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什麽?老子才是罪魁禍首,殺他古橋區政府那麽多人,都是老子親自指揮的,gongchan黨要尋仇,也得衝我這個‘匪頭’來,你頂多不過是個幫凶。”吳天成覺得,罪孽之果已經種下,後悔無濟於事,如今如何逃避解放軍打擊,才是他們迫切需要考慮的問題。
“既然如此,我們還是趕快逃跑吧?”
“逃?往哪逃啊?本來打算先撤往南良,到陳長官那裏避一避風頭,然後再撤到北江山裏打遊擊,哪曾想gong軍來得這麽快?把我們退路給堵死了,既然退無可退,隻好逼著老子跟gongchan黨玩命了。”吳天成咬咬牙,狠狠地說。
“司令那!您不是對《論持久戰》很有研究嘛?打不贏,我們還是跑唄,走為上策,千古不變的真理!我們不能呆在這裏等死啊!”何小東覺得這樣死了不甘心。
“何副官這話倒是提醒我了,老子得去翻翻肖特派員給我的那本《論持久戰》,找他一條救命的招來。”吳天成被何小東點醒,急忙鑽進屋子,翻看他那本視作珍寶的《論持久戰》,希望它能救自己一命。
反複研究《論持久戰》相關內容之後,吳天成終於有了結論,找到一條對抗圍剿的辦法:一是將隊伍化整為零,分散隱蔽;二是藏匿於民,歇伏於山林、村寨之中,避過風頭之後,再行聚合;三是偃旗息鼓,等待重振機會;最後一條,走為上策,逃避打擊。
吳天成不愧是個老滑頭,妄想用這四招化解被殲滅的厄運,可謂是煞費苦心。他運用《論持久戰》得來的招數,切實能挽救失敗的命運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道理隻有一個,任何反動派,無論他采取什麽方法?使了什麽招數?最終還是要被人民消滅的!郭連、覃江是這樣,吳天成同樣如此!因為他們手裏沾滿了gongchan黨人和人民的鮮血,共產黨和老百姓是不會放過他們的。
獵物再狡猾,也逃不過獵人的槍。剿匪部隊針對敵人分散藏匿的特點,隨機應變,采取以班、排,甚至小組剿匪模式,深入村寨,發動群眾,利用人民群眾的力量,積極剿匪。有時,幾個解放軍就能夠帶動一個村的人一起拉網搜索一個地區,並發動群眾揪出藏匿於本村的土匪、特務。通過群眾參與拉網式的,反複式的大規模搜剿,消滅了藏匿在民間和山林裏的散匪,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發動群眾,全麵剿匪的同時,另一支尖兵正在發揮著他們獨特的作用,他們就是剿匪先鋒——飛虎隊。
飛虎隊進入古橋之後,四處搜尋吳天成下落。進入古橋,有鄭雷這個當地人帶路,幹什麽都輕鬆多了,就是找個地方住,弄個吃的、喝的,問個情況,都方便多了。在鄭雷的溝通下,老百姓很快向他們提供了吳天成的下落。
鄉親們告訴鄭雷,吳天成就躲在附近一個叫老龍溝的地方。老龍溝,鄭雷當然知道,就在河畔山附近,離雄風寨不遠的地方,鄭雷帶工作隊曾經去過那裏。老龍溝地處偏僻,人煙稀少,山林密布,是比較適合藏人的。自從雄風寨被燒毀之後,就無法住人了,河畔山人多嘴雜,離古橋區政府又近,更不適合駐紮。這兩個地方,過去在土匪猖獗時,還可以呆一呆,如今解放軍大舉進剿,再呆下去隻能是找死。因此,選擇老龍溝這樣一個偏僻之地,便成了吳天成必然的選擇,加上老龍溝地處三縣交界,往北可到西城,往東可退至南良,往南更可進入四十八弄,是絕佳的進退之所。
這樣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隻要有個風吹草動,吳天成就會逃之夭夭。要想抓住吳天成,白建生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采取夜襲,在吳天成眼線來不及反應前,火速趕到目的地,一舉將其擒獲。
夜襲前,隊員們臂膀上係上白毛巾,作為黑暗中相互辨別的記號,一切準備就緒,飛虎隊向老龍溝方向快速奔襲。
經過幾個小時不間斷的急行軍,飛虎隊終於來到老龍溝,打算一鼓作氣拿下龍溝村。當飛虎隊形成對龍溝村包圍態勢之後,也被土匪設在村前暗哨發覺了,村裏土匪慌忙組織抵抗,槍聲頓時響成一片。
為不傷及村民,白建生叫人在村子周圍點上火堆,頓時火光照亮夜空,也照亮整個村莊。
龍溝村是個小山村,人口不多,可以這樣說,吳天成的土匪比村民還多,本來應該有一場惡戰的,結果發現,龍溝村卻不經得打,村子很快被飛虎隊攻下來,還俘虜不少土匪,然而被打死和被活捉的土匪當中,卻不見吳天成、何小東和韋大貴的影子,怎麽回事?白建生趕忙審問俘虜,結果令他感到意外。
這回沒有了“神助”,更沒有無處不在“穿山甲”的幫忙,隻是因為吳天成生性狡猾,早有預防。土匪生性狡猾,為了生存,通常都會“狡兔三窟”,隨時做好逃生準備,這是土匪的本性。吳天成的狡猾當然不亞於“桂係師爺”的覃江,與狡猾的郭連有的一拚,他早料到白天眼線看得緊,比較安全,而晚上才是最危險的時候,因此,吳天成除留下部分人值守山村外,精銳、死黨和自己均留在村旁一處較高的山丘上駐防。
從山丘上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村子的情況,村裏有個風吹草動,吳天成便可知曉,感覺不對時,便可全身而退,也可出兵支援村子守軍,可謂萬全之策。
獲知吳天成在山上,白建生除留下少量人員押解俘虜外,帶領大部分人,直撲吳天成所在山丘,然而還是遲到一步。吳天成山上看得明白,突襲他們的不是一般的縣大隊、民兵等地方武裝,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剿匪部隊,從超強武器配置及戰鬥力水平可以看出,這支突擊部隊,雖然人數不多,卻具有極強的戰鬥力,這讓吳天成想起活躍在剿匪一線的解放軍精銳部隊——飛虎隊。
吳天成當然知道飛虎隊的厲害。誰要是被這樣一支部隊盯上,他就要倒大黴了,“桂係師爺”覃江是這樣,郭連和韓貴雲不也是這樣嗎?一想到這些,吳天成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吳天成覺得此地不能再呆了,得趕緊走。
“司令,我們從後麵包抄過去,打他個措手不及,我想,準能成功。”韋大貴拿著駁殼槍頂了頂帽沿,惡狠狠地說。
“既然如此,我們還是趕快逃跑吧?”
“逃?往哪逃啊?本來打算先撤往南良,到陳長官那裏避一避風頭,然後再撤到北江山裏打遊擊,哪曾想gong軍來得這麽快?把我們退路給堵死了,既然退無可退,隻好逼著老子跟gongchan黨玩命了。”吳天成咬咬牙,狠狠地說。
“司令那!您不是對《論持久戰》很有研究嘛?打不贏,我們還是跑唄,走為上策,千古不變的真理!我們不能呆在這裏等死啊!”何小東覺得這樣死了不甘心。
“何副官這話倒是提醒我了,老子得去翻翻肖特派員給我的那本《論持久戰》,找他一條救命的招來。”吳天成被何小東點醒,急忙鑽進屋子,翻看他那本視作珍寶的《論持久戰》,希望它能救自己一命。
反複研究《論持久戰》相關內容之後,吳天成終於有了結論,找到一條對抗圍剿的辦法:一是將隊伍化整為零,分散隱蔽;二是藏匿於民,歇伏於山林、村寨之中,避過風頭之後,再行聚合;三是偃旗息鼓,等待重振機會;最後一條,走為上策,逃避打擊。
吳天成不愧是個老滑頭,妄想用這四招化解被殲滅的厄運,可謂是煞費苦心。他運用《論持久戰》得來的招數,切實能挽救失敗的命運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道理隻有一個,任何反動派,無論他采取什麽方法?使了什麽招數?最終還是要被人民消滅的!郭連、覃江是這樣,吳天成同樣如此!因為他們手裏沾滿了gongchan黨人和人民的鮮血,共產黨和老百姓是不會放過他們的。
獵物再狡猾,也逃不過獵人的槍。剿匪部隊針對敵人分散藏匿的特點,隨機應變,采取以班、排,甚至小組剿匪模式,深入村寨,發動群眾,利用人民群眾的力量,積極剿匪。有時,幾個解放軍就能夠帶動一個村的人一起拉網搜索一個地區,並發動群眾揪出藏匿於本村的土匪、特務。通過群眾參與拉網式的,反複式的大規模搜剿,消滅了藏匿在民間和山林裏的散匪,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發動群眾,全麵剿匪的同時,另一支尖兵正在發揮著他們獨特的作用,他們就是剿匪先鋒——飛虎隊。
飛虎隊進入古橋之後,四處搜尋吳天成下落。進入古橋,有鄭雷這個當地人帶路,幹什麽都輕鬆多了,就是找個地方住,弄個吃的、喝的,問個情況,都方便多了。在鄭雷的溝通下,老百姓很快向他們提供了吳天成的下落。
鄉親們告訴鄭雷,吳天成就躲在附近一個叫老龍溝的地方。老龍溝,鄭雷當然知道,就在河畔山附近,離雄風寨不遠的地方,鄭雷帶工作隊曾經去過那裏。老龍溝地處偏僻,人煙稀少,山林密布,是比較適合藏人的。自從雄風寨被燒毀之後,就無法住人了,河畔山人多嘴雜,離古橋區政府又近,更不適合駐紮。這兩個地方,過去在土匪猖獗時,還可以呆一呆,如今解放軍大舉進剿,再呆下去隻能是找死。因此,選擇老龍溝這樣一個偏僻之地,便成了吳天成必然的選擇,加上老龍溝地處三縣交界,往北可到西城,往東可退至南良,往南更可進入四十八弄,是絕佳的進退之所。
這樣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隻要有個風吹草動,吳天成就會逃之夭夭。要想抓住吳天成,白建生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采取夜襲,在吳天成眼線來不及反應前,火速趕到目的地,一舉將其擒獲。
夜襲前,隊員們臂膀上係上白毛巾,作為黑暗中相互辨別的記號,一切準備就緒,飛虎隊向老龍溝方向快速奔襲。
經過幾個小時不間斷的急行軍,飛虎隊終於來到老龍溝,打算一鼓作氣拿下龍溝村。當飛虎隊形成對龍溝村包圍態勢之後,也被土匪設在村前暗哨發覺了,村裏土匪慌忙組織抵抗,槍聲頓時響成一片。
為不傷及村民,白建生叫人在村子周圍點上火堆,頓時火光照亮夜空,也照亮整個村莊。
龍溝村是個小山村,人口不多,可以這樣說,吳天成的土匪比村民還多,本來應該有一場惡戰的,結果發現,龍溝村卻不經得打,村子很快被飛虎隊攻下來,還俘虜不少土匪,然而被打死和被活捉的土匪當中,卻不見吳天成、何小東和韋大貴的影子,怎麽回事?白建生趕忙審問俘虜,結果令他感到意外。
這回沒有了“神助”,更沒有無處不在“穿山甲”的幫忙,隻是因為吳天成生性狡猾,早有預防。土匪生性狡猾,為了生存,通常都會“狡兔三窟”,隨時做好逃生準備,這是土匪的本性。吳天成的狡猾當然不亞於“桂係師爺”的覃江,與狡猾的郭連有的一拚,他早料到白天眼線看得緊,比較安全,而晚上才是最危險的時候,因此,吳天成除留下部分人值守山村外,精銳、死黨和自己均留在村旁一處較高的山丘上駐防。
從山丘上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村子的情況,村裏有個風吹草動,吳天成便可知曉,感覺不對時,便可全身而退,也可出兵支援村子守軍,可謂萬全之策。
獲知吳天成在山上,白建生除留下少量人員押解俘虜外,帶領大部分人,直撲吳天成所在山丘,然而還是遲到一步。吳天成山上看得明白,突襲他們的不是一般的縣大隊、民兵等地方武裝,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剿匪部隊,從超強武器配置及戰鬥力水平可以看出,這支突擊部隊,雖然人數不多,卻具有極強的戰鬥力,這讓吳天成想起活躍在剿匪一線的解放軍精銳部隊——飛虎隊。
吳天成當然知道飛虎隊的厲害。誰要是被這樣一支部隊盯上,他就要倒大黴了,“桂係師爺”覃江是這樣,郭連和韓貴雲不也是這樣嗎?一想到這些,吳天成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吳天成覺得此地不能再呆了,得趕緊走。
“司令,我們從後麵包抄過去,打他個措手不及,我想,準能成功。”韋大貴拿著駁殼槍頂了頂帽沿,惡狠狠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