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我南都擁兵三十萬,又有長江天險,逆軍豈能促入,攝政王,外臣請誅逆使,以為皇明和大清友邦之固!”
陳洪範歇歇底地嘶吼起來, 左懋第、馬紹愉等人,也一臉不可置信地看向馮銓,開什麽玩笑,南都是大明留都,天下第一雄城,靖北軍就是再能打,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被攻破。
“賊子安敢間我軍心,左右速與本王拿下, 至王宮外就地正法, 並詔告遼陽軍民,就說我朝已和南都大明行在締結盟約,克日西征,共破李逆,同分中原之地。”
多爾袞也認為馮銓這是虛妄之言,自明清交手以來,除了遼東的關寧軍是屬烏龜的,其餘浙軍、白杆軍、秦軍,雖然野戰不是八旗的對手,但尚有一戰之力,南直隸好歹有三十萬明軍,怎麽可能一個月就被小李賊打穿,難不成南都的明軍都是豬嗎?
再者,由於去歲大清連續敗在小李賊之手,盛京淪陷,皇台吉戰歿, 已經讓國內的旗丁對靖北軍生出了畏懼的心思, 那些蒙古人和漢軍旗更是談李變色, 就算南都的桂王政權已經被小李賊擊敗,多爾袞也要裝作不知道,他要借這次和南明達成和議之事,鼓舞軍心,提升國內的凝聚力。
十幾個戈什哈應聲進殿,不容馮銓分說,一把將駭的麵如土色的馮銓按倒,硬生生拖出了大殿。
“……我是大明使節,爾等安敢斬我,難道你們不怕燕王殿下的怒火嗎……啊!”
崇政殿外,馮銓的聲音越來越遠,越來越小,隨著一聲淒厲的慘叫聲傳來,明國使臣馮銓終於完成了他的曆史使命,被滿洲人生生砍斷了腦袋。
處決了馮銓後,多爾袞就是煞有介事地將在京的蒙古王公以及吳三桂等漢軍旗將官召集到王宮,共同參與和南明監國行在簽訂盟約之禮。
遼陽城, 多爾袞迫於靖北軍的壓力,不得不和已經倒台的南明使臣“結盟”, 福清城,大明東閣大學士孫可望也在和盤踞福建十餘年的鄭氏集團擬定合約。
靖北軍攻破南都後,杭州巡撫熊奮渭、浙江總兵方國安等人曾有意擁立潞王監國,繼續維持朱明王朝的統治。
可朱常淓並不是傻子,南都都被李逆攻破了,這個時候再去當這個監國,豈不是壽星佬上吊,嫌命太長,故堅持不肯,並反勸熊奮渭和方國安二人,永曆天子有先帝遺詔,名正言順,若行監國之事與叛逆何益,遂閉門謝客,再不見浙江諸官。
永曆元年七月二十五日,高傑部殺至杭州城下,熊奮渭和方國安不願背棄大明,遂整頓軍馬,企圖憑城死守,熟料,潞王竟以勞軍的民義,派遣王府侍衛,打開了湧金門,迎朝廷天兵。
大明的藩王都不在乎老朱家的江山,熊奮渭和方國安也是心灰意冷,在靖北軍入城後,就是令城中軍馬放下武器,向朝廷輸誠。
潞王殿下的深明大義,令高傑感動萬分,遂“請求”潞藩看在永曆天子是其族孫的份上,捐助八成的錢糧與朝廷,並遣人以舟師走大運河送至京師。
杭州城破時,獨立九鎮田見秀部也在廣信府殺入了浙江金華,並直撲浙閩交界的分水關。
浙西戰報傳至杭州後,高傑也奮起餘勇,催兵疾進,於永曆八月一日兵臨福建門戶仙霞關。
仙霞關位於浙江省江山市保安鄉南仙霞嶺上,地當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處,古稱古泉山、泉嶺山,與劍門關、函穀關、雁門關,並稱中國四大古關口。
仙霞關城東西與高山相連,南北有狹路溝通,為古代衢縣(現代為浙江衢州)往來建州(現代為福建建甌)之咽喉要地。仙霞關以雄偉險峻馳名,素稱“兩浙之鎖鑰,入閩之咽喉”,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漢朝大臣朱買臣曾有言,南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險,千人不能上也。今其山周圍百裏,皆高山深穀,登之者凡三百六十級,曆二十四曲,長二十裏,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自決定支持桂王監國後,鄭芝龍不光派遣親弟鄭鴻魁以舟師至南都控扼江防,而且還命二弟鄭芝豹守分水關,兒子鄭彩守仙霞關,以達到其永鎮福建的企圖。
可理想雖然很豐滿,但現實卻非常骨感,鄭芝龍自以為固若金湯的長江防線,僅僅數日就被王師大軍突破,江左防線要地,九江和安慶幾乎是不戰而降,江西和浙江又以卷席之勢向王師輸誠,最令他鬱悶的是,長江水師居然在崇明島被王師包了餃子,親弟鄭鴻魁更是投降了王師,江南各處的敗報如雪片傳到了福州城。
“大哥,燕王開的價碼可不算低啊!世襲罔替的公爵,保留咱們鄭家一半的水師,其代價不過是捐納一半的財產給燕王,這比當初咱們受大明招撫的待遇何啻於雲泥。”
<a href="https://m.biquge.name" id="wzsy">biquge.name</a>
從分水關返回福州的鄭芝豹並不抗拒李興之的招撫條款,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受明廷招撫以來安逸的日子,早就磨平了鄭芝豹的血性,在他看來,無論是投明還是投燕王,隻要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又何必在戰場上拚個你死我活呢?好不容易在大陸安頓下來的鄭芝豹可不想再過那種居無定所,刀頭舔血的日子了。
“降?咱們好不容易賺了這點家當,就要分一半給他們,憑什麽?”
和弟弟一樣,鄭芝龍也不想再去過當海匪的生活,受明廷招撫後安逸的生活已經讓這個曾經縱橫南海的梟雄人物磨平了野心,鄭鴻魁的投降更是壓垮秤砣的最後一根稻草,這時,他唯一在乎的就是數十年積累下來的財富。
“大哥,安平城的金銀財寶早就堆積如山了,就是拿一半給燕王殿下,照樣夠咱們吃十輩子,何況燕王還給咱們留了那麽多海船,也不愁會短了後世子孫的花用。”
鄭芝豹是真的不想和靖北軍兵戎相見,鄭家水師是強,可陸戰實在有些拉垮,如今王師兵馬已經占盡江西和浙江,甚至廣東那邊也傳來王師入境的消息,真打下去,福建必不可保,現在不投,王師一旦入境,你就是想投也投不成了。
“唉……你去回複趙國公和孫閣部,就說我鄭芝龍願意歸順燕王殿下,讓其二人速至仙霞關,商議歸附之事。”
思慮良久,鄭芝龍長歎一聲,終是同意了鄭芝豹向京師方麵投降的請求。
陳洪範歇歇底地嘶吼起來, 左懋第、馬紹愉等人,也一臉不可置信地看向馮銓,開什麽玩笑,南都是大明留都,天下第一雄城,靖北軍就是再能打,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被攻破。
“賊子安敢間我軍心,左右速與本王拿下, 至王宮外就地正法, 並詔告遼陽軍民,就說我朝已和南都大明行在締結盟約,克日西征,共破李逆,同分中原之地。”
多爾袞也認為馮銓這是虛妄之言,自明清交手以來,除了遼東的關寧軍是屬烏龜的,其餘浙軍、白杆軍、秦軍,雖然野戰不是八旗的對手,但尚有一戰之力,南直隸好歹有三十萬明軍,怎麽可能一個月就被小李賊打穿,難不成南都的明軍都是豬嗎?
再者,由於去歲大清連續敗在小李賊之手,盛京淪陷,皇台吉戰歿, 已經讓國內的旗丁對靖北軍生出了畏懼的心思, 那些蒙古人和漢軍旗更是談李變色, 就算南都的桂王政權已經被小李賊擊敗,多爾袞也要裝作不知道,他要借這次和南明達成和議之事,鼓舞軍心,提升國內的凝聚力。
十幾個戈什哈應聲進殿,不容馮銓分說,一把將駭的麵如土色的馮銓按倒,硬生生拖出了大殿。
“……我是大明使節,爾等安敢斬我,難道你們不怕燕王殿下的怒火嗎……啊!”
崇政殿外,馮銓的聲音越來越遠,越來越小,隨著一聲淒厲的慘叫聲傳來,明國使臣馮銓終於完成了他的曆史使命,被滿洲人生生砍斷了腦袋。
處決了馮銓後,多爾袞就是煞有介事地將在京的蒙古王公以及吳三桂等漢軍旗將官召集到王宮,共同參與和南明監國行在簽訂盟約之禮。
遼陽城, 多爾袞迫於靖北軍的壓力,不得不和已經倒台的南明使臣“結盟”, 福清城,大明東閣大學士孫可望也在和盤踞福建十餘年的鄭氏集團擬定合約。
靖北軍攻破南都後,杭州巡撫熊奮渭、浙江總兵方國安等人曾有意擁立潞王監國,繼續維持朱明王朝的統治。
可朱常淓並不是傻子,南都都被李逆攻破了,這個時候再去當這個監國,豈不是壽星佬上吊,嫌命太長,故堅持不肯,並反勸熊奮渭和方國安二人,永曆天子有先帝遺詔,名正言順,若行監國之事與叛逆何益,遂閉門謝客,再不見浙江諸官。
永曆元年七月二十五日,高傑部殺至杭州城下,熊奮渭和方國安不願背棄大明,遂整頓軍馬,企圖憑城死守,熟料,潞王竟以勞軍的民義,派遣王府侍衛,打開了湧金門,迎朝廷天兵。
大明的藩王都不在乎老朱家的江山,熊奮渭和方國安也是心灰意冷,在靖北軍入城後,就是令城中軍馬放下武器,向朝廷輸誠。
潞王殿下的深明大義,令高傑感動萬分,遂“請求”潞藩看在永曆天子是其族孫的份上,捐助八成的錢糧與朝廷,並遣人以舟師走大運河送至京師。
杭州城破時,獨立九鎮田見秀部也在廣信府殺入了浙江金華,並直撲浙閩交界的分水關。
浙西戰報傳至杭州後,高傑也奮起餘勇,催兵疾進,於永曆八月一日兵臨福建門戶仙霞關。
仙霞關位於浙江省江山市保安鄉南仙霞嶺上,地當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處,古稱古泉山、泉嶺山,與劍門關、函穀關、雁門關,並稱中國四大古關口。
仙霞關城東西與高山相連,南北有狹路溝通,為古代衢縣(現代為浙江衢州)往來建州(現代為福建建甌)之咽喉要地。仙霞關以雄偉險峻馳名,素稱“兩浙之鎖鑰,入閩之咽喉”,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漢朝大臣朱買臣曾有言,南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險,千人不能上也。今其山周圍百裏,皆高山深穀,登之者凡三百六十級,曆二十四曲,長二十裏,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自決定支持桂王監國後,鄭芝龍不光派遣親弟鄭鴻魁以舟師至南都控扼江防,而且還命二弟鄭芝豹守分水關,兒子鄭彩守仙霞關,以達到其永鎮福建的企圖。
可理想雖然很豐滿,但現實卻非常骨感,鄭芝龍自以為固若金湯的長江防線,僅僅數日就被王師大軍突破,江左防線要地,九江和安慶幾乎是不戰而降,江西和浙江又以卷席之勢向王師輸誠,最令他鬱悶的是,長江水師居然在崇明島被王師包了餃子,親弟鄭鴻魁更是投降了王師,江南各處的敗報如雪片傳到了福州城。
“大哥,燕王開的價碼可不算低啊!世襲罔替的公爵,保留咱們鄭家一半的水師,其代價不過是捐納一半的財產給燕王,這比當初咱們受大明招撫的待遇何啻於雲泥。”
<a href="https://m.biquge.name" id="wzsy">biquge.name</a>
從分水關返回福州的鄭芝豹並不抗拒李興之的招撫條款,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受明廷招撫以來安逸的日子,早就磨平了鄭芝豹的血性,在他看來,無論是投明還是投燕王,隻要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又何必在戰場上拚個你死我活呢?好不容易在大陸安頓下來的鄭芝豹可不想再過那種居無定所,刀頭舔血的日子了。
“降?咱們好不容易賺了這點家當,就要分一半給他們,憑什麽?”
和弟弟一樣,鄭芝龍也不想再去過當海匪的生活,受明廷招撫後安逸的生活已經讓這個曾經縱橫南海的梟雄人物磨平了野心,鄭鴻魁的投降更是壓垮秤砣的最後一根稻草,這時,他唯一在乎的就是數十年積累下來的財富。
“大哥,安平城的金銀財寶早就堆積如山了,就是拿一半給燕王殿下,照樣夠咱們吃十輩子,何況燕王還給咱們留了那麽多海船,也不愁會短了後世子孫的花用。”
鄭芝豹是真的不想和靖北軍兵戎相見,鄭家水師是強,可陸戰實在有些拉垮,如今王師兵馬已經占盡江西和浙江,甚至廣東那邊也傳來王師入境的消息,真打下去,福建必不可保,現在不投,王師一旦入境,你就是想投也投不成了。
“唉……你去回複趙國公和孫閣部,就說我鄭芝龍願意歸順燕王殿下,讓其二人速至仙霞關,商議歸附之事。”
思慮良久,鄭芝龍長歎一聲,終是同意了鄭芝豹向京師方麵投降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