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曲折的大河流淌在這一望無際的八百裏秦川之上,數千年來奔流不息地滋潤著這片孕育了華夏文明的沃土.9│就在這條被譽為關中平原母親之河的河道旁,一條筆直的大道朝向著這個龐大帝國的心髒――長安。[.超多好看小說]
這時,在這條通往長安的官道上,一赤一黑兩匹駿馬在一前一後如風般疾馳了一陣後,前麵一匹赤馬上的騎士漸漸放緩了行進的步伐。
好半天,落在後麵的黑馬才趕上前來,與赤馬並肩而行。
“想不到我這匹千裏挑一的烏驪還是及不上你的朱龍馬,真乃天下間少見的寶馬啊!”在程咬金(此時他已經改名程知節,根據大家閱讀習慣,本文還是稱其為程咬金,下同)的烏驪好不容易趕上朱龍後,他貪心又起,開口道,“老冉,你知道我好馬,你好人做到底,把你這馬兒借我騎幾天罷!”
軍爺當然知道程咬金此時心裏想的什麽,答道,“可以,咱們換換,把你府上那匹波斯騍馬(母馬)也借我幾天!”
釜底抽薪啊,母馬跟你換了我還怎麽生小馬駒啊,見自己妙計被識破,程咬金詫異道:“你怎麽知道我家有匹波斯騍馬?敢情你這一年人在鄉野心在長安呀!”
軍爺笑笑不語,一副你愛換不換的神情。
“唉,我老程還是實話實說,你這匹波斯寶馬和我家那匹騍馬真真堪稱一對,怎麽樣,咱們做件好事,成全它們!”見自己底牌全被別人知道了,程咬金倒也光棍,將實情娓娓道來。
“可以,不過這馬兒頭一胎須得送與我大哥,如果這頭胎是匹雌馬,將來如產下公馬,也須得送一匹到劉府!”軍爺把前些天在劉府與大哥劉弘基商量好的條件告訴了程咬金。
“那我不得等他個幾年?要是我的騍馬產完崽後折了怎麽辦?那不是鬧了個竹籃打水一場空!”見條件太苛刻,程咬金立馬不幹。
“要是折了小馬駒歸你,咱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在這個時代,馬匹生育的風險也確實不小,母馬在產下馬駒之後身體最為虛弱,一個不小心便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罷罷罷,算計不過你,那你什麽時候把馬交給我?若晚了今年可就錯過了馬兒的情期了!”程咬金終於妥協了,開始就操作細節與軍爺協商起來.
“這個月以後,最近事多,你也看到了!”軍爺想想答道,他知道母馬的情期一般在春夏之季,下個月差不多是旱情和蝗災見分曉的時候了,自己應該也不會再這麽頻繁的往來於長安與終南縣之間了。
“好!一言為定,到時候我來取馬!”見多年裏一直懸在心中的鬱結終於解開,再加上今天本來就收獲不小,程咬金情緒高漲,大笑道,“咱們再跑一陣,我就不信我的烏驪趕不上你的朱龍……駕……”
“你既然不怕受打擊,我自然成全你……”說完,軍爺催著朱龍馬朝著前路飛奔而去。
在兩匹足狂奔的寶馬蹄下,剩下的路程仿佛還不夠讓它們盡興,沒花多久功夫,二人已經先後到達了戒備森嚴的皇城跟前。
“喂喂……你這是去哪,去陛下那不走這邊,一年不來你老得把路途都忘記了?”見軍爺往尚書省的方向而去,程咬金大喊道。
“我去吏部,你這兒等著,待會蔡公來了你們一起去覲見陛下!”軍爺催了催胯下寶馬,頭也沒回的答道。
“嘿嘿!你也有逃避的時候啊,我還以為你是純爺們頂天立地呢!”程咬金偷笑道。(.無彈窗廣告)
這幾天不知道來了多少趟吏部,朱龍馬熟門熟路的趕到了目的地,軍爺在把馬交給守門衛卒後,直奔吏部大堂而去。
一進門,正好蔡公端坐著批改公文,見軍爺進來,起身招呼下屬上茶。
“永思,辛苦了,先喝口茶,解解渴!”
“蔡公,不忙!”軍爺從身上掏出圖紙,遞給了杜如晦。“蔡公,請過目!”
“嗯!”在接過圖紙後,杜如晦便將屋內的其他人等都遣了出去,然後細細觀察起來。
在這空當,軍爺才端起茶杯喝著水,這天氣實在太熱,加上與那程咬金打了半天口水仗,人也確實渴了。
“永思,此物就是筒車?”良久後,杜如晦抬起頭來問道。
“正是,此車高近八丈,無需人力畜力便可日夜不停從河中汲水,昨晚連夜建成三架,有一架已經成功安裝在渭水之邊,據歸唐所稱,此車一架可以灌溉近八百畝良田,以我觀察,此言當可信!”
聽完軍爺的敘述,杜如晦起身在室內來回渡步,思考了一陣,才說:“永思,如果陛下有意昭告天下,雲此物乃是天化異人所獻,旨在救我大唐蒼生,你會怎麽看?”
“聖人出,河現圖?”軍爺驚訝道。
杜如晦讚賞的點點頭,在秦王府一班武將中,他與冉毅最為談得來,和一般武人不同,冉毅少時曾飽讀詩書,為人行事頗為雅致,實乃難得的出將入相的人才,可隻可惜他在一年多前的一場大變中,心灰意冷,不願在朝為官,李世民曾為此事多次在自己麵前扼腕歎息。
“嗯,陛下想問問你的意見!”杜如晦道。
軍爺理解這個問自己意見,其實就是問胡戈會有的反應,想了片刻,答道:“從他破家為國的舉動來看,並非那名利之人,想必會理解蔡公的苦衷!”
他猜到了李世民和杜如晦是想借這一事件做做文章,自李世民登基這一年多以來,天下災荒不斷,百姓困苦,百官中前太子與齊王的黨羽未去,加上太上皇的舊部人心惶惶,物議沸騰,民間竟然有李世民就是本朝楊廣的傳聞。況且這兩年突厥不斷滋擾生事,就在這內憂外患之中,半年前還爆了一場外官勾結禁軍將領的謀反大案,如果說異人獻圖之事運用妥當,完全可以衝淡這些負麵影響,畢竟鬼神之類的障眼法,在民間是極有市場的。
見軍爺明白了自己意思,杜如晦點點頭,也沒有再說話,畢竟此等機密之事,心照即可,不必多談。
“對了,我走得急,此圖有一處稍需修改,我來添上!”軍爺說完便走到桌前,提起筆來,在紙上添加了一行字。
杜如晦走近一觀,見是“此車須得在鄉老協助下按枯水期水位安裝,切!”與旁邊鵝毛寫成的字體截然不同,便問道:“我觀此圖,不似用筆畫成,但這紙上確實又是墨跡,不知是用何物所作?”
“說來蔡公定會不信,此乃鵝毛所畫!”軍爺笑道,“歸唐少時流浪天涯,慣用硬木於沙土作畫,後來現鵝毛可以在紙上寫字,便改用了這鵝毛,嗬嗬!”
“觀此子所為雖多異於常法,卻能另辟蹊徑,行之有效,實屬難得啊!”杜如晦撫髯歎道,“待滅蝗一事過後,我定要會會此子!”
見這話從吏部尚他起了愛賢之意,又或者欲對胡戈獻圖之功另做補償。
“好了,永思,我這就去覲見陛下,你先不忙著回去,就在我這休息片刻!”杜如晦說道,他知道軍爺心中的顧慮,所以沒有邀他一起去。
“無妨,蔡公自便,不過那程咬金此時正在皇城門口候著您,他想請陛下賜這筒車之圖與他!”軍爺答道,想起程咬金之事,便提了一嘴。
“嗬嗬,這人消息倒是靈通,好,我先走了!”杜如晦一笑,跟軍爺打聲招呼便出門而去。
也許是這幾天頗為勞累,軍爺一個人靜靜坐了片刻,就覺得有些困乏了起來,便靠在椅子上睡著了。
……
也不知過了多久,等他醒來時,四周還是一片寂靜,看樣子蔡公還沒有回來,軍爺站起身來,現氣血似有些不暢,便打開門走了出去。
沿著林蔭小道,軍爺從大堂走到門口,朝著背對著吏部大門的衛卒喊道,“兄弟,借刀一用!”
那衛卒正被太陽烤的心煩意亂的,此時竟聽到背後有人借刀,這個要求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想也不想便從嘴邊漏出一句:“敢在吏部持刀,你不想……”
等他還沒說完,便與借刀之人打了個照麵,趕忙咬緊牙關,將這句“你不想混了”最後兩個字吞回肚中,數秒間換了張笑臉答道,“原來是冉將軍,不是小的不願意借,隻是這……”
軍爺一見此人正是那日攔馬之人,倒也是老相識了,也不為難他,直接說道:“我欲行凶,又何須刀具,久睡才起,活動下筋骨而已!”
聽軍爺話說得直白,想想也是這個道理,這衛卒連忙接下佩刀,雙手遞與軍爺。
“謝了!”
軍爺接過這刀,道了聲謝,便回了院中,找了一處開闊地,演起武來。
隻見軍爺一柄單刀在手,招法中隻講究一個快字,霎時間四周刀影叢叢,密不透風,一刻鍾後,就在軍爺酣暢淋漓,準備收刀時,忽聞耳後風聲作響,本能的將刀一擋,隻聽“哐當”一聲,兩件兵器相交,一股極大的力道從刀身傳來,軍爺連忙轉身,竟現一柄長刀又直刺而來。
這時,在這條通往長安的官道上,一赤一黑兩匹駿馬在一前一後如風般疾馳了一陣後,前麵一匹赤馬上的騎士漸漸放緩了行進的步伐。
好半天,落在後麵的黑馬才趕上前來,與赤馬並肩而行。
“想不到我這匹千裏挑一的烏驪還是及不上你的朱龍馬,真乃天下間少見的寶馬啊!”在程咬金(此時他已經改名程知節,根據大家閱讀習慣,本文還是稱其為程咬金,下同)的烏驪好不容易趕上朱龍後,他貪心又起,開口道,“老冉,你知道我好馬,你好人做到底,把你這馬兒借我騎幾天罷!”
軍爺當然知道程咬金此時心裏想的什麽,答道,“可以,咱們換換,把你府上那匹波斯騍馬(母馬)也借我幾天!”
釜底抽薪啊,母馬跟你換了我還怎麽生小馬駒啊,見自己妙計被識破,程咬金詫異道:“你怎麽知道我家有匹波斯騍馬?敢情你這一年人在鄉野心在長安呀!”
軍爺笑笑不語,一副你愛換不換的神情。
“唉,我老程還是實話實說,你這匹波斯寶馬和我家那匹騍馬真真堪稱一對,怎麽樣,咱們做件好事,成全它們!”見自己底牌全被別人知道了,程咬金倒也光棍,將實情娓娓道來。
“可以,不過這馬兒頭一胎須得送與我大哥,如果這頭胎是匹雌馬,將來如產下公馬,也須得送一匹到劉府!”軍爺把前些天在劉府與大哥劉弘基商量好的條件告訴了程咬金。
“那我不得等他個幾年?要是我的騍馬產完崽後折了怎麽辦?那不是鬧了個竹籃打水一場空!”見條件太苛刻,程咬金立馬不幹。
“要是折了小馬駒歸你,咱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在這個時代,馬匹生育的風險也確實不小,母馬在產下馬駒之後身體最為虛弱,一個不小心便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罷罷罷,算計不過你,那你什麽時候把馬交給我?若晚了今年可就錯過了馬兒的情期了!”程咬金終於妥協了,開始就操作細節與軍爺協商起來.
“這個月以後,最近事多,你也看到了!”軍爺想想答道,他知道母馬的情期一般在春夏之季,下個月差不多是旱情和蝗災見分曉的時候了,自己應該也不會再這麽頻繁的往來於長安與終南縣之間了。
“好!一言為定,到時候我來取馬!”見多年裏一直懸在心中的鬱結終於解開,再加上今天本來就收獲不小,程咬金情緒高漲,大笑道,“咱們再跑一陣,我就不信我的烏驪趕不上你的朱龍……駕……”
“你既然不怕受打擊,我自然成全你……”說完,軍爺催著朱龍馬朝著前路飛奔而去。
在兩匹足狂奔的寶馬蹄下,剩下的路程仿佛還不夠讓它們盡興,沒花多久功夫,二人已經先後到達了戒備森嚴的皇城跟前。
“喂喂……你這是去哪,去陛下那不走這邊,一年不來你老得把路途都忘記了?”見軍爺往尚書省的方向而去,程咬金大喊道。
“我去吏部,你這兒等著,待會蔡公來了你們一起去覲見陛下!”軍爺催了催胯下寶馬,頭也沒回的答道。
“嘿嘿!你也有逃避的時候啊,我還以為你是純爺們頂天立地呢!”程咬金偷笑道。(.無彈窗廣告)
這幾天不知道來了多少趟吏部,朱龍馬熟門熟路的趕到了目的地,軍爺在把馬交給守門衛卒後,直奔吏部大堂而去。
一進門,正好蔡公端坐著批改公文,見軍爺進來,起身招呼下屬上茶。
“永思,辛苦了,先喝口茶,解解渴!”
“蔡公,不忙!”軍爺從身上掏出圖紙,遞給了杜如晦。“蔡公,請過目!”
“嗯!”在接過圖紙後,杜如晦便將屋內的其他人等都遣了出去,然後細細觀察起來。
在這空當,軍爺才端起茶杯喝著水,這天氣實在太熱,加上與那程咬金打了半天口水仗,人也確實渴了。
“永思,此物就是筒車?”良久後,杜如晦抬起頭來問道。
“正是,此車高近八丈,無需人力畜力便可日夜不停從河中汲水,昨晚連夜建成三架,有一架已經成功安裝在渭水之邊,據歸唐所稱,此車一架可以灌溉近八百畝良田,以我觀察,此言當可信!”
聽完軍爺的敘述,杜如晦起身在室內來回渡步,思考了一陣,才說:“永思,如果陛下有意昭告天下,雲此物乃是天化異人所獻,旨在救我大唐蒼生,你會怎麽看?”
“聖人出,河現圖?”軍爺驚訝道。
杜如晦讚賞的點點頭,在秦王府一班武將中,他與冉毅最為談得來,和一般武人不同,冉毅少時曾飽讀詩書,為人行事頗為雅致,實乃難得的出將入相的人才,可隻可惜他在一年多前的一場大變中,心灰意冷,不願在朝為官,李世民曾為此事多次在自己麵前扼腕歎息。
“嗯,陛下想問問你的意見!”杜如晦道。
軍爺理解這個問自己意見,其實就是問胡戈會有的反應,想了片刻,答道:“從他破家為國的舉動來看,並非那名利之人,想必會理解蔡公的苦衷!”
他猜到了李世民和杜如晦是想借這一事件做做文章,自李世民登基這一年多以來,天下災荒不斷,百姓困苦,百官中前太子與齊王的黨羽未去,加上太上皇的舊部人心惶惶,物議沸騰,民間竟然有李世民就是本朝楊廣的傳聞。況且這兩年突厥不斷滋擾生事,就在這內憂外患之中,半年前還爆了一場外官勾結禁軍將領的謀反大案,如果說異人獻圖之事運用妥當,完全可以衝淡這些負麵影響,畢竟鬼神之類的障眼法,在民間是極有市場的。
見軍爺明白了自己意思,杜如晦點點頭,也沒有再說話,畢竟此等機密之事,心照即可,不必多談。
“對了,我走得急,此圖有一處稍需修改,我來添上!”軍爺說完便走到桌前,提起筆來,在紙上添加了一行字。
杜如晦走近一觀,見是“此車須得在鄉老協助下按枯水期水位安裝,切!”與旁邊鵝毛寫成的字體截然不同,便問道:“我觀此圖,不似用筆畫成,但這紙上確實又是墨跡,不知是用何物所作?”
“說來蔡公定會不信,此乃鵝毛所畫!”軍爺笑道,“歸唐少時流浪天涯,慣用硬木於沙土作畫,後來現鵝毛可以在紙上寫字,便改用了這鵝毛,嗬嗬!”
“觀此子所為雖多異於常法,卻能另辟蹊徑,行之有效,實屬難得啊!”杜如晦撫髯歎道,“待滅蝗一事過後,我定要會會此子!”
見這話從吏部尚他起了愛賢之意,又或者欲對胡戈獻圖之功另做補償。
“好了,永思,我這就去覲見陛下,你先不忙著回去,就在我這休息片刻!”杜如晦說道,他知道軍爺心中的顧慮,所以沒有邀他一起去。
“無妨,蔡公自便,不過那程咬金此時正在皇城門口候著您,他想請陛下賜這筒車之圖與他!”軍爺答道,想起程咬金之事,便提了一嘴。
“嗬嗬,這人消息倒是靈通,好,我先走了!”杜如晦一笑,跟軍爺打聲招呼便出門而去。
也許是這幾天頗為勞累,軍爺一個人靜靜坐了片刻,就覺得有些困乏了起來,便靠在椅子上睡著了。
……
也不知過了多久,等他醒來時,四周還是一片寂靜,看樣子蔡公還沒有回來,軍爺站起身來,現氣血似有些不暢,便打開門走了出去。
沿著林蔭小道,軍爺從大堂走到門口,朝著背對著吏部大門的衛卒喊道,“兄弟,借刀一用!”
那衛卒正被太陽烤的心煩意亂的,此時竟聽到背後有人借刀,這個要求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想也不想便從嘴邊漏出一句:“敢在吏部持刀,你不想……”
等他還沒說完,便與借刀之人打了個照麵,趕忙咬緊牙關,將這句“你不想混了”最後兩個字吞回肚中,數秒間換了張笑臉答道,“原來是冉將軍,不是小的不願意借,隻是這……”
軍爺一見此人正是那日攔馬之人,倒也是老相識了,也不為難他,直接說道:“我欲行凶,又何須刀具,久睡才起,活動下筋骨而已!”
聽軍爺話說得直白,想想也是這個道理,這衛卒連忙接下佩刀,雙手遞與軍爺。
“謝了!”
軍爺接過這刀,道了聲謝,便回了院中,找了一處開闊地,演起武來。
隻見軍爺一柄單刀在手,招法中隻講究一個快字,霎時間四周刀影叢叢,密不透風,一刻鍾後,就在軍爺酣暢淋漓,準備收刀時,忽聞耳後風聲作響,本能的將刀一擋,隻聽“哐當”一聲,兩件兵器相交,一股極大的力道從刀身傳來,軍爺連忙轉身,竟現一柄長刀又直刺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