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馬匹皆是停頓不前,唯獨董卓的馬匹繼續向前奔跑。陳到此次追擊的目標便是那董卓,此時見董卓胯下馬匹沒有像其它的馬匹一樣駐足在麥田中,心中早已大吃一驚!
那赤紅如火的神馬載著董卓肥碩的身體絲毫沒有降低它的速度,在稠密的麥田中宛如平地,眨眼間便消失在了陳到等人的目光中。
陳到狠狠地將身邊的一個西涼軍士刺死在麥田,恨恨地跺了下腳,功虧一簣,沒想到這董卓的胯下居然有著一匹神馬。
李儒並沒有嶽父那樣的好運氣,有著一匹神馬,雖然自己胯下的馬也是不凡,可是與董卓的那匹馬相比起來卻是不如。
此時的李儒站在綠油油的麥田中,遙望著董卓遠去的背影,忽然間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為董卓能夠逃脫而感到高興,感到喜悅。
“殺!給我殺!將他們一個不留!”陳到對著四周的軍士大聲地發令著。沒有完成袁吉交代的任務,陳到很是自責,隻好將滿心的怨氣潑灑到那些董卓軍的身上。
西涼軍士果然不愧是大漢最為精銳的兵士之一。雖然此時的麥田中隻有區區一百來人,但是每一個人都凶狠異常,往往被砍倒在地,隻要還沒有徹底斷氣,都會給對手一個最後的搏擊。
這使得陳到暗暗心驚,一邊敬佩著這些董卓軍的頑強,另一邊又歎息著這些軍士原本就是大漢的軍士,此時卻是沒有死在對外族的戰場上,反而死在了互相殘殺之中。不過感歎歸感歎,可這手下卻是沒有絲毫地留情。
陳到一抹臉上的血跡,遠遠地便看到一個穿著文人特有的袍子的文士在那裏默默地看著眼前的廝殺,沒有絲毫的動靜,隻是臉上卻是露出一副很是淡定的樣子。
陳到見此人衣著不凡,麵色鎮定,心中已經猜測出了此人到底是何人了。蓋因前些天去北邙山護駕的時候,陳到在袁吉的身邊也是看到了李儒這個人。
沒有將董卓給追擊到,把這李儒抓起來交給主公,說不定也能補過一些吧,陳到如是想。
想到那就去做,陳到親自帶領著軍士向李儒撲去。此時的西涼軍士大部分都圍在了李儒的身邊。西涼軍士是知道李儒在董卓心目中的地位的,如今董卓雖然已經逃離了,但是保護李儒還是他們堅決執行的職責。
在衝到離李儒身邊還有一百步的時候,那些西涼軍士紛紛舉起手中的弓箭,向陳到等人射擊。猝不及防之下,頓時有不少西園軍被射翻在地,哀嚎慘叫著。
見此,陳到連忙阻止了身後士兵繼續向前衝的勢頭。中原士兵不能和邊地士兵想比,邊地的士兵往往都很會騎射,騎兵大部分都配有弓箭。而中原的騎兵往往很少有,此時陳到所帶來的兵馬便沒有弓箭手。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陳到覺得很有必要將前方的李儒勸降。
“對麵的統軍之人速速出來答話!”陳到將手中長槍往地上一插,運足力氣,向前方大喊了一聲。
隻見那一身儒雅之風的李儒麵帶微笑地從眾西涼軍士中緩步走了出來,沒有絲毫的膽怯和局促。
微微向陳到拱了拱手,臉上的微笑立馬便轉為了冷笑,道:“不知你等是何方兵馬?”
陳到微微一愣,難道這李儒沒有看出我們這些人一身的打扮,還有那高飄的旗幟嗎?不過陳到畢竟不是一個笨人,稍微想了想便理解了李儒此話的含義。
陳到微微一笑,向前一步對著李儒抱了一拳,並沒有回答李儒的質問,而是直接問道:“閣下肯降否?”
李儒見麵前的這位領兵之人並沒有回答自己的問話,一下子將自己肚中早已準備好的質問之辭給消解的粉碎,心中微微詫異。[]
作為西北之人,李儒深知一個道理,那就是成王敗寇。如今對方有將近一千人,而自己這邊就隻有一百來人,那是無論如何也打敗不了對方的,遲早也會被對方給擒住,與其那樣,還不如此時大大方方的投降!
嶽父已經突圍出去了,很快便會與華雄、李他們所領的二十萬大軍會合,到時肯定會揮軍直奔洛陽而來,一定會來解救我的。現在投降也不失為一個保身之道。
陳到定定地看著在一邊思考的李儒,並沒有催促他。從李儒的外貌和氣質上,陳到能夠感覺到他是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看不清現場的形式。
果然,沒有讓陳到等待多久,李儒緩緩抬起頭來,歎了一口氣,道:“也罷!降了便降了吧。”
李儒一說完此話,身後的眾西涼軍士立時便低下頭,士氣一下子泄的一幹二淨,紛紛將手中的兵器拋到了地上。
陳到身後的親兵見李儒下令投降,從懷中掏出一根繩子就要來捆綁。陳到揮了揮手阻止了,畢竟文人都有一股傲氣,講究士可殺不可辱,萬一眼前的李儒一傲氣,那麽就不好和袁吉交代了。
李儒將這一切看在了眼中,雖然心中有些感激,但卻是沒有將其表達在臉上。冷哼了一聲道:“帶我去見你家將軍吧!”
陳到微微一笑,也不理會李儒對自己的態度。留下幾百人在此打掃戰場,收攏馬匹後,便領著剩下的軍士押著俘虜向洛陽處行去。
對於李儒,陳到很是客氣地給了他一匹馬騎乘。陳到也不怕這個李儒會趁此逃脫,因為李儒是一個聰明人,聰明人是不會不知道趁機逃跑的下場。
城外的大戰早已驚動了洛陽城中的其他守軍。袁紹、袁術,還有王匡他們,在聽說袁吉率領所部去攻擊城外的董卓時,都早已驚呆了,匆匆地集合了本部兵馬之後,便一起從洛陽中開拔出來給袁吉助戰。董卓可是有著不下十萬的兵馬,僅憑袁吉手中的那兩萬人馬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戰勝的。
不過當眾人來到董卓的大營時,看到的隻是滿地的屍體和鮮血,還有那燃燒木樁的火光,還有大批的西園軍士在那打掃著戰場和押解著俘虜。
看到眼前的這一番情景,眾人又是大吃了一驚,很顯然,董卓被袁吉的西園軍給打敗了。眾人麵麵相覷,這西涼軍士難道就如此的不堪一擊嗎?
……
看著眼前保持著一臉鎮定和雅氣的李儒,袁吉臉上露出了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袁吉已經從陳到那裏得知,董卓仗著胯下的神駒已經從麥田中逃之夭夭了。鮑信所率的那一萬伏軍自然也就沒有派上什麽用場。從其描述當中,袁吉已經肯定董卓所騎的那匹神駒就是傳說中的赤兔。
有赤兔在,董卓能夠逃脫,袁吉便覺得理所當然了,不過心中還是有些可惜,可惜沒有將董卓給斬殺,除掉這個大患。看來這個董卓是命不該絕啊!
現在自己將董卓給打跑了,改變了一下曆史的軌道,不知道今後這曆史會向何處發展呢?會不會還會回到他原來的軌道呢?
李儒看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心裏有著各種滋味。李儒已經知道此次率軍前來襲營的就是站在自己麵前的年輕人了,也就是說此人早已經看破了自己所設的那個疑兵之計。想到這,李儒心中不免露出一股灰敗和自嘲之感,自己辛苦設計,沒想到卻是早已被人看穿。
“那董卓已經逃了,將先生給丟棄了下來,不知先生有何想法?”袁吉從思緒中回過神來,重新審視一番眼前的李儒,一臉微笑地問道。
李儒並沒有回答袁吉的這個問話,而是帶著質問的口氣問道:“不知將軍為何要夜襲我家刺史大營?我家刺史到底犯了何種罪過?此次襲營是將軍的意思,還是滿朝文武和陛下的意思?”
丫的,我為什麽要襲擊,難道你心中不清楚?現在卻是來質問我為什麽?袁吉心中對李儒的這番質問有些惱火,不過麵子上還是保持著貴族應有的風度,緩緩道:“我問你,你家刺史為何要在軍營中布置那麽多的旌旗?為何要給人感覺出你們軍營中有十萬大軍呢?”
李儒見袁吉不答自己的質問之詞,反而問起自己來,心中有些氣憤,不過自己卻是不能不回答袁吉的這個問題。
李儒究竟是一個不簡單的謀士,大腦輕輕一轉,便已經將說詞給想好了。
“我家刺史之所以在營寨中插滿旌旗,製造有十萬大軍的假象是為了防止洛陽城有賊人趁洛陽混亂攻擊洛陽!我家刺史如此忠心為國,卻是沒有想到被朝中之庸人所誤會,居然領兵襲擊,這真是令天下的忠臣心寒啊!”說到這,那李儒卻是誇張地捶起胸膛來,顯得很是悲憤。
看著李儒在那不斷地造作著,袁吉冷笑了一聲,要不是我是個未來人把你和那董卓了解得清清楚楚,還真被你的表演給糊弄過去,最後還跪到董卓麵前懺悔也說不定。
見李儒還有繼續表演下去的架勢,袁吉很是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道:“不要再在這裏像猴子般表演了,你與那董卓的心思,我難道還不知道?哼!在京師成列十萬大軍,無論你們是什麽原因,這都是不允許的!擅自在京外以疑兵之計詐稱十萬,這都是謀反的罪名!你們要是真的替國家,替陛下著想,那設此計時為何不來告知?”說完,袁吉便眼睛灼灼地看著麵前的李儒。
那赤紅如火的神馬載著董卓肥碩的身體絲毫沒有降低它的速度,在稠密的麥田中宛如平地,眨眼間便消失在了陳到等人的目光中。
陳到狠狠地將身邊的一個西涼軍士刺死在麥田,恨恨地跺了下腳,功虧一簣,沒想到這董卓的胯下居然有著一匹神馬。
李儒並沒有嶽父那樣的好運氣,有著一匹神馬,雖然自己胯下的馬也是不凡,可是與董卓的那匹馬相比起來卻是不如。
此時的李儒站在綠油油的麥田中,遙望著董卓遠去的背影,忽然間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為董卓能夠逃脫而感到高興,感到喜悅。
“殺!給我殺!將他們一個不留!”陳到對著四周的軍士大聲地發令著。沒有完成袁吉交代的任務,陳到很是自責,隻好將滿心的怨氣潑灑到那些董卓軍的身上。
西涼軍士果然不愧是大漢最為精銳的兵士之一。雖然此時的麥田中隻有區區一百來人,但是每一個人都凶狠異常,往往被砍倒在地,隻要還沒有徹底斷氣,都會給對手一個最後的搏擊。
這使得陳到暗暗心驚,一邊敬佩著這些董卓軍的頑強,另一邊又歎息著這些軍士原本就是大漢的軍士,此時卻是沒有死在對外族的戰場上,反而死在了互相殘殺之中。不過感歎歸感歎,可這手下卻是沒有絲毫地留情。
陳到一抹臉上的血跡,遠遠地便看到一個穿著文人特有的袍子的文士在那裏默默地看著眼前的廝殺,沒有絲毫的動靜,隻是臉上卻是露出一副很是淡定的樣子。
陳到見此人衣著不凡,麵色鎮定,心中已經猜測出了此人到底是何人了。蓋因前些天去北邙山護駕的時候,陳到在袁吉的身邊也是看到了李儒這個人。
沒有將董卓給追擊到,把這李儒抓起來交給主公,說不定也能補過一些吧,陳到如是想。
想到那就去做,陳到親自帶領著軍士向李儒撲去。此時的西涼軍士大部分都圍在了李儒的身邊。西涼軍士是知道李儒在董卓心目中的地位的,如今董卓雖然已經逃離了,但是保護李儒還是他們堅決執行的職責。
在衝到離李儒身邊還有一百步的時候,那些西涼軍士紛紛舉起手中的弓箭,向陳到等人射擊。猝不及防之下,頓時有不少西園軍被射翻在地,哀嚎慘叫著。
見此,陳到連忙阻止了身後士兵繼續向前衝的勢頭。中原士兵不能和邊地士兵想比,邊地的士兵往往都很會騎射,騎兵大部分都配有弓箭。而中原的騎兵往往很少有,此時陳到所帶來的兵馬便沒有弓箭手。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陳到覺得很有必要將前方的李儒勸降。
“對麵的統軍之人速速出來答話!”陳到將手中長槍往地上一插,運足力氣,向前方大喊了一聲。
隻見那一身儒雅之風的李儒麵帶微笑地從眾西涼軍士中緩步走了出來,沒有絲毫的膽怯和局促。
微微向陳到拱了拱手,臉上的微笑立馬便轉為了冷笑,道:“不知你等是何方兵馬?”
陳到微微一愣,難道這李儒沒有看出我們這些人一身的打扮,還有那高飄的旗幟嗎?不過陳到畢竟不是一個笨人,稍微想了想便理解了李儒此話的含義。
陳到微微一笑,向前一步對著李儒抱了一拳,並沒有回答李儒的質問,而是直接問道:“閣下肯降否?”
李儒見麵前的這位領兵之人並沒有回答自己的問話,一下子將自己肚中早已準備好的質問之辭給消解的粉碎,心中微微詫異。[]
作為西北之人,李儒深知一個道理,那就是成王敗寇。如今對方有將近一千人,而自己這邊就隻有一百來人,那是無論如何也打敗不了對方的,遲早也會被對方給擒住,與其那樣,還不如此時大大方方的投降!
嶽父已經突圍出去了,很快便會與華雄、李他們所領的二十萬大軍會合,到時肯定會揮軍直奔洛陽而來,一定會來解救我的。現在投降也不失為一個保身之道。
陳到定定地看著在一邊思考的李儒,並沒有催促他。從李儒的外貌和氣質上,陳到能夠感覺到他是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看不清現場的形式。
果然,沒有讓陳到等待多久,李儒緩緩抬起頭來,歎了一口氣,道:“也罷!降了便降了吧。”
李儒一說完此話,身後的眾西涼軍士立時便低下頭,士氣一下子泄的一幹二淨,紛紛將手中的兵器拋到了地上。
陳到身後的親兵見李儒下令投降,從懷中掏出一根繩子就要來捆綁。陳到揮了揮手阻止了,畢竟文人都有一股傲氣,講究士可殺不可辱,萬一眼前的李儒一傲氣,那麽就不好和袁吉交代了。
李儒將這一切看在了眼中,雖然心中有些感激,但卻是沒有將其表達在臉上。冷哼了一聲道:“帶我去見你家將軍吧!”
陳到微微一笑,也不理會李儒對自己的態度。留下幾百人在此打掃戰場,收攏馬匹後,便領著剩下的軍士押著俘虜向洛陽處行去。
對於李儒,陳到很是客氣地給了他一匹馬騎乘。陳到也不怕這個李儒會趁此逃脫,因為李儒是一個聰明人,聰明人是不會不知道趁機逃跑的下場。
城外的大戰早已驚動了洛陽城中的其他守軍。袁紹、袁術,還有王匡他們,在聽說袁吉率領所部去攻擊城外的董卓時,都早已驚呆了,匆匆地集合了本部兵馬之後,便一起從洛陽中開拔出來給袁吉助戰。董卓可是有著不下十萬的兵馬,僅憑袁吉手中的那兩萬人馬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戰勝的。
不過當眾人來到董卓的大營時,看到的隻是滿地的屍體和鮮血,還有那燃燒木樁的火光,還有大批的西園軍士在那打掃著戰場和押解著俘虜。
看到眼前的這一番情景,眾人又是大吃了一驚,很顯然,董卓被袁吉的西園軍給打敗了。眾人麵麵相覷,這西涼軍士難道就如此的不堪一擊嗎?
……
看著眼前保持著一臉鎮定和雅氣的李儒,袁吉臉上露出了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袁吉已經從陳到那裏得知,董卓仗著胯下的神駒已經從麥田中逃之夭夭了。鮑信所率的那一萬伏軍自然也就沒有派上什麽用場。從其描述當中,袁吉已經肯定董卓所騎的那匹神駒就是傳說中的赤兔。
有赤兔在,董卓能夠逃脫,袁吉便覺得理所當然了,不過心中還是有些可惜,可惜沒有將董卓給斬殺,除掉這個大患。看來這個董卓是命不該絕啊!
現在自己將董卓給打跑了,改變了一下曆史的軌道,不知道今後這曆史會向何處發展呢?會不會還會回到他原來的軌道呢?
李儒看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心裏有著各種滋味。李儒已經知道此次率軍前來襲營的就是站在自己麵前的年輕人了,也就是說此人早已經看破了自己所設的那個疑兵之計。想到這,李儒心中不免露出一股灰敗和自嘲之感,自己辛苦設計,沒想到卻是早已被人看穿。
“那董卓已經逃了,將先生給丟棄了下來,不知先生有何想法?”袁吉從思緒中回過神來,重新審視一番眼前的李儒,一臉微笑地問道。
李儒並沒有回答袁吉的這個問話,而是帶著質問的口氣問道:“不知將軍為何要夜襲我家刺史大營?我家刺史到底犯了何種罪過?此次襲營是將軍的意思,還是滿朝文武和陛下的意思?”
丫的,我為什麽要襲擊,難道你心中不清楚?現在卻是來質問我為什麽?袁吉心中對李儒的這番質問有些惱火,不過麵子上還是保持著貴族應有的風度,緩緩道:“我問你,你家刺史為何要在軍營中布置那麽多的旌旗?為何要給人感覺出你們軍營中有十萬大軍呢?”
李儒見袁吉不答自己的質問之詞,反而問起自己來,心中有些氣憤,不過自己卻是不能不回答袁吉的這個問題。
李儒究竟是一個不簡單的謀士,大腦輕輕一轉,便已經將說詞給想好了。
“我家刺史之所以在營寨中插滿旌旗,製造有十萬大軍的假象是為了防止洛陽城有賊人趁洛陽混亂攻擊洛陽!我家刺史如此忠心為國,卻是沒有想到被朝中之庸人所誤會,居然領兵襲擊,這真是令天下的忠臣心寒啊!”說到這,那李儒卻是誇張地捶起胸膛來,顯得很是悲憤。
看著李儒在那不斷地造作著,袁吉冷笑了一聲,要不是我是個未來人把你和那董卓了解得清清楚楚,還真被你的表演給糊弄過去,最後還跪到董卓麵前懺悔也說不定。
見李儒還有繼續表演下去的架勢,袁吉很是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道:“不要再在這裏像猴子般表演了,你與那董卓的心思,我難道還不知道?哼!在京師成列十萬大軍,無論你們是什麽原因,這都是不允許的!擅自在京外以疑兵之計詐稱十萬,這都是謀反的罪名!你們要是真的替國家,替陛下著想,那設此計時為何不來告知?”說完,袁吉便眼睛灼灼地看著麵前的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