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的做主人終於從外地回來了!


    騎兵在郎溪的邊界上將趙雲一行人,接回縣城沒多久,整個縣城的老爺們都知道了這件事。


    這一個月,縣長大人在縣城外的空地上開展了三次軍事演習,美其名曰,鍛煉部隊。實際上都是把新發的步槍拉出去打打靶,展示一下,馬沁克開開火,震懾一下。


    這樣的演習搞一次威懾一下近來不斷出現的流寇,那還說的過去,卻連辦了三場,那這個示威的對象是誰,大家就心知肚明了。


    頓時整個縣城沸騰了,各地的老爺們都坐不住了。郎溪可不是隻有姚村鄉和畢橋鎮!


    飛鯉鄉、水鳴鄉……的老爺們都打聽到了槍支的來源。


    雖然貴了些,但是送那麽多的子彈,對比下來也不是很貴了。還有槍好,不炸膛。最重要的是可以在本縣拿貨,無需跑到外地,省卻了很多的風險。而且買機槍還送貨上門,值了!


    所以周村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近期的村中的治安狀況急速下滑。村裏到處都是外來的陌生人,更搞笑的是,對方還進行了化妝偵查,不過當你發現村裏有二十多個貨郎、四十多個賣煙的時候,你會怎麽想?


    從第二道縣裏的批文下來後,周村以及周邊的兩個村都是趙雲的轄地了,雖然另外兩個村的人口不是很多,畢竟郎溪一共才30多萬人口,一千人以上的大村子,平分到每個鄉也沒幾個。


    所以趙雲的騎兵還是駐紮在了周村的村外。不過周村的防禦得到了加強,那四個箭塔上的武器,都由弓箭換成了“漢陽造”,射擊範圍覆蓋住了整個村莊。


    趙雲現在是死了回去的心思了,隻能在這個時代混了。


    當然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老窩改造成烏龜殼,讓自己有活下去的根本。


    第二件事就是有了更多空閑的時間,不必向以前一樣緊趕慢趕的找路了,不能回去了,心裏反而放下了,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自己可以**國時代的蘇州老家看看,聽爺爺說自己家以前在城裏有間大宅子的,還可以去看看順便溜達下看看自己的這群老太爺現在在忙些啥。


    這個地方自己小時候待過,姑蘇的方言那是順溜的很,冒充本地人沒問題。這樣暫時給自己找到了一個掩護的身份。


    雖然這個時代沒有身份證,但是絕對不要犯經驗主義的錯誤。不要看不起民國初年的保甲製,老祖宗留下了來的東西都是前人思想的結晶,現在可能已經不適用,但在當時就未必不是最適合的。


    有能力的人在當時要想查個人還是很容易的,在沒有普及公路的年代,很多人都沒離開過村子一百裏,會說一地的方言就能擋住很多人的好奇心和疑問。


    在縣城飯館吃飯的趙雲,才喝了一口湯就被縣衙來的請帖給拉過去了。在陪縣長喝了兩個小時的茶後,餓的前胸貼後背的趙雲才溜了出來。提了個大箱子回到客棧,已經很多人持拜帖等在了門口。


    一直應酬到晚上,趙雲才找到機會脫身,回到客棧打開箱子,一支和趙雲生產的老版“漢陽造”有所不同的槍出現了。


    這次是一筆五百支“漢陽造”和兩挺馬沁克的生意。不過對方提出要新式的“漢陽造”,怕規格不一樣,對方還拿來了樣品。


    這兩種“漢陽造”到底有何區別?這次輪到趙雲迷糊了。本來就不精通武器的他,現在隻有依賴邵老二這個老兵了。


    經過一番解釋才知道,原來趙雲生產的是第一代的“漢陽造”仿的是德國的德m1888式步槍,因為外部有一套筒,俗稱老套筒。是前清新軍的武器,邵老二以前用的就是它,所以王有貴一開始都看不上眼。後來有了一款改進型將套筒去掉,並將槍管加大,增加上護木又將原來原來的直立式,分劃為5-20的表尺式樣,改良為表尺固定弧式,其分劃為1-20。


    這兩種步槍其他構造基本上相同,如槍機之機頭是分離式的,使用彈夾供彈,彈倉外露等等。


    “哦!那這麽說來也以前也差不多!”趙雲心中的石頭方下了,要是這槍遠遠超過以前的“漢陽造”,那自己精銳火槍手的武器就要更新了,那又是一筆開銷啊!


    現在要留在此地發展了,趙雲的小家子氣又時不時的漏了出來。


    “嗯!對於槍手來說的話,當然是後麵的一款好些!”邵老二對比了半天後說道。


    那樣的話,也就是說對自己精銳火槍手沒太大的影響,不換了。


    趙雲看著這支新版“漢陽造”,“還是自己沒見識啊,看來需要進軍隊看一下,目前軍隊裏的武器情況了。”


    第二天,趙雲又被拉出去,做了一天的三陪,陪吃、陪喝、陪聊。一天接到了七八筆訂單,總共八百支步槍。馬沁克趙雲不敢賣給這些地主老財,這些家夥萬一是潘大頭的人,自己天天在山裏鑽來鑽去,哪天給人伏擊了,肯定死的很難看。


    其實,趙雲不想接單子了,自己也準備再生產些軍事單位了。秋後估計潘大頭就要動手了,現在賣出去的不知道有多少要落入他的手中。這不是資敵麽?


    無奈,自己以數量太大的借口一推出,對方都加價購買,什麽水鳴鄉的魏長根買了一百支,我要買一百五十支。八十!八十大洋一支!九十!一百!我出一百大洋!


    最後,趙雲屈服在銀彈的攻勢下,第三天以一百一支的價格又賣出了一千支,很多都是昨天買的今天再來追加的。


    當晚,趙雲以回去聯係貨源為借口,借著縣長的手令打開城門,逃回周村。


    整整16萬大洋啊!這群土財主真有錢!


    回到周村,在村子裏好好歇了幾天,看著村外繁忙的景象,趙雲也幫不上什麽忙。割稻子,幹了十幾分鍾,腰都直不起來了。翻穀子,麽有打穀機嗎?


    還是指揮指揮!


    命令騎兵在村外的一片空地上來來回回的跑了一個小時,給村子又弄出了一塊新的打穀場,然後騎兵幫忙給村民運糧食。


    營地的農民們在村子的周圍又建立的了一圈木牆,讓村民在上麵繞了些薔薇啊,類似帶刺的植物。


    原先圍的亂七八糟的木柵欄都給拆了,整個村子好像整潔了不少。


    看著村民們忙碌,趙雲感到這裏也很不錯的,生活的節奏慢了許多。原來的生活充實,但是忙碌,一刻不得閑,現在閑下來,也發現生活中不是隻有工作。其實很多人都是有潛力這個說法的,不逼一下,潛力是不會出來的,但是經常給自己施壓,那最後肯定是抑鬱。所以現在到處都是宣傳養生啦!保健啊!就是對長期施壓的一種釋放。


    躺著看風景的趙雲,突然發現這麽歇著還是不舒服,還差個美女來聊聊天,談談人生啊!對了那個吳小丫不知道怎麽樣了?一個月沒有看到她了,來交易的人都是“壞水麻”,那大背頭,四楞子腦袋,一臉大白麻子,長脖頸的形象汙染了我的眼睛啊!


    一定要找個地方好好的養養眼。溫飽思**,趙雲開始想入非非了。


    周村的箭塔都建在了村西麵,趙雲準備在箭塔和村口之間再建一間三進的小院子。


    這幾天,天天吃住在周村最大的地主,周守發,周大地主家裏,天天看著他們一家就著鹹菜喝粥,連點葷腥都看不到。


    “小爺,我又不是來打秋風的,有必要把自己弄的這麽寒磣,一家十幾口弄的天天喝粥麽?”趙雲一開始還是擔心他們沒肉吃,自己占了人家的便宜,後來看到他們晚上偷偷起來吃雞,趙雲這才感歎,周扒皮的故事還是有些民眾基礎的,看來不是杜撰啊!


    算了還是搬出來!讓這個大地主安心一些!周守發,人也不壞就是太吝嗇了!


    趙雲自個在村口建了三排營地特有的小屋,小屋之間用木牆連接,這樣就成了一個三進的小院子。


    不過吃過原來沒有房子虧的趙雲,這次還搞了不少花樣。


    第一排的小屋是歐式的有壁爐,一個大煙囪一直通到房頂,第二排的小屋是埃及沙漠地帶的房屋,兩層,二層有一個小平台,能曬曬衣服什麽的,第三排的是中式的,門口有口井,這樣喝水也不用出院子了。在箭塔包圍的騎兵竹樓裏又建了一座兵工廠,這樣趙雲要取槍啊什麽的也方便多了。


    傍晚,從田間歸來的村民看到一天的時間就多出了一個小院子,嚇了一跳,看趙雲他們的眼神都充滿了敬畏!傳說中神仙才能變幻樓宇,當然,妖怪也能!不過看他們後者多些!


    趙雲現在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在周村住段時間,等這次的秋收結束了,就出去走走。


    去去民國的滬寧杭,逛逛民國的廟會,最好還能出個洋,來個歐洲半年遊之類的,去看看這個時代的歐洲土包子。


    自己現在空了,也該打理打理營地的事務了。


    郎溪營地:農民200人,


    第一騎兵隊:40人(風騎兵20、弓騎兵20、)


    第二騎兵隊:40人(風騎兵20、弓騎兵14、精銳馬槍騎兵6)


    第一步兵隊:40人(精銳步槍手36、僧侶4)


    營地護衛隊:30人(民兵4人、盾牌手6人、精銳弩手10人、胸甲騎兵4、弓騎兵6)


    醫療隊:僧侶2人。


    宜興營地:農民10人


    營地護衛隊:風騎兵10


    現在手頭的資源四項數據,木材、石材都超過了二十萬,糧食達到了三十萬,金錢隻有十萬不到。


    大洋,如果算上,接下的訂單能超過二十萬。這些趙雲準備留著做本錢,做點小本買賣。


    石室裏的農民現在基本隻負責種植,上次石佛山提供的礦脈已經挖空了,後來又沒有找到新的礦脈。


    而石材開銷不大,目前已經停止采集,原來在石材上的人手也都轉到了農場上。


    掂量著手裏的這些資源,趙雲估摸著,“自己已經準備在這裏混了手裏的軍隊是肯定要增加的。”


    騎兵隊按照第二騎兵隊的標準再建個八支湊夠四百人,步兵按照第一步兵隊再建個四支湊夠兩百人,當然這些部隊都隻能待在山洞裏,暫時還不能放出來。


    目前自己暴露在外的實力才不到一百人,雖然有重機槍三挺,但是人數太少,在郎溪的本地勢力看來可以是一支強有力的外來勢力,但是還不能影響到他們。


    如果,趙雲把自己擴張後的實力擺開,那郎溪的所有本地勢力都會把趙雲列為大敵,到時聯手圍攻都有可能!


    中國人自古喜歡內鬥,但也喜歡抱團。從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就能看出,每到一地,必定聚集親友。


    不過現在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接下來的收糧,自己對外打的是糧店的招牌,自稱是糧店的前哨,如果不收糧食怎麽都說不過去,而且這些收上來的糧食到時也能增長自己的資源存儲。


    宜興營地的人員太少了,以前隻是把他們做為一個中轉站,但現在要把這個棋子盤活了。


    農民生產一百八十個,湊齊兩百人。同時按照第一步兵隊的標準,組建了兩隊八十人做為守備部隊。所有四級營地能建造的生產營地,都建造,另外在山中建立箭塔,木牆,建立外部營地。


    在趙雲的目標中,將來那裏是一個山寨,會把郎溪的一些人員給遷徙過去,在蘇浙皖三省邊界建立根據地,那裏將是其中的第一步。


    9月30號,周村外車馬雲集,人聲鼎沸。郎溪的各派勢力在周村外大集結,好像這裏是郎溪的權力中心一樣。當然,趙雲暫時還是沒有這個號召力的。


    這都是前幾天,趙雲派人通知今天領貨,才造成的局麵。


    當天接到這個通知後,各個鄉鎮的民團都停止休假,發槍發子彈。交情好的幾家還相約一起上路。


    為什麽?畢橋鎮的民團就是榜樣,現在誰還敢單獨上路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軍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湖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湖西並收藏鎮軍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