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這些土匪無法無天的做風,令趙雲反感,那齊督軍的拉偏架,就令遲遲不決的趙雲決定動手了。
但在動手之前,趙雲和吳佩孚一樣,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要做。
一名郎溪臨春閣的女孩匆匆跑進一棟獨立小樓傳信,說是外邊有人來找王大少。
這段日子王大少負責為趙雲采購資源,銷售軍火,儼然就是趙雲在安徽地界上的代言人。這做生意,方方麵麵的人都要接觸,不止是直係、皖係、桂係,還有各地大大小小的財主、土豪,於是王大少就利用這個非常好的借口,直接從家裏搬了出來,天天住在郎溪縣城中的臨春閣。至於這臨春閣是個什麽地方,你可以從王大少的稟性和這個頗有味道的名字中,略知一二。由於經常有客人和王大少聯絡,到如今臨春閣的侍從對於接待王大少的客人已經駕輕就熟。當然每次把客人請進來,帶路的侍從都有些紅包方麵的收獲。
片刻後,一名帶墨鏡的男子大步流星的來到小樓前,被王大少的一票家丁給攔在門外。男子一言不發,摘下眼鏡後,眾家丁立刻恭敬的放行。
“怎麽這麽沒規矩?連通傳都沒有?”王大少躺在二樓的一座軟榻上,旁邊圍著四五個鶯鶯燕燕的妙齡女子,一股奢靡之氣撲麵而來。
“王大哥,可真是恰意啊!不知王大嫂知道,王大哥在此做什麽嗎?”男子笑嘻嘻的調侃到。
“賢弟,你怎麽找來這裏了?”王大少激動的站了起來。“出去,出去!都出去”王大少急忙把周圍的女子都趕了出去,又到門口吩咐了家丁,任何人不得進來。
“賢弟,咱們一別快大半年了?你有什麽急事?怎麽找來這裏了?”王大少一邊整理著淩亂的衣服,一邊殷勤的給趙雲沏茶。
“我先是到了你家,你家的家丁嘴可真嚴,不管怎麽問,就直是說大少爺不在,後來我在你家門口看到了你家的那位!嘖嘖嘖,真是一條好漢呐!足足可以裝下兩個我了。看到你家的那位,我就猜你有可能在這,所以就直接找來了,本來我是猜有九成的把握,沒想到是十成的把握啊!哈哈。”趙雲笑嗬嗬的說道。
“我這不是為了工作嗎?賢弟啊,你看,我可沒有不務正業啊!這個月我可是接到了8000多的步槍訂單呢!”王大少就怕趙雲誤會,萬一讓趙雲認為自己是不務正業,將代售權給收回去,那以後的日子就難過了。
“嗬嗬,這事先放一放,我這次來是找你有事!”對於這位假公濟私的行為,趙雲可不準備就這樣放過這位大少爺,不過當前還是有事要談。
“有事?”王大少立刻不在擺出一副求饒的樣子,拍著胸脯說,“賢弟,你有啥事?說一聲就行了,還用親自跑一趟。不過,你那可真不啥好地方,既然回來了,大哥我啥也不說了,這就擺酒為兄弟接風洗塵!有啥話,咱倆在酒席上好好說道說道。”
“等等,”趙雲一把拉住王大少,“這次出大事了!”小聲的在王大少的耳邊說道。
“不會是北麵那兩位大帥之間的事?”王大少知道趙雲在宜興當官,雖然說的好聽,但其實就是被軟禁,周圍都是探子,一些信息難免閉塞。
趙雲擺了擺手,慢條斯理的說道“張胡子和吳秀才之間的事,我在宜興就聽人說了。我是來通知你,我準備動手了。”
“動手?動什麽手?攻打潘大頭?”王大少聽到“動手”兩字,他體內不嫌事多的好事因子有快速活動了起來,整個人也立刻紅光滿麵,激情四射。
趙雲搖搖頭,湊到他耳邊悄悄的說了一句。
“什麽?攻打南京城!你有沒有搞錯?”王大少聽到這個消息,不由一驚,臉色瞬間由紅變紫,由紫變青,讓趙雲領教了一回,什麽叫做變色龍。
南京和薊縣並稱兩京,曆史悠久,有著超過2500餘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位於長江下遊,是承東啟西的樞紐城市,長江上的重要門戶城市,華東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航運的物流中心。如果說上海是華夏對外開放的口岸的話,那南京就是上海的擴音器,將上海得到的新事物,向內地輻射傳播。
重要的一點是,南京雖然現在不是權力的中心,但孫大炮可是在南京掌權的,所以此城對於華夏的影響並不比北麵的那座薊縣小。例如,南京大部分地區通行的南京官話,在曆史上長期是華夏的官方語言。明代及清代中葉之前華夏的官方標準語一直是南京官話。周邊國家如日本、朝鮮所傳授、使用的華夏語也是南京官話。明清時期來華的西方傳教士所流行的是以南京官話為標準的華夏話,民國初年西方傳教士主持的“華語正音會”,也以南京音為標準。雖然民國以來,南京話的範圍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但是在江南,在文化方麵南京還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城市。
隻不過,占據南京的齊督軍雖然是直係軍閥,但卻是出了名的常敗將軍,勢力遠不及北方的幾位直係牛人強大,甚至連占據廣西的桂係將領都不如,所以並不被眾多軍閥視為多大的威脅。
常言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人家好歹也是堂堂的一省督軍。王有貴和趙雲算什麽?土豪?算不算?
“千真萬確,我早已經盤算好了,當他帶人來綁我們的時候,就該知道我們會報仇的,怎麽難道你不想嗎?”趙雲盯著王大少問道?
“想!我怎麽不想,男子漢,大丈夫,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被人無緣無故的當成孫子使喚,我王有貴還是第一次。”王大少信誓旦旦的保證,自己也想報仇。但下一句就露了底,“不過,兄弟,你不會隻是想想的?”王大少不死心的詢問了一句,俗話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這萬一是趙雲一時衝動,王大少可犯不上陪著一家人的性命去玩啊!
趙雲一臉嚴肅的說道,“真打假打,難道我還分辨不出來?我準備一鼓作氣的攻下城市,但是之後的事情就需要你幹爹出麵了。”
“我幹爹?”王大少奇怪的問道,這事怎麽和自己的幹爹有關係?
“沒錯,隻有老爺子才有人望,能夠出麵收拾殘局,否則那就是一場大的混亂。”趙雲肯定的說道,這可是大事情,要是交給自己這個隻做過小職員的白領來處理,肯定不能麵麵俱到,到時一定會出亂子。萬一成了縱橫江南的兵災,那再想收場就難了,而且到時所有的黑鍋都會扣到趙雲的頭上。
王大少摸了摸下巴上幾根短短的小胡渣子,說道“事情不好辦啊!我幹爹雖然被薊縣特赦後回來了,但是精神一直不大好,天天悶在屋裏,誰都不見。這不,我剛剛去宣城將他接來散散心。”
“誰都不見?那你帶個口信去給他,就把我的事情直白的告訴他,看他是否還會無動於衷。”王大少一聽不用自己多費口舌,隻要把事情傳達到就行,立刻滿口答應,“這樣啊!行!我試試!”
“對了,賢弟啊,你打算什麽時候動手?”王大少對此事也是非常的上心,畢竟不管是趙雲還是自己的幹爹打進了南京城,自己的好處都是少不了的。一談到好處,那自然是富貴險中求了,王大少這個道理還是明白的。如果隻有好處沒有風險,王大少倒是會考慮這是不是個陷阱了。
“薊縣的事情,你也知道了,我就準備在他們動身北上之後,緊接著動手。一方麵,薊縣的大動幹戈,肯定會牽製齊督軍的一部分兵力北調。另一方麵,需要你幹爹出麵找到原來的幾位總指揮,在皖南地界上造點聲勢,吸引南京最後的一點軍隊出城。我則率隊,趁虛直取南京。”趙雲將自己的計劃全盤托出。
王大少在打小就在皖南混,對於皖南的官場和民間都十分的熟悉,直係對皖係的清算令很多人都驚若寒顫,有機會脫離直係的控製,相信很多皖係老人都願意起兵動手。
皖南等地對南京十分重要,否則齊督軍也不會冒著得罪孫傳芳的危險來取宣城等地了。
南京是華夏所有省會城市中地利位置最奇怪的一個,別的省會城市都是處在自己省份的中心位置,隻有南京偏於江蘇省的西南一方,三麵被安徽省包圍。隻有東麵和江蘇的鎮江相連。
可以說,如果安徽被皖係所奪,那南京就處於皖係的三麵包圍之中,這讓齊督軍如何坐的住,百分百是會派兵鎮壓的。
王大少算計了一番“孫督軍和齊督軍的軍隊對我們來說太過龐大,但據說已經抽調了一批去了湖北,最近又要抽調一批南下去福建。但估計去福建的那一批去不成了,很有可能是被暗地裏抽調北上,支援薊縣。但他們都是步兵,行進速度比較緩慢,萬一來個回馬槍怎麽辦?”
但在動手之前,趙雲和吳佩孚一樣,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要做。
一名郎溪臨春閣的女孩匆匆跑進一棟獨立小樓傳信,說是外邊有人來找王大少。
這段日子王大少負責為趙雲采購資源,銷售軍火,儼然就是趙雲在安徽地界上的代言人。這做生意,方方麵麵的人都要接觸,不止是直係、皖係、桂係,還有各地大大小小的財主、土豪,於是王大少就利用這個非常好的借口,直接從家裏搬了出來,天天住在郎溪縣城中的臨春閣。至於這臨春閣是個什麽地方,你可以從王大少的稟性和這個頗有味道的名字中,略知一二。由於經常有客人和王大少聯絡,到如今臨春閣的侍從對於接待王大少的客人已經駕輕就熟。當然每次把客人請進來,帶路的侍從都有些紅包方麵的收獲。
片刻後,一名帶墨鏡的男子大步流星的來到小樓前,被王大少的一票家丁給攔在門外。男子一言不發,摘下眼鏡後,眾家丁立刻恭敬的放行。
“怎麽這麽沒規矩?連通傳都沒有?”王大少躺在二樓的一座軟榻上,旁邊圍著四五個鶯鶯燕燕的妙齡女子,一股奢靡之氣撲麵而來。
“王大哥,可真是恰意啊!不知王大嫂知道,王大哥在此做什麽嗎?”男子笑嘻嘻的調侃到。
“賢弟,你怎麽找來這裏了?”王大少激動的站了起來。“出去,出去!都出去”王大少急忙把周圍的女子都趕了出去,又到門口吩咐了家丁,任何人不得進來。
“賢弟,咱們一別快大半年了?你有什麽急事?怎麽找來這裏了?”王大少一邊整理著淩亂的衣服,一邊殷勤的給趙雲沏茶。
“我先是到了你家,你家的家丁嘴可真嚴,不管怎麽問,就直是說大少爺不在,後來我在你家門口看到了你家的那位!嘖嘖嘖,真是一條好漢呐!足足可以裝下兩個我了。看到你家的那位,我就猜你有可能在這,所以就直接找來了,本來我是猜有九成的把握,沒想到是十成的把握啊!哈哈。”趙雲笑嗬嗬的說道。
“我這不是為了工作嗎?賢弟啊,你看,我可沒有不務正業啊!這個月我可是接到了8000多的步槍訂單呢!”王大少就怕趙雲誤會,萬一讓趙雲認為自己是不務正業,將代售權給收回去,那以後的日子就難過了。
“嗬嗬,這事先放一放,我這次來是找你有事!”對於這位假公濟私的行為,趙雲可不準備就這樣放過這位大少爺,不過當前還是有事要談。
“有事?”王大少立刻不在擺出一副求饒的樣子,拍著胸脯說,“賢弟,你有啥事?說一聲就行了,還用親自跑一趟。不過,你那可真不啥好地方,既然回來了,大哥我啥也不說了,這就擺酒為兄弟接風洗塵!有啥話,咱倆在酒席上好好說道說道。”
“等等,”趙雲一把拉住王大少,“這次出大事了!”小聲的在王大少的耳邊說道。
“不會是北麵那兩位大帥之間的事?”王大少知道趙雲在宜興當官,雖然說的好聽,但其實就是被軟禁,周圍都是探子,一些信息難免閉塞。
趙雲擺了擺手,慢條斯理的說道“張胡子和吳秀才之間的事,我在宜興就聽人說了。我是來通知你,我準備動手了。”
“動手?動什麽手?攻打潘大頭?”王大少聽到“動手”兩字,他體內不嫌事多的好事因子有快速活動了起來,整個人也立刻紅光滿麵,激情四射。
趙雲搖搖頭,湊到他耳邊悄悄的說了一句。
“什麽?攻打南京城!你有沒有搞錯?”王大少聽到這個消息,不由一驚,臉色瞬間由紅變紫,由紫變青,讓趙雲領教了一回,什麽叫做變色龍。
南京和薊縣並稱兩京,曆史悠久,有著超過2500餘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位於長江下遊,是承東啟西的樞紐城市,長江上的重要門戶城市,華東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航運的物流中心。如果說上海是華夏對外開放的口岸的話,那南京就是上海的擴音器,將上海得到的新事物,向內地輻射傳播。
重要的一點是,南京雖然現在不是權力的中心,但孫大炮可是在南京掌權的,所以此城對於華夏的影響並不比北麵的那座薊縣小。例如,南京大部分地區通行的南京官話,在曆史上長期是華夏的官方語言。明代及清代中葉之前華夏的官方標準語一直是南京官話。周邊國家如日本、朝鮮所傳授、使用的華夏語也是南京官話。明清時期來華的西方傳教士所流行的是以南京官話為標準的華夏話,民國初年西方傳教士主持的“華語正音會”,也以南京音為標準。雖然民國以來,南京話的範圍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但是在江南,在文化方麵南京還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城市。
隻不過,占據南京的齊督軍雖然是直係軍閥,但卻是出了名的常敗將軍,勢力遠不及北方的幾位直係牛人強大,甚至連占據廣西的桂係將領都不如,所以並不被眾多軍閥視為多大的威脅。
常言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人家好歹也是堂堂的一省督軍。王有貴和趙雲算什麽?土豪?算不算?
“千真萬確,我早已經盤算好了,當他帶人來綁我們的時候,就該知道我們會報仇的,怎麽難道你不想嗎?”趙雲盯著王大少問道?
“想!我怎麽不想,男子漢,大丈夫,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被人無緣無故的當成孫子使喚,我王有貴還是第一次。”王大少信誓旦旦的保證,自己也想報仇。但下一句就露了底,“不過,兄弟,你不會隻是想想的?”王大少不死心的詢問了一句,俗話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這萬一是趙雲一時衝動,王大少可犯不上陪著一家人的性命去玩啊!
趙雲一臉嚴肅的說道,“真打假打,難道我還分辨不出來?我準備一鼓作氣的攻下城市,但是之後的事情就需要你幹爹出麵了。”
“我幹爹?”王大少奇怪的問道,這事怎麽和自己的幹爹有關係?
“沒錯,隻有老爺子才有人望,能夠出麵收拾殘局,否則那就是一場大的混亂。”趙雲肯定的說道,這可是大事情,要是交給自己這個隻做過小職員的白領來處理,肯定不能麵麵俱到,到時一定會出亂子。萬一成了縱橫江南的兵災,那再想收場就難了,而且到時所有的黑鍋都會扣到趙雲的頭上。
王大少摸了摸下巴上幾根短短的小胡渣子,說道“事情不好辦啊!我幹爹雖然被薊縣特赦後回來了,但是精神一直不大好,天天悶在屋裏,誰都不見。這不,我剛剛去宣城將他接來散散心。”
“誰都不見?那你帶個口信去給他,就把我的事情直白的告訴他,看他是否還會無動於衷。”王大少一聽不用自己多費口舌,隻要把事情傳達到就行,立刻滿口答應,“這樣啊!行!我試試!”
“對了,賢弟啊,你打算什麽時候動手?”王大少對此事也是非常的上心,畢竟不管是趙雲還是自己的幹爹打進了南京城,自己的好處都是少不了的。一談到好處,那自然是富貴險中求了,王大少這個道理還是明白的。如果隻有好處沒有風險,王大少倒是會考慮這是不是個陷阱了。
“薊縣的事情,你也知道了,我就準備在他們動身北上之後,緊接著動手。一方麵,薊縣的大動幹戈,肯定會牽製齊督軍的一部分兵力北調。另一方麵,需要你幹爹出麵找到原來的幾位總指揮,在皖南地界上造點聲勢,吸引南京最後的一點軍隊出城。我則率隊,趁虛直取南京。”趙雲將自己的計劃全盤托出。
王大少在打小就在皖南混,對於皖南的官場和民間都十分的熟悉,直係對皖係的清算令很多人都驚若寒顫,有機會脫離直係的控製,相信很多皖係老人都願意起兵動手。
皖南等地對南京十分重要,否則齊督軍也不會冒著得罪孫傳芳的危險來取宣城等地了。
南京是華夏所有省會城市中地利位置最奇怪的一個,別的省會城市都是處在自己省份的中心位置,隻有南京偏於江蘇省的西南一方,三麵被安徽省包圍。隻有東麵和江蘇的鎮江相連。
可以說,如果安徽被皖係所奪,那南京就處於皖係的三麵包圍之中,這讓齊督軍如何坐的住,百分百是會派兵鎮壓的。
王大少算計了一番“孫督軍和齊督軍的軍隊對我們來說太過龐大,但據說已經抽調了一批去了湖北,最近又要抽調一批南下去福建。但估計去福建的那一批去不成了,很有可能是被暗地裏抽調北上,支援薊縣。但他們都是步兵,行進速度比較緩慢,萬一來個回馬槍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