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要多少錢糧?”
崇禎蹙著眉頭問了一句。
他實在有些不明白,自己兄長天啟皇帝在世時,整天窩在紫禁城內打木匠活,國事都交給那個目不識丁的魏忠賢處置,朝廷怎地沒有為銀子發過愁?甚至自己登基之時內帑還有近千萬兩的白銀。(另一種說法是兩千萬兩,因無曆史可考,故以千萬兩述之)
然而自己扳倒了那個人人誅之的魏逆,啟用了以正直聞名的東林黨人秉政以後,朝廷的稅收反而越來越低。
尤其是王自用和高迎祥起兵之後,朝廷的歲入隻剩下區區兩百萬兩,這點錢糧連維持朝廷的運轉都不夠,更別說養兵了。
十年來,中原和遼東戰事頻繁,自己兄長留的那點銀子也花銷的七七八八了,內庫幾乎都能跑耗子了,可是東虜越打越強,內賊越打越多。
這次窮盡數省之力好不容易剿除了張獻忠,遼東那邊又要銀子,世人皆說皇帝富有四海,可是崇禎這會隻感覺自己連個乞丐都不如。
“啟稟陛下,洪督師認為錦州乃是遼東門戶,一旦有失,則遼西走廊完全暴露於東虜馬足之下,如此東虜完全可以不管寧遠,直驅山海關,所以洪督師準備抽調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等八鎮兵馬,共計馬步炮兵十三萬人,據戶部核算,所有軍費開支,以及民夫的征用起碼兩百萬兩。”
葉廷桂到也光棍,直接洪承疇出征錦州的總兵力和預算報了出來,至於實際要花多少錢,您是皇帝,您說了算。
“要這麽多銀子?如今剛剛剿滅獻賊,國庫空虛,夏糧又未征收,國庫本就空虛,諸位可有良策以教朕。”
洪承疇調兵之事,並不是秘密,崇禎作為大明的皇帝,自然在第一時間收到了消息,現在聽到戶部說要籌集兩百萬兩的軍費開支,頓時有些煩悶。
“陛下,錦州不得不救,大軍不得不發,隻不過救援錦州也不需要如此多的軍馬,戶部尚有存銀七十餘萬兩,微臣以為可調撥五十萬兩至寧遠,先著洪總督集兵,至於所欠之糧餉,可待剩餘款項籌集完畢再發不遲!”
兵部左侍郎陳新甲出列進言,他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先把軍隊調到寧遠再說,畢竟十餘萬大軍調動也需要一定的時間,趁著這個時間差,朝廷可再想辦法籌集剩餘的錢糧。
“陳部院此言差矣,兵法有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若是錢糧籌集不全,那大軍調集到寧遠吃什麽?喝什麽?難不成再撤回來?那朝廷的銀子豈不是白花了嗎。”
大學士範複粹對陳新甲的建議十分不滿,今年的稅收已經征收了,朝廷從哪裏征銀子來填這一百三十萬兩的大窟窿,真把軍隊調過去,若是沒有錢糧,士兵若是嘩變可如何是好?
陳新甲哂笑道:“錦州危在旦夕,若是不增派援軍,遼西門戶洞開,山海關可就在東虜的兵鋒之下了,京師距離山海關不過八百餘裏,範大學士是想看到京師天天戒嚴嗎?”
“嗬嗬,陳部院,今年的錢糧已經征收了,沒有錢糧,軍隊調到寧遠幹什麽?坐看東虜破城嗎?還是恐嚇東虜?”
範複粹冷笑連連,陳新甲這真是病急亂投醫了,若是差個二三十萬兩的缺口還好說,可是一百五十萬兩錢糧的窟窿,朝廷怎麽填?
“陛下,獻賊既破,朝廷南顧之憂暫解,如今禍亂天下者,唯有東虜,洪督師身經百戰,既然決意集兵十三萬救援錦州,據臣估計,必然是打著一舉平定東虜的心思,微臣以為,朝廷必須支持洪總督之策略,以求一舉掃平東虜,若是東虜戰敗,大明中興指日可待也,如今國庫空虛,微臣以為可征崇禎十四年的錢糧以為大軍調動之用。”
陳新甲根本不在意範複粹的嘲諷之言,他的恩相此次一舉平定張獻忠,又深得皇帝寵信,這次洪承疇若是能擊敗東虜,自已要是有這個運籌之功,說不得就能入閣輔政。
“征收崇禎十四年的錢糧?”
崇禎臉色有些猶豫地看向陳新甲以及禦階下的一眾朝臣,說實話這時他已經有些心動了,雖說陳新甲的主意是是寅吃卯糧,但是真要解決了東虜,那遼餉就可以罷了,那這遼餉不就可以罷了嗎,那大明中興之日還會遠嗎?
“陛下不可?百姓們已經困苦不堪,再收明年的稅收,那不是逼百姓們造反嗎?”
薛國觀被陳新甲的話驚住了,朝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剿除了張獻忠,現在再收明年的錢糧,這不是把百姓往李自成和羅汝才那裏逼嗎?
“錦州危在旦夕,如今國庫空虛,首揆可有籌集錢糧的辦法,朕隻要兩百萬兩,隻要剿除東虜,遼餉一罷,百姓們自然可以安享太平。”
崇禎一臉期盼地看向薛國觀,他也知道征收明年的錢糧不妥,引起民變就得不償失了。
“陛下,京中富戶士紳甚多,勳貴大臣又頗有錢糧,若是讓他們捐輸,想來湊齊兩百萬兩當不是難事。”
薛國觀也是無奈,他出任首輔不過一年不到,此前征收的銀子,還是效法簡皇帝和魏忠賢,讓內臣監督地方,征收了一批礦稅,才堪堪將湖廣窟窿給補上了,現在皇帝讓自己再籌銀子,自己又到哪裏去變銀子出來,為今之計,隻有讓勳貴和朝廷大臣出錢了。
“陛下,勳貴享國三百年,家中資產堆積如山,臣等不過詩書傳家,家中實在是沒有銀子呀,要不臣捐一……兩年的俸祿如何?”
翰林院掌院陳演帶頭出列,一臉懇切地跪奏道,翰林院乃是清水衙門,並無好處可撈,陳演捐兩年俸祿到也說的過去。
<a href="http:///"></a>
“陳愛卿有心了,快請起來吧!”
崇禎讚許地看了陳演一眼,又看向其他朝臣,那意思很明顯,你們看看人家修文編書的都帶頭捐了,你們還不快點。
“陛下,臣願意捐三年的俸祿!”
“陛下,臣願意捐兩年的俸祿!”
一眾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陳演能捐俸祿,咱們也能捐呀!四品官月俸不過二十四石糧食,折算成銀子也就五十兩左右,嗯,一年也就六百兩,咱捐兩三年俸祿,這不少了吧!不是還有勳貴沒捐嗎,陳演可是說了,那可是大戶人家,陛下您還是找他們去吧。
崇禎蹙著眉頭問了一句。
他實在有些不明白,自己兄長天啟皇帝在世時,整天窩在紫禁城內打木匠活,國事都交給那個目不識丁的魏忠賢處置,朝廷怎地沒有為銀子發過愁?甚至自己登基之時內帑還有近千萬兩的白銀。(另一種說法是兩千萬兩,因無曆史可考,故以千萬兩述之)
然而自己扳倒了那個人人誅之的魏逆,啟用了以正直聞名的東林黨人秉政以後,朝廷的稅收反而越來越低。
尤其是王自用和高迎祥起兵之後,朝廷的歲入隻剩下區區兩百萬兩,這點錢糧連維持朝廷的運轉都不夠,更別說養兵了。
十年來,中原和遼東戰事頻繁,自己兄長留的那點銀子也花銷的七七八八了,內庫幾乎都能跑耗子了,可是東虜越打越強,內賊越打越多。
這次窮盡數省之力好不容易剿除了張獻忠,遼東那邊又要銀子,世人皆說皇帝富有四海,可是崇禎這會隻感覺自己連個乞丐都不如。
“啟稟陛下,洪督師認為錦州乃是遼東門戶,一旦有失,則遼西走廊完全暴露於東虜馬足之下,如此東虜完全可以不管寧遠,直驅山海關,所以洪督師準備抽調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等八鎮兵馬,共計馬步炮兵十三萬人,據戶部核算,所有軍費開支,以及民夫的征用起碼兩百萬兩。”
葉廷桂到也光棍,直接洪承疇出征錦州的總兵力和預算報了出來,至於實際要花多少錢,您是皇帝,您說了算。
“要這麽多銀子?如今剛剛剿滅獻賊,國庫空虛,夏糧又未征收,國庫本就空虛,諸位可有良策以教朕。”
洪承疇調兵之事,並不是秘密,崇禎作為大明的皇帝,自然在第一時間收到了消息,現在聽到戶部說要籌集兩百萬兩的軍費開支,頓時有些煩悶。
“陛下,錦州不得不救,大軍不得不發,隻不過救援錦州也不需要如此多的軍馬,戶部尚有存銀七十餘萬兩,微臣以為可調撥五十萬兩至寧遠,先著洪總督集兵,至於所欠之糧餉,可待剩餘款項籌集完畢再發不遲!”
兵部左侍郎陳新甲出列進言,他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先把軍隊調到寧遠再說,畢竟十餘萬大軍調動也需要一定的時間,趁著這個時間差,朝廷可再想辦法籌集剩餘的錢糧。
“陳部院此言差矣,兵法有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若是錢糧籌集不全,那大軍調集到寧遠吃什麽?喝什麽?難不成再撤回來?那朝廷的銀子豈不是白花了嗎。”
大學士範複粹對陳新甲的建議十分不滿,今年的稅收已經征收了,朝廷從哪裏征銀子來填這一百三十萬兩的大窟窿,真把軍隊調過去,若是沒有錢糧,士兵若是嘩變可如何是好?
陳新甲哂笑道:“錦州危在旦夕,若是不增派援軍,遼西門戶洞開,山海關可就在東虜的兵鋒之下了,京師距離山海關不過八百餘裏,範大學士是想看到京師天天戒嚴嗎?”
“嗬嗬,陳部院,今年的錢糧已經征收了,沒有錢糧,軍隊調到寧遠幹什麽?坐看東虜破城嗎?還是恐嚇東虜?”
範複粹冷笑連連,陳新甲這真是病急亂投醫了,若是差個二三十萬兩的缺口還好說,可是一百五十萬兩錢糧的窟窿,朝廷怎麽填?
“陛下,獻賊既破,朝廷南顧之憂暫解,如今禍亂天下者,唯有東虜,洪督師身經百戰,既然決意集兵十三萬救援錦州,據臣估計,必然是打著一舉平定東虜的心思,微臣以為,朝廷必須支持洪總督之策略,以求一舉掃平東虜,若是東虜戰敗,大明中興指日可待也,如今國庫空虛,微臣以為可征崇禎十四年的錢糧以為大軍調動之用。”
陳新甲根本不在意範複粹的嘲諷之言,他的恩相此次一舉平定張獻忠,又深得皇帝寵信,這次洪承疇若是能擊敗東虜,自已要是有這個運籌之功,說不得就能入閣輔政。
“征收崇禎十四年的錢糧?”
崇禎臉色有些猶豫地看向陳新甲以及禦階下的一眾朝臣,說實話這時他已經有些心動了,雖說陳新甲的主意是是寅吃卯糧,但是真要解決了東虜,那遼餉就可以罷了,那這遼餉不就可以罷了嗎,那大明中興之日還會遠嗎?
“陛下不可?百姓們已經困苦不堪,再收明年的稅收,那不是逼百姓們造反嗎?”
薛國觀被陳新甲的話驚住了,朝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剿除了張獻忠,現在再收明年的錢糧,這不是把百姓往李自成和羅汝才那裏逼嗎?
“錦州危在旦夕,如今國庫空虛,首揆可有籌集錢糧的辦法,朕隻要兩百萬兩,隻要剿除東虜,遼餉一罷,百姓們自然可以安享太平。”
崇禎一臉期盼地看向薛國觀,他也知道征收明年的錢糧不妥,引起民變就得不償失了。
“陛下,京中富戶士紳甚多,勳貴大臣又頗有錢糧,若是讓他們捐輸,想來湊齊兩百萬兩當不是難事。”
薛國觀也是無奈,他出任首輔不過一年不到,此前征收的銀子,還是效法簡皇帝和魏忠賢,讓內臣監督地方,征收了一批礦稅,才堪堪將湖廣窟窿給補上了,現在皇帝讓自己再籌銀子,自己又到哪裏去變銀子出來,為今之計,隻有讓勳貴和朝廷大臣出錢了。
“陛下,勳貴享國三百年,家中資產堆積如山,臣等不過詩書傳家,家中實在是沒有銀子呀,要不臣捐一……兩年的俸祿如何?”
翰林院掌院陳演帶頭出列,一臉懇切地跪奏道,翰林院乃是清水衙門,並無好處可撈,陳演捐兩年俸祿到也說的過去。
<a href="http:///"></a>
“陳愛卿有心了,快請起來吧!”
崇禎讚許地看了陳演一眼,又看向其他朝臣,那意思很明顯,你們看看人家修文編書的都帶頭捐了,你們還不快點。
“陛下,臣願意捐三年的俸祿!”
“陛下,臣願意捐兩年的俸祿!”
一眾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陳演能捐俸祿,咱們也能捐呀!四品官月俸不過二十四石糧食,折算成銀子也就五十兩左右,嗯,一年也就六百兩,咱捐兩三年俸祿,這不少了吧!不是還有勳貴沒捐嗎,陳演可是說了,那可是大戶人家,陛下您還是找他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