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薛國觀被這駭人的消息震驚了,單手重重地拍在案幾之上。
劉宇亮和楊嗣昌皆是詫異地看向了薛國觀,問道:“薛閣老,可是又有敗報傳來?”
“劉超畏敵如虎,老夫不過是氣不過而已。”薛國觀恨恨地說了一句,不露聲色地將案幾上的題本籠入袖袋之中。
楊嗣昌雖然和薛國觀政見不和,在朝堂上亦是明爭暗鬥,但是大家都是體麵人,又同在文淵閣辦差,大麵場上還是要顧下去的,又是一番好言相勸。
薛國觀則就坡下驢,歎道:“老夫心中氣悶,欲去閣外走走,諸位可願與老夫同往?”
內閣首輔劉宇亮亦是歎道:“薛閣老心中氣悶,出去走走也好,隻是如今京畿糜爛,陛下一日三詔,老夫卻是須臾離開不得呀,薛閣老還請自便。”
“是呀,薛閣老還是自便吧,本閣還署著兵部的差事,現在山西和遼東的軍馬已經距離京師不遠,本閣這裏也走不脫。”
楊嗣昌也不願意出去,京畿糜爛至此,若是皇帝垂詢,自己不能應對的話,那可就不值當了。
薛國觀微微搖頭,對著劉宇亮和楊嗣昌等人略一拱手,施施然地走出了文淵閣。
出了文淵閣,薛國觀就是將自己的心腹侍郎蔡奕深、內閣司職郎劉理順叫了過來,讓他二人前往兵部查找高陽遞送過來所有奏報,自己則直奔武英殿。
說實話,若是黃文昌自己上奏說擊潰東虜五千,斬首五百,薛閣老肯定是嗤之以鼻的,但是這奏疏卻是孫承宗所寫,那就做不得假了。
孫承宗可是三朝老臣,幾次督師遼東,又是天啟和崇禎朝的內閣輔臣,對朝廷忠心耿耿,自然不會掩敗為勝,虛報戰功了。
<a href="http:///"></a>
武英殿。
自崇禎八年,高迎祥在滎陽匯聚各路農民軍,以盟主自居,起大軍二十萬攻破鳳陽,挖了老朱家的祖墳後,崇禎帝就是下了罪已詔,避居於這座不起眼的宮殿之內,並宣布減膳撤樂,節衣縮食,不剿了流寇和東虜絕不移蹕。
殿內,東暖閣,崇禎帝眉頭緊鎖地看著剛剛由王承恩送過來的奏報,自宣布京師戒嚴,號令天下勤王後,保定總兵劉光祚、宣大總兵楊國柱、山西總兵虎大威、大同總兵王樸以及關寧軍祖大樂、祖寬等人在監臣高起潛的率領下皆已奉詔入衛,隻不過時至今日,也隻有虎大威和楊國柱趕至昌平。
良久!
崇禎帝緩緩開口:“王伴伴,你說是這是怎麽了?朕宵衣旰食,朝五晚九,須臾不敢懈怠,可是中原流寇不斷,東虜時刻犯邊,剛剛剿了流賊,東虜即至,退了東虜,流寇便死灰複燃,難道這大明江山真要在朕手中斷送了嗎?”
看到皇帝意誌消沉,王承恩雙目含淚,勸道:“皇爺,古人雲,多難興邦,國家雖然板蕩,然不缺忠臣孝子,將士們仍在浴血廝殺,隻要皇爺振作精神,必定能平賊滅虜,中興我大明天下的。”
“王伴伴,你不要安慰朕,你看看這奏報,山西的勤王軍都抵達昌平了,關寧軍這才進了山海關,大同總兵到了保安州,又駐足不前了,諸將如此畏懼東虜,盧象升那裏隻兩三萬軍馬,安能抵禦東虜。”
“陛下大喜啊!高陽孫閣老有奏報傳來,保定遊擊黃文昌擊潰偽清郡王阿巴泰部,破敵五千,斬獲首級五百。”
王承恩正待開口,門外卻傳來內閣次輔薛國觀的聲音。
“什麽?快宣”
崇禎帝驚的長身而起,便是袍袖帶翻了禦案前的茶盞也渾然不知。
很快!
薛國觀一臉得色地走進了東暖閣,見了皇帝,就是猛地一跪,將手中題本高高舉起道:“陛下大喜呀!”
“閣老快快請起,賜坐,快將戰報念與朕聽。”
崇禎驟聞喜訊,這會已經語無倫次了。
皇帝高興,王承恩也是心喜,上前扶起薛國觀,又吩咐左右的小太監搬來錦凳,請薛國觀入座,然後接過薛國觀的奏報,朗聲念道:“大明崇禎十一年九月二十六日,奴酋阿巴泰以偏師五千犯高陽,……是役,臣陣斬漢軍正白旗都統孫有光,斬獲首級五百餘,……臣兵少,不足追擊,故未盡全功……。”
“好,好,好一個保定遊擊,好一個勇如關張,僅憑五百軍馬,竟敢伏擊五千韃虜,力斬漢軍都統,打的奴酋阿巴泰狼狽而逃。”
崇禎帝大喜過望,連聲稱讚。
薛國觀笑道:“陛下,本來臣看了奏報,是萬萬不敢相信的,可是這奏報卻是孫閣老親書,臣卻是不得不信呀。”
崇禎帝疑惑道:“孫閣老忠心耿耿,他的奏報,朕是相信的,隻不過九月二十六日的戰報,如何隔了這些天,才傳到內閣?”
薛國觀起身奏道:“陛下,如今軍情如火,各地的戰報如同雪片一樣送至京師,內閣忙於籌措錢糧,孫閣老又是致仕在家,想來兵部未曾注意吧!老臣已經派人前往兵部,看看是否還有後續戰報送來。”
盧象升總督兵馬後,原宣大總督陳新甲,已經奉詔入京,被授封為兵部左侍郎,由於盧象升督軍在外,其實兵部的事情皆是由楊嗣昌和陳新甲處置,薛國觀這話其實是暗指楊嗣昌和陳新甲人浮於事了。
對於薛國觀意思,崇禎也是心知肚明,隻不過薛國觀一向建議自己聖心獨斷,重視廠衛,和此前的首輔溫體仁一樣,建議以法度治理國家,並直言假使廠衛有天啟朝時的能力,又何至於朝臣貪婪至此。
薛國觀行事治國,皆效仿溫體仁,也頗得崇禎信任,所以在他與楊嗣昌二人之間誰接替劉宇亮,崇禎卻是一直難以決斷,這才讓劉宇亮繼續擔任內閣首輔。
現在薛國觀借故攻訐楊嗣昌,崇禎並不想過問,他此刻的心思完全沉浸在了陣斬五百東虜,有關張之勇的保定遊擊黃文昌身上。
“薛閣老、王伴伴,你們說如何給黃將軍議功?”
薛國觀奏道:“陛下,我朝祖製,非首級無以議功,現在黃遊擊斬獲如此之巨,高陽距離京師不遠,老臣建議莫如召黃將軍解送首級進京獻捷,如此既可宣黃將軍的武勇,亦可提振京師的軍民士氣。”
崇禎憂慮道:“黃將軍若是離開高陽,偽王阿巴泰若再犯境,那高陽豈不是危險了,這事且容朕思量思量。”
說罷,又翻開奏報,喜道:“以五百兵大破東虜五千,真虎將也,若是諸將皆如黃遊擊般,朕又何懼東虜、流寇。”
薛國觀被這駭人的消息震驚了,單手重重地拍在案幾之上。
劉宇亮和楊嗣昌皆是詫異地看向了薛國觀,問道:“薛閣老,可是又有敗報傳來?”
“劉超畏敵如虎,老夫不過是氣不過而已。”薛國觀恨恨地說了一句,不露聲色地將案幾上的題本籠入袖袋之中。
楊嗣昌雖然和薛國觀政見不和,在朝堂上亦是明爭暗鬥,但是大家都是體麵人,又同在文淵閣辦差,大麵場上還是要顧下去的,又是一番好言相勸。
薛國觀則就坡下驢,歎道:“老夫心中氣悶,欲去閣外走走,諸位可願與老夫同往?”
內閣首輔劉宇亮亦是歎道:“薛閣老心中氣悶,出去走走也好,隻是如今京畿糜爛,陛下一日三詔,老夫卻是須臾離開不得呀,薛閣老還請自便。”
“是呀,薛閣老還是自便吧,本閣還署著兵部的差事,現在山西和遼東的軍馬已經距離京師不遠,本閣這裏也走不脫。”
楊嗣昌也不願意出去,京畿糜爛至此,若是皇帝垂詢,自己不能應對的話,那可就不值當了。
薛國觀微微搖頭,對著劉宇亮和楊嗣昌等人略一拱手,施施然地走出了文淵閣。
出了文淵閣,薛國觀就是將自己的心腹侍郎蔡奕深、內閣司職郎劉理順叫了過來,讓他二人前往兵部查找高陽遞送過來所有奏報,自己則直奔武英殿。
說實話,若是黃文昌自己上奏說擊潰東虜五千,斬首五百,薛閣老肯定是嗤之以鼻的,但是這奏疏卻是孫承宗所寫,那就做不得假了。
孫承宗可是三朝老臣,幾次督師遼東,又是天啟和崇禎朝的內閣輔臣,對朝廷忠心耿耿,自然不會掩敗為勝,虛報戰功了。
<a href="http:///"></a>
武英殿。
自崇禎八年,高迎祥在滎陽匯聚各路農民軍,以盟主自居,起大軍二十萬攻破鳳陽,挖了老朱家的祖墳後,崇禎帝就是下了罪已詔,避居於這座不起眼的宮殿之內,並宣布減膳撤樂,節衣縮食,不剿了流寇和東虜絕不移蹕。
殿內,東暖閣,崇禎帝眉頭緊鎖地看著剛剛由王承恩送過來的奏報,自宣布京師戒嚴,號令天下勤王後,保定總兵劉光祚、宣大總兵楊國柱、山西總兵虎大威、大同總兵王樸以及關寧軍祖大樂、祖寬等人在監臣高起潛的率領下皆已奉詔入衛,隻不過時至今日,也隻有虎大威和楊國柱趕至昌平。
良久!
崇禎帝緩緩開口:“王伴伴,你說是這是怎麽了?朕宵衣旰食,朝五晚九,須臾不敢懈怠,可是中原流寇不斷,東虜時刻犯邊,剛剛剿了流賊,東虜即至,退了東虜,流寇便死灰複燃,難道這大明江山真要在朕手中斷送了嗎?”
看到皇帝意誌消沉,王承恩雙目含淚,勸道:“皇爺,古人雲,多難興邦,國家雖然板蕩,然不缺忠臣孝子,將士們仍在浴血廝殺,隻要皇爺振作精神,必定能平賊滅虜,中興我大明天下的。”
“王伴伴,你不要安慰朕,你看看這奏報,山西的勤王軍都抵達昌平了,關寧軍這才進了山海關,大同總兵到了保安州,又駐足不前了,諸將如此畏懼東虜,盧象升那裏隻兩三萬軍馬,安能抵禦東虜。”
“陛下大喜啊!高陽孫閣老有奏報傳來,保定遊擊黃文昌擊潰偽清郡王阿巴泰部,破敵五千,斬獲首級五百。”
王承恩正待開口,門外卻傳來內閣次輔薛國觀的聲音。
“什麽?快宣”
崇禎帝驚的長身而起,便是袍袖帶翻了禦案前的茶盞也渾然不知。
很快!
薛國觀一臉得色地走進了東暖閣,見了皇帝,就是猛地一跪,將手中題本高高舉起道:“陛下大喜呀!”
“閣老快快請起,賜坐,快將戰報念與朕聽。”
崇禎驟聞喜訊,這會已經語無倫次了。
皇帝高興,王承恩也是心喜,上前扶起薛國觀,又吩咐左右的小太監搬來錦凳,請薛國觀入座,然後接過薛國觀的奏報,朗聲念道:“大明崇禎十一年九月二十六日,奴酋阿巴泰以偏師五千犯高陽,……是役,臣陣斬漢軍正白旗都統孫有光,斬獲首級五百餘,……臣兵少,不足追擊,故未盡全功……。”
“好,好,好一個保定遊擊,好一個勇如關張,僅憑五百軍馬,竟敢伏擊五千韃虜,力斬漢軍都統,打的奴酋阿巴泰狼狽而逃。”
崇禎帝大喜過望,連聲稱讚。
薛國觀笑道:“陛下,本來臣看了奏報,是萬萬不敢相信的,可是這奏報卻是孫閣老親書,臣卻是不得不信呀。”
崇禎帝疑惑道:“孫閣老忠心耿耿,他的奏報,朕是相信的,隻不過九月二十六日的戰報,如何隔了這些天,才傳到內閣?”
薛國觀起身奏道:“陛下,如今軍情如火,各地的戰報如同雪片一樣送至京師,內閣忙於籌措錢糧,孫閣老又是致仕在家,想來兵部未曾注意吧!老臣已經派人前往兵部,看看是否還有後續戰報送來。”
盧象升總督兵馬後,原宣大總督陳新甲,已經奉詔入京,被授封為兵部左侍郎,由於盧象升督軍在外,其實兵部的事情皆是由楊嗣昌和陳新甲處置,薛國觀這話其實是暗指楊嗣昌和陳新甲人浮於事了。
對於薛國觀意思,崇禎也是心知肚明,隻不過薛國觀一向建議自己聖心獨斷,重視廠衛,和此前的首輔溫體仁一樣,建議以法度治理國家,並直言假使廠衛有天啟朝時的能力,又何至於朝臣貪婪至此。
薛國觀行事治國,皆效仿溫體仁,也頗得崇禎信任,所以在他與楊嗣昌二人之間誰接替劉宇亮,崇禎卻是一直難以決斷,這才讓劉宇亮繼續擔任內閣首輔。
現在薛國觀借故攻訐楊嗣昌,崇禎並不想過問,他此刻的心思完全沉浸在了陣斬五百東虜,有關張之勇的保定遊擊黃文昌身上。
“薛閣老、王伴伴,你們說如何給黃將軍議功?”
薛國觀奏道:“陛下,我朝祖製,非首級無以議功,現在黃遊擊斬獲如此之巨,高陽距離京師不遠,老臣建議莫如召黃將軍解送首級進京獻捷,如此既可宣黃將軍的武勇,亦可提振京師的軍民士氣。”
崇禎憂慮道:“黃將軍若是離開高陽,偽王阿巴泰若再犯境,那高陽豈不是危險了,這事且容朕思量思量。”
說罷,又翻開奏報,喜道:“以五百兵大破東虜五千,真虎將也,若是諸將皆如黃遊擊般,朕又何懼東虜、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