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文昊猜得沒錯,黃達出了大軍的駐地,隨從就跟了過來,小聲道:“大人,王爺應了嗎?”
黃達皺著眉頭搖頭:“說是皇命在身,不能離開駐地。(.無彈窗廣告)”
侍從聽了,喜道:“隻怕這睿王爺並不像人傳的那般不堪,石門關有救了。”
黃達聽了還是眉頭緊鎖:“一個年紀輕輕的病秧子,就算不紈絝,隻怕也沒甚本事,我倒不期待他能有什麽作為,隻要不惹事,不生亂就成。城關那邊如何了?”
侍從見黃達如此,也不好再多言,應道:“南疆國派了一些人夜裏的時候在城下挑釁,不過這會都退了。”
黃達沉著的下命道:“傳令下去,有人前來挑釁,一律不準出城應戰。”
“是,大人。”侍從應著,跳上一邊的快馬,朝城門奔去。
黃達站了一會,回頭望了一眼遠處的營帳,也上馬進了石門城。
第二日拂曉,黃達和石門一眾官員,出城迎接鍾離文昊的大軍,鍾離文昊隻是淡淡的掃過跪著一地的官員,對著黃達說道:“邊關境況緊急,一律接待從簡,你速帶本王前去石門關。”
石門城地域不大,是一片狹長的地帶,石門關就在和南疆的交界處,兩邊是高山峻嶺形成的天然屏障,中間有一處十丈來寬的平地,是南疆要進入東吳國的唯一通道。此處千百年來,發生過無數戰役,可是都因為地勢險要,很難被攻破,是東吳國很重要的一道關卡。
黃達原本是希望眾官員把鍾離文昊留在城內,自己帶兵守關,沒想鍾離文昊主動提出要去龍門關,這大大出乎了黃達的意料,雖然不甚情願,但鑒於鍾離文昊是王爺,也隻能應著。“王爺,石門關離此處還有二十裏,下官這就帶你前去。”黃達說著,迎著鍾離文昊進城,留下一眾麵麵相覷的官員。
兩刻鍾後,鍾離文昊抵達石門關,和別的城內關卡不同,石門關處處透著一種緊張的氣氛。校場內不時的傳出操練的聲音,過往的士兵也整裝列隊,剛進去鍾離文昊和木七就感覺到這是一支有著嚴格軍紀的軍隊,這讓他們的心放下了幾分。
黃達雖然對鍾離文昊不看好,可是也不敢怠慢,指著邊上的石梯說道:“王爺,從此處上去,便能直達城樓。”
鍾離文昊向木七望了一眼,木七點頭,兩人便一前一後的上了城樓。黃達在後頭望著木七的身形蹙眉,這削肩細腰的身子,分明就是一個女子。鍾離文昊的副將見到黃達對著木七的背影出神,對著黃達做了一個請的手拾:“黃總兵,請。”
黃達這才回過神來,對著副將客套了幾句,便上了城樓。在城樓之上,黃達不時的對木七投來審視的目光,木七感覺到了,也並不躲閃,她並沒有刻意修飾自己,所以被人認出也是正常。
從還沒離京,鍾離文昊就打定了注意,要讓木七陪伴在身側,一是想告訴那些議論木七的人,木七一直跟他在一起,另一個目的也是想讓皇爺爺知道,木七是一個有才能的女子,她適合站在自己的身側。
所以鍾離文昊也並沒有想要隱瞞木七的身份,他原先還希望木七用女子的裝扮示人,但是木七覺得那樣可能會影響太大,並不願意,執意穿著士兵的衣裳,讓人停留在很懷疑,卻又不敢十分確定的感覺中。
龍門關城樓高十丈,方圓數裏的平地,都能盡收眼下,遠遠可以看到南疆大軍的營地,望著那綿延望不到邊的營帳,木七判斷著,隻怕十萬大軍還是保守數字了。
他們剛在城樓上站了一會,就見一支上百人的騎兵,往石門關的方向奔來,除了馬蹄聲,還能清晰的聽到這些人放肆的嘲笑。
黃達忙站出來解釋道:“南疆這些日子,每日都會派人前來叫陣,王爺還是先下去吧,免得被他們的汙言穢語辱了耳朵。”
鍾離文昊站著不動,看著那些人把馬停在百丈之外,正好是弓箭不能及的範圍,對著石門關的方向辱罵叫囂,轉頭望著木七問道:“你可有法子?”
木七點點頭:“有的。”說著轉頭把風影喚出來,對他說道:“你去把東西拿過來。”
風影飛身退下,很快就拿著一個巨大的弓弩回來了,鍾離文昊好奇的上前看著:“這又是什麽東西?”
木七把弓弩架起,解釋道:“這叫連弩,有效射程在一百五十丈到兩百丈之間,能同時發射十支箭頭。”說著把特製的箭頭放上去,一字排開,整整十支。
黃達沒見過弩箭,更加沒見過連弩,看著那比弓箭大上數倍,有些笨拙的家夥,表示懷疑:“你沒有記錯吧,一百五十丈,可不是五十丈。”
木七淡笑著應道:“既然總兵大人不信,那我就演示一下,此處離騎兵百丈,我不敢誇下海口,十發全中,但我敢保證箭箭都會超過騎兵的範圍,總兵大人,你我堵一局如何?”
黃達本就不信這個東西,有如此大的威力,所以對木七的提議並無懼意:“好,賭就賭,不知賭何賭注?”
木七想了一下,指著鍾離文昊說道:“如果有一箭不達騎兵的範圍,就算我輸,睿王爺交出兵權,五萬士兵全由黃總兵指揮,反之則算我贏,睿王爺今後是龍門關的最高統領,黃總兵你也必須聽命於他。”
皇上給了鍾離文昊定南將軍的名頭,卻沒有把帥印給他,也是對鍾離文昊能力的一種懷疑。雖然他的行為看似謹慎,可是對於行兵打仗卻是大忌,一支軍隊,兩位主將,爭執和摩擦不可避免,木七想要把主將之間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扼殺在搖籃之中。
木七的賭注,正中黃達下懷,鍾離文昊是王爺,他不好太過明顯的表露自己的想法,如果能通過賭局,和平的讓睿王爺把兵權交出,如此再好不過了。“好,在下願賭。”
木七望向鍾離文昊,隻見他也點頭應道:“本王也無異議。”
黃達皺著眉頭搖頭:“說是皇命在身,不能離開駐地。(.無彈窗廣告)”
侍從聽了,喜道:“隻怕這睿王爺並不像人傳的那般不堪,石門關有救了。”
黃達聽了還是眉頭緊鎖:“一個年紀輕輕的病秧子,就算不紈絝,隻怕也沒甚本事,我倒不期待他能有什麽作為,隻要不惹事,不生亂就成。城關那邊如何了?”
侍從見黃達如此,也不好再多言,應道:“南疆國派了一些人夜裏的時候在城下挑釁,不過這會都退了。”
黃達沉著的下命道:“傳令下去,有人前來挑釁,一律不準出城應戰。”
“是,大人。”侍從應著,跳上一邊的快馬,朝城門奔去。
黃達站了一會,回頭望了一眼遠處的營帳,也上馬進了石門城。
第二日拂曉,黃達和石門一眾官員,出城迎接鍾離文昊的大軍,鍾離文昊隻是淡淡的掃過跪著一地的官員,對著黃達說道:“邊關境況緊急,一律接待從簡,你速帶本王前去石門關。”
石門城地域不大,是一片狹長的地帶,石門關就在和南疆的交界處,兩邊是高山峻嶺形成的天然屏障,中間有一處十丈來寬的平地,是南疆要進入東吳國的唯一通道。此處千百年來,發生過無數戰役,可是都因為地勢險要,很難被攻破,是東吳國很重要的一道關卡。
黃達原本是希望眾官員把鍾離文昊留在城內,自己帶兵守關,沒想鍾離文昊主動提出要去龍門關,這大大出乎了黃達的意料,雖然不甚情願,但鑒於鍾離文昊是王爺,也隻能應著。“王爺,石門關離此處還有二十裏,下官這就帶你前去。”黃達說著,迎著鍾離文昊進城,留下一眾麵麵相覷的官員。
兩刻鍾後,鍾離文昊抵達石門關,和別的城內關卡不同,石門關處處透著一種緊張的氣氛。校場內不時的傳出操練的聲音,過往的士兵也整裝列隊,剛進去鍾離文昊和木七就感覺到這是一支有著嚴格軍紀的軍隊,這讓他們的心放下了幾分。
黃達雖然對鍾離文昊不看好,可是也不敢怠慢,指著邊上的石梯說道:“王爺,從此處上去,便能直達城樓。”
鍾離文昊向木七望了一眼,木七點頭,兩人便一前一後的上了城樓。黃達在後頭望著木七的身形蹙眉,這削肩細腰的身子,分明就是一個女子。鍾離文昊的副將見到黃達對著木七的背影出神,對著黃達做了一個請的手拾:“黃總兵,請。”
黃達這才回過神來,對著副將客套了幾句,便上了城樓。在城樓之上,黃達不時的對木七投來審視的目光,木七感覺到了,也並不躲閃,她並沒有刻意修飾自己,所以被人認出也是正常。
從還沒離京,鍾離文昊就打定了注意,要讓木七陪伴在身側,一是想告訴那些議論木七的人,木七一直跟他在一起,另一個目的也是想讓皇爺爺知道,木七是一個有才能的女子,她適合站在自己的身側。
所以鍾離文昊也並沒有想要隱瞞木七的身份,他原先還希望木七用女子的裝扮示人,但是木七覺得那樣可能會影響太大,並不願意,執意穿著士兵的衣裳,讓人停留在很懷疑,卻又不敢十分確定的感覺中。
龍門關城樓高十丈,方圓數裏的平地,都能盡收眼下,遠遠可以看到南疆大軍的營地,望著那綿延望不到邊的營帳,木七判斷著,隻怕十萬大軍還是保守數字了。
他們剛在城樓上站了一會,就見一支上百人的騎兵,往石門關的方向奔來,除了馬蹄聲,還能清晰的聽到這些人放肆的嘲笑。
黃達忙站出來解釋道:“南疆這些日子,每日都會派人前來叫陣,王爺還是先下去吧,免得被他們的汙言穢語辱了耳朵。”
鍾離文昊站著不動,看著那些人把馬停在百丈之外,正好是弓箭不能及的範圍,對著石門關的方向辱罵叫囂,轉頭望著木七問道:“你可有法子?”
木七點點頭:“有的。”說著轉頭把風影喚出來,對他說道:“你去把東西拿過來。”
風影飛身退下,很快就拿著一個巨大的弓弩回來了,鍾離文昊好奇的上前看著:“這又是什麽東西?”
木七把弓弩架起,解釋道:“這叫連弩,有效射程在一百五十丈到兩百丈之間,能同時發射十支箭頭。”說著把特製的箭頭放上去,一字排開,整整十支。
黃達沒見過弩箭,更加沒見過連弩,看著那比弓箭大上數倍,有些笨拙的家夥,表示懷疑:“你沒有記錯吧,一百五十丈,可不是五十丈。”
木七淡笑著應道:“既然總兵大人不信,那我就演示一下,此處離騎兵百丈,我不敢誇下海口,十發全中,但我敢保證箭箭都會超過騎兵的範圍,總兵大人,你我堵一局如何?”
黃達本就不信這個東西,有如此大的威力,所以對木七的提議並無懼意:“好,賭就賭,不知賭何賭注?”
木七想了一下,指著鍾離文昊說道:“如果有一箭不達騎兵的範圍,就算我輸,睿王爺交出兵權,五萬士兵全由黃總兵指揮,反之則算我贏,睿王爺今後是龍門關的最高統領,黃總兵你也必須聽命於他。”
皇上給了鍾離文昊定南將軍的名頭,卻沒有把帥印給他,也是對鍾離文昊能力的一種懷疑。雖然他的行為看似謹慎,可是對於行兵打仗卻是大忌,一支軍隊,兩位主將,爭執和摩擦不可避免,木七想要把主將之間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扼殺在搖籃之中。
木七的賭注,正中黃達下懷,鍾離文昊是王爺,他不好太過明顯的表露自己的想法,如果能通過賭局,和平的讓睿王爺把兵權交出,如此再好不過了。“好,在下願賭。”
木七望向鍾離文昊,隻見他也點頭應道:“本王也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