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袁吉一副不削的神情,陳溫啞然失笑,隨即正色道:“將豫州奪下之後,你又有什麽打算?”陳溫眼睛灼灼地看著袁吉。
袁吉沉思片刻之後道:“奪得豫州之後,吾便行招賢納士,勵精圖治之策,使得治下百姓豐衣足食,然後招兵買馬,訓練兵卒,廣積糧草,向四周拓展基業,成就王霸之業!”
“可想好今後往何處發展?”陳溫繼續問道,並沒有對袁吉的這番慷慨答語給予任何的佩服和崇敬之色。
袁吉稍稍有些失望,都準備好了接受一番仰慕之情呢!聽得陳溫問自己今後向何處發展,袁吉卻是愣了一下,說真的,關於今後向哪發展,還真沒想過。
“豫州還沒得手,哪有閑情想今後往何地發展?”袁吉露出一副苦臉道。
陳溫聽了,笑著點了點頭,“話雖如此,但是少偉你卻是不得不考慮!”
“這是為何?”袁吉聽了陳溫說出此話,頓時有些疑惑。
“以你袁少偉之才,再加上你袁家背景,這豫州實是你掌中之物了。要成就王霸之業,難道你不該想想今後該往何處拓展基業嗎?”陳溫說道。
袁吉聽得,低頭思考了一番,接著抬起頭來道:“豫州之鄰有兗州、司隸、荊州、徐州和揚州五地。此五州之地除了一個揚州至今無主之外,其餘皆有主了,難道我要去取揚州?”
陳溫道:“揚州地廣人稀,雖是無主之地,但是世家宗族林立,卻是極其排外,而揚州南麵便是山越,少偉若是今後先取揚州全境實不可取。隻能先將九江和廬江兩郡占領,其餘郡縣隻待北邊無憂時方可派軍去取。若是不然,糾纏到江東士族豪門和山越便抽身不得,於你大業不利,到時因南麵之事錯過北方機遇,後悔不及。”
袁吉聽了,深以為然,可不是嘛。曆史上的孫吳在奪取江東的時候不就和江東的那些世家宗族處在對立之中嗎?孫策可是在周瑜、張昭等人的幫助下軟硬兼施才勉強將江東的那些人收服。可是人家卻是不服氣,孫策沒法,隻好殺了幾個以儆效尤。不過這些卻是捅了蜂窩,不少郡縣出現叛亂,最後一代小霸王孫策也是死在那些士族所派刺客的手裏。接下來的孫吳幾乎都是縮在江東那塊地方不斷地鞏固著自己的小地盤,所花費的時間不知凡幾,卻是錯過了曹操和袁紹交戰,向北方挺近的大好時機。
而南方的少數民族,孫吳所采取的方法有失恰當,那就是用武力鎮壓。這下倒好,那些山越民族幹脆和孫吳玩起了遊擊戰,使得孫吳苦不堪言,大量軍隊被牽製,消耗了不少國力。
雖然袁吉有信心自己將全揚州攻下來後,會將那些江東的關係處理得很好,也會減緩山越和漢民族之間對立的問題。但是袁吉也知道陳溫說得沒錯,將豫州拿下後首先去將所有揚州拿下的確是有些不智。
“那以兄長當該如何?”既然陳溫說不可取,那麽在他心中肯定有著一番別的見解。
“豫州拿下後,那廬江和九江少偉必須要拿下。這兩地地處兩淮,沃野千裏,百姓也有百萬之眾,將此處拿下後,鼓勵百姓耕作,不出幾年便可將其變為糧倉。有了充足的糧草那麽對你今後的霸業可是有著無與倫比的好處。”陳溫細細分析道。
袁吉聽得點了點頭,在古代打仗必須要占據兩大資源,其一便是人口,其二便是糧食了。這兩淮之地袁吉也是聽說過的,這地方不但是個天然糧倉之地,適合糧食的生產,更為重要的是這地方可是出精兵的地方啊!大名鼎鼎的淮軍不就是出自兩淮之地嗎?
見袁吉頷首,陳溫又道:“將兩淮之地占據,細心經營,得其民心,則此地不出幾年變成汝根基之地,汝也將立於不敗之地了。(.)之後再利用手段將殷盛富庶的徐州拿下,嘖嘖,到時少偉手中有民千萬,兵精糧足,手下文武如雲,是問到時還有何是汝對手?北可掃青、兗二州依黃河可據河北之士,向西可攻荊州之地,與董卓對峙,向南可將揚州全部占據,則霸業可成了!”
袁吉聽了陳溫為自己的這一番籌謀,驚訝異常,露出滿臉的震驚之色。陳溫居然能夠如此熟練而又流利地將這一番謀劃給自己說出來,肯定不是心血來潮,一定是在自己的腦中想過無數遍了。
看著袁吉的神色,陳溫很是滿意,微笑道:“不必驚訝,我的這一番籌謀早在天下豪傑進京勤王的時候就開始了。因為我知道,自從賊酋張角所領的黃巾賊亂,而朝廷又允許天下豪傑起兵助剿後,這大漢的根基便已經動搖了。而先帝的種種不作為卻是使得大漢的根基越發不穩,直到西北董卓起兵進京禍亂漢室,我便已經知道今後的天下將再一次重現春秋戰國之景。作為士大夫的我們就必須在這亂世之中尋找一個能夠庇護我們,同時又能夠讓我們發揮才能的人。亂世之中隱居避世正如同你所說,天下大亂,將沒有一處是淨土,而隱居避世也不符合我的脾性。”
“所以你找的那個人便是我了?”袁吉有些激動道。
“不錯!當初你討伐董卓經過平輿的時候我已經與你說了,將來亂世之中保我一家平安,不知你說得還算不算話!”陳溫正色道。
此時此刻袁吉就算再笨也知道陳溫的心意了,更何況袁吉不是笨人,相反還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當場袁吉懷著感動和喜悅的心情,拉起陳溫的手,真誠道:“我袁吉堂堂八尺男兒,說話如何不算話?兄長既然如此看中小弟,小弟又則能讓兄長失望!兄長為小弟的這一番謀劃,小弟真是感動非常,隻有以今後不辜負兄長的期望為報答!”
陳溫聽了袁吉的話語,頓時笑了,笑得很是輕鬆,很是寬慰:“我陳溫是不會看錯的。”接著走到一處,拿出一個物什來,袁吉一看,那正是代表汝南太守的印綬。
隻見陳溫道:“少偉欲成大事不可沒有根基之地。按照你設定的計劃,潁川、陳郡和汝南三地在今後便是你的根基之地。這三地最為富庶的便是汝南了,汝南有民眾百萬,錢糧無數,最為重要的是此地是你袁家根本,少偉有了汝南之地,可成霸業之基!”說完,陳溫將印綬遞到袁吉手中。
袁吉接過陳溫遞將過來的印綬,看了一眼,接著對陳溫說道:“小弟有個不情之請,還望兄長答應!”
“你我相交多年,有什麽話便直說無妨,隻要我陳溫能辦到的就一定與你去辦!”陳溫一臉正色道。
“這汝南太守一職,小弟還是希望兄長來擔當,請兄長勿要推辭!”袁吉將手中的印綬直接塞到陳溫懷中。
“這?”陳溫見袁吉將印綬直接塞到自己的懷中,頓時有些說不出話來。
袁吉道:“汝南一地的治理方麵兄長比我更加得清楚,此地非兄長莫有人能治理得了。而且兄長的為人我袁吉也是清楚的。豫州之地我要奪之,卻是不可能將精力全部投入到汝南之中。還望兄長能夠做小弟的後盾,在後麵鼎立支持!將來小弟若是能成就一方霸業,絕對不會忘記兄長曾經的支持!”說完袁吉對著陳溫便是彎身一拜。
陳溫見袁吉言語陳懇,態度懇切,心中感動非常,忙將袁吉扶起,對著袁吉就是一拜;“溫何德何能讓賢弟如此看中?承蒙不棄,願效犬馬之勞!”
袁吉聽了大喜,將陳溫扶起,陳溫道:“今後溫與賢弟便是臣屬關係,這是溫最後叫一聲賢弟了,往後便以主公相稱。”
“你我貴在交心,兄弟相稱有何不可?”袁吉說道。
“不可!君臣之禮不可廢!若是以兄弟相稱今後沒有威儀,如何號令眾人?還望主公切記!”陳溫滿臉正色道。
袁吉聽了苦笑一聲,知道陳溫的脾性的他也沒有再勸解,隨他去了。同時在心中感到了一絲的落寞,今天我袁吉多了一個下屬,同時也少了一個兄弟!
“好,隨你的便,不過在私下裏的時候,我們還是以兄弟相稱,在人眾之時,我等以君臣之稱,你看可好?”袁吉說道。
陳溫聽了,感動之餘,不由得點了點頭。袁吉見了心中一喜,拉著陳溫坐下與陳溫談論,大多是向其詢問汝南的方方麵麵。陳溫自然知無不言,言之不盡。
這一番談論卻是談到了深夜,最後袁吉幹脆讓人通知還在外麵等待的袁洪先回去。不過袁洪並沒有遵從袁吉的命令回去,而是繼續等待。
第二日淩晨,袁吉領著袁洪回到城外的軍營後,召集眾人前來議事。看著袁吉一臉的喜色,眾人不用問也知道事情談判的結果了。
沮授拱手賀道:“見明公滿麵春光,可見事情已成矣!”
袁吉聽了嗬嗬一笑:“軍師所言不錯,汝南已在我掌握之中了。”說完,袁吉將自己和陳溫所談論的事情向眾人說了一遍。
眾人聽了莫不感歎陳溫的義舉,同時對陳溫的人品更加得佩服。
“明公讓陳溫繼續做這汝南太守乃是明智之舉。如今汝南已在明公之手,明公理應留下一人來鎮守汝南,不知明公心中可有人選?”沮授拱手道。
袁吉聽了沮授言語,環顧了下四周之人,目光略過鄭華、袁洪、許褚、陳到、紀靈、陳蘭和吉威等人。最後袁吉的目光落到了陳到的身上。
袁吉沉思片刻之後道:“奪得豫州之後,吾便行招賢納士,勵精圖治之策,使得治下百姓豐衣足食,然後招兵買馬,訓練兵卒,廣積糧草,向四周拓展基業,成就王霸之業!”
“可想好今後往何處發展?”陳溫繼續問道,並沒有對袁吉的這番慷慨答語給予任何的佩服和崇敬之色。
袁吉稍稍有些失望,都準備好了接受一番仰慕之情呢!聽得陳溫問自己今後向何處發展,袁吉卻是愣了一下,說真的,關於今後向哪發展,還真沒想過。
“豫州還沒得手,哪有閑情想今後往何地發展?”袁吉露出一副苦臉道。
陳溫聽了,笑著點了點頭,“話雖如此,但是少偉你卻是不得不考慮!”
“這是為何?”袁吉聽了陳溫說出此話,頓時有些疑惑。
“以你袁少偉之才,再加上你袁家背景,這豫州實是你掌中之物了。要成就王霸之業,難道你不該想想今後該往何處拓展基業嗎?”陳溫說道。
袁吉聽得,低頭思考了一番,接著抬起頭來道:“豫州之鄰有兗州、司隸、荊州、徐州和揚州五地。此五州之地除了一個揚州至今無主之外,其餘皆有主了,難道我要去取揚州?”
陳溫道:“揚州地廣人稀,雖是無主之地,但是世家宗族林立,卻是極其排外,而揚州南麵便是山越,少偉若是今後先取揚州全境實不可取。隻能先將九江和廬江兩郡占領,其餘郡縣隻待北邊無憂時方可派軍去取。若是不然,糾纏到江東士族豪門和山越便抽身不得,於你大業不利,到時因南麵之事錯過北方機遇,後悔不及。”
袁吉聽了,深以為然,可不是嘛。曆史上的孫吳在奪取江東的時候不就和江東的那些世家宗族處在對立之中嗎?孫策可是在周瑜、張昭等人的幫助下軟硬兼施才勉強將江東的那些人收服。可是人家卻是不服氣,孫策沒法,隻好殺了幾個以儆效尤。不過這些卻是捅了蜂窩,不少郡縣出現叛亂,最後一代小霸王孫策也是死在那些士族所派刺客的手裏。接下來的孫吳幾乎都是縮在江東那塊地方不斷地鞏固著自己的小地盤,所花費的時間不知凡幾,卻是錯過了曹操和袁紹交戰,向北方挺近的大好時機。
而南方的少數民族,孫吳所采取的方法有失恰當,那就是用武力鎮壓。這下倒好,那些山越民族幹脆和孫吳玩起了遊擊戰,使得孫吳苦不堪言,大量軍隊被牽製,消耗了不少國力。
雖然袁吉有信心自己將全揚州攻下來後,會將那些江東的關係處理得很好,也會減緩山越和漢民族之間對立的問題。但是袁吉也知道陳溫說得沒錯,將豫州拿下後首先去將所有揚州拿下的確是有些不智。
“那以兄長當該如何?”既然陳溫說不可取,那麽在他心中肯定有著一番別的見解。
“豫州拿下後,那廬江和九江少偉必須要拿下。這兩地地處兩淮,沃野千裏,百姓也有百萬之眾,將此處拿下後,鼓勵百姓耕作,不出幾年便可將其變為糧倉。有了充足的糧草那麽對你今後的霸業可是有著無與倫比的好處。”陳溫細細分析道。
袁吉聽得點了點頭,在古代打仗必須要占據兩大資源,其一便是人口,其二便是糧食了。這兩淮之地袁吉也是聽說過的,這地方不但是個天然糧倉之地,適合糧食的生產,更為重要的是這地方可是出精兵的地方啊!大名鼎鼎的淮軍不就是出自兩淮之地嗎?
見袁吉頷首,陳溫又道:“將兩淮之地占據,細心經營,得其民心,則此地不出幾年變成汝根基之地,汝也將立於不敗之地了。(.)之後再利用手段將殷盛富庶的徐州拿下,嘖嘖,到時少偉手中有民千萬,兵精糧足,手下文武如雲,是問到時還有何是汝對手?北可掃青、兗二州依黃河可據河北之士,向西可攻荊州之地,與董卓對峙,向南可將揚州全部占據,則霸業可成了!”
袁吉聽了陳溫為自己的這一番籌謀,驚訝異常,露出滿臉的震驚之色。陳溫居然能夠如此熟練而又流利地將這一番謀劃給自己說出來,肯定不是心血來潮,一定是在自己的腦中想過無數遍了。
看著袁吉的神色,陳溫很是滿意,微笑道:“不必驚訝,我的這一番籌謀早在天下豪傑進京勤王的時候就開始了。因為我知道,自從賊酋張角所領的黃巾賊亂,而朝廷又允許天下豪傑起兵助剿後,這大漢的根基便已經動搖了。而先帝的種種不作為卻是使得大漢的根基越發不穩,直到西北董卓起兵進京禍亂漢室,我便已經知道今後的天下將再一次重現春秋戰國之景。作為士大夫的我們就必須在這亂世之中尋找一個能夠庇護我們,同時又能夠讓我們發揮才能的人。亂世之中隱居避世正如同你所說,天下大亂,將沒有一處是淨土,而隱居避世也不符合我的脾性。”
“所以你找的那個人便是我了?”袁吉有些激動道。
“不錯!當初你討伐董卓經過平輿的時候我已經與你說了,將來亂世之中保我一家平安,不知你說得還算不算話!”陳溫正色道。
此時此刻袁吉就算再笨也知道陳溫的心意了,更何況袁吉不是笨人,相反還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當場袁吉懷著感動和喜悅的心情,拉起陳溫的手,真誠道:“我袁吉堂堂八尺男兒,說話如何不算話?兄長既然如此看中小弟,小弟又則能讓兄長失望!兄長為小弟的這一番謀劃,小弟真是感動非常,隻有以今後不辜負兄長的期望為報答!”
陳溫聽了袁吉的話語,頓時笑了,笑得很是輕鬆,很是寬慰:“我陳溫是不會看錯的。”接著走到一處,拿出一個物什來,袁吉一看,那正是代表汝南太守的印綬。
隻見陳溫道:“少偉欲成大事不可沒有根基之地。按照你設定的計劃,潁川、陳郡和汝南三地在今後便是你的根基之地。這三地最為富庶的便是汝南了,汝南有民眾百萬,錢糧無數,最為重要的是此地是你袁家根本,少偉有了汝南之地,可成霸業之基!”說完,陳溫將印綬遞到袁吉手中。
袁吉接過陳溫遞將過來的印綬,看了一眼,接著對陳溫說道:“小弟有個不情之請,還望兄長答應!”
“你我相交多年,有什麽話便直說無妨,隻要我陳溫能辦到的就一定與你去辦!”陳溫一臉正色道。
“這汝南太守一職,小弟還是希望兄長來擔當,請兄長勿要推辭!”袁吉將手中的印綬直接塞到陳溫懷中。
“這?”陳溫見袁吉將印綬直接塞到自己的懷中,頓時有些說不出話來。
袁吉道:“汝南一地的治理方麵兄長比我更加得清楚,此地非兄長莫有人能治理得了。而且兄長的為人我袁吉也是清楚的。豫州之地我要奪之,卻是不可能將精力全部投入到汝南之中。還望兄長能夠做小弟的後盾,在後麵鼎立支持!將來小弟若是能成就一方霸業,絕對不會忘記兄長曾經的支持!”說完袁吉對著陳溫便是彎身一拜。
陳溫見袁吉言語陳懇,態度懇切,心中感動非常,忙將袁吉扶起,對著袁吉就是一拜;“溫何德何能讓賢弟如此看中?承蒙不棄,願效犬馬之勞!”
袁吉聽了大喜,將陳溫扶起,陳溫道:“今後溫與賢弟便是臣屬關係,這是溫最後叫一聲賢弟了,往後便以主公相稱。”
“你我貴在交心,兄弟相稱有何不可?”袁吉說道。
“不可!君臣之禮不可廢!若是以兄弟相稱今後沒有威儀,如何號令眾人?還望主公切記!”陳溫滿臉正色道。
袁吉聽了苦笑一聲,知道陳溫的脾性的他也沒有再勸解,隨他去了。同時在心中感到了一絲的落寞,今天我袁吉多了一個下屬,同時也少了一個兄弟!
“好,隨你的便,不過在私下裏的時候,我們還是以兄弟相稱,在人眾之時,我等以君臣之稱,你看可好?”袁吉說道。
陳溫聽了,感動之餘,不由得點了點頭。袁吉見了心中一喜,拉著陳溫坐下與陳溫談論,大多是向其詢問汝南的方方麵麵。陳溫自然知無不言,言之不盡。
這一番談論卻是談到了深夜,最後袁吉幹脆讓人通知還在外麵等待的袁洪先回去。不過袁洪並沒有遵從袁吉的命令回去,而是繼續等待。
第二日淩晨,袁吉領著袁洪回到城外的軍營後,召集眾人前來議事。看著袁吉一臉的喜色,眾人不用問也知道事情談判的結果了。
沮授拱手賀道:“見明公滿麵春光,可見事情已成矣!”
袁吉聽了嗬嗬一笑:“軍師所言不錯,汝南已在我掌握之中了。”說完,袁吉將自己和陳溫所談論的事情向眾人說了一遍。
眾人聽了莫不感歎陳溫的義舉,同時對陳溫的人品更加得佩服。
“明公讓陳溫繼續做這汝南太守乃是明智之舉。如今汝南已在明公之手,明公理應留下一人來鎮守汝南,不知明公心中可有人選?”沮授拱手道。
袁吉聽了沮授言語,環顧了下四周之人,目光略過鄭華、袁洪、許褚、陳到、紀靈、陳蘭和吉威等人。最後袁吉的目光落到了陳到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