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帶著仿佛如火車頭駛過般的呼嘯聲,一發重炮轟在了攻城隊伍的必經之路上。(.)重炮就是重炮,僅僅一發,就將炮彈落點周圍直徑百米內的白俄士兵全部放倒,即使是一百五十米之外的白俄士兵也是耳鼻滲血,慘不忍睹。蘇俄的火炮並不僅僅攻擊那些人群密集處,偶爾對著血肉的屏障也是大打出手,一炮轟的血肉橫飛,試圖恢複機槍的射擊範圍,根本不打算讓任何進攻的白俄軍逃脫。


    “報告,敵方重炮出現!位置,兩點鍾方向,距離…….”麵對著白俄軍似乎是無休止的“蟻附”攻城,蘇俄軍的彈雨開始吃緊了。而天空中忽隱忽現的戰機令城頭的機槍彈藥供給出現了一定的停滯,所以紹林在無可奈何之下,下令重炮發威,來遲滯一下白俄軍的“蟻附”戰術。


    當然從戰術上講,這招非常管用。僅僅兩發炮彈,就將第三波進攻的節奏完全打亂。足足兩千白俄軍已經衝到了城牆下,而在他們身後的八千白俄軍卻被炮火阻隔,沒有及時的跟上。於是一時間戰場上原本是以眾擊寡的局麵出現了轉變,本來裝備、訓練處於弱勢的白俄軍更是被居高臨下、裝備精良的蘇俄軍一通“屠殺”。


    至於這兩千白俄軍木盾車中裝備的“鐵芯木殼炮”和趙雲從北洋軍中淘換來的德國1873年8cm輕型野戰炮,那根本就是給蘇俄軍撓癢癢。剛剛放了一兩炮,就成為了蘇俄75、76野炮的重點目標,被一一摧毀。


    不過,正是這些“炮灰”的付出,蘇俄重炮和野炮陣地的位置立刻匯報到了羅科索夫斯基的手中。


    其實五門巨型臼炮剛剛才布置到位,由於它們發射時會產生巨大的後坐力,因而必須澆築幾米深的混凝土底座,僅安置炮位就需要6個小時。而且由於對方的重炮一直沒有出現,故而也沒有開火。現在有了目標,在羅科索夫斯基的命令下,頓時蘇俄軍的火炮掩體陷入了420mm炮彈的覆蓋式炮擊中。


    想想這種炮長7米,炮口直徑420毫米,炮身連同炮車重達120噸,能將近1噸重的炮彈發射至14.5千米之外的目標。每發炮彈用掉的發射藥近200千克重,需要200多名炮手。它還能發射裝有延發引信的破甲炮彈,讓炮彈穿入目標內部後爆炸。在這樣的轟擊之下,包括趙雲在內,都不認為蘇俄軍還有什麽可以依仗的火炮了。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蘇俄的火炮堅持了整整一個白天。當然,這是指蘇俄的那門聯裝要塞炮存活了下來,至於蘇俄的野炮陣地早就被巨炮給拆的七零八落。而要塞炮靠著那隱蔽在眾多建築物中,烏龜殼一般的堅固外殼,巨炮的攻擊竟然無法奏效。


    而且蘇俄軍的戰鬥意誌的確頑強,在頂著炮火的攻擊下,一直堅持到了天黑,期間白俄軍一共組織了十三波攻城,可還是沒有將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城的西麵城牆拿下。雖然最後的兩次攻城,白俄軍已經有隊伍殺入了城內,可是紹林沉著的調集其它方向上的蘇俄士兵前來救援,硬是將白俄軍擋在了城外。


    “目前敵軍在城西聚集了多少?”想到之前和趙雲的約定,羅科索夫斯基對於日落之前沒有攻進城內,恨的咬牙切齒,多麽好的戰機啊,可每次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就被擋了回來。


    “約摸已經吸引了兩萬人。”身邊的侍從軍官看了看戰機空襲時帶回的觀察資料,嚴肅的說道。


    “一共才三萬,在這裏就吸引了兩萬,這個“添油”戰術,使用的可真恰當!”羅科索夫斯基的心裏早罵開了,隻要再給他一個白天,不,即使是一個夜晚,就算是耗也能把城內的蘇俄守軍給耗死在西麵城牆上,屆時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城的西麵城牆一定可以拿下。


    要知道,羅科索夫斯基的西征軍和留守騰達,做為烏蘭烏德東麵屏障的白俄軍,在白俄軍中算是比較有戰鬥力的,也都有過同蘇俄正規軍作戰的經驗,甚至有的隊伍原來就是蘇俄正規軍,此次西征軍所遇蘇俄軍又因為空襲和炮擊的原因,無法大規模增援,大部分都是呈獨立小隊,正麵硬撼的人數並不多,所以每次白俄軍都是以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兵力對敵,可依舊不能取勝,不是士兵不想作戰,而實在是兩軍戰鬥素質相差太遠的結果。


    收攏炮灰後,羅科索夫斯基在行軍的途中也對他們進行了一番整合,逐漸地把青壯、老弱和婦孺分別整合到了各自的萬人隊中,而帖木兒的營地兵馬和白俄四萬人的“嚴格管教”也讓他們越來越遵守紀律,說是軍隊還為時尚早,但聽令行事,還是勉強能夠辦到。


    當然,這是在白俄軍殘酷的軍法保證下的。而且沒有趙雲隨身帶的羊皮卷中的四十萬營地士兵壓陣,那些炮灰會真的悍不畏死的向城池發起自殺性衝鋒?


    即使如此,消極避戰、腳底抹油的人還是比比皆是,死在帖木兒的營地執法隊刀下的白俄炮灰,占了與蘇俄軍作戰時陣亡的兵丁三分之一還要多。


    狠狠的望了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城,羅科索夫斯基甩了下馬鞭,“命令火炮不停,收兵,準備明日入城。”


    “入城?”侍從軍官奇怪的問道。


    “廢什麽話,照章執行!”心情不好的羅科索夫斯基可沒空解釋什麽,轉頭就走,留下了一幹暗自納悶的軍官還停留在原處。


    羅科索夫斯基心情不好,城內的紹林也是無比鬱悶,原本成竹在胸的表情不見,一個下午在作戰會議室,就是聽報告,然後悶頭喝咖啡。事情已經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對於羅科索夫斯基到達城外的第一天沒有發動進攻,紹林很感謝羅科索夫斯基的按兵不動,因為這讓他又多了一天的時間來操練那些城內的民兵,從容的布置各個街道上的火力點。紹林采取的戰術很簡單,城外堅清壁野,城內暗堡林立,靠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複雜的城防來拖住白俄軍。畢竟自己麾下隻有三萬人,而且其中還有兩萬人是臨時征召的民兵,如果這三萬人全是蘇俄精銳,那麽紹林還敢出城一戰,可眼下憑著他手下的民兵,去打進攻戰?紹林生怕自己殺的進去,殺不出來,所以隻能夠選擇防禦戰了。當然,好鋼用在刀刃上,


    紹林把守城的隊伍分成了三波,先把那些民兵分成前後兩隊,擔任前兩波的防守,自己帶來的蘇俄精銳為預備隊和執法隊,做為第三波。有城牆的阻擋,遠程用步槍、火炮射擊,近程就扔手榴彈,萬一被白俄軍衝上了城牆,這些民兵抱成團,打個肉搏總是沒問題的!一萬人的蘇俄近衛師,被紹林在四麵城牆平均分配了一千五百人,然後又把自己精心挑選出來的三千士兵分成了三隊,每隊一千,準備著前方一有危急,就來個反衝鋒,隨時支援戰場。


    可是再怎麽精心安排,紹林也沒想到,羅科索夫斯基不按常理出牌,沒等全軍趕到,就命令不足三十萬的白俄軍發起了進攻。而且這衝鋒還是一波接一波,連綿不斷的。


    在打退白俄軍第一波進攻的時候,紹林在心裏還看不起白俄軍,什麽年代了,還用雲梯、木盾車來攻城,當城內的火炮是擺設嗎?可沒等守軍槍管上的餘溫消散,在極短的時間內,白俄軍就發起了下一輪的進攻,連躺在前進道路上白俄軍傷兵都沒去打理,就不管一切的發起了第二波衝鋒。當時,紹林還準備看好戲,經曆過一戰的紹林,可是知道就是號稱經過嚴格訓練的德**隊,在遭受巨大傷亡後,還能夠連續發動三次以上衝鋒的,那就是王牌部隊了。而眼前的白俄軍,怎麽看也不是王牌的樣子。可出乎意料的是,白俄軍一直從白天打到了晚上,直到太陽落山才罷手。期間竟然發起了十三次衝鋒,雖然紹林也看到了在他們的身後有著督戰隊、執法隊的身影,可是從對方指揮官的戰術中,紹林看到了對方的決心。華夏人有句話叫,一將功成萬骨枯。難道自己遇到了一個類似日軍乃木希典的瘋子。


    ““肉彈”戰術!?”令紹林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俄國的境內什麽時候出來這麽一支亡命的軍隊了?而且不是蘇俄軍,竟然是剛扔下鋤頭當做炮灰來使的白俄軍。


    可不管是什麽戰術,在一群悍不畏死的白俄軍炮灰不計傷亡的衝鋒後,後續的白俄軍沒花多少功夫,就頂著步槍和機槍的射擊,推開了進攻道路上的障礙,填平了數十道壕溝,扶著雲梯殺到了守城民兵的跟前。


    所幸,紹林在戰前就安排了戰術預備隊,雖然在空襲中,損失了不少,但也頑強的打退了白俄軍一次次的進攻,等到了三個千人隊的支援。


    雖然守住了,但紹林的心裏瓦涼瓦涼的,最主要有兩點,一是心理壓力太大,這樣無休止的“肉彈”進攻讓人神經繃緊,,要不是太陽落山,估計對方還能再發動衝鋒,而且現在太陽落山了,誰知道對方晚上會不會再搞個夜襲啊什麽的?這支隊伍已經不能按往常的白俄軍隊來看待了,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不是蘇俄軍隊特有的麽?怎麽白俄軍也學去了?二是,彈藥的供給實在是跟不上,漫天的金屬彈雨,看似漂亮,可是用起彈藥來還真是消耗巨大,僅僅一個白天,預計消耗的彈藥就不下四百萬發。你以為電視劇中經常掛在嘴邊的,“火力掩護”、“機槍壓製”是那麽容易的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軍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湖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湖西並收藏鎮軍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