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格爾其麾下的“四大金剛”,一人戰死,一人投蘇,米勒率軍據守廟街,控製了黑龍江的出海口,他的身邊隻剩下了唯一“忠心”的庫捷波夫。[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diǎn@小@說,..o
鑒於白衛軍並沒有完全反叛,日本人把失去了軍權的弗蘭格爾“請”到了海參崴,把他的最後一名“四大金剛”庫捷波夫給拽到了海參崴協防,並且將其的親衛隊也交給了庫捷波夫。
至此,日本人等於把十萬白衛軍超過三分二的實力交到了趙雲的手裏。對此,趙雲當然是十分“笑納”。
而失去了白衛軍這個“擋箭牌”,指望“宇宙第一強軍”的高麗人去擋住紅色毛熊,明顯就是不切實際的。甚至“宇宙第一強軍”來把日本人的比金防線也衝垮了。
日本人隻能退到第三道防線,雙城子。可能是北極熊餓得比較久了,衝過了比金,蘇俄軍隊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根本沒有後勤可言的蘇軍和嚴陣以待的日軍,雙方在興凱湖附近的雙城子一帶陷入了膠著。
雙方一共交戰十天,這十天可以說是,雙方在雙城子城下大擺龍門陣。
第一波蘇俄軍隊三萬人殺至城下,和1萬9千人的日本守軍爭奪城外的郊區,戰至正酣,日軍從海參崴緊急調來的兩個騎兵聯隊突然出現蘇俄軍隊的後方,
一時間殺的蘇軍屁滾尿流,大敗而回,蘇軍五個師的師長被俘了三個,戰死一個,剩下的那個還是靠著化妝出逃,這才躲過了日本人的追殺
若是平常的隊伍,遭到這樣毀滅性的打擊,估計要緩個月餘才能恢複元氣。結果,等日軍的騎兵聯隊剛剛唱著軍歌,興高采烈的回到海參崴駐地,蘇俄的第二波三萬人又殺奔雙城子而來。
日軍騎兵聯隊隻能嘚嘚嘚的小跑,再次出現在蘇軍後方,可這回老毛子根本就是不是遠東軍區原來的長官,都是換成了一些莫斯科“空降”來的軍官。<strong>.</strong>這些軍官或許之前有戰功,有軍事思想,但這些部隊可不是他們的嫡係,於是這戰法就和之前的蘇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此次攻城根本就不是衝著雙城子來的,他們是佯攻城市,主要解決這“決定勝負”的騎兵。但那次陣亡人數高達七千餘人的“佯攻”,作戰的蘇軍指揮官未必沒有把佯攻當做實攻的打算。
反正在蘇俄鐵喇叭的鼓舞下,蘇軍都像瘋了一樣,聽聞日軍騎兵已經趕到,丟下一地的傷兵和屍體,轉身與日軍的兩支騎兵戰在了一起。
城內的守軍,前一刻還在和蘇軍浴血奮戰,下一刻,蘇軍突然偃旗息鼓,這巨大的反差令日軍雙城子指揮官一時摸不著頭腦,不知這是否是計,隻能在城內靜觀戰事的發展。
他們在城內坐山觀虎鬥,可苦了城外遠道而來支援的騎兵。
幸好,騎兵屬於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的兵種
雖然被蘇軍伏擊,蒙受了損失,但蘇軍幾乎就是純步兵,除了軍官有馬匹代步外,就隻有傳令兵才能配有坐騎。經過一番血戰,日軍騎兵還是有700餘騎逃出了蘇軍的包圍圈。
那麽兩支騎兵聯隊的戰力到底有多強呢?
日軍對騎兵的編製分兩種,即步兵師團所屬的騎兵聯隊和騎兵旅團所屬的騎兵聯隊。屬步兵師團的,每聯隊僅編兩個騎兵中隊,每中隊馬步槍1支,重機槍兩挺。屬於騎兵旅團的,每聯隊為4個騎兵中隊,各中隊馬步槍119支,輕機槍兩挺,一個重機槍中隊,轄兩個小隊,共有重機槍4挺。
這兩個聯隊都屬於騎兵旅團那一級的聯隊編製,共轄三個騎兵中隊,一個機關槍中隊和若幹聯隊直轄單位,定員950人,齊裝滿員。
明治維新後日本全麵加強軍事實力,騎兵部隊也得到改觀,日俄戰爭前,日本組織了兩個騎兵旅,旅長分別為閑院宮載仁親王和秋山好古,他們都是法國騎兵學校畢業的。在使用輕騎兵破交,迂回上大顯神通。閑院宮載仁親王最早提倡在騎兵部隊中配置輕機槍。日俄戰爭中,日本小規模騎兵部隊在敵後與俄軍遭遇後,裝備手槍的日本騎兵在近戰中占據了很大的優勢。因此便有人萌發了研製將騎兵衝鋒時必不可缺的軍刀和手槍融為一體的作戰武器,類似於趙雲麾下武士手中的銃劍、銃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騎兵的戰場實用性遭到普遍懷疑,日軍師團所屬騎兵聯隊規模縮小。騎兵乘馬戰鬥被全麵廢止,騎兵科的吉橋德三郎少將自殺抗議後。這一條沒有被嚴格執行、隻是機關槍增加和騎兵作戰步兵化、後來捜索聯隊的創設和機械化的改進。
而且日本騎兵的戰馬非常重視馬的血統。每一匹戰馬都有自己的身份證,注明馬的生日、血統等等。這些戰馬也就是華夏人俗稱的“東洋馬”。這**兼具了歐洲戰馬的衝刺力和蒙古馬的忍耐力,所以非常適合長途奔襲。
可以說,蘇軍為了幹掉這一千多號日軍騎兵,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加上之前“佯攻”的損失,老毛子的傷亡率已經過半,而日軍騎兵雖然沒有殲滅,但也受到了重大打擊,元氣大傷,想必以後也成了驚弓之鳥,不敢在肆無忌憚的出現在蘇軍身後了。於是,蘇軍指揮官大搖大擺的收兵了。
看到蘇軍收兵回營,城內的日軍算是大大的喘了口氣,這蘇軍的瘋狂可是讓日軍見識到了什麽是“灰色牲口”。
這蘇軍“灰色牲口”的名號也不是白叫的,還真是打了雞血一般,這第二波剛剛退回駐地,全軍就又開始做戰前動員了。最先出山的那批蘇軍共計六萬人,其中一半人,基本死在了第一次攻城的時候,但山裏的蘇軍還有不少,經過這幾天陸陸續續的匯集到雙城子,滿打滿算也有七八千人了。蘇軍指揮官對“收複”的地區又“梳理”了幾遍,不管是不是斯拉夫人、韃靼人、還是少數種族,隻要是12歲以上的男子,都收攏了過來,這樣加加起來也有了萬把人的規模。
蘇軍給這些人發了diǎn食物,就把他們扒拉進了隊伍,經過一番補充,還能動的傷兵加上這群“新兵”,蘇軍又湊到了三萬人,算是原地滿血複活了。
看著黑壓壓的蘇軍再次湧來,日本人可沒有了第一次防守時的輕鬆,蘇軍第二次的“佯攻”,可把日軍給打慘了。沒錯,蘇軍是丟下了七千多具屍體,可日本人也損失了四千多人,傷者數量翻番。最重要的是,日軍的騎兵元氣大傷,這些人本來就是日軍高層的“寶貝”,看到一次損失那麽多,陸軍的大佬自然是舍不得再拿出來消耗了。畢竟,一個騎兵要靠多年的培養才能成為合格的騎兵,而“北極熊”的恢複能力,實在是讓眾人咂舌。
沒人看好日軍這一次的防守。前兩波的蘇軍,死傷超過四萬人,可他們的犧牲也不是白費的,他們也帶走了日軍80%的彈藥存量和40%的工事。
由於蘇軍“那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的進攻頻率,令城內的日軍隻能對一些簡易的工事進行了搶救性修複,很多重要的工事都發揮不出原本的作用,城內1萬3千還能動彈的日軍,已經做好了最後的準備。
眼看,“先天”彈藥不足的蘇軍和頑抗到底、困獸猶鬥的日軍就要來一場慘烈的城市攻防戰。一群“笑容可掬”的蒙古皮毛商人出現在了蘇軍高層的眼前,他們以柴火的價格,賣了整整二十車75毫米野戰炮的炮彈給早就有炮無彈的蘇俄人。
為此牽線的“自己人”庫德裏亞什,軍銜直接從徘徊了數年的中校升到了上校,甚至還補實缺,當上了一個步兵師的師長。當然,這也是一個前期損失嚴重,官比兵多,兵比槍多的“整編師”。不過,這個師是在莫斯科掛了名的,不是一般戰時臨時搭建的雜牌師。這樣一來,等於蘇軍的一個正規師歸趙雲所轄了。既然是營地“自己人”的,那就是趙雲的嘛!
暫且不論,這筆生意趙雲是賺了還是虧了,反正城內的日軍在老毛子的炮火下,支撐了不到兩天,就破城了。激烈的巷戰,在持續了三天之後,老毛子算是“完整”的拿下了這座城市。至此,蘇軍的兵鋒直指海參崴。
“幹得不錯!”看完軍情匯報,趙雲略帶酸楚的評價道。幾乎在同一時間內,華夏的兩支強軍,奉軍和晉軍聯軍被日本人攆的滿山跑,可以說牡丹江一帶已經落入日本人之手。再看看,老毛子同樣也是麵對日本人,卻連連收複失地,把日本人打的滿地找牙。這差距,這酸爽,由不得趙雲不咂舌。
“哎!兩倍與日本人卻打成了這副德行!若是不能殲滅這股日軍,那麽老毛子更看不起華夏人了!”知道日軍在遠東連連吃癟,派不出援軍,眼前這支日軍根本就支“孤軍”。趙雲為了漲漲華夏人的誌氣,提醒下喝高了的北極熊別亂伸爪子,不得不“全力以赴”,加速殲滅這股“特遣軍”。</>
鑒於白衛軍並沒有完全反叛,日本人把失去了軍權的弗蘭格爾“請”到了海參崴,把他的最後一名“四大金剛”庫捷波夫給拽到了海參崴協防,並且將其的親衛隊也交給了庫捷波夫。
至此,日本人等於把十萬白衛軍超過三分二的實力交到了趙雲的手裏。對此,趙雲當然是十分“笑納”。
而失去了白衛軍這個“擋箭牌”,指望“宇宙第一強軍”的高麗人去擋住紅色毛熊,明顯就是不切實際的。甚至“宇宙第一強軍”來把日本人的比金防線也衝垮了。
日本人隻能退到第三道防線,雙城子。可能是北極熊餓得比較久了,衝過了比金,蘇俄軍隊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根本沒有後勤可言的蘇軍和嚴陣以待的日軍,雙方在興凱湖附近的雙城子一帶陷入了膠著。
雙方一共交戰十天,這十天可以說是,雙方在雙城子城下大擺龍門陣。
第一波蘇俄軍隊三萬人殺至城下,和1萬9千人的日本守軍爭奪城外的郊區,戰至正酣,日軍從海參崴緊急調來的兩個騎兵聯隊突然出現蘇俄軍隊的後方,
一時間殺的蘇軍屁滾尿流,大敗而回,蘇軍五個師的師長被俘了三個,戰死一個,剩下的那個還是靠著化妝出逃,這才躲過了日本人的追殺
若是平常的隊伍,遭到這樣毀滅性的打擊,估計要緩個月餘才能恢複元氣。結果,等日軍的騎兵聯隊剛剛唱著軍歌,興高采烈的回到海參崴駐地,蘇俄的第二波三萬人又殺奔雙城子而來。
日軍騎兵聯隊隻能嘚嘚嘚的小跑,再次出現在蘇軍後方,可這回老毛子根本就是不是遠東軍區原來的長官,都是換成了一些莫斯科“空降”來的軍官。<strong>.</strong>這些軍官或許之前有戰功,有軍事思想,但這些部隊可不是他們的嫡係,於是這戰法就和之前的蘇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此次攻城根本就不是衝著雙城子來的,他們是佯攻城市,主要解決這“決定勝負”的騎兵。但那次陣亡人數高達七千餘人的“佯攻”,作戰的蘇軍指揮官未必沒有把佯攻當做實攻的打算。
反正在蘇俄鐵喇叭的鼓舞下,蘇軍都像瘋了一樣,聽聞日軍騎兵已經趕到,丟下一地的傷兵和屍體,轉身與日軍的兩支騎兵戰在了一起。
城內的守軍,前一刻還在和蘇軍浴血奮戰,下一刻,蘇軍突然偃旗息鼓,這巨大的反差令日軍雙城子指揮官一時摸不著頭腦,不知這是否是計,隻能在城內靜觀戰事的發展。
他們在城內坐山觀虎鬥,可苦了城外遠道而來支援的騎兵。
幸好,騎兵屬於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的兵種
雖然被蘇軍伏擊,蒙受了損失,但蘇軍幾乎就是純步兵,除了軍官有馬匹代步外,就隻有傳令兵才能配有坐騎。經過一番血戰,日軍騎兵還是有700餘騎逃出了蘇軍的包圍圈。
那麽兩支騎兵聯隊的戰力到底有多強呢?
日軍對騎兵的編製分兩種,即步兵師團所屬的騎兵聯隊和騎兵旅團所屬的騎兵聯隊。屬步兵師團的,每聯隊僅編兩個騎兵中隊,每中隊馬步槍1支,重機槍兩挺。屬於騎兵旅團的,每聯隊為4個騎兵中隊,各中隊馬步槍119支,輕機槍兩挺,一個重機槍中隊,轄兩個小隊,共有重機槍4挺。
這兩個聯隊都屬於騎兵旅團那一級的聯隊編製,共轄三個騎兵中隊,一個機關槍中隊和若幹聯隊直轄單位,定員950人,齊裝滿員。
明治維新後日本全麵加強軍事實力,騎兵部隊也得到改觀,日俄戰爭前,日本組織了兩個騎兵旅,旅長分別為閑院宮載仁親王和秋山好古,他們都是法國騎兵學校畢業的。在使用輕騎兵破交,迂回上大顯神通。閑院宮載仁親王最早提倡在騎兵部隊中配置輕機槍。日俄戰爭中,日本小規模騎兵部隊在敵後與俄軍遭遇後,裝備手槍的日本騎兵在近戰中占據了很大的優勢。因此便有人萌發了研製將騎兵衝鋒時必不可缺的軍刀和手槍融為一體的作戰武器,類似於趙雲麾下武士手中的銃劍、銃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騎兵的戰場實用性遭到普遍懷疑,日軍師團所屬騎兵聯隊規模縮小。騎兵乘馬戰鬥被全麵廢止,騎兵科的吉橋德三郎少將自殺抗議後。這一條沒有被嚴格執行、隻是機關槍增加和騎兵作戰步兵化、後來捜索聯隊的創設和機械化的改進。
而且日本騎兵的戰馬非常重視馬的血統。每一匹戰馬都有自己的身份證,注明馬的生日、血統等等。這些戰馬也就是華夏人俗稱的“東洋馬”。這**兼具了歐洲戰馬的衝刺力和蒙古馬的忍耐力,所以非常適合長途奔襲。
可以說,蘇軍為了幹掉這一千多號日軍騎兵,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加上之前“佯攻”的損失,老毛子的傷亡率已經過半,而日軍騎兵雖然沒有殲滅,但也受到了重大打擊,元氣大傷,想必以後也成了驚弓之鳥,不敢在肆無忌憚的出現在蘇軍身後了。於是,蘇軍指揮官大搖大擺的收兵了。
看到蘇軍收兵回營,城內的日軍算是大大的喘了口氣,這蘇軍的瘋狂可是讓日軍見識到了什麽是“灰色牲口”。
這蘇軍“灰色牲口”的名號也不是白叫的,還真是打了雞血一般,這第二波剛剛退回駐地,全軍就又開始做戰前動員了。最先出山的那批蘇軍共計六萬人,其中一半人,基本死在了第一次攻城的時候,但山裏的蘇軍還有不少,經過這幾天陸陸續續的匯集到雙城子,滿打滿算也有七八千人了。蘇軍指揮官對“收複”的地區又“梳理”了幾遍,不管是不是斯拉夫人、韃靼人、還是少數種族,隻要是12歲以上的男子,都收攏了過來,這樣加加起來也有了萬把人的規模。
蘇軍給這些人發了diǎn食物,就把他們扒拉進了隊伍,經過一番補充,還能動的傷兵加上這群“新兵”,蘇軍又湊到了三萬人,算是原地滿血複活了。
看著黑壓壓的蘇軍再次湧來,日本人可沒有了第一次防守時的輕鬆,蘇軍第二次的“佯攻”,可把日軍給打慘了。沒錯,蘇軍是丟下了七千多具屍體,可日本人也損失了四千多人,傷者數量翻番。最重要的是,日軍的騎兵元氣大傷,這些人本來就是日軍高層的“寶貝”,看到一次損失那麽多,陸軍的大佬自然是舍不得再拿出來消耗了。畢竟,一個騎兵要靠多年的培養才能成為合格的騎兵,而“北極熊”的恢複能力,實在是讓眾人咂舌。
沒人看好日軍這一次的防守。前兩波的蘇軍,死傷超過四萬人,可他們的犧牲也不是白費的,他們也帶走了日軍80%的彈藥存量和40%的工事。
由於蘇軍“那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的進攻頻率,令城內的日軍隻能對一些簡易的工事進行了搶救性修複,很多重要的工事都發揮不出原本的作用,城內1萬3千還能動彈的日軍,已經做好了最後的準備。
眼看,“先天”彈藥不足的蘇軍和頑抗到底、困獸猶鬥的日軍就要來一場慘烈的城市攻防戰。一群“笑容可掬”的蒙古皮毛商人出現在了蘇軍高層的眼前,他們以柴火的價格,賣了整整二十車75毫米野戰炮的炮彈給早就有炮無彈的蘇俄人。
為此牽線的“自己人”庫德裏亞什,軍銜直接從徘徊了數年的中校升到了上校,甚至還補實缺,當上了一個步兵師的師長。當然,這也是一個前期損失嚴重,官比兵多,兵比槍多的“整編師”。不過,這個師是在莫斯科掛了名的,不是一般戰時臨時搭建的雜牌師。這樣一來,等於蘇軍的一個正規師歸趙雲所轄了。既然是營地“自己人”的,那就是趙雲的嘛!
暫且不論,這筆生意趙雲是賺了還是虧了,反正城內的日軍在老毛子的炮火下,支撐了不到兩天,就破城了。激烈的巷戰,在持續了三天之後,老毛子算是“完整”的拿下了這座城市。至此,蘇軍的兵鋒直指海參崴。
“幹得不錯!”看完軍情匯報,趙雲略帶酸楚的評價道。幾乎在同一時間內,華夏的兩支強軍,奉軍和晉軍聯軍被日本人攆的滿山跑,可以說牡丹江一帶已經落入日本人之手。再看看,老毛子同樣也是麵對日本人,卻連連收複失地,把日本人打的滿地找牙。這差距,這酸爽,由不得趙雲不咂舌。
“哎!兩倍與日本人卻打成了這副德行!若是不能殲滅這股日軍,那麽老毛子更看不起華夏人了!”知道日軍在遠東連連吃癟,派不出援軍,眼前這支日軍根本就支“孤軍”。趙雲為了漲漲華夏人的誌氣,提醒下喝高了的北極熊別亂伸爪子,不得不“全力以赴”,加速殲滅這股“特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