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12月1日,皇帝大婚!”
華夏這個時候還有皇帝?有,不過是遜帝。其年號宣統(1908年12月2日-1912年2月12日,1917年7月1日-12日),是華夏曆史上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皇帝,因其為清朝的末代皇帝,所以有人稱其為清廢帝,或尊稱為清遜帝,或尊其為清恭宗。溥儀雖然退位,但根據袁世凱時代的優待條件“皇帝”尊號仍存不廢;仍在紫禁城過小朝廷生活。在紫禁城中溥儀或讀書吟詩、作畫、彈琴,或捏泥人、養狗、養鹿,有時還到宮外坐汽車,逛大街。
而帖木兒在趙雲是指示下,為了平複北方高層對於南下的急迫性,一方麵想出了針對閻、馮的內部平定計劃,分擔軍中各個好戰份子的過剩精力,一方麵又開始給這些個不安分的滿清遺老和“文化人”找了這件特別熱鬧的事情。
遜帝大婚,這天大的喜事,使得整個薊縣,甚至是整個北方,都處於亢奮過度的狀態之中。
公元1922年10月初,在北方的一座大城市中已經傳開,當時這個城市,還叫著薊縣。有關退位皇帝,要封後,封妃的消息就已經鬧的沸沸揚揚。對於對薊縣百姓來說,那可是聞所未聞的熱鬧。
大概人們是這樣琢磨的,娶媳婦是常事,但皇帝娶媳婦,百年不一遇;誰知華夏將來還會不會再有皇帝?如果真的永遠共和下去,這回錯過,也許再難碰到。於是,街頭巷尾,胡同旮旯,無不談論這樁婚姻;茶樓酒肆,戲院商鋪,莫不期待這場喜事,眾人看熱鬧的勁頭竟然把南方十幾萬人出生入死的戰爭給選擇性的“遺忘”了。
這對沒熱鬧要找熱鬧,有熱鬧要瞧熱鬧的薊縣平民百姓來說,他們甚至比那個馬上要娶媳婦的十七歲的溥儀,還要起勁。皇帝到底是娶哪家的,是滿?是蒙?是漢?眾說紛紜,八卦消息把薊縣所有的報紙都掩蓋了。
對於常人來說,皇帝啥時結婚都是揣測,但對於已經了解內情的趙雲來說,這隻是個時間問題,至少隻要趙雲願意,往後拖個一年半載的也沒問題,畢竟後世談個戀愛,也分閃婚和世紀長跑呢!皇帝結婚怎能馬虎!
有了這個非常好的借口,趙雲總算是把手下提心吊膽的小心肝給平複了,給他們都吃了一顆“定心丸”。
趙雲終於可以為遠東之行做準備了,其實也沒什麽大事,除了準備一下自己去遠東所帶的私人物品後,另外還帶了幾樣“特產”,比如用鯨脂做的防凍油,主要是用來治療凍傷的,遠東可比東北還要冷,在那種鬼天氣裏,就算是穿的再厚,也免不了凍傷,啥?這才十月,有什麽好擔心的?十月南方還穿單衣,可是在遠東以北已經下了好幾場大雪了。
另外對於這次的敵人不是國內戰場上的那些國人,趙雲也不必擔心弄傷、弄殘,所以已經在外蒙換裝完畢的四十萬營地大軍是要帶上的。而擔心人手不夠,趙雲還特意在短期內又暴了一批營地士兵,雖然他們的武器一時之間來不及換裝了,但加上原來已經存在的營地士兵一起,趙雲手頭的軍隊超過了一百二十萬。這些烏壓壓的軍隊,讓趙雲多跑了兩趟,才從蒙古安置到東西伯利亞的腹地,黑龍江以北的騰達。
到了十月初的時候,遠東那邊就傳來消息,三位男爵已經發動了遠東地區的所有勢力,逐漸形成了三十四家勢力比較大的反蘇俄勢力。(.)
三十四家的勢力範圍廣闊,從烏拉爾開始,向東一直延伸到了白令海,當然在這三十四家也不是鐵板一塊,但至少已經有十七家站在了三位男爵的身後。
也就是集合了這十七家大部的實力,三位男爵才敢在遠東繼續鬧騰,並且在蘇俄主力到達後,還率領著兩萬白俄精銳到達了騰達。
騰達,是個小地方,此地不算是邊界城市,但是從騰達一直向南,隻要再過一個小鎮,那就是黑龍江了。而江南麵就是著名的漠河。
所以可以說,三位男爵已經是站在了蘇俄的身後,就等著捅蘇俄一刀了。而萬事俱備的趙雲也終於到了開始磨刀霍霍的時刻,再晚就趕不上捅老毛子的好機會了。
遠東,是歐美人使用的地理概念,他們以歐洲為中心,把東南歐、非洲東北稱為“近東”,西亞附近稱為“中東”,把更遠的東方稱為“遠東”。遠東一般包括今天的東亞(包括俄羅斯的東部)、東南亞和南亞,即阿富汗、哈薩克以東、澳洲以北、太平洋以西、北冰洋以南的地區。
為什麽要在這個時候去騰達,這個遠東的小城市呢?此時蘇俄不正在遠東和日本人拚死拚活嗎?還不如坐山觀虎鬥呢!
可事實上所有人都不傻,有人想在背後坐山觀虎鬥,蘇俄和日本人也都十分清楚,所以之前,兩家雖然大打出手,但情況還是在可控製的範圍呢。而根據,趙雲之前從歐洲發展的白俄軍內部的人士透露了一份關於日軍出擊遠東的完整計劃來看,現在在遠東或者說是黑龍江以東,老毛子危險了。
由於日本和蘇俄在遠東一直處於拉鋸戰的狀態,大批的白俄時代的戰士也從世界各地紛紛前來,支援遠東地區的白俄軍。而這些人中的高層從各個方麵,為趙雲找到了日軍的一些內幕消息,正是這個可能的內幕消息,令趙雲十分惶恐。
根據日軍本部的謀劃,日俄大戰將會這樣發展:莫斯科時間某日的夜晚,在遠東是次日黎明,西伯利亞則是半夜,整個俄羅斯東部處於休眠狀態。
在伯力當地時間淩晨4點,日軍精銳部隊乘坐各種交通工具從華夏的東三省出發,在幾分鍾內突破哈巴羅夫斯克的邊界,一路北上,日本精銳的特種隊員將在突破邊界後,得到蒙古人為其掩藏在這裏的戰馬,隨即切斷西伯利亞大鐵路。
而日本人在遠東的人員比蘇俄富裕,在執行上述行動的同時,還可以派另外一部分精銳部隊喬裝打扮,潛入蘇俄東部軍區司令部,之後根據諜報人員提供的地址,開始定點清除蘇俄當地軍事領導人。在伯力城外的日軍也發動攻擊,牽製蘇俄軍隊在遠東地區的調兵遣將。
同時,事先以演習為借口集結在華夏邊界附近的日軍預備師開始通過阿穆爾河和烏蘇裏江冰層入境作戰。
這些部隊雖然武器裝備落後,士兵訓練水平不高,但是同樣此地的蘇俄守軍人數更少,日軍占有人數上的優勢,而且日軍和華夏的軍隊不一樣,之前在日俄戰爭中,日軍打敗了俄軍,所以麵對俄軍,日軍並沒有心理上的壓力。
在遠東的蘇俄軍隊,缺兵少糧,都是之前遠東共和國的軍隊,屬於退下來休整的隊伍,戰力士氣比之剛剛輪替上前線的蘇俄軍隊差距十分明顯。所以日軍在此地的行動,無人能夠阻擋。而且這些地方一向不為蘇俄軍隊高層所重視,極少數的俄軍守軍部隊迅速被大量的日本人壓製。而日軍的主要對手是天氣和距離。對於癱瘓在俄羅斯道路上的老舊的生鏽的大炮,日軍指揮官並不心痛。重要的是,部隊順利地攻城掠地,同時奪取俄邊境地區的武器裝備儲存基地。
然後向伯力靠攏,支援攻打伯力的日軍主力部隊。在內外夾擊之下,伯力的蘇俄守軍絕對是守不了多久。
在伯力(哈巴羅夫斯克在華夏的名稱)戰役成功之後,日軍的馱馬隊伍開始從華夏境內向中西伯利亞,四處出擊,日軍的計劃是,聯絡收買白俄男爵軍,爭取在半個月內徹底占領俄在阿穆爾州、猶太自治州、外貝加爾邊疆區、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所有軍事設施。
與此同時,日軍大股部隊和陸軍航空兵開始對俄軍駐守伊爾庫茨克、烏茹爾、巴爾瑙爾、新西伯利亞的陸軍部隊和重點目標實施密集打擊。
當莫斯科試圖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的時候?日本大使就可以立即正式宣布已經在國內報道了幾個小時的事情:大日本帝國將續寫往日日俄戰爭的輝煌,為子孫打下一片沒有地震、海嘯的大陸。
屆時,西伯利亞大鐵路遭遇破壞活動,列車脫軌、顛覆。整個遠東都處於一片混亂,蘇俄沒有力量防禦東部地區,也無法投送增援部隊。
在莫斯科將重心放在一片混亂的烏克蘭的同時,日軍順利向俄羅斯腹地挺進。一路行軍後,在布裏亞特遇到抵抗,因為那裏的俄軍戰鬥群部分兵力一直沒有被抽調,而且蘇俄此次支援遠東,調的也是烏拉爾地區的隊伍,所以當地的部隊建製、戰力得以保全。
所以日軍預測會在此地遭遇第一次嚴重抵抗。
華夏這個時候還有皇帝?有,不過是遜帝。其年號宣統(1908年12月2日-1912年2月12日,1917年7月1日-12日),是華夏曆史上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皇帝,因其為清朝的末代皇帝,所以有人稱其為清廢帝,或尊稱為清遜帝,或尊其為清恭宗。溥儀雖然退位,但根據袁世凱時代的優待條件“皇帝”尊號仍存不廢;仍在紫禁城過小朝廷生活。在紫禁城中溥儀或讀書吟詩、作畫、彈琴,或捏泥人、養狗、養鹿,有時還到宮外坐汽車,逛大街。
而帖木兒在趙雲是指示下,為了平複北方高層對於南下的急迫性,一方麵想出了針對閻、馮的內部平定計劃,分擔軍中各個好戰份子的過剩精力,一方麵又開始給這些個不安分的滿清遺老和“文化人”找了這件特別熱鬧的事情。
遜帝大婚,這天大的喜事,使得整個薊縣,甚至是整個北方,都處於亢奮過度的狀態之中。
公元1922年10月初,在北方的一座大城市中已經傳開,當時這個城市,還叫著薊縣。有關退位皇帝,要封後,封妃的消息就已經鬧的沸沸揚揚。對於對薊縣百姓來說,那可是聞所未聞的熱鬧。
大概人們是這樣琢磨的,娶媳婦是常事,但皇帝娶媳婦,百年不一遇;誰知華夏將來還會不會再有皇帝?如果真的永遠共和下去,這回錯過,也許再難碰到。於是,街頭巷尾,胡同旮旯,無不談論這樁婚姻;茶樓酒肆,戲院商鋪,莫不期待這場喜事,眾人看熱鬧的勁頭竟然把南方十幾萬人出生入死的戰爭給選擇性的“遺忘”了。
這對沒熱鬧要找熱鬧,有熱鬧要瞧熱鬧的薊縣平民百姓來說,他們甚至比那個馬上要娶媳婦的十七歲的溥儀,還要起勁。皇帝到底是娶哪家的,是滿?是蒙?是漢?眾說紛紜,八卦消息把薊縣所有的報紙都掩蓋了。
對於常人來說,皇帝啥時結婚都是揣測,但對於已經了解內情的趙雲來說,這隻是個時間問題,至少隻要趙雲願意,往後拖個一年半載的也沒問題,畢竟後世談個戀愛,也分閃婚和世紀長跑呢!皇帝結婚怎能馬虎!
有了這個非常好的借口,趙雲總算是把手下提心吊膽的小心肝給平複了,給他們都吃了一顆“定心丸”。
趙雲終於可以為遠東之行做準備了,其實也沒什麽大事,除了準備一下自己去遠東所帶的私人物品後,另外還帶了幾樣“特產”,比如用鯨脂做的防凍油,主要是用來治療凍傷的,遠東可比東北還要冷,在那種鬼天氣裏,就算是穿的再厚,也免不了凍傷,啥?這才十月,有什麽好擔心的?十月南方還穿單衣,可是在遠東以北已經下了好幾場大雪了。
另外對於這次的敵人不是國內戰場上的那些國人,趙雲也不必擔心弄傷、弄殘,所以已經在外蒙換裝完畢的四十萬營地大軍是要帶上的。而擔心人手不夠,趙雲還特意在短期內又暴了一批營地士兵,雖然他們的武器一時之間來不及換裝了,但加上原來已經存在的營地士兵一起,趙雲手頭的軍隊超過了一百二十萬。這些烏壓壓的軍隊,讓趙雲多跑了兩趟,才從蒙古安置到東西伯利亞的腹地,黑龍江以北的騰達。
到了十月初的時候,遠東那邊就傳來消息,三位男爵已經發動了遠東地區的所有勢力,逐漸形成了三十四家勢力比較大的反蘇俄勢力。(.)
三十四家的勢力範圍廣闊,從烏拉爾開始,向東一直延伸到了白令海,當然在這三十四家也不是鐵板一塊,但至少已經有十七家站在了三位男爵的身後。
也就是集合了這十七家大部的實力,三位男爵才敢在遠東繼續鬧騰,並且在蘇俄主力到達後,還率領著兩萬白俄精銳到達了騰達。
騰達,是個小地方,此地不算是邊界城市,但是從騰達一直向南,隻要再過一個小鎮,那就是黑龍江了。而江南麵就是著名的漠河。
所以可以說,三位男爵已經是站在了蘇俄的身後,就等著捅蘇俄一刀了。而萬事俱備的趙雲也終於到了開始磨刀霍霍的時刻,再晚就趕不上捅老毛子的好機會了。
遠東,是歐美人使用的地理概念,他們以歐洲為中心,把東南歐、非洲東北稱為“近東”,西亞附近稱為“中東”,把更遠的東方稱為“遠東”。遠東一般包括今天的東亞(包括俄羅斯的東部)、東南亞和南亞,即阿富汗、哈薩克以東、澳洲以北、太平洋以西、北冰洋以南的地區。
為什麽要在這個時候去騰達,這個遠東的小城市呢?此時蘇俄不正在遠東和日本人拚死拚活嗎?還不如坐山觀虎鬥呢!
可事實上所有人都不傻,有人想在背後坐山觀虎鬥,蘇俄和日本人也都十分清楚,所以之前,兩家雖然大打出手,但情況還是在可控製的範圍呢。而根據,趙雲之前從歐洲發展的白俄軍內部的人士透露了一份關於日軍出擊遠東的完整計劃來看,現在在遠東或者說是黑龍江以東,老毛子危險了。
由於日本和蘇俄在遠東一直處於拉鋸戰的狀態,大批的白俄時代的戰士也從世界各地紛紛前來,支援遠東地區的白俄軍。而這些人中的高層從各個方麵,為趙雲找到了日軍的一些內幕消息,正是這個可能的內幕消息,令趙雲十分惶恐。
根據日軍本部的謀劃,日俄大戰將會這樣發展:莫斯科時間某日的夜晚,在遠東是次日黎明,西伯利亞則是半夜,整個俄羅斯東部處於休眠狀態。
在伯力當地時間淩晨4點,日軍精銳部隊乘坐各種交通工具從華夏的東三省出發,在幾分鍾內突破哈巴羅夫斯克的邊界,一路北上,日本精銳的特種隊員將在突破邊界後,得到蒙古人為其掩藏在這裏的戰馬,隨即切斷西伯利亞大鐵路。
而日本人在遠東的人員比蘇俄富裕,在執行上述行動的同時,還可以派另外一部分精銳部隊喬裝打扮,潛入蘇俄東部軍區司令部,之後根據諜報人員提供的地址,開始定點清除蘇俄當地軍事領導人。在伯力城外的日軍也發動攻擊,牽製蘇俄軍隊在遠東地區的調兵遣將。
同時,事先以演習為借口集結在華夏邊界附近的日軍預備師開始通過阿穆爾河和烏蘇裏江冰層入境作戰。
這些部隊雖然武器裝備落後,士兵訓練水平不高,但是同樣此地的蘇俄守軍人數更少,日軍占有人數上的優勢,而且日軍和華夏的軍隊不一樣,之前在日俄戰爭中,日軍打敗了俄軍,所以麵對俄軍,日軍並沒有心理上的壓力。
在遠東的蘇俄軍隊,缺兵少糧,都是之前遠東共和國的軍隊,屬於退下來休整的隊伍,戰力士氣比之剛剛輪替上前線的蘇俄軍隊差距十分明顯。所以日軍在此地的行動,無人能夠阻擋。而且這些地方一向不為蘇俄軍隊高層所重視,極少數的俄軍守軍部隊迅速被大量的日本人壓製。而日軍的主要對手是天氣和距離。對於癱瘓在俄羅斯道路上的老舊的生鏽的大炮,日軍指揮官並不心痛。重要的是,部隊順利地攻城掠地,同時奪取俄邊境地區的武器裝備儲存基地。
然後向伯力靠攏,支援攻打伯力的日軍主力部隊。在內外夾擊之下,伯力的蘇俄守軍絕對是守不了多久。
在伯力(哈巴羅夫斯克在華夏的名稱)戰役成功之後,日軍的馱馬隊伍開始從華夏境內向中西伯利亞,四處出擊,日軍的計劃是,聯絡收買白俄男爵軍,爭取在半個月內徹底占領俄在阿穆爾州、猶太自治州、外貝加爾邊疆區、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所有軍事設施。
與此同時,日軍大股部隊和陸軍航空兵開始對俄軍駐守伊爾庫茨克、烏茹爾、巴爾瑙爾、新西伯利亞的陸軍部隊和重點目標實施密集打擊。
當莫斯科試圖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的時候?日本大使就可以立即正式宣布已經在國內報道了幾個小時的事情:大日本帝國將續寫往日日俄戰爭的輝煌,為子孫打下一片沒有地震、海嘯的大陸。
屆時,西伯利亞大鐵路遭遇破壞活動,列車脫軌、顛覆。整個遠東都處於一片混亂,蘇俄沒有力量防禦東部地區,也無法投送增援部隊。
在莫斯科將重心放在一片混亂的烏克蘭的同時,日軍順利向俄羅斯腹地挺進。一路行軍後,在布裏亞特遇到抵抗,因為那裏的俄軍戰鬥群部分兵力一直沒有被抽調,而且蘇俄此次支援遠東,調的也是烏拉爾地區的隊伍,所以當地的部隊建製、戰力得以保全。
所以日軍預測會在此地遭遇第一次嚴重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