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網絡卡的一塌糊塗,多次上傳都沒成功!隻能今天上傳了!)


    趙雲靈機一動,你不是喜歡做“滿遺”嗎?正好來個順水推舟,讓你“體驗”一下這份差事。[.超多好看小說]“王大哥既然熟悉滿清的各項章程,我這有份差事,可以見到皇帝,不如我去和他們說道說道,換你去辦此差事,屆時你也可以得見天顏。”


    “真的?”王有貴聽到可以見到皇帝,先是心中一喜,隨即又連連搖頭,皇帝可是高高在上的,哪裏是隨便哪個人都可以見的,“這可不敢,皇帝的差事都是委派的,為皇帝效勞的臣子該是誰就是誰,哪能隨便交換?”


    趙雲和王有貴算是老熟人了,知道王有貴心裏的小九九,見到王有貴有賊心沒賊膽,繼續慫恿:“皇帝他剛剛成婚的人,你想想看你成婚那會,家裏忙不忙,現在他家裏的事夠他忙一陣子的了,他知道你是哪個衙門派來幫忙的啊?恐怕連有沒有王有貴這個人都不知道,他每天要見那麽多的人,肯定認不全,你不過就是去見見天顏,又不是去幹什麽壞事,有什麽好怕的?放心,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這個嗎,多謝兄弟成全了。”王有貴明顯的動了心,在一番半推半就之後,答應了下來,還承諾趙雲,回安徽後帶趙雲去找樂子。看到王有貴被一個小太監招了過去,趙雲不禁莞爾。剛剛趙雲在王有貴答應後,就私下招來了帖木兒,由帖木兒調動了大內的關係,將帶著王有貴來一次“紫禁城”一日遊,當然他走的路徑和後世遊客走的完全不一樣,在王有貴的旅遊行程上,趙雲已經給他在“敬事房”等重要場所,用紅筆畫了好多個圈圈。相信喜歡找“樂子”的王有貴在參觀完畢後,會非常感謝趙雲讓他見識到了什麽叫做“閹人”!什麽是封建陋習!


    或許有人會認為,為什麽趙雲要刹這股子,“複古”的風潮。其實這還要從白俄的經曆中講起。在遠東的白俄大大動搖了蘇俄在西伯利亞的統治後,趙雲突然發現,蘇俄統治根基薄弱有很多的原因,其中的一條就是統治此地的時間尚短,而同樣,在華夏也麵臨著這樣的問題,民國的成立還在蘇俄出現之後,並且成立之後還給“複辟”過兩次,一次是袁大頭,一次是滿清,所以民心不穩的程度,比之蘇俄的境況也差不多少。


    而由於時空的原因,挖清陵的還沒挖,趕皇帝出宮的還沒趕,所以特別是在薊縣這座千年古都中,趙雲更能清楚感覺到這股“滿遺”風氣的可怕。比如說,路上看到人家相互打千,口喊“貝勒爺吉祥”等隻能在電視裏看到的台詞比比皆是,當時趙雲就明白了,為什麽“三王”在北方的統治那麽短的時間內,就能那麽牢固了,這其中已經深深的烙上了滿清的痕跡。


    為了避免華夏也和蘇俄一樣被人玩把“釜底抽薪”,趙雲也隻能下令刹刹這股風氣了。


    收拾了王有貴,心情大好的趙雲又玩起了甩手掌櫃,由帖木兒親自接待下,在“紫禁城”內,來了一次三日遊,好好參觀了一次華夏文明的寶庫。不過,等趙雲休完假,更多的事情還在等著他。


    1922年12月12日。


    在西方媒體一片驚呼聲中,“白俄殘匪”公開通電,宣布建國。


    自1917年11月7日(俄曆10月25日)發生的俄國十月革命以來,與“沙俄”有關聯的貴族還是首次對重要城市如此公開地控製,這無疑是對蘇俄掌控的俄國秩序的嚴重挑釁。(.好看的小說)


    自赤塔被攻陷後,在烏蘭烏德臨時組建的遠東共和國臨時委員會,在“白俄殘匪”通電的當天就召開大會,發誓要與這些“白俄殘匪”戰鬥到底,“決不退縮”,但世界的眼光幾乎都把他們給無視了,眾人緊盯著的是遠東共和國的幕後大佬,蘇俄――莫斯科會再把兵派到遠東去嗎?目前莫斯科給出的是否定答案,12日稍晚的時候,莫斯科就表示,蘇俄不會派兵重返遠東,因為這是“他們的戰爭”。


    蘇俄的使團已經派到了華夏和日本,“一女嫁二夫”的計劃也實行到了一大半。華夏已經同意用糧食來贖回中東鐵路,用收複故土,來為皇帝的“大婚”做獻禮。而日本也接受了蘇俄承認伯力以南皆為白俄後裔駐地,由日本為其軍事“保護傘”的說辭。


    不過建於1897―1907年的中東鐵路,卻令日本和華夏的紛爭越來越大。這條以哈爾濱為中心,西至滿洲裏,東經綏芬河到海參崴的鐵路,日本人已經窺覬許久,麵對軍事強國蘇俄,日本人或許還有些忌憚,但是麵對孱弱的華夏人,日本人的野心膨脹了。


    看著日本和華夏的紛爭日漸激烈,背地裏偷著笑的蘇俄,巴不得把整個遠東都變成日本和華夏兩國的戰場,那麽日後蘇俄重返此地,就有了更好的借口,調停!


    不過顯然,白俄貴族勢力的加入令遠東地區的局勢更加的撲朔迷離。


    援引一名進駐赤塔的日本戰地記者的報道,“白俄殘匪”的黑色雙頭鷹旗幟在上周五,就已經飄揚在赤塔市政府建築物上空,“此刻,赤塔似乎不是遠東共和國的(城市)。蘇俄、遠東的警察和軍隊似乎都將此地遺忘。“白俄殘匪”人員降下並焚燒遠東共和國的國旗,還在所有建築上插上沙俄時代的旗幟。”這名記者說,數百名持槍“白俄殘匪”武裝人員當天包圍一個可以容納數千人的廣場。一個趾高氣昂的沙俄貴族走上講壇,宣布赤塔為“沙俄帝國”的臨時國都,號召當地居民與他們一起對抗遠東共和國政府。“我們不想傷害你們,也不想搶奪你們的財物,”這名貴族“親切”地對人群說,“我們想幫你們重開學校和其他機構,把正常生活還給你們。”


    顯然,日本人是不會稱同樣反對蘇俄人的白俄貴族為“白俄殘匪”的,但是對於遠東地區白俄勢力目前出現的獨立派和親日派,日本人當然選擇了親日派為其的代言人,是“堂堂的白俄貴族”,而一心獨立的白俄當然是被他們給稱為“白俄殘匪”了。


    不過,這些日本戰地記者報道中的,“白俄殘匪”並沒有按照蘇俄的劇本打一場“他們的戰爭”,來演義一場“三國大戰”,令蘇俄能夠忘卻遠東的煩惱,專心對付國內歐洲部分的動亂。


    12月12日,在通電之後,赤塔的“白俄殘匪”就成立了自己的“俄國杜馬”。“杜馬”一詞,是俄文音譯,意為“議會”。沙皇俄國原是封建**國家,1905年爆發革命運動後,沙皇尼古拉二世為緩和政治危機,於同年9-10月間宣布召集“國家杜馬”,賜予一定權力。1906年和1907年,產生了第一、第二屆國家杜馬,但隨後不久就被解散。後來又產生了第三、第四屆國家杜馬,其權力都不大,但名義上是國家的議會。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就沒這個東西了。


    不過再小的“杜馬”,也是國家權力的象征,對於民主的歐洲眾來說,那更是不得了的事情。於是看到這些白俄貴族連“杜馬”都搞出來了,一些歐洲的三流小國,也算是承認了他們搭建了草台班子。


    赤塔,這座遠東的新城市,並不是這些“白俄殘匪”的唯一目標,草台班子一搭建,這個新興的勢力,出乎意料的沒有對近在咫尺的蘇俄遠東部隊進攻,以消除身邊的“隱患”。而是命令大將羅科索夫斯基領著四萬經曆的戰火洗禮的俄軍,組建成白俄西征軍,開始演義了一段傳奇。


    兩天後,12月15日夜,靠著城內的內應,攻克了隻有兩千人駐守,但卻是遠東共和國臨時委員會駐地的烏蘭烏德,造成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地區的震動。緊接著又派白俄軍偽裝成蘇俄潰兵,詐開了伊爾庫茨克的大門,一舉攻克了這個貝加爾湖西岸的軍事重鎮。


    伊爾庫茨克地處中西伯利亞高原南部,是東西伯利亞第二大城市。始建於1700年,已經擁有306年的城市發展史,是西伯利亞最大的工業城市、交通和商貿樞紐,人口大約60萬。19世紀後期,列娜河發現了金礦,西伯利亞的淘金熱開始了,人們奔向這裏希望稱為富人。伊爾庫茨克市是西伯利亞唯一的大工業城市,機械製作,製材,家具,食品,建設等產業發達。擁有向世界供應毛皮的傳統產業,其中特別是黑貂皮舉世聞名。19世紀成為俄國同華夏的重要貿易轉運點,後承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通車及附近煤田的開采而興建。是通往勒拿河流域的樞紐,且是開發安加拉地區的基地。工業以機械製造為主(重型機械、機床、電纜)、機修為主,並有建材、雲母加工及食品等輕工業部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軍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湖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湖西並收藏鎮軍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