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回頭視之,原來是驃騎將軍朱俊。盧植問道:“公偉不是在東門的嗎,怎麽到我西門來了?”
“東門的董軍隻是佯攻,並不吃緊!吾聞董賊在西門驅百姓攻城,特來此處一觀究竟!”朱俊答道。
盧植點了點頭,歎了一口氣道:“如今這西門的情況你也看到了。城下攻城的皆為普通百姓,吾不忍心令軍士射殺,正待放下吊橋將城外百姓接入城中,汝為何要說不可呢?”一旁的袁吉兩眼也是看著朱俊,想要聽聽朱俊的理由。
“城下百姓有二十萬之眾,就算洛陽城四門皆開,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其全部接入城中。屆時列陣在身後的董軍必會緊隨百姓身後搶入,到時百姓蜂擁,吊橋難以拉起,則洛陽城必危矣!而這城外的二十萬百姓皆為青壯,一旦入了洛陽,勢必要派軍監護,屆時一旦這些青壯出現什麽暴亂,再加上城外董軍的攻城,則洛陽旦夕可破!如此則江上危矣,社稷危矣!”朱俊神色激動地說道。
被朱俊這麽一說,盧植頓時露出滿臉的驚訝之色,甚是還有些後怕。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袁吉仔細地聽了朱俊所說,心中也是頗為理解,畢竟這城外的百姓可不是一群老弱婦孺,而是青壯!這些青壯一旦入了城,難保他們不會在城中惹出一些事來。一旦惹了事,那麽洛陽城必會出現危機!可是若是不將這城外的百姓接入城中的話,那麽勢必會影響守軍的情緒和士氣,要是洛陽的守軍出現什麽變動的話,那麽這城池也許會陷落得更快!
想到這,袁吉忙向盧植建言道:“大人!這城外的百姓,不管其是青壯也好,婦孺也罷,我們要做的事還是盡量將他們迎入城中為妙!”
“少偉!為何如此蠱惑太尉大人!難道你不知道接應城外青壯入城所帶來的可能後果嗎?到時洛陽因為此事而導致陷落,就算你身世顯赫,太傅親自出麵,那也是保不得你的!”朱俊怒氣道。(.無彈窗廣告)
袁吉沒有理睬此時有些火氣的朱俊,而是繼續對著盧植抱拳道:“大人!這城外的青壯,我們救多少是多少。雖然這些青壯入了洛陽城有可能出現朱將軍所說的那種情況,可是這種情況我們是可以控製的,未必會真的出現。倘若我等現在見死不救這城外的百姓,不僅會給天下的百姓一個我大漢薄情寡義之輩的印象,還會讓洛陽的守軍對我等生出異誌。若是如此,則我大漢必會失去民心,失去大義,則江山危矣,社稷危矣!洛陽城可真的要旦夕而破!還望大人思之!”說完,袁吉還對著盧植拜了兩拜。
“你!”朱俊手指著袁吉,臉上露出很是氣憤的神色,卻是說不出一句話來。蓋因袁吉說得的確很有道理。這城外的青壯入了城並不一定會作亂,但是不接應這些青壯入城,那麽這洛陽城肯定會出現危機!整個大漢也會因此出現危機!
“太尉大人,不要聽此人胡言亂語!他們袁家這年輕一代都是禍國殃民之輩!先前那袁本初建議召集外兵入京勤王,而那袁公路卻是建議將朝中才俊全部分派到各地擔任州牧,現在麵前的這個袁少偉卻是建議將城外二十萬青壯全部接入城中,這不是要讓漢室傾頹,天下大亂嗎?”朱俊氣憤道。
朱俊這麽一說,一旁的袁吉卻是愣住了,剛才自己還納悶為什麽這朱俊突然之間對自己的態度這麽惡劣,原來是將對袁紹和袁術兩人憤怒轉移到自己身上來了。
對於自己的兩個哥哥,袁紹和袁術所提出的這兩個建議,袁吉也是有了耳聞。(.好看的小說)隻要是有識之人,都能夠從這兩條建議中嗅出陰謀的味道,嗅出今後天下大勢的走向。
對於大哥袁紹的建議,朝中的文武大部分都同意了,畢竟現在洛陽可是被董卓給包圍著,急需外兵來救援;至於袁術的建議,朝中的大部分人都持保留意見,既不答應,也不否定,隻有朱俊、蔡邕、崔烈和一大幫忠於漢室的人堅決反對。最後導致袁術的這個建議不了了之。通過這件事,使得袁術對袁紹更加得嫉妒和痛恨了,而對朱俊等這些老頑固也是痛恨交加。
而現在自己提出將城外的百姓接入城中,居然被朱俊這麽個老家夥認定是圖謀不軌了。對於朱俊這個老家夥,說實在的,在潁川剿滅黃巾的時候,袁吉對他就有些反感和不滿了。此人不像皇甫嵩那樣是個開明,有謀略的將軍,相反卻是一個對自己部下有些苛刻,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家夥。一想到當初自己奔赴巨鹿擔任太守時,這家夥就從自己的手中硬生生留下了五千多人馬,袁吉心中就有些不痛快。現在自己好心好意地建言,卻是誤當讒言,也罷,這洛陽城最終變成什麽樣與我無關,我隻要到時在這洛陽城被破的時候,掩護著叔父他們一家離開這洛陽便是!
一旁沉默了半晌的盧植終於揮了下手,道:“公偉,少說幾句!少偉乃是忠心為國,所說的也是的的確確有理!作為久經沙場的一員宿將,汝難道會不明白?”
朱俊聽罷,頓時啞然,哼哼唧唧地冷笑了一聲,別過頭去,不再言語!
盧植見朱俊那模樣,無奈地搖了搖頭,苦笑了一聲,轉過臉來,立馬聲音嚴肅道:“袁將軍何在?!”
正在神遊物外的袁吉突然聽到盧植大聲地喝了自己一聲,神色頓時一凜,一撩身後的戰袍,抱拳大聲應道:“末將在!”
“吾與汝三千精銳兵馬,待那城下吊橋放下時,立即出城接應城外百姓入城!若是那董軍趁機發兵入城,汝必須速速將還未入城的百姓截斷!不得有誤!”盧植大聲命令道。
“諾!”袁吉毫不猶豫地抱拳應了一聲。既然這個建議是自己出的,袁吉就已經準備好了被派出去完成這個任務的心理準備。此時見盧植終於采納了自己的建議,袁吉心中隱隱有些激動。
一旁的朱俊回過身來想要阻止,可是卻被盧植的眼神給止住了,隻得唉聲歎氣了一聲。
袁吉轉身,一手按著劍柄,一手對著不遠處的陳到和紀靈二人招了招。陳到和紀靈二人見袁吉向其招手,頓時三步並作兩步向袁吉處趨來。而一直關注著袁吉與盧植談話的曹操、鮑信和淳於瓊三人也向袁吉處趨來。
見曹操三人也向自己這裏走來,袁吉輕笑了一下。待得幾人到了麵前時,袁吉遂將盧植安排自己去城下接應百姓的事告知他們。幾人聽罷,皆是露出喜悅和憂愁之色,喜悅的是盧植會答應袁吉放下吊橋接應城外百姓,憂愁的是,這個接應的任務並不好完成,一個弄不好便會將幾百步之外的董軍給引了過來,到時難免自身難保。
雖然危險很大,但是幾人都沒有露出任何懼色,曹擦、鮑信和淳於瓊三人紛紛要求與袁吉一道去城外接應百姓。而陳到和紀靈二人卻是站在袁吉的身後,沒有說出任何的言語,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肯定是要和主公一起行動的。
袁吉見曹操、鮑信和淳於瓊三人堅定的神色,知道這三人是準備與自己共同分擔城外的危險了。袁吉心中感動非常,不管今後怎麽樣,你曹操是一代梟雄也好,你鮑信是一方諸侯也好,你淳於瓊是一員大將也好,此時我們卻是榮辱與共的好兄弟,好朋友!
緊緊地握著三人的手,袁吉卻是突然發現自己說不出任何的話來,隻感到心中有一塊友情之石在那不斷地堵塞著自己的言語。一雙眼睛深深地注視了三人一眼,好一會兒袁吉才蹦出一句話來:“在城頭上掩護我!”
說完,袁吉一撩身後的戰袍,領著陳到和紀靈二人,快速地向城樓下奔去。望著袁吉那火紅的戰袍所留下的紅影,三人久久之後才異口同聲地說了一句:“遵令!”
袁吉一到城樓下,便向著四周大聲喊道:“我需要三千人馬出城接應百姓,願意與我一道的,速速到我這邊集合!”
袁吉話音剛落,一大批高舉著兵器的黑壓壓的人群向袁吉處湧來。高聲大喊著:“吾願意!吾願意!”
袁吉細細看了一眼,發覺湧來的兵馬足足有五六千人,不遠處還有兵馬繼續向這裏趕來。這六千兵馬中,除了袁吉本身訓練的那三千長槍兵以外,還有大量的刀盾手和戈矛手,弓箭手幾乎沒有,蓋因弓箭手已經全部被調到城頭上去了。
盧植說給自己三千精銳,如今這場中已經不下六千人了。袁吉隻得命令陳到和紀靈二人仔細地篩選了一下,最後得兵四千餘人,其中三千是自己的老部下。其他沒有被選中的吵吵嚷嚷地要求加入,但是被袁吉被拒絕了。
領著四千精銳兵馬來到了吊橋旁,袁吉向守護吊橋的守將出示了盧植給與的令牌。守將仔細地看了一眼那令牌,便將其歸還給了袁吉。轉身從懷中掏出兩麵小旗,向上方的軍士揮了兩下,緊接著便聽到一陣陣“嘎吱嘎吱”的齒輪咬合的聲音,堵在前麵的吊橋在齒輪的轉動下,一點一點地向護城河處落下。
袁吉示意了一下身後的陳到和紀靈二人,要他們做好吊橋一旦完全放下時,立馬便率領四千人馬衝出去的準備。
“東門的董軍隻是佯攻,並不吃緊!吾聞董賊在西門驅百姓攻城,特來此處一觀究竟!”朱俊答道。
盧植點了點頭,歎了一口氣道:“如今這西門的情況你也看到了。城下攻城的皆為普通百姓,吾不忍心令軍士射殺,正待放下吊橋將城外百姓接入城中,汝為何要說不可呢?”一旁的袁吉兩眼也是看著朱俊,想要聽聽朱俊的理由。
“城下百姓有二十萬之眾,就算洛陽城四門皆開,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其全部接入城中。屆時列陣在身後的董軍必會緊隨百姓身後搶入,到時百姓蜂擁,吊橋難以拉起,則洛陽城必危矣!而這城外的二十萬百姓皆為青壯,一旦入了洛陽,勢必要派軍監護,屆時一旦這些青壯出現什麽暴亂,再加上城外董軍的攻城,則洛陽旦夕可破!如此則江上危矣,社稷危矣!”朱俊神色激動地說道。
被朱俊這麽一說,盧植頓時露出滿臉的驚訝之色,甚是還有些後怕。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袁吉仔細地聽了朱俊所說,心中也是頗為理解,畢竟這城外的百姓可不是一群老弱婦孺,而是青壯!這些青壯一旦入了城,難保他們不會在城中惹出一些事來。一旦惹了事,那麽洛陽城必會出現危機!可是若是不將這城外的百姓接入城中的話,那麽勢必會影響守軍的情緒和士氣,要是洛陽的守軍出現什麽變動的話,那麽這城池也許會陷落得更快!
想到這,袁吉忙向盧植建言道:“大人!這城外的百姓,不管其是青壯也好,婦孺也罷,我們要做的事還是盡量將他們迎入城中為妙!”
“少偉!為何如此蠱惑太尉大人!難道你不知道接應城外青壯入城所帶來的可能後果嗎?到時洛陽因為此事而導致陷落,就算你身世顯赫,太傅親自出麵,那也是保不得你的!”朱俊怒氣道。(.無彈窗廣告)
袁吉沒有理睬此時有些火氣的朱俊,而是繼續對著盧植抱拳道:“大人!這城外的青壯,我們救多少是多少。雖然這些青壯入了洛陽城有可能出現朱將軍所說的那種情況,可是這種情況我們是可以控製的,未必會真的出現。倘若我等現在見死不救這城外的百姓,不僅會給天下的百姓一個我大漢薄情寡義之輩的印象,還會讓洛陽的守軍對我等生出異誌。若是如此,則我大漢必會失去民心,失去大義,則江山危矣,社稷危矣!洛陽城可真的要旦夕而破!還望大人思之!”說完,袁吉還對著盧植拜了兩拜。
“你!”朱俊手指著袁吉,臉上露出很是氣憤的神色,卻是說不出一句話來。蓋因袁吉說得的確很有道理。這城外的青壯入了城並不一定會作亂,但是不接應這些青壯入城,那麽這洛陽城肯定會出現危機!整個大漢也會因此出現危機!
“太尉大人,不要聽此人胡言亂語!他們袁家這年輕一代都是禍國殃民之輩!先前那袁本初建議召集外兵入京勤王,而那袁公路卻是建議將朝中才俊全部分派到各地擔任州牧,現在麵前的這個袁少偉卻是建議將城外二十萬青壯全部接入城中,這不是要讓漢室傾頹,天下大亂嗎?”朱俊氣憤道。
朱俊這麽一說,一旁的袁吉卻是愣住了,剛才自己還納悶為什麽這朱俊突然之間對自己的態度這麽惡劣,原來是將對袁紹和袁術兩人憤怒轉移到自己身上來了。
對於自己的兩個哥哥,袁紹和袁術所提出的這兩個建議,袁吉也是有了耳聞。(.好看的小說)隻要是有識之人,都能夠從這兩條建議中嗅出陰謀的味道,嗅出今後天下大勢的走向。
對於大哥袁紹的建議,朝中的文武大部分都同意了,畢竟現在洛陽可是被董卓給包圍著,急需外兵來救援;至於袁術的建議,朝中的大部分人都持保留意見,既不答應,也不否定,隻有朱俊、蔡邕、崔烈和一大幫忠於漢室的人堅決反對。最後導致袁術的這個建議不了了之。通過這件事,使得袁術對袁紹更加得嫉妒和痛恨了,而對朱俊等這些老頑固也是痛恨交加。
而現在自己提出將城外的百姓接入城中,居然被朱俊這麽個老家夥認定是圖謀不軌了。對於朱俊這個老家夥,說實在的,在潁川剿滅黃巾的時候,袁吉對他就有些反感和不滿了。此人不像皇甫嵩那樣是個開明,有謀略的將軍,相反卻是一個對自己部下有些苛刻,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家夥。一想到當初自己奔赴巨鹿擔任太守時,這家夥就從自己的手中硬生生留下了五千多人馬,袁吉心中就有些不痛快。現在自己好心好意地建言,卻是誤當讒言,也罷,這洛陽城最終變成什麽樣與我無關,我隻要到時在這洛陽城被破的時候,掩護著叔父他們一家離開這洛陽便是!
一旁沉默了半晌的盧植終於揮了下手,道:“公偉,少說幾句!少偉乃是忠心為國,所說的也是的的確確有理!作為久經沙場的一員宿將,汝難道會不明白?”
朱俊聽罷,頓時啞然,哼哼唧唧地冷笑了一聲,別過頭去,不再言語!
盧植見朱俊那模樣,無奈地搖了搖頭,苦笑了一聲,轉過臉來,立馬聲音嚴肅道:“袁將軍何在?!”
正在神遊物外的袁吉突然聽到盧植大聲地喝了自己一聲,神色頓時一凜,一撩身後的戰袍,抱拳大聲應道:“末將在!”
“吾與汝三千精銳兵馬,待那城下吊橋放下時,立即出城接應城外百姓入城!若是那董軍趁機發兵入城,汝必須速速將還未入城的百姓截斷!不得有誤!”盧植大聲命令道。
“諾!”袁吉毫不猶豫地抱拳應了一聲。既然這個建議是自己出的,袁吉就已經準備好了被派出去完成這個任務的心理準備。此時見盧植終於采納了自己的建議,袁吉心中隱隱有些激動。
一旁的朱俊回過身來想要阻止,可是卻被盧植的眼神給止住了,隻得唉聲歎氣了一聲。
袁吉轉身,一手按著劍柄,一手對著不遠處的陳到和紀靈二人招了招。陳到和紀靈二人見袁吉向其招手,頓時三步並作兩步向袁吉處趨來。而一直關注著袁吉與盧植談話的曹操、鮑信和淳於瓊三人也向袁吉處趨來。
見曹操三人也向自己這裏走來,袁吉輕笑了一下。待得幾人到了麵前時,袁吉遂將盧植安排自己去城下接應百姓的事告知他們。幾人聽罷,皆是露出喜悅和憂愁之色,喜悅的是盧植會答應袁吉放下吊橋接應城外百姓,憂愁的是,這個接應的任務並不好完成,一個弄不好便會將幾百步之外的董軍給引了過來,到時難免自身難保。
雖然危險很大,但是幾人都沒有露出任何懼色,曹擦、鮑信和淳於瓊三人紛紛要求與袁吉一道去城外接應百姓。而陳到和紀靈二人卻是站在袁吉的身後,沒有說出任何的言語,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肯定是要和主公一起行動的。
袁吉見曹操、鮑信和淳於瓊三人堅定的神色,知道這三人是準備與自己共同分擔城外的危險了。袁吉心中感動非常,不管今後怎麽樣,你曹操是一代梟雄也好,你鮑信是一方諸侯也好,你淳於瓊是一員大將也好,此時我們卻是榮辱與共的好兄弟,好朋友!
緊緊地握著三人的手,袁吉卻是突然發現自己說不出任何的話來,隻感到心中有一塊友情之石在那不斷地堵塞著自己的言語。一雙眼睛深深地注視了三人一眼,好一會兒袁吉才蹦出一句話來:“在城頭上掩護我!”
說完,袁吉一撩身後的戰袍,領著陳到和紀靈二人,快速地向城樓下奔去。望著袁吉那火紅的戰袍所留下的紅影,三人久久之後才異口同聲地說了一句:“遵令!”
袁吉一到城樓下,便向著四周大聲喊道:“我需要三千人馬出城接應百姓,願意與我一道的,速速到我這邊集合!”
袁吉話音剛落,一大批高舉著兵器的黑壓壓的人群向袁吉處湧來。高聲大喊著:“吾願意!吾願意!”
袁吉細細看了一眼,發覺湧來的兵馬足足有五六千人,不遠處還有兵馬繼續向這裏趕來。這六千兵馬中,除了袁吉本身訓練的那三千長槍兵以外,還有大量的刀盾手和戈矛手,弓箭手幾乎沒有,蓋因弓箭手已經全部被調到城頭上去了。
盧植說給自己三千精銳,如今這場中已經不下六千人了。袁吉隻得命令陳到和紀靈二人仔細地篩選了一下,最後得兵四千餘人,其中三千是自己的老部下。其他沒有被選中的吵吵嚷嚷地要求加入,但是被袁吉被拒絕了。
領著四千精銳兵馬來到了吊橋旁,袁吉向守護吊橋的守將出示了盧植給與的令牌。守將仔細地看了一眼那令牌,便將其歸還給了袁吉。轉身從懷中掏出兩麵小旗,向上方的軍士揮了兩下,緊接著便聽到一陣陣“嘎吱嘎吱”的齒輪咬合的聲音,堵在前麵的吊橋在齒輪的轉動下,一點一點地向護城河處落下。
袁吉示意了一下身後的陳到和紀靈二人,要他們做好吊橋一旦完全放下時,立馬便率領四千人馬衝出去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