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王朱由樞、蓬萊侯李興之、衍聖公孔胤植,檄於登州曰:自古聖哲之君,功業著於當時,聲明當傳於後世者,未有不由於斯也。”
“今上事機之明,非若不見,而乃不加察,請得以獻其愚焉?前者袁逆崇煥提刀於雙島,毛帥蒙冤,竟不加撫,使我東江淪陷,遼西盡喪,;洪太寇掠蒙古,林丹汗久戰而亡,朝臣閣老以其為域外之民,斷其冊封,蒙古又淪於東虜之手,如此國朝兩臂盡折,遂有已巳之變、戊寅之亂。”
“我太祖高皇帝,當元末亂離,群雄角逐,披冒霜露,櫛沐風雨,攻城野戰,親赴矢石,身被創痍,勤勞艱難,危苦甚矣。然後平定天下,立綱陳紀,建萬世之基。”
“向者我高皇帝封建諸子,鞏固天下,以為磐石之固,曆代繼君,夙夜圖治,兢兢業業,不敢怠遑,至今兩百七十年矣,今奸臣用事,跳梁左右,秉操縱之權,潛有動搖之誌,朝堂之上,禽獸橫行;殿陛之間,宵小當政。”
“前者東虜叩關,京畿各處,雄兵雲集,然嗣昌弄權,起潛擁兵,陰圖苟和之意,坐視象升敗亡,已逾兩年,然象升之靈尚未安寢,朝廷撫恤至今未下,陳新甲、高起潛之流依舊忝居高位,豈不令天下仁人誌士心寒?”
“首輔薛國觀,以孤劍臨高陽,旬月之間,擒獲奴酋阿巴泰,張逆獻忠禍亂湖廣,亦全憑薛公廣籌錢糧,方得以一舉克敵,今竟遭奸人構陷,以家有餘財九千兩問罪而誅,實令天下有誌之士心寒,此皆朝中奸臣作祟,蒙蔽聖聰耳。”
“昔者成周隆盛,封建諸侯,締八百餘年之基,及其後世衰微,齊桓、晉文成一匡之功。雖以秦楚之強,不敢加兵於周者,有列國為之屏蔽也。秦廢封建,二世而亡,可為明鑒。今不思此,則寧有萬乘之主,孤然獨立於上,而能久長者乎?詩曰:價人維藩,太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無俾城壞,無獨斯畏。即以我等宗藩鞏固國家之意也。”
“今李逆自成毀我祖陵,糾群寇於中原,孤恐先祖艱難之業,不可複保矣!故不得已效先祖故事,清君側,誅奸臣,以為我皇中興之誌,待剿滅奸臣,皇業複興,臣等必自縛於陛下殿前,以待我皇雷霆,拳拳之心,不可複述,伏請我皇明察!”
武英殿。
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禦階下,誦讀李興之靖難檄文的禮部左侍郎陳演頭上布滿了汗珠,範複粹以及張四知封朝廷大臣跪了一地。
<a href="http:///"></a>
“這是為什麽?朕自問沒有薄待蓬萊侯,他居然勾連朱由樞要造了朕的反?”
崇禎雖然刻薄而寡恩,用人多疑而少斷,但並不是傻子,這篇清君側的檄文雖然口口聲聲說是替自己剿除朝廷奸臣,其實就是要造自己的反,效仿自己先祖朱棣行靖難之事。
“臣等萬死!”
大殿內的群臣哪裏敢接口,李興之的授封都是崇禎一言而決,現在起兵背反朝廷,這可不就是皇帝您的責任。
“嗬嗬,你們萬死,你們早就該萬死了!看看蓬萊侯說的是什麽,他說你們全都是奸臣逆黨,天下糜爛至此,全是你們的責任。”
朱由檢怒極反笑,一腳將身前的禦案踹翻,眼神死死地盯著跪了一地的朝廷大臣。
“陛下,李逆擁罪藩已至德州,臣以為當立即抽掉關寧軍進駐京師,否則一旦叛軍兵臨城下,京師難保矣!”
兵部尚書陳新甲重重地將頭磕下,李興之的檄文明明白白地將他列在奸黨名單之上,若是山東軍破了京師,自己斷然沒有活路了。
“陛下,老臣請誅高起潛、陳新甲以及楊嗣昌黨羽,如此蓬萊侯沒了清君側的借口,他自然不能再犯京畿。”
內閣首輔範複粹,顫顫巍巍爬起身來,拿出了解決此事的方案。
“首揆難到忘了漢景帝時期吳楚八王之亂故事,誅殺了我們,朱由樞和李興之就會退兵嗎?”
陳新甲驚恐地看著一臉正色的範複粹,臉上青筋畢露,一片猙獰。
“混賬,朱由樞和李興之這是項莊舞劍,意在竊國,朕若是因為他一篇胡說八道的檄文,就誅殺朝中大臣,朕以後還如何統禦天下?”
崇禎歇歇底地嘶吼起來,那嘶啞的嗓音,令武英殿的一眾朝廷大臣人人膽寒。
“陛下,臣聞李逆這次一共調集了四萬軍馬,一路進兵中原,一路進逼淮揚之地,另一路是沿大運河北上,直奔京師而來,據臣估計,其入京之兵不會超過兩萬,我京師城高三丈五,有駐防京營兩萬餘,山海關還有關寧軍數萬,即使山東軍再能打,也不可能就憑這兩萬軍馬破了京師吧!”
內閣輔臣陳演也起身進言,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德王進了京師,李興之掌握了權柄,那自己這個剛剛提拔入閣的輔臣還要不要做下去了。
“討逆,那就討逆,既然京畿還有這麽多軍馬,那就討逆,你們誰肯擔任督師,替朕剿除李逆?”
陳演的進言,讓崇禎激蕩的心情緩和了不少,眼神冷冷地掃視著大殿內的群臣。
“呃……!”
範複粹等文武大臣愣住了,這個皇帝新封的大都督府左都督,天下兵馬大元帥可是連續擊敗了偽清多羅貝勒阿巴泰、成親王嶽托、八大王張獻忠、偽清禮親王代善、偽清鑲紅旗旗主喀爾楚還有偽清皇帝黃台吉的狠人,督師和他正麵交鋒豈不是自尋死路。
“怎麽?你們這就怕了?你們就是這樣為朕效忠的嗎?朕還能儀仗誰?”
群臣的反應,令崇禎剛剛緩和了一點的神色再度繃緊。
“陛下,保定總兵黃文昌在高陽時曾以五百兵大破阿巴泰,擒獲叛將廣寧遊擊孫得功,斬首兩千級,如今統兵五千駐守遵化,老臣以為可著他總統畿內大軍,雖不能擊潰山東反複之軍,但守住京師當不是問題。”
內閣次輔張四知起身進言,保奏保定總兵黃文昌為將,他當年曾得到過薛國觀的保舉,和黃文昌也算有些淵源。
陳新甲心中一驚,起身急聲說道:“不可,黃文昌此前和李逆一同守過高陽,又一同退往山東,仰不知其有沒有和李逆有過勾結。”
“陳愛卿不必憂心,黃將軍朕也見過,乃是個忠勇之士,斷不會隨李逆那個亂臣賊子背反朕的,張愛卿既然保舉黃文昌,朕即命你出京總督關寧軍和保定軍阻擊李逆!”
崇禎一臉決絕,黃文昌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實在不相信那個賣了祖產抗敵的忠臣良將會造自己的反。
“今上事機之明,非若不見,而乃不加察,請得以獻其愚焉?前者袁逆崇煥提刀於雙島,毛帥蒙冤,竟不加撫,使我東江淪陷,遼西盡喪,;洪太寇掠蒙古,林丹汗久戰而亡,朝臣閣老以其為域外之民,斷其冊封,蒙古又淪於東虜之手,如此國朝兩臂盡折,遂有已巳之變、戊寅之亂。”
“我太祖高皇帝,當元末亂離,群雄角逐,披冒霜露,櫛沐風雨,攻城野戰,親赴矢石,身被創痍,勤勞艱難,危苦甚矣。然後平定天下,立綱陳紀,建萬世之基。”
“向者我高皇帝封建諸子,鞏固天下,以為磐石之固,曆代繼君,夙夜圖治,兢兢業業,不敢怠遑,至今兩百七十年矣,今奸臣用事,跳梁左右,秉操縱之權,潛有動搖之誌,朝堂之上,禽獸橫行;殿陛之間,宵小當政。”
“前者東虜叩關,京畿各處,雄兵雲集,然嗣昌弄權,起潛擁兵,陰圖苟和之意,坐視象升敗亡,已逾兩年,然象升之靈尚未安寢,朝廷撫恤至今未下,陳新甲、高起潛之流依舊忝居高位,豈不令天下仁人誌士心寒?”
“首輔薛國觀,以孤劍臨高陽,旬月之間,擒獲奴酋阿巴泰,張逆獻忠禍亂湖廣,亦全憑薛公廣籌錢糧,方得以一舉克敵,今竟遭奸人構陷,以家有餘財九千兩問罪而誅,實令天下有誌之士心寒,此皆朝中奸臣作祟,蒙蔽聖聰耳。”
“昔者成周隆盛,封建諸侯,締八百餘年之基,及其後世衰微,齊桓、晉文成一匡之功。雖以秦楚之強,不敢加兵於周者,有列國為之屏蔽也。秦廢封建,二世而亡,可為明鑒。今不思此,則寧有萬乘之主,孤然獨立於上,而能久長者乎?詩曰:價人維藩,太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無俾城壞,無獨斯畏。即以我等宗藩鞏固國家之意也。”
“今李逆自成毀我祖陵,糾群寇於中原,孤恐先祖艱難之業,不可複保矣!故不得已效先祖故事,清君側,誅奸臣,以為我皇中興之誌,待剿滅奸臣,皇業複興,臣等必自縛於陛下殿前,以待我皇雷霆,拳拳之心,不可複述,伏請我皇明察!”
武英殿。
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禦階下,誦讀李興之靖難檄文的禮部左侍郎陳演頭上布滿了汗珠,範複粹以及張四知封朝廷大臣跪了一地。
<a href="http:///"></a>
“這是為什麽?朕自問沒有薄待蓬萊侯,他居然勾連朱由樞要造了朕的反?”
崇禎雖然刻薄而寡恩,用人多疑而少斷,但並不是傻子,這篇清君側的檄文雖然口口聲聲說是替自己剿除朝廷奸臣,其實就是要造自己的反,效仿自己先祖朱棣行靖難之事。
“臣等萬死!”
大殿內的群臣哪裏敢接口,李興之的授封都是崇禎一言而決,現在起兵背反朝廷,這可不就是皇帝您的責任。
“嗬嗬,你們萬死,你們早就該萬死了!看看蓬萊侯說的是什麽,他說你們全都是奸臣逆黨,天下糜爛至此,全是你們的責任。”
朱由檢怒極反笑,一腳將身前的禦案踹翻,眼神死死地盯著跪了一地的朝廷大臣。
“陛下,李逆擁罪藩已至德州,臣以為當立即抽掉關寧軍進駐京師,否則一旦叛軍兵臨城下,京師難保矣!”
兵部尚書陳新甲重重地將頭磕下,李興之的檄文明明白白地將他列在奸黨名單之上,若是山東軍破了京師,自己斷然沒有活路了。
“陛下,老臣請誅高起潛、陳新甲以及楊嗣昌黨羽,如此蓬萊侯沒了清君側的借口,他自然不能再犯京畿。”
內閣首輔範複粹,顫顫巍巍爬起身來,拿出了解決此事的方案。
“首揆難到忘了漢景帝時期吳楚八王之亂故事,誅殺了我們,朱由樞和李興之就會退兵嗎?”
陳新甲驚恐地看著一臉正色的範複粹,臉上青筋畢露,一片猙獰。
“混賬,朱由樞和李興之這是項莊舞劍,意在竊國,朕若是因為他一篇胡說八道的檄文,就誅殺朝中大臣,朕以後還如何統禦天下?”
崇禎歇歇底地嘶吼起來,那嘶啞的嗓音,令武英殿的一眾朝廷大臣人人膽寒。
“陛下,臣聞李逆這次一共調集了四萬軍馬,一路進兵中原,一路進逼淮揚之地,另一路是沿大運河北上,直奔京師而來,據臣估計,其入京之兵不會超過兩萬,我京師城高三丈五,有駐防京營兩萬餘,山海關還有關寧軍數萬,即使山東軍再能打,也不可能就憑這兩萬軍馬破了京師吧!”
內閣輔臣陳演也起身進言,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德王進了京師,李興之掌握了權柄,那自己這個剛剛提拔入閣的輔臣還要不要做下去了。
“討逆,那就討逆,既然京畿還有這麽多軍馬,那就討逆,你們誰肯擔任督師,替朕剿除李逆?”
陳演的進言,讓崇禎激蕩的心情緩和了不少,眼神冷冷地掃視著大殿內的群臣。
“呃……!”
範複粹等文武大臣愣住了,這個皇帝新封的大都督府左都督,天下兵馬大元帥可是連續擊敗了偽清多羅貝勒阿巴泰、成親王嶽托、八大王張獻忠、偽清禮親王代善、偽清鑲紅旗旗主喀爾楚還有偽清皇帝黃台吉的狠人,督師和他正麵交鋒豈不是自尋死路。
“怎麽?你們這就怕了?你們就是這樣為朕效忠的嗎?朕還能儀仗誰?”
群臣的反應,令崇禎剛剛緩和了一點的神色再度繃緊。
“陛下,保定總兵黃文昌在高陽時曾以五百兵大破阿巴泰,擒獲叛將廣寧遊擊孫得功,斬首兩千級,如今統兵五千駐守遵化,老臣以為可著他總統畿內大軍,雖不能擊潰山東反複之軍,但守住京師當不是問題。”
內閣次輔張四知起身進言,保奏保定總兵黃文昌為將,他當年曾得到過薛國觀的保舉,和黃文昌也算有些淵源。
陳新甲心中一驚,起身急聲說道:“不可,黃文昌此前和李逆一同守過高陽,又一同退往山東,仰不知其有沒有和李逆有過勾結。”
“陳愛卿不必憂心,黃將軍朕也見過,乃是個忠勇之士,斷不會隨李逆那個亂臣賊子背反朕的,張愛卿既然保舉黃文昌,朕即命你出京總督關寧軍和保定軍阻擊李逆!”
崇禎一臉決絕,黃文昌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實在不相信那個賣了祖產抗敵的忠臣良將會造自己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