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皇太極要退兵?


    ****************************


    “楊大人,你的意見呢?”崇禎盯著楊嗣昌,嘴角閃過一絲冷笑。//歡迎來到閱讀//


    朝廷百官都說他崇禎寵信楊嗣昌,崇禎當然知道這一點。崇禎寵信楊嗣昌麽?這句話在之前是沒錯的。既然楊嗣昌還有用,他為何不寵信?但是現在……崇禎可以無視楊嗣昌陷害忠良,但卻不能容忍楊嗣昌害自己陷入險境。這次若不是盧象升破格提拔許安,被韃子包圍的京師會遇到什麽結局?


    在崇禎眼裏,這一切都是楊嗣昌的錯。若是楊嗣昌配合盧象升打擊韃子的話,如今怕是韃子早被趕走了!這一刻崇禎忘記過去是他同意楊嗣昌的議和構意的,也忘記盧象升是被他崇禎趕出的京城。


    崇禎隻知道一點,楊嗣昌害自己倒了大黴。這就夠了,足夠崇禎改變對楊嗣昌的看法。


    世人隻知道楊嗣昌是皇上最信任的閣部,但所有人都似乎忘記了崇禎的薄情。數年更換五十餘首輔這種事大明兩百年隻有他做的出來,區區一個楊嗣昌又怎麽能被崇禎放在眼裏。就算是為了提升盧象升手下良將許安對自己的忠心,崇禎也感覺自己必須在楊嗣昌和盧象升中間做出選擇。


    好吧,還需要選擇麽?


    聽到崇禎的話,楊嗣昌心裏一驚。這從頭到尾楊嗣昌都處於一種慌亂狀態。盧象升的事也就罷了。皇上這將人安插進自己的兵部是要幹什麽?還有那什麽平虜伯,打敗一個區區多爾袞就能封爵了?如今城外敵酋皇太極依舊圍城,皇上此時大肆宣揚是何意義?難道就不怕韃子攻打京城以來報複?


    楊嗣昌悄悄看向兩旁,官員們一個個避開了楊嗣昌的目光。他們如何不明白,楊嗣昌怕是要倒黴了,這時候誰還敢牽連進去。


    什麽許安,什麽平虜伯都算了吧!如今正事要緊,若是楊嗣昌倒了,那他的位置……


    相互對視一眼,眾大臣眼睛裏閃過一絲的貪婪。


    冷冷看著下方的各位大臣。崇禎表情十分玩味。


    下麵這些廢物無時無刻不在掣肘自己,但是偏偏自己身為皇帝卻也有讓他們一無所有的權利。從魏忠賢開始,崇禎和下麵的大臣鬥了數。雖說互有勝敗,但隻要他還是皇帝這在大勢上就不會改變。就算大臣們對自己的命令陽奉陰違又如何?大不了一個一個的換。多花幾年換上一個遍!


    崇禎相信大明不會滅亡,自己最大的敵人在朝內。大明能人輩出,多出幾個許安一樣的人就足以對付外敵。盧象升那樣的就算了,若是讓他得勢,豈不是又是一個違背自己命令的人?


    崇禎又等了一會兒,看著整個乾清宮裏寂靜無聲。再看看篩糠一樣的楊嗣昌,崇禎又問道:“楊大人,朕在問你的話!如今朝中大臣都認為朕的封賞太過豐厚,楊大人你以為如何?朕等著呢!”


    “這……”遲疑著,楊嗣昌抬起頭露出蒼白的臉。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楊嗣昌頭上的白發又多了些:“皇上,臣……臣也認為皇上的封賞太盛啊!橫恩濫賞此道一開,說不得就會害朝中大亂……這……”


    “楊嗣昌你住嘴!”


    不等楊嗣昌說完,崇禎大怒:“橫恩濫賞?好一個橫恩濫賞!楊嗣昌我問你,自從建虜侵犯大明以來,如此些年何時有過這等大勝?你自己算算許侍郎殺了多少建虜,怕是幾千人是有的!且不說奪回保定,打敗多爾袞……這等大功,封一個侍郎再賞一個平虜伯就是橫恩濫賞了?哼!朕就不信了!再說你楊嗣昌身為兵部尚書,你又殺了多少建虜?和許侍郎比起來。你楊嗣昌有何功勞?如此來說,是不是也要削了你的官職才不算橫恩濫賞?楊嗣昌,你說!”


    “這……臣有罪!臣想清楚了,皇上所言極是!許侍郎功在社稷,封一個侍郎上一個伯爵正好彰顯其功勞恰如其分!皇上英明。皇上英明!”臉色一變,楊嗣昌忙連連磕起頭來。


    他是真的怕啊!若皇上真削了他的官職。那……


    楊嗣昌在朝中的政敵可不少。


    “哼!”滿意的點點頭,崇禎重新坐穩:“對朕的旨意,誰還有意見?”


    “皇上英明!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眾大臣一齊叩首。


    要跟皇上鬥,等下了朝再好好商議吧!皇上如此不明是非豈是明君所為?這樣的橫恩濫賞實在大錯特錯,必須要讓皇上撤銷旨意才行。至於現在……先附和附和,反正現在韃子圍城,那個許安回不了京。


    “退朝!”


    滿意的站起來一揮手,崇禎心頭極爽。走到一半的時候崇禎忽然停住腳步回過頭來,眾大臣連忙再次跪下,崇禎隨意笑道:“不要多久,想來建虜敵酋皇太極就會知道平虜伯的事情了吧?哼!朕真想知道他皇太極如今會是什麽表情!朕有精兵強將,能打敗多爾袞就能打敗他!”


    說完,崇禎頭也不回走了出去。


    跟隨崇禎走出大殿,王承恩依舊麵無表情的樣子。但是誰知道他是怎麽想的呢?走下高台的時候,王承恩腳步頓了頓。低頭看著腳下的楊嗣昌,王承恩搖搖頭歎了口氣這才離開。


    “呼……”鬆一口氣,楊嗣昌拍了拍褲腿。真的感覺好像是重新活過來,楊嗣昌第一次感覺到天威隆盛。、


    回頭,楊嗣昌看到了過去那些一直湊在自己身邊的大臣。如今他們正遠遠的避著自己,眼睛裏的憐憫和慶幸楊嗣昌看的清清楚楚。但是這一刻楊嗣昌能說什麽呢?如今僥幸能保住官位已經是萬幸大吉了。


    “算了!我是看透了!什麽閣老,什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通通都是虛幻!哎……”歎一口氣,楊嗣昌孤單離開了大殿。


    ……


    另一邊,皇太極果然如崇禎說的那樣得知了京城裏發生的事。甚至,皇太極比京城內的諸多百姓還要更快得到消息。


    “多爾袞竟被區區一個卑賤的漢人所打敗,實在是我大清之恥!”狠狠一拍龍椅,皇太極氣得滿臉通紅。


    皇太極頭戴朝冠,身穿明黃團龍黑邊繡遊龍的龍袍。如今皇太極尚且四十四歲,但是看起來他卻像一個六旬的老人。一來遼東環境惡劣確實使人顯老,二來這皇帝政務繁多也確實勞累。何況大清剛剛立國,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事情實在是皇太極之前沒有想到的,實在是累啊。


    哪想辛苦這麽些日子好不容易將大清朝廷擺弄出來,結果這一次入關大明卻沒有過去的順利。


    皇太極和多爾袞的爭端整個大清都知道,皇太極自己也承認不喜歡多爾袞兄弟;但是實際說起來,皇太極也是因為多爾袞有能力才會忌憚不是麽?他怎麽也沒想到,這一次竟然聽到了多爾袞被懦弱的漢人給打敗的消息。


    上次得知多爾袞被漢人燒糧草已經夠意外了,哪想這次卻是連正白旗都似乎被打散。


    “可恨!實在可恨!多爾袞,你太讓我失望了!咳!咳……”連連咳嗽,皇太極氣不打一處來。


    如今多爾袞所封鎖的北方出現了大漏洞,那這大明京師還怎麽封鎖?這辛辛苦苦花了數個月的時間才到達目的,黃台還想著脅迫大明多弄些好處,哪想最後竟是在多爾袞那裏出了紕漏。


    “父皇,這事是假的吧?多爾袞雖說不敵父皇也是我大清有數的睿智之人,怎麽可能敗在區區一個漢人手中。”豪格滿臉驚訝,他從皇太極手裏接過情報翻來覆去的看。當看到多爾袞連大帳都被那個叫許安的給奪去的時候,豪格震驚了。這……這要多大的能力才能逼的多爾袞連自己的營帳都來不及收?


    “行了!這事不必再說!”麵帶慍怒,皇太極心裏其實大概有些底。再說如今戰敗已是定局,還是想想該怎麽解決眼前的麻煩才好。


    如今的順天府雖說在韃子的包圍中,但是實際上崇禎的大明並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為什麽呢?因為就算韃子包圍的再緊,崇禎想逃還是沒問題的。韃子陸戰自稱天下無敵,但京師卻有著一條從逐郡到長江餘杭的京杭大運河。對於這條河,韃子基本上無能為力。韃子個個都是旱鴨子,就連長生天也不會遊泳啊!


    皇太極之所以派多爾袞前往北直隸劫掠,是為了收獲也是為了對大明進行壓迫,逼大明割地賠款。但是現在多爾袞的失敗不但讓劫掠的目的落於無功,也讓大明重新擁有了膽氣。


    這樣一來,皇太極還怎麽威脅大明?


    至於攻城?算了吧!皇太極從頭到尾都沒那個打算。先不說韃子不善攻城,就說京城裏尚存的百萬漢人也不是好惹的角色。崇禎在京城,京城裏的哀兵可不會像被韃子攻破的其他城市那麽容易對付。


    那現在……有些東西,皇太極必須想的比其他人還要多。


    皇太極猶豫著,旁邊的莽古爾泰卻忽然上前進言道:“皇上!如今天氣越來越冷,家裏每一天都有無數的牛羊被凍死。若是我們不能盡早帶些糧食回去,這個冬天怕又要餓死許多人了。如今情勢已經到了這個地步,莽爾古泰覺得還是盡早退兵算了。算上這裏和北直隸,反正已經弄到足夠的好處了不是麽?”(未完待續。。)


    ,sj.,。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都來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闖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俠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俠雨並收藏闖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