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夫人聽罷,勸說道:“夫君當以國事為重,不可為了妾身而耽誤大事。好男兒就應該在外建功立業,方可不後悔有著這八尺之身!夫君在外盡管放心,家中有妾身在,一定會做好,絕不會讓夫君有後顧之憂!”


    袁吉聽言,心中感動非常,久久不語,末了將夫人拉到自己的懷中,歎了一聲道:“我袁吉有你這麽一位好妻子,不知道是幾世修來的福分!”


    在接下來的五天當中,袁吉一邊在家中陪伴著自己妻兒和老母,一邊去縣府中了解袁烈、袁洪、閻象和呂範等人的準備情況。


    在張貼出那召集天下豪傑一起共事的文告後,陸陸續續的有著一些身懷武藝的人前來參軍。這其中有著一對叫何儀與何曼兩個兄弟,乃是汝南下蔡人氏。還有一人乃是汝南西平人氏姓陳名蘭。幾人皆是有著不錯的本領。袁吉見得三人後直接讓他們做了個營長。


    期間,袁吉又去汝陰的鄭家拜訪了一下辭官回來的鄭泰,順便看了看以前的兄弟鄭華。那鄭華一看到自己便在臉上現出了不同的表情,有詫異,有激動,有興奮,也有苦悶,還有憤恨。看著他的表情,袁吉在心中暗暗感歎,這家夥真的可以去創立變臉派了,將來說不定成了中國變臉的祖師爺呢!


    那鄭泰在見到袁吉的第一眼之後,便迫不及待地向袁吉詢問著有關於洛陽的一係列情況。看其一臉焦急的模樣,袁吉心中不由得暗暗發笑。這家夥雖然說隱居,不再關心朝堂上的事情了,可這心裏卻還是放不下這個大漢朝啊!人在山中,心在漢,可是他的真實寫照!


    為了不讓這位老人過於擔心洛陽的局勢而引發心髒病,袁吉便大略地述說了一下洛陽的情況。並表示出洛陽的情況還不是很糟糕,還很樂觀。


    鄭泰也相信袁吉所說的情況,畢竟這洛陽城的防守體係可是天下第一,不是那麽好容易就能夠攻下的。鄭泰可是見過洛陽那宏偉的城牆的,所以袁吉說到洛陽不會有什麽危險的時候,鄭泰便嗬嗬地笑了。


    袁吉見他笑的輕鬆,心裏一陣誹謗,若是告訴你那洛陽城有可能被人裏應外合地破掉,估計你當場就要跌倒在地,然後在那大哭一場了。


    由於鄭家的盛情挽留,袁吉便留下吃了個宴席。沒想到在吃完宴席的時候,那鄭泰卻是要求袁吉幫他做一件事。


    一聽要幫他做事,袁吉頓時便正襟危坐起來。現在自己忙得狠,可沒有時間幫他做什麽事。一刹那間,袁吉在心中便想好了幾十種拒絕的理由,等著那鄭泰一說出來,便開口予以婉拒。


    可是令袁吉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那鄭泰請求自己的事情居然是將那鄭華交給自己,要自己幫著磨練磨練!我的個天!我去洛陽可是準備和別人去打仗,去拚命的,帶著這麽一個隻會遊山玩水,吟詩作賦的文弱書生去,那不是累贅嘛!搞不好這小子一不小心在戰場上掛了,那麽你們老鄭家還不和我拚命啊!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響起了兩聲“不可”的堅決的聲音。


    那鄭泰聽罷,狠狠地瞪了一眼一旁的鄭華,回過頭來,對著袁吉一笑道:“少偉何出此言啊!我家阿鬥堂堂八尺男兒,上馬能握劍衝鋒陷陣,下馬能出謀劃策。可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袁吉聽罷,差點沒有將口中的茶水噴吐出來。眼前的這個家夥真如你所說的那樣是個帥才?怎麽在我眼中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隻知遊山玩水的紈絝啊!幫我?估計你想趁著這個機會,好好地將這個家夥鍛煉一下,順便趁此立下個功勞什麽的,將來好在朝堂上為官吧!


    “叔父,小侄不是不答應,隻是這戰場之上凶險萬分,有時候就連我自己都有可能保護不好我自己,我怕到時刀槍無眼,阿鬥兄萬一有個損傷什麽的,那我可就難辭其咎了!”袁吉忙找了個很正常的理由來加以拒絕。


    鄭泰聽罷,擺了擺手,笑道:“少偉不需多言!阿鬥這孩子已經不小了,是該到外麵見見世麵了。作為家長,我想要其早日成才,希望少偉能夠體諒家長的一份心。若是阿鬥真的在戰場上出了什麽意外,那也隻能怪其本事不濟,怪不得別人。少偉盡管放心,阿鬥交到你手中,你隨便吩咐,就把他當作是你身邊的一名軍士。是生是死,單憑你囑咐!”


    袁吉聽罷,心中一陣苦笑。這鄭華可是你們鄭家的獨苗啊!說到使喚,那是逃不掉的,但是生死,袁吉搖了搖頭,怎麽可能讓他死!


    看著鄭泰那一臉請求的神色,袁吉不忍拒絕,隻好點頭答應了。把這家夥帶著,看在鄭泰的麵子上,到時把他放在自己身邊,小小地鍛煉一下,順便在將董卓消滅後給他一個功勞吧!


    回頭看了一眼滿臉不樂意的鄭華,袁吉輕笑了一聲,囑咐他在三天後到汝陰城外會合,接著便與鄭泰告辭,直接回家。


    回到府上,袁吉便被老夫人叫了去。沒想到老夫人卻是給了自己一個大大的驚喜。這汝南的豪富們居然捐獻了大量的錢糧,公開表示支持自己募兵討賊。袁吉大喜,這些富豪們的支持不僅僅讓袁吉的錢糧更加的無憂,而且還向袁吉傳達了一個信息,那就是我們看好你,支持你,把注子押到你身上了。


    接著袁吉又將自己在鄭家的事情告知了老夫人。老夫人沉默了半晌,接著露出一臉的笑意,道:“這鄭家準備以我們袁家馬首是瞻了。他們也是準備將這注子押到阿福你的身上了。”隨即老夫人無奈地歎了一口氣,道,“看來現在幾乎所有的有識之人都看出了這天下即將大亂的征兆了。若是沒有錯的話,現在天下所有的家族或是富豪應該都開始將自己的賭注押到那些能夠為他們帶來利益的家族或是有實力的人身上了。”


    袁吉聽罷,心中一動,正要問老母親對於今後天下走向的看法時,老夫人輕笑一聲道:“我們袁家作為四世三公,要聲望有聲望,要實力有實力,恐怕前來依附我們袁家的家族和富豪應該不在少數。看來我們袁家將要走向輝煌的頂峰了。”


    袁吉聽此卻是在心中苦笑一聲。沒錯,母親說的一點也沒錯,曆史上在這個時候,袁家的確是走上了輝煌的頂峰。不可可惜的是,輝煌隻是曇花一現罷了。若不是袁家出現了兩個有著野心且互相對立,將袁家的資源分奪,從而被人個各個擊破的兄弟,這輝煌說不定會再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


    看了一眼正在沉思中的袁吉,老夫人笑道:“阿福剛才是不是想要問母親對這天下大勢的看法?”


    袁吉一愣,本能地點了點頭。看來自己的老母親也不簡單呢!


    老夫人嗬嗬一笑道:“幾個兄弟當中,阿福你是最聰慧的。你心中不是早已經有了今後天下大勢的看法了嗎?你的看法便是母親的看法。”


    袁吉錯愕了一下,接著便無奈地苦笑了一聲,點了點頭。接著便和老夫人談了一些其它關於最近的準備情況。


    三天的時間很快便過去了。兩座縣城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召集的兩萬兵馬已經穿上了從府庫中拿出的衣甲,配上了府庫中的各種兵器。


    兩萬兵馬,其中有騎兵三千餘人,弓弩手三千,刀盾兵和長槍兵加起來有一萬四千人,加起來總共正好兩萬人。


    這兩萬人馬並不是全部集合在汝陰城。其中一萬人馬卻是集合在細陽。那細陽的一萬兵馬將由袁洪率領直接奔向北方的固始縣。而這汝陰的一萬兵馬卻是由袁吉自己率領,到時兩軍在固始直接會合,兩軍合於一處,再同時向郡治平輿進發,接受平輿城中的那一萬兵馬。


    校場上,戰鼓隆隆,牛角蕭蕭。集合起來的一萬兵馬站在偌大的校場上,發出震天的威勢。


    看著台下密密麻麻,頭戴黑色圓形氈帽,氈帽中間垂著一縷紅纓,內穿紅色衣袍,外套黑色衣甲,脖子圍著紅領巾的眾軍士,袁吉的心情微微有些激動。


    這些士兵的穿著完全都是當初袁吉吩咐設計下來的。整個大漢不同地方的兵士穿著並不一樣。像那西北董卓的西涼軍便是穿著黑色衣甲,戴著黑色圓形皮帽。而京師中的北軍和拱衛京師的兵馬穿著則是最為精良的,全部內身穿紅袍,外套黑色鎧甲,頭戴銅盔。並州的兵馬則穿著灰色衣甲,頭戴有獸紋的皮帽。最窮的便屬於山東的地方軍了,差不多穿的都是簡單的號衣,頭上就隻裹著一條布巾。防護力如此之差,如何是那些裝備精良士兵的對手?


    有介於此,袁吉特意設計了這一套與眾不同的士兵著裝。這樣一來使得士兵的防禦力提高,二來從這套獨特的著裝上可以給敵人一個氣勢上的壓迫。其實這著裝的設計靈感還是袁吉在重生之前的電視中得來的。


    若不是考慮到沒有那麽多的錢財,袁吉真想給每一個士兵都打造上一個鐵盔或是銅盔,再穿上一件防護力更強的鎧甲。


    不過現實是不可能的了,現在除了給一定級別的將領配上鎧甲和頭盔外,普通的士兵隻能穿戴著這些和別的大漢軍士想比好一些的衣甲軍帽了。至少除了京師中的皇家兵馬,就要數自己的這些士兵穿得最好了。


    而且普通士兵在數量上實在太多,要是每一位都穿戴上鎧甲和盔帽,以一人之財,那是絕對承擔不起的,那非得傾家蕩產不可!還是等以後富裕了再考慮士兵們的裝備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漢袁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雲19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雲1988並收藏東漢袁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