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大學生孫可望見福王朱常洵就範,忙出列奏道:“殿下從善如流,臣等領旨,隻不過臣以為丞相當授燕王,而不是齊王。”
“你……!”
“孫逆,你這個奸臣逆子,你莫如直接逼陛下退位讓賢好了。”
李邦華怒了,燕王之爵乃是當年明成祖的封號,後來燕王朱棣起兵靖難,逼死朱允炆,然後登基稱帝,燕王王爵至此在大明就成了禁忌,打人不打臉,朝廷已經被你們逼到了如此地步,答應授封李興之為齊王,你居然還要得寸進尺,為李興之請封燕王,這不是擺明車馬要篡位奪權嗎?
“哼……李閣老這說的是什麽話?齊乃大國,燕為小國,本閣為丞相請封燕王,正是要向天下顯示丞相的謙良恭德,李閣老硬是說本閣心懷叵測,那本閣真就無話可說了。”
孫可望本是賊寇出身,在他看來,既然已經做了,那幹脆就做絕了,正好可以看看朝廷上還有哪些人敢於跳出來反對靖北軍的,然後將他們一網打盡。
“你……福王殿下,微臣年事已高,病體殘軀,還請殿下憐憫,讓臣致仕返鄉。”
李邦華氣的須發皆張,心中盤算,掌權的都是李興之的爪牙,自己留在京師也是於事無補,還不如留有用之身,脫離牢籠,返回江西吉水老家,再談後計。
“李閣老,陛下年幼,還請看在先帝的份上,勉力支撐,待陛下成年歸家養老,頤養天年。”
朱常洵一臉無奈,內閣皆是李興之的爪牙,那些朝官又都是阿諛奉承之輩,李邦華辭官,那朝堂上更沒人能製衡李興之了,那自己豈不成了孤家寡人。
“殿下,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微臣拳拳之心,天日可表,隻是年老體衰,實在難以為繼,還請殿下恩準。”
李邦華臉色決絕,重重地在禦階下磕了九個響頭,直磕的額頭全是鮮血。
“李閣老欲致仕返鄉,還需丞相均旨,此事明日再議,孫閣老所奏改封燕王之事,也需丞相定奪,孤累了,退朝。”
麵對咄咄逼人的孫可望,福王朱常洵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隻得托詞推脫,借故散朝。
“福王叔且慢,既然王叔同意加丞相為王爵,莫如孤也辭了這輔政王,唉……丞相此前就說過,海外有仙山,孤本無心國事,今流寇冰消,國朝海內將安,前日世祖皇帝托夢,說孤有仙緣,還請福王叔原諒則個。”
當了近半年泥塑木偶的德王朱由樞,見李邦華請辭,心中也起了心思,就在這乾清宮,太和殿上向福王朱常洵以及大殿內的群臣行了一禮,也辭了輔政王的職司,不辭不行啊,李興之那狗東西已經剿滅了李自成,說不定哪天就來個陳橋兵變,自己再不知好歹,還坐在這丹陛下,鬼知道會不會被李興之賜一杯鴆酒。
“呃……你也要走?”
福王愣住了,大臣們要致仕返鄉,那是他們不姓朱,這大明朝就是亡了,對他們毫無影響,你可是正兒八經的大明親藩,居然也想著離開朝堂,這他娘的是沒把太祖百戰打下的江山當回事啊!
“福王叔,丞相是您的女婿,這大明江山由您二人輔政足矣!孤本是閑雲野鶴之人,就不操這這個心了。”
朱由樞執意要走,你福王和李興之到底是翁婿,他便真是黃袍加身,改朝換代,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害了自家嶽父,咱又沒便宜妹子、女兒嫁給李興之,敢在這京師折騰嗎?
“罷了、罷了!傳孤口諭,加丞相為燕王,依舊統署中書省以及大都督府,孤這就去請陛下用璽!”
看著臉色淡然的朱由樞,朱常洵是哀莫大於心死,自己不過是個空架子輔政王,無兵無權,還能怎麽著。
<a href="http:///"></a>
“臣等多謝福王殿下。”
既然朱常洵已經就範,劉理順和張四知也不好再將反對的五十餘名朝官鎖拿詔獄,一個個轟然拜倒在丹陛下山呼起來,隻是心裏將衛時春等反對派記上了黑名單,等著要奏明李興之,再行清算。
有內閣主持,李興之封王的聖旨很快就草擬完畢,再由司禮監掌印太監用印,福王代表永曆天子批紅,一套流程下來,這聖旨就坐實了。
“齊國公有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見時窮節乃現、板蕩見忠臣。自崇禎朝以來,流寇雲集、凶胡狂逞,中原之地,飽受摧殘,京畿百姓,百不存一,幸有齊國公能忠勤王事,扶危戡亂,誅奴首於沈陽,破流寇於河洛,實朝廷之砥柱,國之幹城也!
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特晉齊國公李興之為‘奉天翊運中興宣力定難守正功臣’,異姓燕親王,掌大都督府大都督,中書省左丞相,其所部從征中原之將士,俱諭兵部從優敘功,望燕親王不辭勞苦,還都之後,早定遼東,中興大明,今布遐邇,鹹使聞之。”
開封行營,李興之坐在主位上平靜地看著前來宣讀聖旨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張成,封王的消息,他早就從李有才的軍情司以及錦衣衛的奏報裏收到了,隻不過他沒想到的是,張成這廝居然沒讓自己跪接聖旨。
未等李興之山呼萬歲,長成就急不可耐地說道:“燕王殿下,奴婢是好不容易才從內閣那邊搶到這傳旨的差事,這趟來,就是想問問殿下,河南這邊是不是還有小股的流寇,奴婢在殿下軍中,好歹也學了一點手段,要不您也讓奴婢也試試手,哪怕幾百個賊寇也行啊!”
不想當元帥的兵不是好兵,不想當將軍的太監,不是好太監,張成這個做過靖北軍監軍的太監,一門心思就是想親自帶回兵,好好的打一次仗。
“張公公不必客氣,坐下說話,看茶!”
李興之接過張成遞過來的封王聖旨,示意躬著身子在自己麵前賠笑的張成起身,又開口說道:“這恐怕不行,朱仙鎮地處平原,流寇主力基本是被剿除了,不過張公公想帶兵,也不是沒有機會,本……孤這裏還真有件事,需要張公公替孤走一趟!”
“哦……敢問殿下出征打誰?”
張成又驚又喜又發虛,驚的是李自成都被剿了,居然還有流寇作亂,喜的是李興之居然真肯讓自己帶兵打仗,虛的是怕自己打不好。
“張家口晉商。”
李興之隨意把玩著朝廷剛剛頒布的聖旨,一字一頓地將這一次要收拾的對象說了出來。
“你……!”
“孫逆,你這個奸臣逆子,你莫如直接逼陛下退位讓賢好了。”
李邦華怒了,燕王之爵乃是當年明成祖的封號,後來燕王朱棣起兵靖難,逼死朱允炆,然後登基稱帝,燕王王爵至此在大明就成了禁忌,打人不打臉,朝廷已經被你們逼到了如此地步,答應授封李興之為齊王,你居然還要得寸進尺,為李興之請封燕王,這不是擺明車馬要篡位奪權嗎?
“哼……李閣老這說的是什麽話?齊乃大國,燕為小國,本閣為丞相請封燕王,正是要向天下顯示丞相的謙良恭德,李閣老硬是說本閣心懷叵測,那本閣真就無話可說了。”
孫可望本是賊寇出身,在他看來,既然已經做了,那幹脆就做絕了,正好可以看看朝廷上還有哪些人敢於跳出來反對靖北軍的,然後將他們一網打盡。
“你……福王殿下,微臣年事已高,病體殘軀,還請殿下憐憫,讓臣致仕返鄉。”
李邦華氣的須發皆張,心中盤算,掌權的都是李興之的爪牙,自己留在京師也是於事無補,還不如留有用之身,脫離牢籠,返回江西吉水老家,再談後計。
“李閣老,陛下年幼,還請看在先帝的份上,勉力支撐,待陛下成年歸家養老,頤養天年。”
朱常洵一臉無奈,內閣皆是李興之的爪牙,那些朝官又都是阿諛奉承之輩,李邦華辭官,那朝堂上更沒人能製衡李興之了,那自己豈不成了孤家寡人。
“殿下,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微臣拳拳之心,天日可表,隻是年老體衰,實在難以為繼,還請殿下恩準。”
李邦華臉色決絕,重重地在禦階下磕了九個響頭,直磕的額頭全是鮮血。
“李閣老欲致仕返鄉,還需丞相均旨,此事明日再議,孫閣老所奏改封燕王之事,也需丞相定奪,孤累了,退朝。”
麵對咄咄逼人的孫可望,福王朱常洵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隻得托詞推脫,借故散朝。
“福王叔且慢,既然王叔同意加丞相為王爵,莫如孤也辭了這輔政王,唉……丞相此前就說過,海外有仙山,孤本無心國事,今流寇冰消,國朝海內將安,前日世祖皇帝托夢,說孤有仙緣,還請福王叔原諒則個。”
當了近半年泥塑木偶的德王朱由樞,見李邦華請辭,心中也起了心思,就在這乾清宮,太和殿上向福王朱常洵以及大殿內的群臣行了一禮,也辭了輔政王的職司,不辭不行啊,李興之那狗東西已經剿滅了李自成,說不定哪天就來個陳橋兵變,自己再不知好歹,還坐在這丹陛下,鬼知道會不會被李興之賜一杯鴆酒。
“呃……你也要走?”
福王愣住了,大臣們要致仕返鄉,那是他們不姓朱,這大明朝就是亡了,對他們毫無影響,你可是正兒八經的大明親藩,居然也想著離開朝堂,這他娘的是沒把太祖百戰打下的江山當回事啊!
“福王叔,丞相是您的女婿,這大明江山由您二人輔政足矣!孤本是閑雲野鶴之人,就不操這這個心了。”
朱由樞執意要走,你福王和李興之到底是翁婿,他便真是黃袍加身,改朝換代,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害了自家嶽父,咱又沒便宜妹子、女兒嫁給李興之,敢在這京師折騰嗎?
“罷了、罷了!傳孤口諭,加丞相為燕王,依舊統署中書省以及大都督府,孤這就去請陛下用璽!”
看著臉色淡然的朱由樞,朱常洵是哀莫大於心死,自己不過是個空架子輔政王,無兵無權,還能怎麽著。
<a href="http:///"></a>
“臣等多謝福王殿下。”
既然朱常洵已經就範,劉理順和張四知也不好再將反對的五十餘名朝官鎖拿詔獄,一個個轟然拜倒在丹陛下山呼起來,隻是心裏將衛時春等反對派記上了黑名單,等著要奏明李興之,再行清算。
有內閣主持,李興之封王的聖旨很快就草擬完畢,再由司禮監掌印太監用印,福王代表永曆天子批紅,一套流程下來,這聖旨就坐實了。
“齊國公有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見時窮節乃現、板蕩見忠臣。自崇禎朝以來,流寇雲集、凶胡狂逞,中原之地,飽受摧殘,京畿百姓,百不存一,幸有齊國公能忠勤王事,扶危戡亂,誅奴首於沈陽,破流寇於河洛,實朝廷之砥柱,國之幹城也!
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特晉齊國公李興之為‘奉天翊運中興宣力定難守正功臣’,異姓燕親王,掌大都督府大都督,中書省左丞相,其所部從征中原之將士,俱諭兵部從優敘功,望燕親王不辭勞苦,還都之後,早定遼東,中興大明,今布遐邇,鹹使聞之。”
開封行營,李興之坐在主位上平靜地看著前來宣讀聖旨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張成,封王的消息,他早就從李有才的軍情司以及錦衣衛的奏報裏收到了,隻不過他沒想到的是,張成這廝居然沒讓自己跪接聖旨。
未等李興之山呼萬歲,長成就急不可耐地說道:“燕王殿下,奴婢是好不容易才從內閣那邊搶到這傳旨的差事,這趟來,就是想問問殿下,河南這邊是不是還有小股的流寇,奴婢在殿下軍中,好歹也學了一點手段,要不您也讓奴婢也試試手,哪怕幾百個賊寇也行啊!”
不想當元帥的兵不是好兵,不想當將軍的太監,不是好太監,張成這個做過靖北軍監軍的太監,一門心思就是想親自帶回兵,好好的打一次仗。
“張公公不必客氣,坐下說話,看茶!”
李興之接過張成遞過來的封王聖旨,示意躬著身子在自己麵前賠笑的張成起身,又開口說道:“這恐怕不行,朱仙鎮地處平原,流寇主力基本是被剿除了,不過張公公想帶兵,也不是沒有機會,本……孤這裏還真有件事,需要張公公替孤走一趟!”
“哦……敢問殿下出征打誰?”
張成又驚又喜又發虛,驚的是李自成都被剿了,居然還有流寇作亂,喜的是李興之居然真肯讓自己帶兵打仗,虛的是怕自己打不好。
“張家口晉商。”
李興之隨意把玩著朝廷剛剛頒布的聖旨,一字一頓地將這一次要收拾的對象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