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邈還有張任的攙扶之下,劉燁步履艱難的來到了城門處,在讓剩餘的五個民兵,打開城門之後,劉燁等人站在薊縣的城門口,靜靜的等待著朝廷軍隊的到來。
河東郡小吏徐晃,在離開薊縣之後,他就一路南下,前往逐郡送一封由河東郡縣令寫給逐郡縣令的信。
一路上,他的腦海之中,不斷回想著他跟劉燁見麵時的場景,越想他就越覺得劉燁這人非常有趣。
想要招攬他的人,並不是沒有,可不論是誰,開口的第一句話,總是“我欣賞你的才能,我想要你加入我的帳下”,之後,便是許諾給自己各種各樣的好處,希望自己加入對方的陣容。
可劉燁倒好,非但沒有許諾給他任何的條件,就連要他加入的原因,也僅僅是他的陣營之中,需要他而已。
不過往往就是這樣的人,徐晃覺得對方夠實在,夠幹脆,所以他才會跟劉燁有了君子之約。
日近黃昏,當他路過燕國,想要在此處休息一晚的時候,卻從無意中,聽到一旁經過的路人說起,正有萬餘的黃巾亂黨,朝著薊縣進發而去。
唯恐黃巾亂黨的目標會是薊縣,徐晃趕忙拉過路人,問其消息是否可靠,而他這一問,不僅問出了黃巾亂黨進攻薊縣的確切消息,同時,他探聽到,此時在燕國中,正有五千的朝廷軍隊駐紮著。
可他隻是一個小吏,根本沒有實權,無法調動朝廷軍隊前去救援薊縣。無奈之下,徐晃隻好前去求見燕國太守,希望可以得到太守的幫助,出兵薊縣。
當他來到太守府,見到太守之後,徐晃說明了自己的來意,燕國太守從徐晃的口中薊縣的危難之後,二話不說,給徐晃統軍令,讓他帶領三千朝廷軍隊,前去救援薊縣。
徐晃拜謝太守之後,召集駐紮在燕國城外的三千朝廷軍隊,馬不停蹄的朝著薊縣趕去。
好在燕國離薊縣不遠,在連夜奔襲之後,他帶領軍隊來到了漁陽,為了能夠讓軍隊保持體力,他特地安排軍隊,在漁陽中休息了一晚,直到第二天清晨才出發前往薊縣。
隻是當他來到薊縣之後,卻發現薊縣此時竟然已經被黃巾亂黨團團圍住,而且在城牆之上,也已經出現了黃巾亂黨的身影。
明白事態嚴峻的徐晃,在命令兩千朝廷軍隊,從側麵對黃巾亂黨發起突襲之後,他帶領著一千朝廷軍隊,繞過黃巾亂黨,從後側包抄,打了黃巾亂黨一個措手不及。
反應過來的黃巾亂黨,在主帥楊奉的組織下,想要進行反擊,可麵對著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朝廷軍隊,村民出身的亂黨們,又怎麽會是他們的對手。
雙方僅僅交戰了片刻,黃巾亂黨便被打得潰不成軍,狼狽逃竄,故而解救了薊縣,還有薊縣之中的劉燁等人。
望著越來越近的朝廷軍隊,劉燁手扶著城門,勉強支撐著自己搖搖欲墜的身體,他想要看看,統領朝廷軍隊,前來救援他們的將軍到底會是誰。
隨著朝廷軍隊越來越近,劉燁在其中竟然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在疑惑的跟徐邈對視了一眼之後,劉燁在張任的攙扶之下,慢慢的迎了上去。
很快,朝廷的軍隊,在徐晃的帶領之下,來到了薊縣的城下,看著此時正步履艱難的朝自己走來的劉燁,徐晃翻身下馬,來到劉燁的麵前。
劉燁怎麽也沒有想到,此時此刻,帶領軍隊前來救援薊縣的,竟然會是當初跟他有過君子約定的徐晃,故而驚呼道
“徐晃,怎麽會是你,你不是前去處理要事了嗎?怎麽會帶軍隊過來救援薊縣”。[]
“哎,一言難盡啊,好在來得及時,不然,就算我帶人趕到,也回天乏術了,劉燁,我們先進城吧,看你的樣子,似乎是受傷了,先去休息吧,有什麽事,等康複之後再談”。
看著搖搖欲墜的劉燁,徐晃提議讓劉燁先去休息,有什麽事情以後再談,因為他知道劉燁他們一定是經曆了最殘酷的戰鬥,而現在他們最需要的,是好好的去睡一覺,恢複一下體力。
“現在我還不能休息,等你們進城之後,我還要去埋葬戰死的弟兄,張任,景山,我們走”。
說完,劉燁便不在理會徐晃,在張任跟徐邈的攙扶之下,緩緩的朝著城牆上走去,盡管他現在很累,盡管他現在已經接近虛脫,可劉燁依然想要親手把戰死的弟兄們給安葬了。
望著劉燁緩慢離去的身影,徐晃在讓副將帶領軍隊進入薊縣之後,他帶領著二十多個士兵,跟著劉燁上了城牆,幫助劉燁埋葬戰死民兵的屍首。
跟隨著劉燁,來到了城牆之上,徐晃看著滿地黃巾亂黨的屍首,呆愣在了原地,他實在很難想象,當時劉燁等人是處於什麽樣的危機之下,而他們又到底經曆了什麽事情。
“是不是很奇怪為什麽大部分都是黃巾亂黨的屍首,而我們的人,卻那麽少?其實,當時我們守城的人,隻要四百多人,可就是這四百多人,硬生生的擋住了萬餘黃巾亂黨一個上午的進攻,盡管最後包括主公在內隻剩下九個人,不過能有這樣的戰績,天下有多少人可以相比”。
徐邈見徐晃上來城牆之後,並沒有安排士兵前去幫忙清理屍體,反而愣在原地看著滿地的屍體,明白徐晃心中所想,所以徐邈在跟張任一起,把劉燁安置到了城樓上後,來到了徐晃的身邊,為他講述當時他們的處境。
“僅有百人,為何去阻擋亂黨,而不退去,以尋幫助”。
“我等想退,主公卻不肯,他擔心亂黨在攻下薊縣之後,會難為薊縣的百姓,故而率領我們留下抵擋亂黨的進攻”。
“螳臂擋車之舉,如此主公,罔顧下屬性命,我怎能把生命交付於他”。
說完,徐晃就想要離開城牆,在他認為,如此不明事理,不明形勢的主公,根本就沒有跟隨的必要。
“既知螳臂擋車,又敢與其對抗之人,除我主之外,天下能有幾人,如諾不是為了城中百姓,我主,早已率領我等離去,又豈會罔顧我等性命,誓死守衛薊縣,倒是你,聲稱我主不明是非,那我問你,如果當時換做你是,又該如何,換做他人,又該如何”。
“如諾是我,我會先帶人離去,尋得幫助之後,在前來救援薊縣,至於其他將領,我想理應如此”。
徐晃在思索了片刻之後,說出自己的看法,而徐邈,聽完他的話之後,正含笑看著他,不在言語。
“我錯了...隻是,我還有一問”。
看著徐邈那似笑非笑,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徐晃猛然悔悟,剛才他隻是站在一個軍事家的角度去看待劉燁的行為,卻忽略了劉燁之所以會做出螳臂擋車的舉動,如果不是徐邈出言提醒的話,恐怕此時他早已離去了,不過,現在他的心中還有一個疑問,如果這個疑問不解開,他是不會加入劉燁帳下的。
“不知是何問題”。
“劉燁既能關心百姓,那麽對於手下之人,就可以不管不顧了嗎?”。
隨著徐晃的話音落下,徐邈的臉色也變的凝重起來,他回想起了剛才在城牆之上,劉燁雙眼通紅的模樣,還有他連斬百名黃巾亂黨的事實。
“哎...如果是在這之前,對於你的問題,或許我會遲疑,不過如今,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主公,不僅能為了百姓放下自己的安危,更能為了自己的部下,而浴血奮戰”。
“你眼前的數百黃巾亂黨,其中有百人就是死在主公的劍下,而主公是一個並無武功之人,平常更不會耍劍,可是在兄弟們接連死去的刺激之下,主公為了保護我們剩下的人,拿起手中的長劍,孤身一人,衝入亂黨之中”。
“好在,當時並無亂黨武將,前來阻攔主公,不然,恐怕此時,主公已經跟兄弟們一樣,命喪黃泉了”。
聽完徐邈的訴說,徐晃不禁抬起頭凝望著,此時正站立在城樓,指揮著士兵搬運著民兵屍首的劉燁,片刻之後,他向徐邈告退,獨身一人,來到城樓之上。
看著站立在眼前,氣喘如牛,神情激動的徐晃,劉燁對著他微微一笑,當他剛想問其徐晃,是不是找他有事的時候。
隻見徐晃,突然跪倒在他的身前,並發誓永生效忠於他,雖然不清楚,為什麽徐晃會突然衝上來拜主,可既然徐晃願意加入自己的帳下,為他效力,劉燁又怎麽會拒絕呢。
扶起徐晃之後,劉燁微笑著拍了拍徐晃的肩膀,隨後,在他的帶領之下,兩人來到了城牆上,幫助士兵們一起搬運城牆上,戰死民兵的屍首。
至此,一代名將徐晃,正式加入了劉燁的帳下,而劉燁在往後的日子裏,正因為有了徐晃的幫助,使得他多次轉危為安。
河東郡小吏徐晃,在離開薊縣之後,他就一路南下,前往逐郡送一封由河東郡縣令寫給逐郡縣令的信。
一路上,他的腦海之中,不斷回想著他跟劉燁見麵時的場景,越想他就越覺得劉燁這人非常有趣。
想要招攬他的人,並不是沒有,可不論是誰,開口的第一句話,總是“我欣賞你的才能,我想要你加入我的帳下”,之後,便是許諾給自己各種各樣的好處,希望自己加入對方的陣容。
可劉燁倒好,非但沒有許諾給他任何的條件,就連要他加入的原因,也僅僅是他的陣營之中,需要他而已。
不過往往就是這樣的人,徐晃覺得對方夠實在,夠幹脆,所以他才會跟劉燁有了君子之約。
日近黃昏,當他路過燕國,想要在此處休息一晚的時候,卻從無意中,聽到一旁經過的路人說起,正有萬餘的黃巾亂黨,朝著薊縣進發而去。
唯恐黃巾亂黨的目標會是薊縣,徐晃趕忙拉過路人,問其消息是否可靠,而他這一問,不僅問出了黃巾亂黨進攻薊縣的確切消息,同時,他探聽到,此時在燕國中,正有五千的朝廷軍隊駐紮著。
可他隻是一個小吏,根本沒有實權,無法調動朝廷軍隊前去救援薊縣。無奈之下,徐晃隻好前去求見燕國太守,希望可以得到太守的幫助,出兵薊縣。
當他來到太守府,見到太守之後,徐晃說明了自己的來意,燕國太守從徐晃的口中薊縣的危難之後,二話不說,給徐晃統軍令,讓他帶領三千朝廷軍隊,前去救援薊縣。
徐晃拜謝太守之後,召集駐紮在燕國城外的三千朝廷軍隊,馬不停蹄的朝著薊縣趕去。
好在燕國離薊縣不遠,在連夜奔襲之後,他帶領軍隊來到了漁陽,為了能夠讓軍隊保持體力,他特地安排軍隊,在漁陽中休息了一晚,直到第二天清晨才出發前往薊縣。
隻是當他來到薊縣之後,卻發現薊縣此時竟然已經被黃巾亂黨團團圍住,而且在城牆之上,也已經出現了黃巾亂黨的身影。
明白事態嚴峻的徐晃,在命令兩千朝廷軍隊,從側麵對黃巾亂黨發起突襲之後,他帶領著一千朝廷軍隊,繞過黃巾亂黨,從後側包抄,打了黃巾亂黨一個措手不及。
反應過來的黃巾亂黨,在主帥楊奉的組織下,想要進行反擊,可麵對著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朝廷軍隊,村民出身的亂黨們,又怎麽會是他們的對手。
雙方僅僅交戰了片刻,黃巾亂黨便被打得潰不成軍,狼狽逃竄,故而解救了薊縣,還有薊縣之中的劉燁等人。
望著越來越近的朝廷軍隊,劉燁手扶著城門,勉強支撐著自己搖搖欲墜的身體,他想要看看,統領朝廷軍隊,前來救援他們的將軍到底會是誰。
隨著朝廷軍隊越來越近,劉燁在其中竟然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在疑惑的跟徐邈對視了一眼之後,劉燁在張任的攙扶之下,慢慢的迎了上去。
很快,朝廷的軍隊,在徐晃的帶領之下,來到了薊縣的城下,看著此時正步履艱難的朝自己走來的劉燁,徐晃翻身下馬,來到劉燁的麵前。
劉燁怎麽也沒有想到,此時此刻,帶領軍隊前來救援薊縣的,竟然會是當初跟他有過君子約定的徐晃,故而驚呼道
“徐晃,怎麽會是你,你不是前去處理要事了嗎?怎麽會帶軍隊過來救援薊縣”。[]
“哎,一言難盡啊,好在來得及時,不然,就算我帶人趕到,也回天乏術了,劉燁,我們先進城吧,看你的樣子,似乎是受傷了,先去休息吧,有什麽事,等康複之後再談”。
看著搖搖欲墜的劉燁,徐晃提議讓劉燁先去休息,有什麽事情以後再談,因為他知道劉燁他們一定是經曆了最殘酷的戰鬥,而現在他們最需要的,是好好的去睡一覺,恢複一下體力。
“現在我還不能休息,等你們進城之後,我還要去埋葬戰死的弟兄,張任,景山,我們走”。
說完,劉燁便不在理會徐晃,在張任跟徐邈的攙扶之下,緩緩的朝著城牆上走去,盡管他現在很累,盡管他現在已經接近虛脫,可劉燁依然想要親手把戰死的弟兄們給安葬了。
望著劉燁緩慢離去的身影,徐晃在讓副將帶領軍隊進入薊縣之後,他帶領著二十多個士兵,跟著劉燁上了城牆,幫助劉燁埋葬戰死民兵的屍首。
跟隨著劉燁,來到了城牆之上,徐晃看著滿地黃巾亂黨的屍首,呆愣在了原地,他實在很難想象,當時劉燁等人是處於什麽樣的危機之下,而他們又到底經曆了什麽事情。
“是不是很奇怪為什麽大部分都是黃巾亂黨的屍首,而我們的人,卻那麽少?其實,當時我們守城的人,隻要四百多人,可就是這四百多人,硬生生的擋住了萬餘黃巾亂黨一個上午的進攻,盡管最後包括主公在內隻剩下九個人,不過能有這樣的戰績,天下有多少人可以相比”。
徐邈見徐晃上來城牆之後,並沒有安排士兵前去幫忙清理屍體,反而愣在原地看著滿地的屍體,明白徐晃心中所想,所以徐邈在跟張任一起,把劉燁安置到了城樓上後,來到了徐晃的身邊,為他講述當時他們的處境。
“僅有百人,為何去阻擋亂黨,而不退去,以尋幫助”。
“我等想退,主公卻不肯,他擔心亂黨在攻下薊縣之後,會難為薊縣的百姓,故而率領我們留下抵擋亂黨的進攻”。
“螳臂擋車之舉,如此主公,罔顧下屬性命,我怎能把生命交付於他”。
說完,徐晃就想要離開城牆,在他認為,如此不明事理,不明形勢的主公,根本就沒有跟隨的必要。
“既知螳臂擋車,又敢與其對抗之人,除我主之外,天下能有幾人,如諾不是為了城中百姓,我主,早已率領我等離去,又豈會罔顧我等性命,誓死守衛薊縣,倒是你,聲稱我主不明是非,那我問你,如果當時換做你是,又該如何,換做他人,又該如何”。
“如諾是我,我會先帶人離去,尋得幫助之後,在前來救援薊縣,至於其他將領,我想理應如此”。
徐晃在思索了片刻之後,說出自己的看法,而徐邈,聽完他的話之後,正含笑看著他,不在言語。
“我錯了...隻是,我還有一問”。
看著徐邈那似笑非笑,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徐晃猛然悔悟,剛才他隻是站在一個軍事家的角度去看待劉燁的行為,卻忽略了劉燁之所以會做出螳臂擋車的舉動,如果不是徐邈出言提醒的話,恐怕此時他早已離去了,不過,現在他的心中還有一個疑問,如果這個疑問不解開,他是不會加入劉燁帳下的。
“不知是何問題”。
“劉燁既能關心百姓,那麽對於手下之人,就可以不管不顧了嗎?”。
隨著徐晃的話音落下,徐邈的臉色也變的凝重起來,他回想起了剛才在城牆之上,劉燁雙眼通紅的模樣,還有他連斬百名黃巾亂黨的事實。
“哎...如果是在這之前,對於你的問題,或許我會遲疑,不過如今,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主公,不僅能為了百姓放下自己的安危,更能為了自己的部下,而浴血奮戰”。
“你眼前的數百黃巾亂黨,其中有百人就是死在主公的劍下,而主公是一個並無武功之人,平常更不會耍劍,可是在兄弟們接連死去的刺激之下,主公為了保護我們剩下的人,拿起手中的長劍,孤身一人,衝入亂黨之中”。
“好在,當時並無亂黨武將,前來阻攔主公,不然,恐怕此時,主公已經跟兄弟們一樣,命喪黃泉了”。
聽完徐邈的訴說,徐晃不禁抬起頭凝望著,此時正站立在城樓,指揮著士兵搬運著民兵屍首的劉燁,片刻之後,他向徐邈告退,獨身一人,來到城樓之上。
看著站立在眼前,氣喘如牛,神情激動的徐晃,劉燁對著他微微一笑,當他剛想問其徐晃,是不是找他有事的時候。
隻見徐晃,突然跪倒在他的身前,並發誓永生效忠於他,雖然不清楚,為什麽徐晃會突然衝上來拜主,可既然徐晃願意加入自己的帳下,為他效力,劉燁又怎麽會拒絕呢。
扶起徐晃之後,劉燁微笑著拍了拍徐晃的肩膀,隨後,在他的帶領之下,兩人來到了城牆上,幫助士兵們一起搬運城牆上,戰死民兵的屍首。
至此,一代名將徐晃,正式加入了劉燁的帳下,而劉燁在往後的日子裏,正因為有了徐晃的幫助,使得他多次轉危為安。