪。靈帝的死沒有得到任何人的同情和憐憫,這一日整個洛陽歡天喜地,明日卻是要為靈帝發喪,這可說是從大喜到大悲?


    正待諸位文武大臣將要離散之時,忽然人群中閃出一人,大聲道:“大將軍且慢!”眾人視之,原來是那袁紹袁本初。


    “本初還有何話要與本將軍說?”何進看著袁紹,疑惑地問道。


    “如今新皇已立,正當除賊!”袁紹大聲慨道。


    “那蹇碩已不是被伏誅了嗎?還有何賊人要除?”何進問道。


    袁紹抱拳道:“中官結黨,那蹇碩一人如何成事?那張讓等閹宦必與其連謀大將軍,還望大將軍趁此將張讓等閹宦誅除!”


    何進聽罷低頭不語,似乎在想著什麽事情。而殿中的其他文武大臣平日裏也極為痛恨張讓等閹宦把持朝政,陷害忠良,於是紛紛勸解何進趁此機會誅除閹豎。


    何進見眾人群情洶湧,頗為意動,正要下令時,卻是不想上首何太後發話了,隻聽何太後道:“始初設謀陷害大將軍者,止賽碩一人,與張讓等人何幹?今蹇碩已經伏誅,有必要再株連其餘人等嗎?再說如今新皇剛剛登基,不宜再現血光!”


    “太後此言差矣,張讓等閹豎為禍天下,禍害百姓,天下之人皆要誅之而後快。如今新皇登基,正好可以將這些閹宦誅除,以振天下士民之心,天下之人必會對新皇感恩戴德!”袁紹侃侃道。


    “還請太後下旨!”眾文武大臣一起附和道。


    何太後看著下首的眾人,氣得臉色發紫,看了看身邊的兄長何進,於是說道:“大將軍,本宮有些私話想與大將軍說說!”說完,何太後便向內室走去,何進無奈,也猜測地出自己的這個妹妹要和自己說什麽,不過自己的這一身富貴可都是係在這個妹妹的身上的,於是不得不跟著何太後到了內室。


    袁紹等人見何太後將何進召到了內室中,不由得大歎:“此事休矣!”


    內室中,何太後對著何進說道:“小妹與兄長以前隻不過是南陽的一家普通百姓罷了。正逢先帝采納秀女,小妹便被征入宮中。我等出身微寒,在宮中受盡了磨難,若不是遇上張讓等人幫助,我等怎麽可能享受今日的榮華富貴呢?今日大兄要是將張讓等人誅除,豈不是要被人說我們是忘恩負義之人?還望大兄看在他們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份上,就暫且饒過他們一命吧。”


    何進聽罷,沉思良久,慨然而歎道:“好吧,就依小妹之言,吾姑且放過他們一馬,不過他們的官職都要撤銷,而且小妹也要告訴他們,以後不要再做出什麽非分之舉,要不然的話,那就別怪兄長對他們真的不客氣了!”


    “如此,那小妹便在此替他們謝過兄長了。”何太後微笑著說道。


    何進點了點頭,接著便和何太後一起從內室中走了出來。眾文武大臣見何太後臉上現出喜色,便已經猜測出了結果。


    果然,何進一出來便對著眾文武百官道:“蹇碩設謀害我,可族滅其家。其餘不必妄加殘害。”


    袁紹出班列,抱拳道:“若不在此時將此等閹豎斬草除根,今後必為其所害!”


    何進瞥了袁紹一眼,道:“吾已經將張讓等人革除官職,今後沒有了實權,如何會加害到我?吾意已決,本初休得再言!”


    眾人見何進態度堅定,也沒奈何,隻得怏怏而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漢袁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雲19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雲1988並收藏東漢袁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