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寧遠既然是吳三桂囤兵養民之所,在賀九儀看來,自然會有重兵駐防,所以他謹慎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認為還是先探明城中虛實方是穩妥之計。


    “李帥,賀將軍說的在理,我滿蒙騎兵不通水性,這次雖說是近海航行,但仍有半數的軍馬暈船嘔吐,到現在還不能起身,便是奴才等現在還有些頭暈目眩,莫如在島上休整兩日,再行詐城事宜。”


    那木圖到底年紀大了,從遼東至覺華島這一路行來,早就堅持不住了,這會站在李定國麵前,雙腿依舊不停地顫抖。


    “舅舅,兵貴神速,咱們這麽多人登島,雖說靺鞨口在覺華島西南,但是如果被關寧軍斥候發現,我軍豈不是徒勞無功,李帥,奴才適才計點軍馬,尚有千餘滿蒙士卒身體略好,奴才以為現在當精選勇士急取寧遠城。”


    喀爾德木尼今年不過二十四歲,自從他聽說沈陽被靖北軍攻破,黃台吉被擒殺的消息後,就堅定了投靠靖北軍的信心,不為別的,就為了自己的族人。


    “好,喀爾德木尼說的有理,靳統武你立即調兵封鎖覺華島,絕不可放一人離島,然後精選兩千精兵,交給喀爾德木尼,準備明日詐城。”


    李定國抬頭看了看天色,見日頭已經西下不遠,隆冬之際,晚上行軍較之白日更為困難,再者夜裏叫城,關寧軍必然生疑,又考慮到士卒們海路顛簸之苦,還是決定明天一早進兵。


    “末將領命!”


    “奴才領命!”


    靳統武是李定國的心腹愛將,對李定國的軍令自然不敢質疑,喀爾德木尼雖然急於建功,但到底是新降之人,也不敢再說,當下拜倒在李定國麵前,領了將令。


    “賀九儀、魏勇、馬惟興你等四更造飯,五更出發,各統五百兵潛至寧遠東、南、北三座城門官道附近,你們的任務就是不可放走一個關寧軍,本帥自統大軍跟在滿蒙兵身後,這次咱們便一舉端了吳三桂的老巢。”


    決定由喀爾德木尼這個蒙古人統兵詐開寧遠城,李定國並不擔心,偽清禮親王代善都給他們賣了,喀爾德木尼和那木圖甥舅二人除了死心塌地地跟著靖北軍以外,他們根本沒有別的選擇,所以在安排好偷襲任務後,又轉頭向賀九儀等人下達了軍令。


    “……末將等領命。”


    賀九儀還有顧慮,但是老本營軍紀嚴明,隻得硬著頭皮接了令箭,魏勇和馬惟興卻是不同,他二人跟隨李定國已久,對李定國的軍事能力深信不疑。


    “賀將軍不必擔憂,所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吳三桂隻有三萬軍馬,如今丞相正統領大軍猛攻山海關,寧遠是遼東腹地,夾在錦州和山海關之間,斷不會有多少軍馬的,隻要控製了城門,我軍再大聲鼓噪,製造聲勢,關寧軍必亂,拿下寧遠並非沒有可能。”


    看到賀九儀仍有顧慮,李定國隻得將形勢再分析了一遍。


    “李帥放心,末將知道了。”


    見李定國決心已定,賀九儀隻得再次躬身領了軍令。


    為防走漏消息,老本營官兵並不敢在島上生火造飯,在靳統武確認過島上並無漁民回返大陸後,李定國便下令全軍依舊返回船上過夜,除了燒些開水以外,全軍仍吃幹糧充饑,隻待明日三更起身。


    <a href="http:///"></a>


    四更也就是現在的淩晨三點,也就是人睡眠最好的時辰,選擇這個時候出兵,就是為了確保不會被關寧軍的斥候發現。


    三十裏的路程不遠不近,步行也就大半個時辰的時間,隆冬之際,天色本就亮的比較晚,賀九儀、魏勇和馬惟興三人基本上是在天明之前抵達了預訂的作戰地點,然後選擇地形,吩咐全軍休整待命。


    喀爾德木尼和李定國則不然,雖說晚了賀九儀等人一個時辰出兵,但是喀爾德木尼卻是帶著本部千餘蒙古兵和兩千靖北軍,全部著八旗兵軍服,打滿洲人旗號,登陸後便轉向往西,繞上錦州至寧遠的官道,然後大搖大擺地向寧遠西門行進,李定國則統領大隊跟在喀爾德木尼所部五裏左右,緩緩慢行,隻待喀爾德木尼詐城成功。


    寧遠城位於山海關外兩百裏左右區域,始建於宣德年間,全城呈正方形,共四個門;周長六裏八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寬二丈,周長七裏八步,隻不過比“所”稍大一點而已。這樣的小城,無論如何不能與有精銳明軍守衛的沈陽、遼陽等關外重鎮相提並論。


    然而自老奴興起,遼陽、沈陽相繼失陷後,寧遠在遼東的戰略地位與日俱增。


    天啟三年,孫得功投奴,廣寧失陷,錦州成為抵抗東虜的前沿基地,寧遠更是成了溝通遼東和山海關的物資轉運基地。袁崇煥任寧前道期間,便向朝廷奏請,擴建寧遠城防。


    為扼守遼東咽喉,天啟帝同意了袁崇煥的請求,重修了寧遠城,不光將原有的城牆增高到了三丈半,同時在城牆四角各增了一個方形敵台,三麵伸出城外,一麵和城池相連,並將紅衣大炮放置在敵台的特製炮車之上。


    目前寧遠城一共部署了十一門紅夷大炮,其餘火炮兩百門,火炮調轉,通過增設的敵台,城上的火力可覆蓋城牆外大部分區域;相鄰城牆角敵台之間的大炮和火銃還可相對射擊城下的敵軍,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過去後金軍動手鑿城的火炮死角,其實這也是一種相近於同時代歐洲棱堡的設計。


    由於寧遠城防堅固,這裏自然而然地便成了吳三桂囤糧養民之所,此前為防東虜繞過錦州,襲擊寧遠,吳三桂便是令人焚燒了城外的建築,並將寧遠中左所和右屯的兵馬全部調至城內,由前軍副將王屏藩統一指揮。


    鬆錦大戰後,寧遠城的遼民是一日三驚,草木皆兵,唯恐八旗兵會挾大勝餘威,兵臨寧遠,這種恐慌的情緒一直維持到吳三桂和東虜媾和之後,才得到了緩解。


    雖然說遼東的百姓和東虜有著血海深仇,但是人都是自私的,在吳三桂聯清討逆的檄文發布後,自以為人身安全有了保障的關寧軍家小為了多掙一口吃的,寧遠的百姓們便紛紛成群結隊走出了家門,該墾荒地墾荒,該捕魚的捕魚,該上山砍柴的砍柴,當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吳三桂從朝廷撈來的銀子都砸到了他的家丁身上了,普通軍戶哪裏吃的了飽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國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頭蛇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頭蛇王並收藏明末國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