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過的比上班還要辛苦。哎!)問題很嚴重了,但問題的解決更是刻不容緩。


    由於蘇俄國家級直屬庫倉容有限,所以國家收儲的糧食大部分存放在直屬庫以外的地方承儲庫。國家級直屬儲備庫直接管理的國家儲備糧隻有30%左右,剩下70%左右的儲備糧都是由分散在地方糧庫代管。畢竟每年收上來,發下去也是一筆大的開銷,老毛子現在連軍費都要裁剪,可想而知,他們的財政有多麽的不富裕。而波爾塔瓦糧庫點便是代管糧庫之一。


    四分之一也就是25%,但其實正在無形“蒸發”的隻有18%-20%,但是由於遠東的交戰運走了一批,而此次事件又發生在了產糧地區,各地又怕莫斯科發飆就集體的選擇了掩蓋,拖延了最佳的處理時間,所以這事件就升級了。


    “我們有了這次的經曆,現在再也不敢隨意的出售麵粉了。”波爾塔瓦麵粉廠的工作人員說到。


    以前市場現貨行情較好的情況下,“出庫難”的情況隻是糧庫為了收點回扣,這也是舊沙俄時代就有的規矩,但是自從蘇俄國內內戰以後,已經很少有這種情況發生了。但這次大麵積、長時間的出現“出庫難”的情況,令一些有心人聞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由於受“出庫難”的影響,烏克蘭地區糧食批發市場上小麥的白市價格和黑市的差價,每噸小麥差價高達一倍。與整個蘇俄國內市場上小麥價格上漲勢頭平穩相比,蘇俄小麥黑市的成交率卻越來越高,價格也越來越高。


    白市價是低,但是拿不到貨;黑市價高,但是能夠拿現貨,還是讓很多人趨之若鶩。


    內務部經過調查蘇俄糧食批發市場1922年1月上旬的統計數據發現,蘇俄國內糧食批發市場所,小麥交易的成交率最低為0.2%,最高也未超過10%。


    小麥的出庫問題,隨著時間的推遲開始反映在麵包等市民們可以是直觀的物品上,麵對日日上漲的麵包等食品價格,蘇俄國內剛剛平穩下來的環境有了波動。(.好看的小說)


    紙包不住火,終於有小道消息傳了開來,糧庫已經被人給貪墨空了。這下群情激奮了,要求調查的聲音不斷,蘇俄內務部立刻揪了幾個“罪魁禍首”出來,“啪啪啪”一掃,“出庫難的責任在於這些“蛀蟲”,我們多數糧庫是能夠執行政策、服從管理、規範運作的,隻是短時間內正在進行徹查,深挖這些“害蟲”,我保證一段時間後,問題絕對是可以解決的。”一位糧食業的高層負責人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向外界做了表示。有了政府高層的出麵,暫時讓洶湧的民情穩定了下來。但是這隻是治標不治本,糧食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


    “內務部可以出台增收措施,以解決糧庫不足的問題。否則根據目前發生的實際情況,施行效果顯然不夠理想。”一位知曉內部消息的經濟方麵專業人士向莫斯科建議到。


    莫斯科的速度非常快,在第二天就宣布準備《糧食法》出台,完善以前在國內法律層麵上的“糧食流通管理辦法”,從法律層麵上解決了出庫難等違法違規現象。同時再次揪出一批糧庫的管理官員,還是一通“啪啪啪”,好了!都死無對證了,你們還問誰去?


    嗯?還有意見?那這些嘀嘀咕咕的人就一定是外國的間諜,是正在策劃陰謀的白俄份子。


    那對付白俄份子,就是送他們去西伯利亞做苦役。於是一時洶湧的民情就被蘇俄內務部“很好”的撫平了。


    當然,那全國儲量四分之一的糧食也在明麵上成了懸案!就算是那些極少的知情者也不會沒事找事,時間一長,這個風波就被人淡忘了。


    至於看守糧庫的軍隊,也進行了一番人事調動,軍中超過萬人的軍政幹部遭到了撤換,這也是莫斯科的命令。軍隊竟然連糧食都沒看住,留著你們有什麽用!用了這個不是借口的借口,莫斯科正好施行了軍隊的裁剪計劃。原本為了安撫這些頗有軍功士兵的財物沒有了,都被拿來填糧食缺口了。


    可是缺口還是很大,怎麽辦?於是各地哥薩克的富農又遭水洗了一遍。至於這些哥薩克的富農有沒有意見,那就是不是內務部考慮的範圍了。


    內務部考慮的是誰才是這次事件的幕後策劃,這麽大筆的糧食不可能消失的無影無蹤。很快,心思縝密的內務部人員就找了蛛絲馬跡,在土耳其的民間突然出現了很多的糧食,然後又去向不明,雖然在數量上還是無法企及蘇俄丟失糧食的十分之一,但是突然冒出這麽多的糧食,在時間上也未免太巧合了。


    寧殺錯不放過,一向是內務部的行動綱領。但他們沒想到,土耳其人為了大反攻秘密組成了一支擁有19個步兵師,5個騎兵師,20萬人的新軍,這支軍隊甚至躲過了當時世界第一強國英國人的耳目,何況蘇俄人!


    於是誤打誤撞之下,蘇俄人認定了土耳其的凱末爾就是此次的幕後黑手,至於目的肯定是為了囤積糧食。


    雖然,蘇俄和土耳其目標一致都是為了對付英國為首的協約國,但是蘇俄要的可不僅僅是趕走協約國在土耳其的利益,而是為了更進一步,伊斯坦布爾等地也在蘇俄的謀劃之中。


    打落牙齒混血吞,顯然不是蘇俄人的作風,於是蘇俄人也打出了他們手中的牌。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奧斯曼帝國三巨頭之一、青年土耳其黨人領袖恩維爾帕夏。


    現在在土耳其如日中天的凱末爾以前還是他的部下,不過兩人在昔蘭尼加城外組織防禦戰時,鬧得很不愉快,關係很緊張。


    1918年10月奧斯曼帝國戰敗,恩維爾帕夏流亡德國。1919年他被奧斯曼帝國法庭缺席判處死刑,同年在德國**的介紹下流亡蘇俄。他在政治上活躍不止,企圖遙控安納托利亞民族抵抗運動,與凱末爾爭奪運動領導權。在祖國最危機的關頭也就是薩卡裏亞戰役,敵軍抵安卡拉外五十公裏,大國民議會討論遷移時,很多人都希望他回國取代凱末爾的領導地位。但薩卡裏亞戰役大捷凱末爾站穩陣腳後,他的影響力和作用都在日益衰退。


    蘇俄人其實對這位有威望、有實力的奧斯曼帝國高層很感興趣,但蘇俄人也不想給英國人製造機會。但現在出了糧庫這件事,蘇俄人決定不再忍讓了,派人護送其進入土耳其和凱末爾奪權,建立一個親蘇的土耳其政府。


    至於土耳其會不會倒向英國,蘇俄卻是胸有成竹。原因在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奧斯曼帝國穆罕默德五世多次央求和英國締結永久同盟,但每次都被英國人傲慢地拒絕。大戰爆發後,土耳其起初本想中立觀望一下形勢,但英國和俄國簽訂密約,同意俄國戰後占領伊斯坦布爾,把土耳其推到德國人一邊。


    而且1914年英國向德國宣戰的前夜,時任英國海軍大臣的丘吉爾毫無道理地“征用了”屬於土耳其的兩艘無畏艦,而且壓根不提賠償兩字。因為在丘吉爾眼裏,整個奧斯曼帝國還不如這兩艘軍艦重要。


    可這兩艘戰艦是1913年,土耳其拿出了3000萬美元向英國訂購的最先進的無畏艦,為籌措這筆巨款,土耳其甚至拿出王室的鑽石皇冠作為抵押。


    英國沒收兩艘軍艦的消息,給了土耳其政府當頭一棒,土耳其因此恨透了傲慢的英國,倒向德國一邊。11月,英土宣戰,結果英國艦隊出入黑海的通道被封鎖。1915年,丘吉爾發動打通黑海海峽的加利波利戰役,沒想到他一直不放在眼裏的土耳其人會拚死抵抗,整個戰役變成對英**人的大屠殺,雙方為此結下了血仇,丘吉爾也因此丟官罷職。


    但蘇俄人的招數,土耳其早有提防,這不蘇俄人剛剛出招,土耳其人也巴巴的開始了他們的計劃。


    凱末爾想,你蘇俄不就是不想讓我們土耳其太平,就是想我們土耳其人自己內鬥嗎?那我也讓你嚐嚐內鬥的苦果。


    這不他們又找上了法萊爾塔克的手下,幫忙聯係郵輪,送一批人去蘇俄。


    什麽人會讓蘇俄人頭疼呢?


    在此就要介紹一位男爵了,不過雖然他和西伯利亞的三位男爵的爵位一樣,但是人家可是堂堂的俄國步兵中將,和那三個無名小卒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


    弗蘭格爾是一個古老的德國男爵家族的成員。是俄國總參學院的高材生,參加過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曾任騎兵軍長。俄國內戰後逃往克裏木。


    1918年8月參加鄧尼金組建的“誌願軍”,先後任騎兵師師長、軍長、高加索白衛軍司令、“誌願軍”司令。因與鄧尼金發生權力之爭,被鄧尼金驅逐出國。


    1920年4月鄧尼金的白衛軍到了崩潰邊緣,在協約國支持下,接替鄧尼金任克裏木“俄軍”總司令。為了收買人心,弗蘭格爾允許他的隊伍公開搶劫強奸,允許士兵“平均分配”搶劫所得。他還常常把俘虜帶到他們同伴麵前進行處決,然後讓那些親眼見到殺人的俘虜在加入白衛軍和被處死之間做出選擇,很老套、很血腥的做法。1920年11月28日,蘇俄軍隊向弗蘭格爾白衛軍的“老巢”克裏木半島發起總攻。僅一周的時間,弗蘭格爾的部隊就被逼到黑海岸邊的費奧多西亞灣。在協約國艦隊的護送下,弗蘭格爾率領14.5萬白衛軍及其家屬乘船集體出逃土耳其。蘇俄國內戰爭至此大體結束。雖然他們人到了土耳其,但弗蘭格爾卻命令所有白俄保留武器,隨時準備反攻蘇俄。


    所以對蘇俄來說,弗蘭格爾是國外最危險的敵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軍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湖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湖西並收藏鎮軍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